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量-机器学习耦合模型的采煤沉陷区滑坡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牛晨昊 焦润成 +5 位作者 韩建锋 王晟宇 郭学飞 刘畅 韩玉成 宋国峰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0-153,共14页
【目的】采煤沉陷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采煤背景,极易引发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进而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选择适用的影响因子和训练模型在该地区开展滑坡敏感性评价十分必要。【方法】以北京西山煤矿区为例,采用斜坡单元与数学统计模... 【目的】采煤沉陷区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采煤背景,极易引发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进而导致滑坡等地质灾害,选择适用的影响因子和训练模型在该地区开展滑坡敏感性评价十分必要。【方法】以北京西山煤矿区为例,采用斜坡单元与数学统计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耦合方法,开展采煤沉陷区的滑坡敏感性评价。在地理信息系统环境中,选取坡度、坡向、地表湿润度等地形地貌因子,并加入地质背景的地层岩性和与断层距离因子,采煤背景的与采煤巷道距离和与井口距离等共10个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优化滑坡敏感性评价体系。同时以水文分析法划分的地形斜坡单元为评价基础,分别应用信息量模型(I)信息量-随机森林(I-RF)、信息量-多层感知机(I-MLP)耦合模型对滑坡敏感性进行空间预测。【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耦合模型(I-RF、I-MLP)的精度均高于独立模型(I),3种模型的AUC值分别为0.861、0.845、0.761,I-RF模型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和精度。此外地质和采煤背景因子的加入,优化了滑坡敏感性的评估效果。为了验证滑坡敏感性分区结果的实用性,以北京市“23·7”强降雨事件为时间节点,利用大比例尺航空摄影测量、时序InSAR技术等手段对滑坡敏感性评估结果进行佐证。结果表明,基于斜坡单元和耦合模型的滑坡敏感性评估结果与诱导事件后的滑坡灾害发育情况,有很大程度的吻合性。滑坡敏感性评价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各斜坡的滑坡发生概率,对于采煤沉陷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参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坡单元 滑坡灾害敏感 评价指标 模型耦合 机器学习模型 北京西山煤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南江县滑坡敏感性分析与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23
2
作者 王森 许强 +3 位作者 罗博宇 王一超 刘文德 严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6,共8页
定量分析滑坡发生的敏感性,能为易发性区划、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估等提供定量依据,对研究滑坡的成灾背景、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Arc GIS技术应用"累计和分形理论"对滑坡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各致灾因子的累计... 定量分析滑坡发生的敏感性,能为易发性区划、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估等提供定量依据,对研究滑坡的成灾背景、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Arc GIS技术应用"累计和分形理论"对滑坡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各致灾因子的累计和分维值及滑坡发生对各致灾因子的敏感性;基于滑坡对致灾因子的敏感性绘制南江县易发性区划图,将南江县滑坡易发性等级分为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较低易发区、极低易发区五个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空间分布 滑坡敏感性 分形 变维分形 易发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热带雨林地区滑坡敏感性分析——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德勇 李京 +1 位作者 陈云浩 苏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152,共6页
滑坡敏感性分析对灾害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为研究区,选择坡度、坡向、地表曲率、岩性、构造、土地覆盖、地貌类型、道路和排水系统等9个要素作为评价因子,探讨运用G IS和RS技术获取、管理滑坡灾害信息,和热... 滑坡敏感性分析对灾害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以马来西亚金马伦高原为研究区,选择坡度、坡向、地表曲率、岩性、构造、土地覆盖、地貌类型、道路和排水系统等9个要素作为评价因子,探讨运用G IS和RS技术获取、管理滑坡灾害信息,和热带雨林地区湿热环境下滑坡灾害敏感性的分析方法。条件概率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分别应用于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与制图,通过比较滑坡敏感性的计算结果与历史滑坡信息,验证了两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条件概率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77.3%和83.6%,逻辑回归法具有较好的描述精度;滑坡敏感性分析中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道路设施等因素具有较高权重,人类对雨林的垦殖和开发提升了该地区滑坡发生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热带雨林 滑坡敏感性 条件概率模型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和频率比模型的三峡地区秭归向斜盆地滑坡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36
4
作者 齐信 黄波林 +1 位作者 刘广宁 王世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4,共8页
以三峡地区秭归向斜盆地为研究区,在野外滑坡编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地层岩性、河流、道路、坡向、坡型结构6个因子参与滑坡敏感性评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引入频率比模型,分别计算评价因子的贡献率,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划分为4... 以三峡地区秭归向斜盆地为研究区,在野外滑坡编图的基础上,选择地形坡度、地层岩性、河流、道路、坡向、坡型结构6个因子参与滑坡敏感性评价,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引入频率比模型,分别计算评价因子的贡献率,并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划分为4个敏感性分区。评价结果表明:极高敏感性区面积占21.39%,滑坡发生面积占61.44%;高敏感性分区面积占24.99%,滑坡发生面积占21.67%;中敏感性分区面积占30.66%,滑坡发生面积占13.19%;低敏感性分区面积占22.93%,滑坡发生面积占3.69%。滑坡敏感性面积累计百分比曲线图表明评价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政府部门减灾防灾工程提供科学支持,为滑坡灾害的预测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比模型 滑坡敏感性评价 秭归向斜盆地 三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专家知识的滇西南地区滑坡敏感性模糊逻辑推理方法 被引量:9
5
作者 白仙富 戴雨芡 +5 位作者 叶燎原 聂高众 徐硕 罗伟东 于江 徐昕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8-131,共14页
为了充分识别和有效减轻滑坡灾害风险,对滇西南南涧(约470 km^(2))和凤庆—昌宁(约2300 km^(2))两个研究区开展了基于GIS和专家知识的滑坡敏感性模糊逻辑评价研究。通过检查模型计算得到的历史滑坡点敏感性值与整个研究区域的滑坡敏感... 为了充分识别和有效减轻滑坡灾害风险,对滇西南南涧(约470 km^(2))和凤庆—昌宁(约2300 km^(2))两个研究区开展了基于GIS和专家知识的滑坡敏感性模糊逻辑评价研究。通过检查模型计算得到的历史滑坡点敏感性值与整个研究区域的滑坡敏感性平均值是否不同来评价本方法的性能,用Z值检查来测试差异的统计显著性。计算结果显示,南涧地区的Z值为4.1,相应的P值小于0.001,表明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滑坡敏感性值是该区域滑坡事件发生的良好指标;凤庆—昌宁地区的Z值为8.93,相应的P值小于0.001。在此基础上,采用自然断点法对滑坡敏感性值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将滑坡敏感性水平划分成5个等级:极低(0.0~0.001)、较低(0.001~0.051)、中等(0.051~0.394)、较高(0.394~0.557)和极高(0.557~1.0)。敏感性极低和较低的地区没有发现历史滑坡记录;敏感性极高地区的历史滑坡密度约是敏感性较高地区的4倍,约为敏感性中等地区的10倍。凤庆—昌宁地区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区域专家群中提取的滑坡敏感性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知识可以外延到滇西南其它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 专家知识 模糊逻辑 约束算术平均法 滇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感知器模型的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研究——以四川低山丘陵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志恒 胡卓玮 +2 位作者 赵文吉 国巧真 万诗敏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1-698,共8页
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基于滑坡编目数据,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岩土类型和断裂构造等八类孕灾环境因子。通过融合确定性系数和多层感知器,提出CF-MLP模型,并对研究区滑坡的敏感性进行评价... 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研究区,基于滑坡编目数据,在深入分析研究区滑坡孕灾环境的基础上,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岩土类型和断裂构造等八类孕灾环境因子。通过融合确定性系数和多层感知器,提出CF-MLP模型,并对研究区滑坡的敏感性进行评价,计算得到的滑坡敏感性指数在ROC曲线中的线下面积为0.84,说明该模型预测结果对滑坡具有较好的识别作用;基于模型预测结果对研究区进行敏感性区划,共分为高敏感性、中敏感性和低敏感性三个区域,与历史滑坡的分布现状相一致。实践证明,CF-MLP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滑坡孕灾环境因子数据的合理量化问题,提高了多层感知器网络的收敛效果,有利于建立更为准确的滑坡敏感性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山丘陵区 多层感知器 确定系数 滑坡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滑坡敏感性的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志恒 汪东川 +3 位作者 胡炳旭 国巧真 修丽娜 赵海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351-4362,共12页
随着城镇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天津市蓟州区的景观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以天津市蓟州区为研究区,从自然资源、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 随着城镇水平不断提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频发,天津市蓟州区的景观孤岛化和破碎化现象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以天津市蓟州区为研究区,从自然资源、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考虑,选取生态源地;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向等滑坡孕灾环境因子,基于信息量模型,在定量分析滑坡与各孕灾环境因子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地图代数计算滑坡敏感性指数,并用于修正由土地利用类型赋值得到的生态基本阻力面,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提取研究区生态廊道,进而构建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网络。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滑坡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坡度、高程、地形起伏度以及岩土类型等因素的控制;经验证基于信息量模型计算得到的滑坡敏感性指数对研究区内的滑坡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基于最小费用模型,提取生态廊道23条,总长度约为129 km。通过对比分析,提取的生态廊道基本上避开了滑坡灾害的高敏感性区域,能够有效地将生态源地进行连接;生态廊道在蓟州区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分布在蓟州区的北部山区,生态廊道的密度较高,在蓟州区的中部和南部地区,生态廊道的分布非常稀疏。研究成果将为天津市蓟州区生态网络的优化、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滑坡敏感性 最小费用模型 信息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理处理服务的滑坡敏感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卫东 曾科 方理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086-2094,共9页
在ArcGIS Server平台下开发地理处理服务(GP服务),实现滑坡敏感性区划图的自动化编制。其步骤为:首先,阐述GP服务二次开发方法及其在地质灾害自动化分析和网络发布中的作用;然后,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择高程、坡度、岩性、地质构造、... 在ArcGIS Server平台下开发地理处理服务(GP服务),实现滑坡敏感性区划图的自动化编制。其步骤为:首先,阐述GP服务二次开发方法及其在地质灾害自动化分析和网络发布中的作用;然后,以贵州省为研究区域,选择高程、坡度、岩性、地质构造、铁路建设和年均降雨量6个致灾因子及其二级指标建立滑坡敏感性区划研究体系;最后,以主客观综合权重方法为原型构建滑坡敏感性区划GP模型,并发布为网络服务,在WebGIS系统中调用该服务自动编制贵州省滑坡敏感性区划图。将敏感性区划图与历史滑坡分布图比较,证明了GP模型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区划 地理处理服务 模型库 WEBGI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滑坡敏感性分析的同震滑坡分布格局--以2014年MS6.5鲁甸地震诱发滑坡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晓利 张凌 王明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29-1139,共11页
2014年8月3日发生于云南省东北部鲁甸县的M_S6.5地震触发了显著的同震滑坡并造成了严重地面破坏和人员伤亡。与已有地震诱发滑坡事件相比,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较为特殊:与震中和已知断裂的关系都不明显,滑坡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不... 2014年8月3日发生于云南省东北部鲁甸县的M_S6.5地震触发了显著的同震滑坡并造成了严重地面破坏和人员伤亡。与已有地震诱发滑坡事件相比,鲁甸地震同震滑坡的空间分布较为特殊:与震中和已知断裂的关系都不明显,滑坡密度最大的区域并不在震中附近区域,且通常用于判断滑坡空间分布范围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也不能解释这样的分布格局。与以往研究地震滑坡与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不同,文中着重讨论地震滑坡敏感性对地震滑坡的控制作用。基于Newmark刚体滑块模型,文中计算了鲁甸地震滑坡影响区的坡体临界加速度值,并用来衡量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临界加速度值小,表明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高,滑坡需要的外力较小,坡体在地震动作用下容易失稳;反之,坡体就越稳定。结果表明,鲁甸震区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沿牛栏江及其支流沙坝河、龙泉河两岸分布,震中及其北部地区的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较低。对比研究区坡体地震滑坡敏感性分布与实际滑坡分布,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地震滑坡敏感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往往是发生大量滑坡的地区。进一步,文中讨论了根据地震滑坡敏感性判断同震滑坡格局的优势,认为地震滑坡敏感性对同震滑坡的分布起到了控制作用;同时,区域性地震滑坡敏感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同震滑坡分布格局,还可以为震源构造的研究提供依据,并且可以作为震后滑坡快速评估及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滑坡 Newmark刚体滑块模型 地震滑坡敏感性 鲁甸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CP-MKRVM的区域滑坡敏感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永良 夏克文 +1 位作者 王志恒 姜晓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4-68,共5页
为了提高相关向量机(RVM)在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预测能力,提出了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多核相关向量机(SOCP-MKRVM)预测模型。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例,选取了8个滑坡孕灾因子训练RVM预测模型,并分别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滑坡点密... 为了提高相关向量机(RVM)在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预测能力,提出了基于二阶锥规划的多核相关向量机(SOCP-MKRVM)预测模型。以四川省低山丘陵区为例,选取了8个滑坡孕灾因子训练RVM预测模型,并分别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滑坡点密度2种方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通过与单核RVM模型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OCP-MKRVM模型提高了对区域滑坡敏感性的评价能力,预测精度提高到71.33%,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41,滑坡点密度分布更加合理,两低敏感区之和为0.89个/100 km^2,两高敏感区之和为6.54个/1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向量机 二阶锥规划 滑坡敏感性 ROC 滑坡点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信念网络的滑坡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卫东 何卓磊 +1 位作者 韩征 钱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9-615,共7页
滑坡敏感性评价中各致灾因子之间存在复杂非线性关系,传统的评价模型难以揭示该类复杂关系,以致评价结果精度受限.基于文献调查与实地调研,选取高程、地貌类型、岩性、坡度、与构造线距离、与水系距离和年均降雨量为主要致灾因素,在地... 滑坡敏感性评价中各致灾因子之间存在复杂非线性关系,传统的评价模型难以揭示该类复杂关系,以致评价结果精度受限.基于文献调查与实地调研,选取高程、地貌类型、岩性、坡度、与构造线距离、与水系距离和年均降雨量为主要致灾因素,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建立了基于深度信念网络(DBN)模型的区域滑坡敏感性区划模型,并以四川区域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最后通过ROC曲线特征将评价结果与逻辑回归(LR)和人工神经网络(BPNN)模型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探讨了各评价模型对不同致灾因子的响应.研究表明DBN模型具有更高精度以及较低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更适合于大区域、复杂致灾因素的区划滑坡敏感性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敏感性评价 深度学习 深度信念网络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与随机森林的滑坡敏感性评价与误差改正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龙 孙倩 胡俊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20,共8页
滑坡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滑坡敏感性图(LSM)被认为是预测滑坡空间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有方法生成的LSM因受假阴性误差的影响,难以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形变结果的... 滑坡不仅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滑坡敏感性图(LSM)被认为是预测滑坡空间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现有方法生成的LSM因受假阴性误差的影响,难以得到可靠的预测结果。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InSAR形变结果的LSM改进方法。在甘肃省舟曲县的试验结果表明,研究区范围内滑坡敏感性等级提升2.74%。对两个具体区域的原始LSM和改进后LS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可在受滑坡蠕动现象影响的区域制作更可靠的L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SBAS-InSAR 滑坡敏感性 假阴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滑坡敏感性评价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丽君 江思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3-36,共4页
基于GIS的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知识驱动型方法;二是基于统计学的数据驱动型方法.前者对于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评价指标的分级以及权重的确定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后者则... 基于GIS的区域滑坡灾害评价的空间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专家经验的知识驱动型方法;二是基于统计学的数据驱动型方法.前者对于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评价指标的分级以及权重的确定多依赖于专家的经验,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而后者则是根据已发生滑坡灾害的历史调查数据以及影响滑坡灾害发生的孕灾环境因子资料,对评价指标进行分级和权重的确定.后者使区域滑坡评价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本文基于GIS技术,运用贝叶斯统计方法的数据驱动权重模型及其分析程序,进行了哥伦比亚Chinchina地区滑坡灾害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评价 GIS技术 数据驱动权重模型 孕灾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在滑坡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添 唐川 常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81,132,共4页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对滑坡敏感性评价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地形图矢量化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等方法获取空间数据,建立研究区的滑坡灾害空间数据库,在全面分析滑坡与高程、坡度、坡向等地貌因子的关系后,采用Auto Logistic回归... 基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对滑坡敏感性评价进行研究,利用遥感技术、地形图矢量化和数字高程模型(DEM)生成等方法获取空间数据,建立研究区的滑坡灾害空间数据库,在全面分析滑坡与高程、坡度、坡向等地貌因子的关系后,采用Auto Logistic回归模型和信息统计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震后浅层滑坡的敏感性评价,并对不同的评价方法产生的敏感性评价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统计量模型的AUC为0.713,Auto 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836,两个模型可以相互验证,Auto Logistic模型的预测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评价 空间数据挖掘 遥感技术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强震区滑坡敏感性评价——以汶川县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帅永 唐川 +2 位作者 方群生 张卫旭 程霄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9-287,175,共9页
以汶川县为研究区,对汶川MS8.0地震震后遥感影像进行精细解译,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建立了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数据库。经统计,汶川地震在汶川县4 086 km^2境内引发了7 766处滑坡灾害。选取地震烈度、断裂带、水系、高程、坡度和岩性共6个指标,... 以汶川县为研究区,对汶川MS8.0地震震后遥感影像进行精细解译,结合相关调查数据建立了地震诱发地质灾害数据库。经统计,汶川地震在汶川县4 086 km^2境内引发了7 766处滑坡灾害。选取地震烈度、断裂带、水系、高程、坡度和岩性共6个指标,在GIS技术支持下,将层次分析法和信息量法相结合,对汶川县域进行地震诱发滑坡敏感性评价,使用自然断点法按地震诱发滑坡敏感程度将研究区分为低敏感区、中敏感区和高敏感区。其中高敏感区的面积为1 465 km^2,占总面积的35.9%,有6 710个滑坡,占总滑坡数的86.4%。评价结果表明该敏感性评价成果精度较高,能够为区域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规划设计提供技术支持,也可为其它区域地震诱发滑坡敏感性评价及成果制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评价 GIS 层次分析法 信息量法 汶川MS8.0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区域滑坡敏感性评价——以川藏铁路沿线为例 被引量:15
16
作者 蒋万钰 陈冠 +7 位作者 孟兴民 张毅 曾润强 岳东霞 周自强 赵岩 金佳成 梁懿文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3-211,共9页
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共线性诊断与极端随机数算法对13个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估,运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川藏铁路沿线滑坡敏感性评价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影响... 在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共线性诊断与极端随机数算法对13个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评估,运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川藏铁路沿线滑坡敏感性评价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影响该区滑坡发育的主控因子为距河流距离、道路与断层的距离以及岩性,敏感性极低、低、中、高、极高的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66.30%、10.98%、7.55%、6.91%和8.26%.敏感性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流、道路两侧和断层发育的区域;全线滑坡敏感性高低呈分段式分布,在山南-朗县段、波密-理塘段最为严重;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ROC曲线下覆盖的面积为0.958,能有效地进行该区域的滑坡敏感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滑坡敏感性评价 深度学习 川藏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和MCMC方法评价地震滑坡敏感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贺倩 汪明 刘凯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6-403,410,共9页
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在滑坡敏感性评价上应用广泛,但目前对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研究较为缺乏。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能够结合参数的先验信息得到其后验分布,从而对估计参数的... 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LR)在滑坡敏感性评价上应用广泛,但目前对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的研究较为缺乏。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方法能够结合参数的先验信息得到其后验分布,从而对估计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为探索MCMC方法在Logistic滑坡敏感性模型构建中的有效性;量化模型参数估计值的不确定性,以西南地区2013年4·20芦山地震,2017年8·8九寨沟地震和2014年8·3鲁甸地震为例,基于MCMC方法对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估计。构建了区域的地震滑坡敏感性模型,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值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并绘制了区域的滑坡敏感性图。结果表明:在芦山地震案例中,模型参数估计值的不确定性都比较低;在九寨沟案例中,岩性因子的参数估计值不确定性较高;在鲁甸地震中,岩性、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的参数不确定性较高。总的来说,模型中的大多数参数估计值不确定性都较低。所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在三次地震滑坡事件中的预测精度都较高,AUC(Area Under ROC Curve)值均在0.9以上,这证明了MCMC方法对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在三次地震滑坡事件中,因子相对重要性最大的为高程,其次为距离断层的距离以及修正麦卡利烈度。研究为利用LR模型进行滑坡敏感性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 LOGISTIC回归 不确定 地震滑坡 滑坡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递归特征消除与二维CNN的滑坡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沛 李英冰 +1 位作者 张镇平 胡露太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8-93,共6页
针对传统滑坡敏感性评价方法仅考虑滑坡点本身的影响因子信息,而忽略周围空间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递归特征消除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递归特征消除对滑坡影响因子进行排序与筛选;其次裁取二维特征因子集... 针对传统滑坡敏感性评价方法仅考虑滑坡点本身的影响因子信息,而忽略周围空间信息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耦合递归特征消除与二维卷积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递归特征消除对滑坡影响因子进行排序与筛选;其次裁取二维特征因子集输入添加了L2正则化、Dropout等优化方法的二维CNN中,顾及滑坡周围的空间信息,在保证模型精度与泛化能力的基础上预测滑坡敏感性;然后以九寨沟地区为试验区,选取高程、岩性等14个相关因子作为滑坡影响因素,预测试验区的滑坡发生概率并绘制滑坡敏感性图;最后使用Logistic模型和带有3种不同核函数(线性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Sigmoid核函数)的SVM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最高的准确度与AUC,且具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 递归特征消除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L2正则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mdani模糊理论的滑坡敏感性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变丽 史击天 李珊珊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2期35-38,共4页
针对汶川县脆弱的地质环境和频繁发生滑坡灾害的状况,基于专家经验的滑坡敏感性制图方法,使用以Matlab为工具的Mamdani模糊推理方法,选取了6个参数作为滑坡灾害影响因子。该方法只考虑影响因子而不考虑滑坡灾害点数据。通过使用Mamdani... 针对汶川县脆弱的地质环境和频繁发生滑坡灾害的状况,基于专家经验的滑坡敏感性制图方法,使用以Matlab为工具的Mamdani模糊推理方法,选取了6个参数作为滑坡灾害影响因子。该方法只考虑影响因子而不考虑滑坡灾害点数据。通过使用Mamdani模糊推理方法对所有影响因子进行处理,可得到滑坡敏感性分布图。对得到的滑坡敏感性分布图和滑坡编录数据进行比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滑坡敏感性分布图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29。检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所制的图可用于评估区域滑坡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敏感性 汶川县 Mamdani模糊推理 ROC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许湘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5期87-91,共5页
在GIS环境下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编制地质灾害区划图。针对网格的生成、致灾因子的选择、不重合边界等问题,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SPSS的统计功能,消除了这些问题对滑坡灾害区划图的准确度的影响。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根据历史灾害的... 在GIS环境下应用Logistics回归模型编制地质灾害区划图。针对网格的生成、致灾因子的选择、不重合边界等问题,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SPSS的统计功能,消除了这些问题对滑坡灾害区划图的准确度的影响。结合贵州省的实际,根据历史灾害的分布情况,比较不同方法编制的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确定最优编制方法。对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敏感性区划图提出若干指导性建议,丰富和完善了Logistic回归模型编制滑坡灾害区划图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敏感区划 LOGISTIC回归模型 GIS SP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