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木地貌学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伟波 范浩文 +1 位作者 殷悦铭 邓清禄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7,230,共13页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地质灾害是其中重要的灾害类型之一,对受灾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历史滑坡地质灾害(如古滑坡)的数据获取途径有限,同时灾害记录的信息并不是很完整,因此不利于开展滑坡地质灾害的历史重建及预测... 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滑坡地质灾害是其中重要的灾害类型之一,对受灾区居民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历史滑坡地质灾害(如古滑坡)的数据获取途径有限,同时灾害记录的信息并不是很完整,因此不利于开展滑坡地质灾害的历史重建及预测研究,而树木地貌学方法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综述对滑坡地质灾害中的树木倾斜、树轮偏心、树轮宽度突变、应力木形成和细胞管腔变化等常见的树木异常指标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不同的树木异常指标,提出了相应的采样策略和灾害事件的识别方法,进而分析还原了滑坡地质灾害事件的形成历史及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结合环境数据对滑坡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进行了探讨。总体而言,树木地貌学方法在滑坡地质灾害研究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能够为滑坡地质灾害的历史重建及预测提供参考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树木地貌学方法 树木反应特征 诱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地质灾害语料库构建与命名实体识别
2
作者 李秋荣 刘晓晓 +4 位作者 王波 代文 崔雅婷 尚丹丹 刘元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1-610,共10页
从描述滑坡地质灾害的海量文本中抽取有价值的滑坡地质灾害实体是构建滑坡地质灾害知识图谱的基础.基于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等相关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依据滑坡灾害机理分析滑坡地质灾害文本语言描述特点,制定了滑坡地质灾害语义信息的... 从描述滑坡地质灾害的海量文本中抽取有价值的滑坡地质灾害实体是构建滑坡地质灾害知识图谱的基础.基于滑坡地质灾害勘察报告等相关非结构化文本数据,依据滑坡灾害机理分析滑坡地质灾害文本语言描述特点,制定了滑坡地质灾害语义信息的标注体系与标注规范,构建了面向滑坡地质灾害领域的语料库.基于该语料库的实体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命名实体识别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均达到90%以上,验证了该语料库的适用性,可以为后续滑坡地质知识图谱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注体系 滑坡地质灾害 语料库 命名实体识别 标注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DAS的东刘家沟村黄土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
3
作者 张宏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320-322,共3页
以山西省临县刘家会镇东刘家沟村滑坡地质灾害为例,该滑坡为小型推移式土质滑坡,该滑坡长约180 m,宽约200 m,滑体厚度10~20 m,主滑方向约226°,平均坡度30°,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滑体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滑床岩性为第四... 以山西省临县刘家会镇东刘家沟村滑坡地质灾害为例,该滑坡为小型推移式土质滑坡,该滑坡长约180 m,宽约200 m,滑体厚度10~20 m,主滑方向约226°,平均坡度30°,滑坡平面形态呈舌形,滑体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滑床岩性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粉质黏土。通过MIDAS有限元分析模块对该滑坡建立几何模型,定义岩土体属性参数,进行稳定性分析计算,得到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变形云图。研究表明,天然工况下,该滑坡的安全系数为1.118,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降雨工况下,该滑坡的安全系数为1.033,处于欠稳定状态,与野外调查结果吻合。该模拟结果可为黄土地区该类滑坡的治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DAS 滑坡地质灾害 稳定性评价 临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西南部陇县—千阳一带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遥感影像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刚 郑达兴 +2 位作者 李述靖 乔子江 丛楠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837-1845,共9页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 渭北高原西段新构造活动强烈,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通过1∶5万专题遥感解译和重点地质调查,全区遥感解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共计611处,其中大型滑坡17处、中型滑坡194处、小型滑坡385处,小型崩塌15处。结合区域地理、地质环境特征,将区内大、中型滑坡地质灾害点划分为5个集中分布区、6个集中分布带。区内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新构造与岩性条件的控制,以地质灾害点集中分布区、带为基础,参考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影响范围及人类活动的状况,将千阳县城关镇—崔家头镇、陇县杜阳镇—千阳县草碧镇、陇县峡口河—杨河沟地区列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重点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解译 崩塌 滑坡地质灾害 渭北高原西段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以广西梧州为例 被引量:17
5
作者 刘彦花 叶国华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2期108-114,共7页
针对梧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选取地貌类型、坡度、河水侧蚀、地层岩性、残坡积层厚度、断裂发育情况、年降雨量、道路工程活动和建筑工程活动9个因子作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选取人口密度、土地资源、交通设施... 针对梧州市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情况,选取地貌类型、坡度、河水侧蚀、地层岩性、残坡积层厚度、断裂发育情况、年降雨量、道路工程活动和建筑工程活动9个因子作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指标;选取人口密度、土地资源、交通设施、房屋及其附属价值和抗灾能力5个因子作为承灾体易损性评估指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和粗糙集理论,划分研究区评估单元,构建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与承灾体易损性评估知识表达系统和决策表,实现决策表的优化和各指标权重的计算。给合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将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性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区,其中,极高风险区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44%,主要沿傍山而建的城镇和切坡坡度、坡高较大的交通干线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粗糙集与GIS的组合方法能合理可靠地评估滑坡地质灾害风险性,对类似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地理信息系统 滑坡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易损性评估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滑坡地质灾害解译与稳定性评价——以秭归县盐关滑坡为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余宏明 栗志斌 +1 位作者 邸同宇 李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84-92,共9页
2017年10月29日,秭归县归州镇盐关村发生滑坡。为了获取滑坡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并查明滑坡产生机理,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盐关滑坡精细调查中,获取了滑坡区域2.4 cm分辨率航摄影像,生成了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地貌模型;... 2017年10月29日,秭归县归州镇盐关村发生滑坡。为了获取滑坡地质灾害空间信息并查明滑坡产生机理,将无人机航测技术应用于盐关滑坡精细调查中,获取了滑坡区域2.4 cm分辨率航摄影像,生成了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和三维地貌模型;通过对滑坡区域进行解译,识别出该滑坡周围存在一处潜在滑坡体。基于滑坡区域数字高程模型和滑坡体相关物理力学参数建立了Geo Studio数值模型,利用SEEP/W和SLOPE/W模块分别求解了盐关滑坡渗流场和稳定性系数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盐关滑坡主要由库水位升降和降雨联合作用导致。在此基础上对潜在滑坡体进行稳定性分析,表明其稳定性主要受降雨影响,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失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滑坡地质灾害 图像解译 数值模拟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遗留矿山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及其治理设计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代思学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11期I0004-I0005,共2页
历史遗留矿山滑坡地质灾害是我国矿业开发过程中留下的严重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地质、地形、气候等多方面因素。此类灾害不仅给当地环境造成极大损害,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灾害对社会经济及环... 历史遗留矿山滑坡地质灾害是我国矿业开发过程中留下的严重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涉及到地质、地形、气候等多方面因素。此类灾害不仅给当地环境造成极大损害,还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不良影响。为减少灾害对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探索历史遗留矿山滑坡地质灾害的勘查方法和治理设计方案尤为重要。通过探讨此类灾害的勘察及治理方案,可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有助于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方法 滑坡地质灾害 治理设计 矿业开发 生命财产安全 矿山滑坡地质灾害勘查 治理方案 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孕灾敏感性分析的高植被覆盖区滑坡地质灾害遥感解译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为 李远耀 +2 位作者 张泰丽 桂蕾 周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35,共8页
利用遥感数据高效、准确地获取高植被覆盖地区滑坡地质灾害信息,对区域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飞云江流域南田、雅梅图幅为典型研究区,首先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及航片信息解译和分析了区内70处历史滑... 利用遥感数据高效、准确地获取高植被覆盖地区滑坡地质灾害信息,对区域滑坡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浙江省飞云江流域南田、雅梅图幅为典型研究区,首先利用Landsat 8遥感数据及航片信息解译和分析了区内70处历史滑坡地质灾害的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并结合DEM三维影像与历史滑坡信息,开展了区域滑坡孕灾敏感性分区,将滑坡孕灾敏感性划分为极低孕灾敏感区至极高孕灾敏感区等5个等级;然后在遥感解译图上提取出区域滑坡极高孕灾敏感区,并在建立区域滑坡地质灾害解译标志的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的解译方法,从滑坡极高孕灾敏感区准确地解译出滑坡灾害及隐患40处。该遥感解译方法能有效地缩小解译范围,并提高了解译效率和精度,可为大范围高植被覆盖区内滑坡地质灾害信息的快速、高效解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植被覆盖区 滑坡地质灾害 孕灾敏感性 环境因子 频率比分析 人机交互式 遥感解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杨淞月 翁茂芝 +2 位作者 田华 王宁涛 连志鹏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4-155,共12页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对湖北省鹤峰县城区15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滑坡13处,崩塌2处)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规律;基于孕灾影响因子,依托信息量法对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考虑滑坡规模大... 从地质环境条件出发,对湖北省鹤峰县城区15处地质灾害及隐患点(其中滑坡13处,崩塌2处)的发育分布特征进行论述,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的孕灾规律;基于孕灾影响因子,依托信息量法对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分区,考虑滑坡规模大小超越概率、时间概率、空间概率,对研究区域分别进行了10 a、20 a、50 a和100 a不同重现期内体积大于5万方和大于10万方两种工况条件下的危险性分区研究,将不同重现期的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根据高、中、低、较低的危险性分区结果,结合鹤峰县城区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现状,提出滑坡地质灾害风险防控措施基本原则,以为研究区及其附近地区城镇规划建设和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孕灾规律 易发性 危险性 风险评价 鹤峰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响因子反馈校准的北川县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晨 刘志鹏 +3 位作者 曾超 毕鸿基 周天伦 刘晓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1-130,共10页
层次分析法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在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经验,具有局限性。通过追踪各个影响因子评价曲线AUC值的叠加增长过程,提出一种对影响因子分级权重进行反馈校准的滑坡灾... 层次分析法是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在专家打分构建判断矩阵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专家的主观经验,具有局限性。通过追踪各个影响因子评价曲线AUC值的叠加增长过程,提出一种对影响因子分级权重进行反馈校准的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方法,从而实现对层次分析法的改进。将该方法应用于北川新县城周边地区的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选择坡度、坡向、岩性、距水系距离、距断裂距离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6个影响因子,建立影响因子及其分级的判断矩阵,并依据各个影响因子评价曲线AUC值对该判断矩阵进行反馈校准。结果表明:校准后所划分的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结果比校准前有明显的精度提升,说明基于影响因子反馈校准的层次分析法可以提高传统层次分析法的预测精度,且具有方法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层次分析法(AHP) AUC 反馈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万州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秋芬 王刚 +1 位作者 王世梅 郭振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1期20-25,共6页
以三峡库区万州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该区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调查基础上,总结、归纳和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滑坡地质灾害评价体系;用网络分析法确定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GIS软... 以三峡库区万州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在收集该区地质灾害资料及现场调查基础上,总结、归纳和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滑坡地质灾害评价体系;用网络分析法确定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基于GIS软件对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的各指标数据进行提取,通过统计、叠加、合并、分类等分析方法获得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等级图,以此为依据进行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成果可以为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 滑坡地质灾害 网络分析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乌江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杨硕 李德营 +2 位作者 严亮轩 黄元 王明哲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38,共8页
重庆乌江河谷地区地形陡峻,滑坡地质灾害沿河谷地带多发,开展乌江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与线路工程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乌江龙溪-石朝门段高陡岸坡为研究区,提取高程、坡度、斜坡结构、斜坡形态、冲沟、... 重庆乌江河谷地区地形陡峻,滑坡地质灾害沿河谷地带多发,开展乌江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对减少地质灾害风险与线路工程规划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乌江龙溪-石朝门段高陡岸坡为研究区,提取高程、坡度、斜坡结构、斜坡形态、冲沟、岩组分类、地质构造和道路评价指标因子信息,采用随机森林模型对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了评价与精度分析,并研究了各评价指标因子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斜坡物质和斜坡结构是影响研究区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因素;通过混淆矩阵和ROC曲线对随机森林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随机森林模型在高陡岸坡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中的预测精度较高,是一种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陡岸坡 滑坡地质灾害 易发性评价 随机森林模型 模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长输管道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浩 高姣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6-131,共6页
以运营的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为依托,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既有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滑坡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与稳定性控制指标,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系统研究方法,建立油气长输管道线路... 以运营的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为依托,在收集、整理、综合分析既有资料基础上,通过对大量滑坡案例进行分析,明确了滑坡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与稳定性控制指标,建立了滑坡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专家系统研究方法,建立油气长输管道线路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专家系统,并对具体工程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符合实际,可为油气长输管道工程地质灾害减灾防灾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长输管道 滑坡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价 专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地质灾害勘查和防治治理探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礼洪 施三燕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2期169-169,共1页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文章以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当前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从水体治理、边坡岩体、防滑建筑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有效... 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文章以滑坡地质灾害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当前滑坡地质灾害勘察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并从水体治理、边坡岩体、防滑建筑物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以有效防治滑坡地质灾害。期望文章的探讨能为广大同行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防治措施 勘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AN3D和AnyLogic的滑坡人员疏散安全性模拟分析
15
作者 阮秋宇 苗发盛 +3 位作者 吴益平 钱招 赵帆程 王烜乾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6-164,共9页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等特点,对其影响范围内人员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学校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在滑坡地质灾害中的应急疏散难度更大,因此开展滑坡影响范围内学校人员疏散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实验小学... 滑坡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隐蔽性等特点,对其影响范围内人员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学校属于人员密集区域,在滑坡地质灾害中的应急疏散难度更大,因此开展滑坡影响范围内学校人员疏散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重庆市万州区天城实验小学滑坡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DAN 3D软件模拟了滑坡启滑—运动全过程,获取了滑坡的运动速度、影响范围、运动时间等关键参数;其次基于AnyLogic软件开展了人员应急疏散过程模拟,从安全疏散时间的角度分析了滑坡区域内人员疏散的安全性。针对人员疏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从而将模拟疏散时间从1580 s缩短至940 s,整体疏散效率提高了约40%。该研究成果对于优化人员应急疏散流程、减少滑坡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地质灾害 运动过程 应急疏散 安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万盛南桐矿区胡家沟矸石山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倩 刘东燕 +1 位作者 朱正伟 孙海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6-591,共6页
在勘察胡家沟矸石山滑坡发育背景、分析灾害主要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数值模拟对该矸石山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揭示了滑坡产生的原因为:降雨前矸石山安全储备并不高,其体内已形成潜在滑移面,长时间降雨后,矸石山稳定性降... 在勘察胡家沟矸石山滑坡发育背景、分析灾害主要成因的基础上,运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数值模拟对该矸石山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揭示了滑坡产生的原因为:降雨前矸石山安全储备并不高,其体内已形成潜在滑移面,长时间降雨后,矸石山稳定性降低,同时,矸石山自燃加剧,导致喷爆,在喷爆动力能量扰动下,矸石山无法保持自组织临界状态,从而失稳滑坡,演化为泥石流.将宏观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矸石山滑坡灾害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山 滑坡地质灾害 成因分析 斜坡稳定性 自组织临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变电工程滑坡灾害危险和风险性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程永锋 丁士君 +3 位作者 赵斌滨 朱照清 汤华 吴振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8-152,共5页
根据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的问题,区别于以往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突出地质因素的问题。基于力学机制,提出了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单因素3级评价标准和多因素5级评价标准;风险性评价的基本内容、... 根据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的问题,区别于以往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突出地质因素的问题。基于力学机制,提出了输变电工程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单因素3级评价标准和多因素5级评价标准;风险性评价的基本内容、单因素4级评价标准和多因素5级评价标准。根据危险性和风险性的5级分级情况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3级调控措施,科学、持续的管理措施为先,分级分类监测为辅,科学经济的工程防治措施为主。相关评价方法具有内容约束、可操作性强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权重和调查必须由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定期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变电工程 滑坡地质灾害 危险性 风险性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湖北段降水时空分布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琪 孟英杰 +1 位作者 严婧 王海军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1-255,共5页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湖北段1980-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持续性降雨与暴雨是影响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敏感因子。结果发现: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发生区域性...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湖北段1980-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持续性降雨与暴雨是影响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敏感因子。结果发现: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发生区域性强,且库区湖北段降水量的分布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年内变化相一致;库区内多雨中心位于库区鹤峰附近;根据三峡库区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库区地质环境,建议将库区强降雨地区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和监测区,尽可能以最小代价确保库区稳定性;此外,通过对滑坡灾害与不同时段不同降水类型的相关系数分析,进一步验证前期降水量的累积和强降雨是三峡库区湖北段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湖北段 持续性降雨 分布特征 暴雨 滑坡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19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3-863,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 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崩滑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 极限分析上限法 极限分析法 不稳定岩体 内容简介 上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滑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根龙 叶万军 伍法权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14-1414,共1页
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 内容简介本书是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价新方法研究,全书共分两篇十四章,系统阐述了边坡(滑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法和不稳定岩体(崩塌)稳定性评价计算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土质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极限分析上限解;崩塌地质力学分类、崩塌灾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方法、崩塌灾害危险性分级与分区评价。本书可供国土资源开发、地质灾害防治、水利水电、交通土建、矿山开采等领域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的科研、教学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供减灾、防灾及相关业务人员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评价 崩滑地质灾害 滑坡地质灾害 极限分析上限法 崩塌灾害 极限分析法 国土资源开发 地质灾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