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滑动摩擦副表面非对称微织构空化效应数值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保民 赵瑞平 +2 位作者 黄贵林 王慧心 邬再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7-946,共10页
为探究滑动摩擦副表面非对称微织构空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N-S方程建立了表面织构化滑动摩擦副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求解,讨论了凹槽型非对称微织构的结构参数、运动速度和润滑油黏度对凹槽内的气相分布、空化面积率、油膜承载力和摩... 为探究滑动摩擦副表面非对称微织构空化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基于N-S方程建立了表面织构化滑动摩擦副数值计算模型并进行求解,讨论了凹槽型非对称微织构的结构参数、运动速度和润滑油黏度对凹槽内的气相分布、空化面积率、油膜承载力和摩擦系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凹槽型非对称微织构的承载力大于对称微织构,而其摩擦系数小于对称微织构;在考虑空化效应时,凹槽型非对称微织构比对称微织构能更显著地改善摩擦学性能,并且非对称微织构凹槽离入口距离越远,空化效应越显著;滑动摩擦副运动速度和润滑油黏度对空化效应有重要影响,运动速度越高、润滑油黏度越大,凹槽型非对称微织构的空化效应越明显,且提升承载力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称微织构,该研究对滑动摩擦副表面微织构的设计和分析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非对称微织构 空化效应 工况条件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造型滑动摩擦副混合润滑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丁行武 王家序 +2 位作者 杨荣松 周广武 郭胤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2-87,共6页
基于混合润滑模型对微沟槽表面滑动摩擦系统流体动压润滑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具有不同分布方式和表面形式的微沟槽织构对滑动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表面综合粗糙度和纹理参数下滑动摩擦副的减摩耐磨指标随着微沟槽结构... 基于混合润滑模型对微沟槽表面滑动摩擦系统流体动压润滑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分析了具有不同分布方式和表面形式的微沟槽织构对滑动摩擦副摩擦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不同表面综合粗糙度和纹理参数下滑动摩擦副的减摩耐磨指标随着微沟槽结构形式和参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合理设计的微沟槽滑动摩擦副表面有利于提高摩擦副的流体动压润滑性能;存在最优的微沟槽分布方式、表面形式、沟槽深度和宽度使得滑动摩擦系统减摩耐磨特性最佳;对于滑动摩擦副,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不可忽略,存在最优综合粗糙度值使得摩擦副摩擦力最小,且横向粗糙度有利于降低摩擦副表面间的摩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滑动摩擦副 混合润滑 表面粗糙度 表面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电势对氮化硅/黄铜滑动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常秋英 孟永钢 温诗铸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3-376,共4页
在自制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黄铜表面电极电势的变化对氮化硅 /黄铜滑动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电势区间内 ,摩擦系数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特别是在 - 1.4~ - 1.0 V电势区间内摩擦系数表现出可控性 .利用扫... 在自制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黄铜表面电极电势的变化对氮化硅 /黄铜滑动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电势区间内 ,摩擦系数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特别是在 - 1.4~ - 1.0 V电势区间内摩擦系数表现出可控性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 ,在摩擦系数可控区摩擦系数有所增大但磨损并未加剧 .根据黄铜在润滑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可以初步推断 ,在不同的电势区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电势 氮化硅/黄铜滑动摩擦副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磨屑粗糙表面接触滑动摩擦副温度场的计算 被引量:4
4
作者 程西云 蒋松 +2 位作者 邓小桅 韦云隆 周银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3-27,共5页
接触温度是评价摩擦副工作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粗糙表面、特别是含磨屑粗糙表面接触温度场求解尚缺乏深入研究。介绍了粗糙表面及含磨屑粗糙表面线接触滑动摩擦副接触温度场的求解过程及方法 ,分析了光滑表面、粗糙表面及含磨屑... 接触温度是评价摩擦副工作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粗糙表面、特别是含磨屑粗糙表面接触温度场求解尚缺乏深入研究。介绍了粗糙表面及含磨屑粗糙表面线接触滑动摩擦副接触温度场的求解过程及方法 ,分析了光滑表面、粗糙表面及含磨屑粗糙表面接触温度场分布 ,探讨了表面接触温度对滑动摩擦副胶合及咬死的影响。结果表明 :粗糙表面温度场较光滑接触表面温度场有明显的提高 ,在粗糙度影响系数为 0 .1、0 .5时 ,接触区温度分别增加 14 %和 10 3% ;磨屑着床后 ,接触区局部温度将进一步升高。对于 4 5#钢滑动副 ,考虑局部表面膜破裂后 ,磨屑着床点温度可以达到滑动副材料的熔焊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温度场 接触温度 含磨屑粗糙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滑动摩擦副咬死温度变化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程西云 周银生 全永昕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15,18,共3页
温度变化是摩擦副胶合前期重要要特征之一.在MHK-500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热电偶测温技术,对45淬火铜和调质钢试环、试块滑动摩擦副咬死过程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合瞬间,摩擦副表面温度应发生了突变,胶合... 温度变化是摩擦副胶合前期重要要特征之一.在MHK-500型环块式磨损试验机上,采用热电偶测温技术,对45淬火铜和调质钢试环、试块滑动摩擦副咬死过程的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胶合瞬间,摩擦副表面温度应发生了突变,胶合发生后,摩擦副是否发生咬死受材料高温下机械特性以及润滑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摩擦副表面微凸峰之间以及润滑油中磨屑与摩擦副表面间的微切削作用是导致摩擦副表面温度突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咬死 温度特征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对滑动摩擦副咬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程西云 周银生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0-12,共3页
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对N46#机械油在不同供油温度下由45#淬火试环、试块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温度时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润滑油的供油温度有利于提高摩... 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对N46#机械油在不同供油温度下由45#淬火试环、试块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供油温度时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润滑油的供油温度有利于提高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试验还发现:随着润滑油中磨粒的增多,摩擦副咬死极限载荷逐渐下降,且摩擦副失效后表面温度表现出不确定性.润滑油中磨粒状况对摩擦副咬死影响不可忽视.对摩擦副咬死的研究应考虑润滑油中磨位随时间改变的因素,基于时变的观点来研究摩擦副咬死机理更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咬死载荷 油温度 磨粒 润滑油 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摩擦副表面变织构的润滑与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何涛 陈强曼 +3 位作者 陈国瑜 王传礼 黄森 沈浩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5-593,共9页
织构化滑动摩擦副表面织构的排布方式、尺寸和形状是决定其压力分布和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为改善织构化滑动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与承载特性,提出了一种变织构(尺寸多样的织构)结构。以球冠形织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排布方式的单一尺寸织构... 织构化滑动摩擦副表面织构的排布方式、尺寸和形状是决定其压力分布和承载力的关键因素。为改善织构化滑动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与承载特性,提出了一种变织构(尺寸多样的织构)结构。以球冠形织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不同排布方式的单一尺寸织构及方形排布变织构的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排布方式不同的单一尺寸织构表面的压力分布和承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半径两端小中间大(A型)、半径两端大中间小(B型)、深度两端浅中间深(C型)及深度两端深中间浅(D型)等4类方形排布变织构表面的压力分布和承载力。结果表明:方形排布的单一尺寸织构的润滑性能最强且承载力最大,随着错位角的增大,织构间的协同润滑作用减弱,承载力减小;单一尺寸织构的压力分布曲线为周期性波动曲线,由多个单织构的压力分布曲线叠加而成,而方形排布变织构因前后织构的协同润滑作用而导致其压力分布曲线的趋势线近似呈正弦或余弦规律波动;在4类方形排布变织构中,B型变织构的承载力大于A型,D型大于C型,说明两端织构的半径越大、深度越深或该类织构的占比越大,则变织构的承载力越大。由此可见,合适的变织构比单一尺寸织构更有助于提升摩擦副表面的润滑与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变织构 压力分布 润滑特性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与APDL的滑动摩擦副热分析系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俞建卫 陈雄 +2 位作者 魏巍 程清 尤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8-82,共5页
以VC++的类库(MFC)为开发平台,设计具有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滑动摩擦副热分析系统,该系统对复杂的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简称APDL)进行了后台封装,可实现参数化的模拟仿真。在系统中输入试样的几何和材料参数以及具体实验工况参数,能自动... 以VC++的类库(MFC)为开发平台,设计具有友好人机交互界面的滑动摩擦副热分析系统,该系统对复杂的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简称APDL)进行了后台封装,可实现参数化的模拟仿真。在系统中输入试样的几何和材料参数以及具体实验工况参数,能自动获取实时摩擦因数以实现端面滑动摩擦副温度场仿真。通过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对比,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地仿真出摩擦过程中接触区域的温度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温度场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摩擦副抗咬死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程西云 周银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10,6,共5页
咬死是高速、重载滑动摩擦副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对45#淬火,45#调质,GCr15,ZQAL9-4材质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构成摩擦副材料的粗糙度,相对滑动速度,不同材质摩擦副... 咬死是高速、重载滑动摩擦副常见的失效形式之一。在MHK-500型环块磨损试验机上对45#淬火,45#调质,GCr15,ZQAL9-4材质组成的滑动摩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构成摩擦副材料的粗糙度,相对滑动速度,不同材质摩擦副对摩擦副抗咬死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改变摩擦副材质性能能提高摩擦副抗咬死能力;应从系统和时变的观念出发研究摩擦副的咬死机理,孤立研究某一因素不可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咬死 粗糙度 滑动速度 摩擦材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油中磨屑尺寸对滑动摩擦副咬死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西云 蒋崧 +1 位作者 韦云隆 周银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3,47,共3页
麾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中磨屑尺寸对滑动摩擦副抗咬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改善润滑油的清洁度能显著提高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承载能力,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随润滑油中磨屑含量的增加减小很快。观察咬死... 麾擦副进行了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润滑油中磨屑尺寸对滑动摩擦副抗咬死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改善润滑油的清洁度能显著提高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承载能力,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能力随润滑油中磨屑含量的增加减小很快。观察咬死后试件上的磨痕,表明滑动摩擦副的咬死是由于局部高温引起的接触区熔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咬死载荷 磨屑尺寸 润滑油 清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接触分形模型对滑动摩擦副磨损的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长军 贺林 《西安矿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44-247,275,共5页
根据实际滑动摩擦学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粗糙度特点,利用具有单向粗糙度表面接触的分形模型,推导出滑动摩擦副的粘着磨损分形方程式,从而得出滑动摩擦副粘着磨损的变化规律,为分析滑动摩擦学系统中摩擦副表面的磨损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关键词 表面接触 分析模型 滑动摩擦副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膜强度的滑动摩擦副混合润滑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盛为 严志军 +3 位作者 姜渊源 申子玉 郭晨 徐久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31,共9页
针对边界膜对摩擦副润滑状态的影响,提出一种能够综合反映压力及剪切速率对边界膜失效综合影响的边界膜强度模型,并基于润滑状态测试结果通过拟合获得模型参数;将该边界膜强度模型与流体动压润滑模型、粗糙表面接触模型耦合,建立考虑边... 针对边界膜对摩擦副润滑状态的影响,提出一种能够综合反映压力及剪切速率对边界膜失效综合影响的边界膜强度模型,并基于润滑状态测试结果通过拟合获得模型参数;将该边界膜强度模型与流体动压润滑模型、粗糙表面接触模型耦合,建立考虑边界膜强度的混合润滑模型,并通过轴瓦摩擦实验机润滑测试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和现有典型混合润滑模型相比较,该混合润滑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摩擦副的实际润滑状态以及摩擦因数变化规律。运用考虑边界膜强度的混合润滑模型分析轴瓦零件润滑状态转化特性和机制。结果表明:在存在边界润滑的混合润滑条件下,当加载力小于临界载荷,边界膜几乎未发生破裂,摩擦因数随载荷增加缓慢变大,其数值均较小;当加载力加至临界载荷,边界膜破裂,摩擦副微凸体接触区域出现干摩擦,摩擦因数出现突然增加,表明该摩擦副由边界润滑为主的混合润滑状态过渡到以干摩擦为主的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膜强度 混合润滑 滑动摩擦副 边界润滑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基铸造合金用于机械单卡轴旋切机滑动摩擦副的研究
13
作者 潘明强 游案龙 周春明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8-19,共2页
通过对BQ11系列机械单卡轴旋切机中丝杆螺母副、滑动轴承副等用锌基铸造合金替代铜基铸造合金的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可以替代的摩擦副,达到了提高摩擦寿命、降低设备制造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 锌基铸造合金 机械 单卡轴旋切机 滑动摩擦副 摩擦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22极压抗磨剂对滑动摩擦副胶合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邓小桅 余红华 程西云 《机械工艺师》 CSCD 2000年第9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滑动摩擦副 胶合性能 T322极压抗磨剂
原文传递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对摩擦副抗咬死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西云 蒋松 +1 位作者 邓小桅 余红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1-43,共3页
通过对稀土金属硼系列有机硼酸酯 (C9H2 1BO3 )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及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 ,发现有机硼酸酯添加剂能显著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通过分析磨斑表面X射线衍射图谱 (XPS) ,发现该种添加剂作用下 ,摩擦... 通过对稀土金属硼系列有机硼酸酯 (C9H2 1BO3 )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及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 ,发现有机硼酸酯添加剂能显著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通过分析磨斑表面X射线衍射图谱 (XPS) ,发现该种添加剂作用下 ,摩擦副表面形成了聚合物膜 ,使得摩擦力减小了 ,随着载荷的增大 ,添加剂在摩擦热产生的高温作用下 ,部分原子如C、B同表面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了FeC ,B2 O3 ,H3 BO3 等物质。结合咬死失效后的表面形貌及咬死失效后滑动摩擦副表观特征分析 ,分析了该种添加剂作用下抗咬死性能提高的原因 ,并对添加剂作用下咬死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硼酸酯添加剂 滑动摩擦副 抗咬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02添加剂对摩擦副抗胶合性能影响
16
作者 邓小洈 童明伟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6-98,101,共4页
通过对T302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及抗胶合性能试验研究,发现T302添加剂能显著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抗胶合性能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通过分析磨斑表面X射线衍射图谱(XPS),发现该种添加剂作用下,摩擦副表面形成了聚合物膜,使得摩擦力减小了,随着载... 通过对T302添加剂的润滑性能及抗胶合性能试验研究,发现T302添加剂能显著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抗胶合性能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通过分析磨斑表面X射线衍射图谱(XPS),发现该种添加剂作用下,摩擦副表面形成了聚合物膜,使得摩擦力减小了,随着载荷的增大,添加剂在摩擦热产生高温作用下,部分原子如C、S同表面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FeSO4,FeS等物质。结合咬死失效后的表面形貌及咬死失效后滑动摩擦副表观特征分析,分析了该种添加剂作用下抗咬死性能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322添加剂 滑动摩擦副 胶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硼酸镧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程西云 邓小桅 +1 位作者 曹兴进 蒋松 《机械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8-439,共2页
通过对含纳米硼酸镧粒子添加剂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发现纳米硼酸镧添加剂能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抗胶合能力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分析滑动摩擦副胶合失效后的表面形貌 ,结合失效后滑动摩擦副表面 XPS图谱 ,发现这是由... 通过对含纳米硼酸镧粒子添加剂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研究 ,发现纳米硼酸镧添加剂能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摩擦学性能、抗胶合能力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分析滑动摩擦副胶合失效后的表面形貌 ,结合失效后滑动摩擦副表面 XPS图谱 ,发现这是由于这种添加剂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及聚合物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添加剂 纳米硼酸镧添加剂 滑动摩擦副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式采煤机冲击部摩擦问题的研究
18
作者 张勇 田取珍 姜武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2期99-101,123,共4页
胶合、咬死现象是高速、重载滑动摩擦副常见失效形式之一。通过对冲击式采煤机冲击部摩擦副之间的胶合失效机理和受力分析研究 ,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 冲击式采煤机 滑动摩擦副 胶合 失效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阻法检测乳化液润滑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林茂 孟永钢 +1 位作者 黄平 史小路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9-246,共8页
用改进的电阻法测定了金属滑动摩擦副在混合润滑状态下发生接触的时间比率,并且检测了环-块试验过程中水包油型乳化液润滑状态的变化,同时还就乳化液中油相的体积分数和载荷等对乳化液成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测得的金属... 用改进的电阻法测定了金属滑动摩擦副在混合润滑状态下发生接触的时间比率,并且检测了环-块试验过程中水包油型乳化液润滑状态的变化,同时还就乳化液中油相的体积分数和载荷等对乳化液成膜能力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测得的金属接触时间比率-滑动速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润滑状态的转化及对应的临界转化速度.对比相应工况下油膜厚度的理论计算值,可以说明环-块接触区会形成一个基油富集区(油池).在此区域内,乳化液中油相的体积分数远比其标称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法 乳化液 润滑状态 金属滑动摩擦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酸镧纳米添加剂对摩擦副抗咬死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邓小桅 程西云 +1 位作者 曹兴进 蒋松 《机械工艺师》 CSCD 2000年第6期16-17,共2页
通过对含硼酸镧纳米粒子添加剂润滑油的抗咬死性能试验研究发现 ,硼酸镧纳米添加剂能改善滑动摩擦副的抗咬死性能及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通过分析咬死失效后的表面形貌 ,结合咬死失效前后滑动摩擦副表面XPS图谱 。
关键词 硼酸镧纳米粒子添加剂 滑动摩擦副 抗咬死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