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对母猪繁殖性能及阴道微生物的影响
1
作者 王靖 金雪霞 +2 位作者 许冰斌 郭鹏 蔡逸晨 《今日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13-15,共3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与传统抗生素方案对母猪产后繁殖性能及阴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健康梅山猪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阴道投药)与对照组(肌注抗生素联合中草药),每组60头。通... 本研究旨在评估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与传统抗生素方案对母猪产后繁殖性能及阴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健康梅山猪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阴道投药)与对照组(肌注抗生素联合中草药),每组60头。通过记录断奶后发情率、产仔数及产活仔数,并分析阴道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评估两种产后保健方案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平均产活仔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阴道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由用药前90%降至0%,菌落总数平均下降约10倍(菌落总数对数值差-0.98);对照组产后菌落总数显著增加(菌落总数对数值差+0.77),混合感染比例未改善。研究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通过靶向清除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调控阴道微生物群落,降低子宫内膜炎风险,从而显著提高产活仔数。此外其杀菌机制规避了抗生素耐药性与药物残留问题,为绿色养殖提供了安全高效的产后保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母猪 繁殖性能 阴道微生物 产后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替代抗生素对昆山梅山猪母猪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吴佳珉 王兴 +1 位作者 金雪霞 王嘉豪 《北方牧业》 2025年第15期22-22,共1页
昆山梅山猪产业是昆山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具有珍贵的种质资源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母猪繁殖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繁殖疾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预防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 昆山梅山猪产业是昆山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具有珍贵的种质资源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基础。母猪繁殖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的繁殖疾病,对生猪养殖业造成了一定影响。目前,预防母猪非传染性繁殖障碍主要依赖抗生素治疗,但长期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且母乳含抗生素还会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能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抗生素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对母猪产后子宫保健的效果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黄荣生 《贵州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28-30,共3页
为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对母猪产后子宫保健的应用效果,按照不同的产后护理方式将87头生产母猪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29头。对照组产后不进行任何护理,试验Ⅰ组采用传统方式肌注抗生素进行护理,试验Ⅱ组采用重... 为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对母猪产后子宫保健的应用效果,按照不同的产后护理方式将87头生产母猪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29头。对照组产后不进行任何护理,试验Ⅰ组采用传统方式肌注抗生素进行护理,试验Ⅱ组采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进行护理,比较各组母猪断奶发情间隔时间、断奶5 d及7 d发情配种率、返情率,并评估经济效益。结果:试验Ⅱ组断奶5、7 d的发情配种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返情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断奶5 d发情配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断奶7 d发情配种率、返情率无显著差异(P>0.05);3组断奶至配种间隔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组的综合效益提高8.3万元,平均每头母猪每年增加效益208元。结论:使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对母猪产后护理的效果优于传统肌注抗生素方式,且能提高猪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母猪 子宫内膜炎 产后保健 繁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葡萄球菌酶对创面肉芽组织抗菌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莉 郭力 熊爱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酶在体外和创面肉芽组织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创面感染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用体外药敏试验观察了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抗菌效果;并用组织细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酶在体外和创面肉芽组织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创面感染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用体外药敏试验观察了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抗菌效果;并用组织细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溶葡萄球菌酶对29例Ⅲ度面积10%~30%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的烧伤患者残留创面肉芽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对铜绿假单孢菌的抗菌效果较差。溶葡萄球菌酶纱布在烧伤残留创面连续使用3d后,能杀死肉芽组织中89.2%的细菌。证明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控制肉芽组织中的细菌数量。同时,杀菌纱布所含成分是生物酶类,使用后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溶葡萄球菌酶除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外,对白色念珠菌也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溶葡萄球菌酶可以作为控制中晚期烧伤残余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非常有效的局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株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曦 任志涛 +9 位作者 李聪然 胡辛欣 聂彤颖 黄青山 陆海荣 李雪 李国庆 蒋建东 游雪甫 杨信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 目的:探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耐药发生规律和机制。方法用3株临床分离金葡菌,体外以亚抑菌浓度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一步法诱导耐药,观察耐药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改变情况,测序分析肽聚糖甘氨酸五肽桥联的关键合成酶编码基因 femABX。并观察其中1株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1株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生长曲线、小鼠感染毒力情况。结果金葡菌耐药发生频率为10-4~10-8水平,与原代株比较,耐药株体外生长速率和小鼠体内毒力显著降低,对β内酰胺类敏感性提高2~4000倍。测序结果显示耐药株 f emA编码基因存在突变,可致终止密码子提前。结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体外可诱导金葡菌耐药性产生,但耐药株生长繁殖力、致病力及抵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能力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诱导耐药 FEMA B X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成品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6
作者 许燕 张宜涛 +2 位作者 叶贵子 陆海荣 黄青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4-58,共5页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recombinant lysostaphin,rLys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含有该酶的药用制剂在临床上能有效控制金葡菌感染。为在rLysn成品中增加蛋白含量测定以控制制剂的质量,建立了成品中rLysn蛋...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recombinant lysostaphin,rLys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是一种新型抗菌药物,含有该酶的药用制剂在临床上能有效控制金葡菌感染。为在rLysn成品中增加蛋白含量测定以控制制剂的质量,建立了成品中rLysn蛋白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采用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size exclusion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SEHPLC)测定rLysn理化对照品及成品蛋白质含量。色谱柱:TSK gel 2000SWXL(7.8 mm×30 cm,5μm);流动相:20 mmol/L磷酸缓冲液(pH7.0)+0.3 mol/L NaCl;流速:0.5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显示,rLysn在2-3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1);低、中、高3种浓度的rLysn理化对照品空白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9%,成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102.1%;3种不同上样量在不同时间内测定,蛋白含量RSD<1%;每隔1 h测定同一支供试品溶液,蛋白含量RSD为0.98%;同一批供试品溶液取6份进样,蛋白含量RSD为1.71%。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E-HPLC方法简便,准确性、精密度、稳定性及重复性好,可用于rLysn成品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蛋白质含量 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关文怡 李桂伶 郭海龙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第9期13-14,共2页
北京某牛场24头经BLT检测为阳性的隐型乳房炎患牛,共发现有32个患病乳区,将24头牛分成4个组,每组6头(8个患病乳区)。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200U/乳区、400U/乳区、600U/乳区3个剂量,对照组以注射用头孢噻呋钠0.25g/乳区给药,每天早... 北京某牛场24头经BLT检测为阳性的隐型乳房炎患牛,共发现有32个患病乳区,将24头牛分成4个组,每组6头(8个患病乳区)。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200U/乳区、400U/乳区、600U/乳区3个剂量,对照组以注射用头孢噻呋钠0.25g/乳区给药,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共用4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3个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2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略优于头孢噻呋钠(P>0.05);400U、6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显著优于头孢噻呋钠(P<0.01);400U、600U剂量组降低隐性乳房炎牛奶中的体细胞的作用无差异(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奶牛 隐性乳房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金葡菌诱导试验性小鼠乳腺炎的防治研究
8
作者 利凯 马利芹 +3 位作者 徐彤 杨永红 霍亚男 吴占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19-2522,共4页
试验采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探讨了对小鼠试验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18只泌乳8~10 d的BALB/C母鼠随机... 试验采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探讨了对小鼠试验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乳源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将18只泌乳8~10 d的BALB/C母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阳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母鼠经第4对、第5对乳腺乳头管注入50μL 2.0×105CFU的细菌悬液。试验组攻菌出现症状后,每个乳腺经乳头管注入1 U·mL-1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稀释液50μL,间隔12 h 1次。观察小鼠的临床症状,测定体温、血常规等指标。接菌66 h后,颈静脉放血处死小鼠,取小鼠乳腺进行细菌计数和病理组织切片制作。结果显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0.001 U·mL-1,MBC值为0.063 U·mL-1。病理组织观察显示,正常组的腺泡结构完整,而阳性对照组的乳腺组织局部被破坏,间质增宽,炎性细胞浸润严重,试验组的组织结构基本正常,有轻度充血。说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地减少细菌感染,降低组织的损伤程度,对乳腺有一定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乳腺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继恩 史为民 +11 位作者 吴聪明 孙永学 王赞江 刘明春 孙春娣 张洪雷 郭刚 曾东平 刘宇 向蓉 沈建忠 黄青山 《中国兽药杂志》 2009年第3期17-23,共7页
为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以青霉素钠、土霉素为对照药物,子宫内灌注给药,分别在河北、内蒙古、广州、上海奶牛场试验,共治疗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例359头,抽检249头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 为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以青霉素钠、土霉素为对照药物,子宫内灌注给药,分别在河北、内蒙古、广州、上海奶牛场试验,共治疗急、慢性子宫内膜炎病例359头,抽检249头奶牛子宫分泌物进行细菌学分离鉴定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是4种检出率较高的病原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组与土霉素、青霉素钠比较,按400、800、1200 U/次的三个浓度剂量治疗,隔日投药1次,连续用药3次,800、1200 U/次的浓度剂量显效率超过80%,显著优于青霉素钠的疗效(P<0.01),与土霉素注射液组相当。追加用药次数可进一步提高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痊愈率。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治疗由金黄色葡菌球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子宫内膜炎,治愈后受孕率在70%左右。尤其是对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子宫内膜炎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因此,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安全、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奶牛 子宫内膜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司嘉 张继恩 +4 位作者 吴聪明 李国栋 左之才 沈建忠 黄青山 《中国兽药杂志》 2011年第12期23-28,共6页
以85头患乳房炎奶牛共104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6个,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低(200 U/乳区)、中(400 U/乳区)、高(800 U/乳区)三个剂量,对照组为青霉素G钠(160万IU/乳区),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给药,共4 d,研究不同剂... 以85头患乳房炎奶牛共104个乳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每组26个,分别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低(200 U/乳区)、中(400 U/乳区)、高(800 U/乳区)三个剂量,对照组为青霉素G钠(160万IU/乳区),每天早晚挤奶后乳池灌注给药,共4 d,研究不同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低、中、高剂量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均能有效清除感染乳区的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等G+菌,大幅降低牛奶中的白细胞数,提高日产奶量。其中低剂量组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略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对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优于青霉素G钠(P<0.05);中、高剂量的疗效相当(P>0.05)。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备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奶牛 临床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陆敏 许黎明 +3 位作者 吴宏宇 张继恩 李国栋 黄青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2-166,共5页
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是一种能高效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肽链内切酶,已有研究表明其能够有效预防和去除奶牛乳腺中葡萄球菌的感染,但该酶在牛奶中的性质研究还缺少详细的研究数据。现对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一些性质进行研... 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是一种能高效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肽链内切酶,已有研究表明其能够有效预防和去除奶牛乳腺中葡萄球菌的感染,但该酶在牛奶中的性质研究还缺少详细的研究数据。现对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一些性质进行研究。检测了加入溶葡萄球菌酶后牛奶性状的变化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酶活的稳定性以及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的抑、杀菌活性。结果显示,重组溶葡萄球菌酶未改变牛奶的外观性状;并且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39℃牛奶中可以稳定存放至少20 h以上,酶活性保持稳定;同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牛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仍然保持了良好的抑杀菌效果。该研究为今后溶葡萄球菌酶用于奶牛乳腺炎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牛奶 活性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溶葡萄球菌酶N端合成多肽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宏宇 黄晋江 +1 位作者 张继恩 黄青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52-355,共4页
为了制备抗溶葡萄球菌酶N端合成多肽抗体,合成了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分子的3-13位的11个氨基酸的多肽(THEHSAQWLN),并利用戊二醛双功能试剂将人工合成多肽成功地与KLH进行偶联,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lysostaphin合成多肽的抗体,并经... 为了制备抗溶葡萄球菌酶N端合成多肽抗体,合成了溶葡萄球菌酶(lysostaphin)分子的3-13位的11个氨基酸的多肽(THEHSAQWLN),并利用戊二醛双功能试剂将人工合成多肽成功地与KLH进行偶联,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lysostaphin合成多肽的抗体,并经亲和层析进行了纯化。对此抗体进行鉴定的结果表明,抗溶葡萄球菌酶合成多肽抗体可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分子发生特异性反应,并可用于蛋白免疫印迹。该抗体的制备为使用亲和层析纯化溶葡萄球菌酶提供了有用的配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酶 抗原性多肽 多克隆抗体 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蛋白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杀菌试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敏 吴聪明 +1 位作者 沈建忠 黄青山 《中国奶牛》 2007年第6期38-42,共5页
从患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奶或子宫黏液中分离菌株后经鉴定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105株、表皮葡萄球菌20株、大肠埃希氏菌20株、链球菌38株(其中停乳链球菌8株,无乳链球菌30株)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5株,在体外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苯唑... 从患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奶或子宫黏液中分离菌株后经鉴定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105株、表皮葡萄球菌20株、大肠埃希氏菌20株、链球菌38株(其中停乳链球菌8株,无乳链球菌30株)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5株,在体外用重组溶葡萄球菌酶、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按照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抑杀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包括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具有良好抑杀效果,对链球菌(包括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和牛多杀性巴氏杆菌具有一定的抑杀效果,对大肠杆菌作用较差;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都有一定量的耐药菌株产生,而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庆大霉素耐药菌株同样具有良好抑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奶牛乳房炎 子宫内膜炎 抑杀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与残留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陆锦春 陈华鹏 +5 位作者 马怀彦 张继恩 江海洋 史为民 沈建忠 黄青山 《中国乳业》 2012年第2期40-44,共5页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能直接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肽链内切酶,有望成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一种新型生物类药物制剂。本试验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学方法,进行了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健康和患子宫...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能直接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肽链内切酶,有望成为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一种新型生物类药物制剂。本试验通过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学方法,进行了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在健康和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药代动力学软件3p97处理,并对静脉注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了最佳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数据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由消除半衰期(T1/2ke)(29.945±1.844)min可知,溶葡萄球菌酶在动物体内消除很快。健康或患病奶牛子宫内灌注800U和1600U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后,不同时间点的尾根静脉血液、牛奶和子宫黏液中的溶葡萄球菌酶的含量检测表明,经子宫黏膜吸收后,在血液和牛奶中没有药物蓄积;静脉注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后,不同时间点的牛奶中也没有药物蓄积。健康和患病奶牛灌注1600U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宫内药物有效作用浓度持续时间均达到48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奶牛子宫内膜炎 药代动力学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的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珉 黄青山 张继恩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19,共6页
对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进行质量研究。考察泡腾片外观性状、鉴别、酸碱度、融变时限、微生物限度、发泡量、重量差异以及含量测定(主要针对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确定泡腾片质量标准;同时考察泡腾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重... 对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进行质量研究。考察泡腾片外观性状、鉴别、酸碱度、融变时限、微生物限度、发泡量、重量差异以及含量测定(主要针对含量测定进行方法学验证),确定泡腾片质量标准;同时考察泡腾片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外观性状、鉴别、酸碱度、融变时限、微生物限度、发泡量、重量差异结果符合要求,含量测定为标示量的80%~150%。稳定性实验表明在干燥、阴凉、密封条件下,重组溶葡萄球菌酶阴道泡腾片至少能保质24个月。由此确定泡腾片质量符合拟定的企业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阴道泡腾片 质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16
作者 饶文 曾东平 刘宇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1年第4期17-19,共3页
溶葡萄球菌酶是从Staphylococcus simulans培养物中提取的一种肽链内切酶,在较低浓度下能迅速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而呈现较强的杀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为探讨溶葡萄球菌酶在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上的应用,本试验选择140头患子宫内膜炎... 溶葡萄球菌酶是从Staphylococcus simulans培养物中提取的一种肽链内切酶,在较低浓度下能迅速裂解葡萄球菌细胞壁而呈现较强的杀菌活性且不易产生耐药性。为探讨溶葡萄球菌酶在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上的应用,本试验选择14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通过子宫内灌注给药的方式,每次分别灌注400U、800U和1600U溶葡萄球菌酶,连续给药3次,并以10%土霉素注射液为对照,进行临床治疗试验。结果显示,溶葡萄球菌酶高、中、低剂量的治愈率分别为90.0%、73.3%和36.7%,对照药物治愈率为70.0%;在繁殖性能方面,高、中剂量组的奶牛情期内受胎率和总受胎率等明显高于低剂量组。表明溶葡萄球菌酶是一种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良好的生物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酶 子宫内膜炎 奶牛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袁怀兵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3年第12期7-8,共2页
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借助防腐消毒液灌注子宫或使用抗菌药物,这也使得感染的病原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溶葡萄球菌酶作为一种迅速溶解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细胞壁结构的药物,其治疗疗... 对于奶牛子宫内膜炎,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借助防腐消毒液灌注子宫或使用抗菌药物,这也使得感染的病原菌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降低。溶葡萄球菌酶作为一种迅速溶解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病原菌细胞壁结构的药物,其治疗疗效明显,而且应用浓度低,有助于促进奶牛生产鲜乳,因而其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为了研究重组溶葡萄球菌酶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效果,对某奶牛场中患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牛采取上述治疗方式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奶牛子宫内膜炎 治疗效果 治疗方式 抗菌药物 细胞壁结构 大肠杆菌 奶牛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的抑杀菌效果试验
18
作者 陆珉 钱春妹 +2 位作者 张鲁敬 解虹 黄青山 《中国乳业》 2013年第3期30-32,共3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用不同规格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以常规使用剂量进行抑杀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在常规药物剂量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杀菌效果...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化脓隐秘杆菌用不同规格的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以常规使用剂量进行抑杀菌实验。结果表明:重组溶葡萄球菌酶粉在常规药物剂量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杀菌效果,对链球菌、化脓隐秘杆菌有一定的抑杀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溶葡萄球菌酶 抑杀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民研究员团队研发溶葡萄球菌酶微球用于耐药细菌性肺炎的靶向治疗和预防
19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6-626,共1页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周民研究员团队在细菌性肺炎靶向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论文"Lung targeting lysostaphin microspheres for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 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周民研究员团队在细菌性肺炎靶向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相关研究论文"Lung targeting lysostaphin microspheres for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 pneumonia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lc06460)近期在线发表于《美国化学会:纳米》(ACS Na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溶葡萄球菌酶 PREVENTION 转化医学研究 靶向治疗 PNEUMON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裂解酶Ply187的CHAP结构域的表达及抗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蒙 陆海荣 黄青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2-238,共7页
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高效的抗菌蛋白,系统地分析噬菌体裂解酶催化域的活性,有助于设计高效杂合裂解酶。合成噬菌体裂解酶Ply187的CHAP催化结构域(CHAPPly187)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CHAPPly187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 噬菌体裂解酶是一种高效的抗菌蛋白,系统地分析噬菌体裂解酶催化域的活性,有助于设计高效杂合裂解酶。合成噬菌体裂解酶Ply187的CHAP催化结构域(CHAPPly187)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p ET28a-CHAPPly187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和两步纯化,获得高纯度的CHAPPly187,再与溶葡萄球菌酶催化域(CATLysn)进行活性比较。比浊法检测显示CHAPPly187和CATLys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CHAPPly187具有更宽的抗菌谱,最适作用p H范围更大,对离子强度的耐受能力更好,易受EDTA的影响。低浓度的二价金属离子Ca2+、Mg2+、Mn2+对两种催化域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低浓度的Zn2+、Cu2+、Fe2+对它们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裂解 溶葡萄球菌酶 催化结构域 CHAP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