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二维S_N方法的岭澳核电站首启堆源量程探测器响应计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寿海 陈义学 +1 位作者 王伟金 陆道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97,共4页
采用基于离散纵标方法 (SN)的二维输运程序DORT,对岭澳二期核电站首次启堆情况下的源量程探测器计数进行计算,并对计算过程中会影响结果精度的各种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岭澳二期核电站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模型计... 采用基于离散纵标方法 (SN)的二维输运程序DORT,对岭澳二期核电站首次启堆情况下的源量程探测器计数进行计算,并对计算过程中会影响结果精度的各种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将计算结果与岭澳二期核电站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优化模型计算值与测量值之比为1.028±0.050。为后续核电站设计中计算首启堆情况下源量程探测器计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纵标方法 源量程探测器 首次启堆 中子 DO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厂堆外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丁谦学 王梦琪 +3 位作者 李文涛 周岩 梅其良 叶国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0-474,共5页
压水堆核电厂启动过程中,次级中子源为堆外源量程探测器提供本底计数率,避免测量盲区,确保反应堆安全启动。但次级中子源的引入会为核电厂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环境负担,同时也需承受次级中子源破损等带来的风险。为此,可使用受辐照燃料组... 压水堆核电厂启动过程中,次级中子源为堆外源量程探测器提供本底计数率,避免测量盲区,确保反应堆安全启动。但次级中子源的引入会为核电厂带来较大的经济和环境负担,同时也需承受次级中子源破损等带来的风险。为此,可使用受辐照燃料组件的自发裂变中子源进行替代,即无源启动方式。通过研究堆外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并基于运行电厂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为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的理论预估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方法流程。本文结果可为无源启动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分析提供支持,同时也可用于次级中子源装载量或布置位置的优化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 源量程探测器 计数率 次级中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龙一号”中子源位置设计研究
3
作者 林俊 李先俊 +3 位作者 李志军 包鹏飞 何明涛 王鑫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6-1221,共6页
反应堆启动中子源布置位置设计在关注堆外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大小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对达临界过程中的倒计数率曲线变化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OpenMC程序建立了精确的“华龙一号”首循环堆芯及堆外探测器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防城港3号... 反应堆启动中子源布置位置设计在关注堆外源量程探测器计数率大小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其对达临界过程中的倒计数率曲线变化特性的影响。本文通过OpenMC程序建立了精确的“华龙一号”首循环堆芯及堆外探测器响应计算模型,并通过防城港3号机组、某CPR1000机组首循环的实测数据对计算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而后计算了中子源布置在不同组件位置时,冷停堆状态下的探测器计数率的差异以及达临界过程中倒计数率曲线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当中子源布置在堆芯外围时,探测器的计数率会相对更大,同时达临界过程中的倒计数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外凸形状,随着中子源的布置逐步靠近堆芯中部,探测器的计数率逐步减小,达临界过程中的倒计数率曲线的形状会逐步由外凸向内凹转变。对于“华龙一号”,在中子源强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将中子源布置在C12位置可以使得倒计数率曲线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度。本文中的计算模型可应用于各堆型的中子源位置设计,为工程设计中中子源位置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R1000 达临界 源量程探测器 倒计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