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袁世凯、张之洞与北洋、湖北新军异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同书琴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2-598,共7页
清末新军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实力最为雄厚。但后者中的革命士兵倒戈打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前者成为袁世凯威逼清室、胁迫革命的私人工具。从袁世凯、张之洞的个人因素来看,袁、张不同的练兵动机导致了迥异的治军之道,进而形成两军相... 清末新军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实力最为雄厚。但后者中的革命士兵倒戈打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前者成为袁世凯威逼清室、胁迫革命的私人工具。从袁世凯、张之洞的个人因素来看,袁、张不同的练兵动机导致了迥异的治军之道,进而形成两军相去甚远的内在素质,最终决定了两军不同的政治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世凯 张之洞 北洋新军 湖北新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的规训与逆规训——张之洞与首义前的湖北新军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翔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2-116,共5页
甲午战后,清政府意图以新军身体作为突破口,重新塑造军人的肢体与精神。张之洞等领命编练新军的地方大吏,其练兵侧重点与清廷的宏观规划没有完全吻合。伴随文武两类科举制的废弃及儒学至尊地位的坍塌,以往军人遵行并约定俗成的纲常礼仪... 甲午战后,清政府意图以新军身体作为突破口,重新塑造军人的肢体与精神。张之洞等领命编练新军的地方大吏,其练兵侧重点与清廷的宏观规划没有完全吻合。伴随文武两类科举制的废弃及儒学至尊地位的坍塌,以往军人遵行并约定俗成的纲常礼仪随之松动,儒学对国人身体的控驭出现连片漏洞。愈来愈多的湖北新军官兵把国运的衰颓,归之于"异种"的统治,"反满"革命话语被越来越多的新军革命党人所接受。张之洞想利用儒学塑造"保国"、"保种"、"保教"的"圣门学生"般的湖北新军,就与时代脉搏难以合拍,其构想最终只能沦为一厢情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湖北新军 身体 规训 儒学 革命风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新军在武昌首义中的作用
3
作者 郭蕴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98-101,共4页
关键词 湖北新军 武昌首义 起义 文学社 共进会 群治 总督 袁世凯 士兵 清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湖北新军辛亥首义的外部条件——兼与北洋新军比较
4
作者 同书琴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40-44,共5页
文章探讨的问题是除了革命党人的打入和策反外,促成湖北新军辛亥首义的其他外部条件是,晚清政局的变化及相关之财政状况、波澜壮阔的革命风暴与报界的宣传、党人的革命策略及宝善里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 湖北新军 外部条件 辛亥首义 北洋新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湖北新军向革命的转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天松 陈祯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1年第5期47-54,共8页
湖北新军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一八九六年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一九○七年这支武装(即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共有官兵一万六千一百零四人。①湖北新军建立后,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清政府对待湖北新军也如同对待北洋新... 湖北新军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一八九六年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一九○七年这支武装(即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共有官兵一万六千一百零四人。①湖北新军建立后,在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清政府对待湖北新军也如同对待北洋新军一样极为重视。从一九○二年起,湖北新军已成为训练和培养全国各省新军将弁的最重要中心之一,所以当时“各省练兵无不奉北洋、湖北为圭臬,各军将弁无不出于两系。”②同时,这支武装建立后,不仅对湖北人民的革命运动进行了残暴的镇压,而且对一九○三年开始的广西农民起义,一九○六年的萍、浏、醴人民起义,一九○八年的安庆炮营起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兵 知识分子 反革命 武昌起义 湖北新军 军队 中国人民 革命活动 清政府 军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湖北新军的特点看武昌首义的有利条件 被引量:2
6
作者 沈继成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70-78,2+91-93,共13页
武昌为什么成为辛亥首义之区,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老课题。笔者认为,首义在武昌爆发并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作为首义的直接发动者和主要战斗力量的湖北新军具备了承担这一历史使命... 武昌为什么成为辛亥首义之区,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中的一个老课题。笔者认为,首义在武昌爆发并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作为首义的直接发动者和主要战斗力量的湖北新军具备了承担这一历史使命的条件。本文仅就湖北新军的特点及这些特点与首义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新军 武昌首义 有利条件 湖北革命党人 军队 士兵 新兵 近代知识分子 特点 历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湖北新军的营兵运动会 被引量:3
7
作者 邓先海 《体育文化导刊》 1995年第3期40-40,共1页
清末湖北新军的营兵运动会邓先海西方近代体育最早传入武汉的是兵操。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兴起“洋务”之风,借“西洋”以自强。于是在锻练湖北新军时聘请了来春石泰等35名德国将弁任“洋操”教官,并在湖北武备等... 清末湖北新军的营兵运动会邓先海西方近代体育最早传入武汉的是兵操。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汉地区兴起“洋务”之风,借“西洋”以自强。于是在锻练湖北新军时聘请了来春石泰等35名德国将弁任“洋操”教官,并在湖北武备等军事学堂强化西式体育锻炼,使步阵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新军 张之洞 运动会 体育锻炼 器械体操 拍手喝彩 分腿腾越 武汉地区 湖北第一 排列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新军转向革命的内部条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天松 《江汉论坛》 1963年第3期34-36,33,共4页
湖北新军是甲午战后清统治者为了镇压革命运动、巩固王朝统治,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式武器装备。操练方法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这支反革命武装自一八九六年建立之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直接掌握之下迅速地得到了发展... 湖北新军是甲午战后清统治者为了镇压革命运动、巩固王朝统治,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式武器装备。操练方法建立起来的一支近代化的反革命武装。这支反革命武装自一八九六年建立之后,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直接掌握之下迅速地得到了发展。到一九○二年,湖北新军(时称两翼常备军)不仅人数由原来的一千人发展刮了九千五百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新军 清政府 反革命 革命运动 知识分子 甲午战后 方法建立 辛亥革命时期 统治者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清末新军向革命转化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文桂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12-125,共14页
清末新军,是清政府举办所谓“新政”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作为清王朝的一支反动武装,在镇压人民民主革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方面,曾起过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中,它的一部分却以清王朝的掘墓者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关键词 湖北新军 辛亥革命 清政府 湖北革命党人 人民民主革命 革命回忆录 清王朝 中国近代史 同盟会 武昌首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原因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天瑜 《江汉论坛》 1980年第4期51-58,共8页
一九一○年广州“新军之役”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集团在发动起义的方略上产生了分歧。黄兴等人仍主张继续经营两广,而宋教仁、谭人凤、赵声力主开辞长江流域,“就沿江各省,同时并举,先立政府,然后北伐” (张相文:《宋教仁传》)。以后,... 一九一○年广州“新军之役”失败以后,同盟会领导集团在发动起义的方略上产生了分歧。黄兴等人仍主张继续经营两广,而宋教仁、谭人凤、赵声力主开辞长江流域,“就沿江各省,同时并举,先立政府,然后北伐” (张相文:《宋教仁传》)。以后,宋教仁等更将“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以谋长江革命”的主张付诸实行,于一九一一年七月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致力于皖、鄂、湘等省的起义组织工作。黄兴也逐渐意识到应当重视长江流域。然而,他毕竟没有亲临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湖北地区 革命党人 中国同盟会 武昌首义 宋教仁 武昌起义 湖北新军 孙中山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革命党人在新疆
11
作者 黄惕曾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59-61,共3页
武昌为首义之区,一地发难,全国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名垂青史,湖北革命党人的首义之举自然功在全国各地之冠。然而远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当时也有一部分湖北籍革命党人为响应武昌起义而发动了伊犁起义,并取得了胜利。这一起义因新疆... 武昌为首义之区,一地发难,全国响应,辛亥武昌起义名垂青史,湖北革命党人的首义之举自然功在全国各地之冠。然而远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伊犁,当时也有一部分湖北籍革命党人为响应武昌起义而发动了伊犁起义,并取得了胜利。这一起义因新疆地僻人稀,加上时代久远,革命者的事迹现在鲜为人知。1901年(光绪27年),为了挽救风雨飘摇的清王朝,缓和人民日益不满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革命党人 武昌起义 新疆伊犁 伊犁将军 哥老会 湖北新军 清王朝 同盟会 革命者 新满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浏醴起义在湖北的巨大反响
12
作者 陈辉 沈继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8-54,共7页
一九○六年十二月四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在湘赣边爆发了在同盟会影响下的以农民和矿工为主体、以会党为中心的萍浏醴反清起义。这次起义震动了全国,而震波对湖北的冲击所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它一方面给湖北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 一九○六年十二月四日(光绪三十二年十月十九日),在湘赣边爆发了在同盟会影响下的以农民和矿工为主体、以会党为中心的萍浏醴反清起义。这次起义震动了全国,而震波对湖北的冲击所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它一方面给湖北革命党人以极大的鼓舞,推动了革命团体日知会亟谋响应,虽事功未济,而党人之壮志弥坚;另一方面,则引起了清湖厂总督张之洞的极度惊恐,先后派湖北新军约一个混成协的兵力,充当各省围剿部队的主力,对起义进行了血腥镇压。萍浏醴义师所焕发出来的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和巨大潜力,不仅推动了同盟会总部积极在南疆省份多次发动起义,更直接促进了东京同盟会员组建共进会和共进会鄂省总部的设立及文学社的组建,加强湖北的经营,从而加快了武昌首义的准备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革命党人 湖北新军 萍浏醴起义 革命团体 同盟会 武昌首义 共进会 科学补习所 革命分子 革命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近代知识分子与辛亥首义
13
作者 陶宏开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5期79-87,共9页
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严酷社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摧残,畸形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基础松脆、力量幼弱,没有也不可能擎起主导这場革命的大旗,而由其政治上的代表——革命的近代知识分... 我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严酷社会条件下发生发展的。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摧残,畸形发展的民族资产阶级基础松脆、力量幼弱,没有也不可能擎起主导这場革命的大旗,而由其政治上的代表——革命的近代知识分子自觉而果敢地高涨起来,导演出一幕幕悲壮的历史活剧。这一历史过程,在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湖北武汉地区表观得尤为有声有色,闪射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熠熠光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知识分子 武汉地区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辛亥首义 湖北新军 半殖民地半封建 革命党人 知识分子群 小资产阶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原因初探 被引量:4
14
作者 冯天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Z1期20-31,43,共13页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傍晚七时,座落在武吕黄土坡的新军工程营营房,爆发了一阵清脆的枪声。紧接着,一群士兵冲出驻地,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继之,更多的新军围攻水陆街附近的湖广总督督署。经一夜激战,武昌清方势力已基本消灭。十月十一日清... 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傍晚七时,座落在武吕黄土坡的新军工程营营房,爆发了一阵清脆的枪声。紧接着,一群士兵冲出驻地,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继之,更多的新军围攻水陆街附近的湖广总督督署。经一夜激战,武昌清方势力已基本消灭。十月十一日清晨,汉口中外居民透过秋日的薄雾,可以用望远镜隔江看到,武昌黄鹤楼楼顶清朝的黄龙旗,已被一面红底九角十八星旗所取代。“革命党举事成功”的消息,顿时飞传中国大地,并遥播于五洲四海。武昌起义的壮举,震撼了大江南北,全国各省景从响应。历时二百六十八年的清帝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湖北新军 革命党人 武昌首义 原因初探 文学社 总督 共进会 学堂 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张之洞的军队建设思想
15
作者 欧阳跃峰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90-95,113,共7页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大吏,以创办洋务企业和推广近代教育著称,但其身后清廷却谥之以“文襄”二字。《清会典》卷二载有关谥法的规定:“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道光皇帝亦曾有“文武大臣武功未成者不得拟用襄... 张之洞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大吏,以创办洋务企业和推广近代教育著称,但其身后清廷却谥之以“文襄”二字。《清会典》卷二载有关谥法的规定:“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道光皇帝亦曾有“文武大臣武功未成者不得拟用襄字”之谕。张之洞出身于科举正途,由学政、言官而出任封疆,“未尝躬亲战阵,以武功特著也。(徐一士:《一士类稿·一士谈荟》,第34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5月版。)因而有人认为“文襄”之谥于张之洞实不相宜。其实,张之洞曾声称练兵之事为其“身心性命之学”,(张继煦:《张文襄公治鄂记》,第65页。)并尝以“兵家尽补能康世,经义咸明乃著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军队建设思想 学堂 武科 近代化 湖北新军 清军 军事 自强军 武器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清一代权臣——张之洞
16
作者 石培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4-45,共12页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是近代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的重要人物,也是晚清的一代权臣。张氏先世系山西洪洞县人。1404年(明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移山西之民至北京一带。张氏先祖也随之迁至北京东南之漷县。此后,其祖又自漷县迁...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是近代中国政坛上风云一时的重要人物,也是晚清的一代权臣。张氏先世系山西洪洞县人。1404年(明永乐二年)明成祖朱棣移山西之民至北京一带。张氏先祖也随之迁至北京东南之漷县。此后,其祖又自漷县迁至天津府南皮县(今河北省南皮县),张氏家族遂定居于南皮。自明至清,张氏族中数代为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洋务派 师范学堂 李鸿章 洋务活动 清王朝 湖北新军 汉阳铁厂 近代化 自强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社与武昌起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游江 《理论月刊》 CSSCI 1991年第10期9-12,共4页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它以一马当先,万马奔腾之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武昌起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固然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当时两湖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工作。
关键词 文学社 武昌起义 中国近代史 辛亥革命运动 革命党人 组织工作 科学补习所 湖北新军 士兵 卓有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之洞军事教育思想初探 被引量:2
18
作者 洪九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张之洞(1837—1909年)作为清末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不仅大力倡导发展洋务企业,而且对筹建近代化军队,发展近代军事教育事业也十分重视。他在两广、湖广和两江总督任内(尤其在湖广总督任内),积极编练新式军队,并先后创办了多所军事学校,... 张之洞(1837—1909年)作为清末洋务运动的后起之秀,不仅大力倡导发展洋务企业,而且对筹建近代化军队,发展近代军事教育事业也十分重视。他在两广、湖广和两江总督任内(尤其在湖广总督任内),积极编练新式军队,并先后创办了多所军事学校,成为晚清军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以至外人将他与李鸿章并称为“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驱。”其军事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水师学堂 军事教育思想 湖北新军 军事学校 自强军 军校 武科 中国近代军事教育 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起义前夕南湖炮队事件再审视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君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30,共12页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第八镇炮队第八标三营左队部分士兵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为即将离营的战友饯行,遭到队官粗暴制止,引发双方剧烈冲突,后虽经弹压平息,但湖北新军内部暗潮涌动,一度成为舆论热点。南湖炮队事件的发生,既由新军... 1911年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第八镇炮队第八标三营左队部分士兵在未获批准的情况下为即将离营的战友饯行,遭到队官粗暴制止,引发双方剧烈冲突,后虽经弹压平息,但湖北新军内部暗潮涌动,一度成为舆论热点。南湖炮队事件的发生,既由新军内部官兵矛盾长期积累所致,也与保路运动发生后局势紧张有关,同时也受湖北革命党人长期组织动员的影响。南湖炮队事件的发生虽纯属偶然,但又与革命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件导致武昌起义消息泄露、起义计划推迟,促使湖北当局加大了对革命的防范力度,也加剧了新军的离心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新军 南湖炮队事件 武昌起义 官兵矛盾 再审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昌首義三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冲及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10期4-7,共4页
一、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关系武昌首义的发动者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这两个团体,从根本上说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以推翻清朝政府、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作为自己的目标;都在湖北新军中进行比较深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都受到同盟会的深刻影响... 一、文学社和共进会的关系武昌首义的发动者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这两个团体,从根本上说有许多共同点:他们都以推翻清朝政府、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作为自己的目标;都在湖北新军中进行比较深入的宣传和组织工作;都受到同盟会的深刻影响,共进会的领导成员原来几乎都是同盟会的会员,文学社的主要领导人蒋翊武、刘复基也曾参加过同盟会①。它们的成员有一部分是交叉的,既是文学社社员,又是共进会会员,如蔡济民等便是。但它们也有明显的不同特点: 第一,文学社在湖北新军中活动的历史很久。它的前身是军队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从1908年起便相继在新军中默默地坚持秘密的革命活动。它的活动重点始终在新军中。共进会本部是在日本东京成立的。1909年,孙武回国开始在湖北活动。他们最初在学堂、会党和新军中都发展力量,重点是想依靠会党起义。后来从挫折中接受教训,把重点转移到新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进会 文学社 同盟会 武昌首义 黎元洪 湖北新军 清朝政府 革命党人 军政府 孙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