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袁世凯、张之洞与北洋、湖北新军异化比较研究 |
同书琴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2
|
身体的规训与逆规训——张之洞与首义前的湖北新军 |
李翔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3
|
湖北新军在武昌首义中的作用 |
郭蕴深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4
|
试析湖北新军辛亥首义的外部条件——兼与北洋新军比较 |
同书琴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
5
|
试论湖北新军向革命的转化 |
李天松
陈祯琏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1 |
3
|
|
|
6
|
从湖北新军的特点看武昌首义的有利条件 |
沈继成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2
|
|
|
7
|
清末湖北新军的营兵运动会 |
邓先海
|
《体育文化导刊》
|
1995 |
3
|
|
|
8
|
辛亥革命时期湖北新军转向革命的内部条件 |
李天松
|
《江汉论坛》
|
1963 |
1
|
|
|
9
|
论清末新军向革命转化 |
陈文桂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8
|
|
|
10
|
湖北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原因初探 |
冯天瑜
|
《江汉论坛》
|
1980 |
7
|
|
|
11
|
湖北革命党人在新疆 |
黄惕曾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0 |
|
|
12
|
萍浏醴起义在湖北的巨大反响 |
陈辉
沈继成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
13
|
湖北近代知识分子与辛亥首义 |
陶宏开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
0 |
|
|
14
|
湖北成为辛亥革命“首义之区”原因初探 |
冯天瑜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4
|
|
|
15
|
论张之洞的军队建设思想 |
欧阳跃峰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1989 |
0 |
|
|
16
|
晚清一代权臣——张之洞 |
石培华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
17
|
文学社与武昌起义 |
游江
|
《理论月刊》
CSSCI
|
1991 |
1
|
|
|
18
|
张之洞军事教育思想初探 |
洪九来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2 |
2
|
|
|
19
|
武昌起义前夕南湖炮队事件再审视 |
段君峰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
20
|
武昌首義三题 |
金冲及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
199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