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机理初探 被引量:18
1
作者 骆炳山 李文斌 +2 位作者 屈映兰 刘道宏 李合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2,共6页
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CoCl_2处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可在长日照不育条件下出现可育现象,而在育性转换临界光长下显著促进可育性表达。HPGMR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长日照下所形成的幼穗比普通农垦58品种高2.5-5倍,而在育性转换... 用乙烯生物合成抑制剂CoCl_2处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可在长日照不育条件下出现可育现象,而在育性转换临界光长下显著促进可育性表达。HPGMR幼穗中乙烯释放量,在长日照下所形成的幼穗比普通农垦58品种高2.5-5倍,而在育性转换临界光长下所形成的幼穗则降低至接近普通农垦58的低水平。表明HPGMR中可能存在受光周期调节的乙烯代谢系统,其育性转换受乙烯代谢水平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 性转换 乙烯 抑制剂 二氧化钴 HPG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黄化芽中光敏色素的提纯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合生 李荣伟 伍素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以暗室培养6天的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黄化芽为材料,采用稍加改进的Grimm等方法,提纯了光敏色素。其分离过程包括羟基磷灰石和DEAE—琼脂糖凝胶柱层析两次梯度洗脱,硫酸铵盐析两次,再经3次不同用量、不同浓度的磷酸钾缓冲液洗涤... 以暗室培养6天的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黄化芽为材料,采用稍加改进的Grimm等方法,提纯了光敏色素。其分离过程包括羟基磷灰石和DEAE—琼脂糖凝胶柱层析两次梯度洗脱,硫酸铵盐析两次,再经3次不同用量、不同浓度的磷酸钾缓冲液洗涤沉淀,最后用聚乙稀吡咯烷酮沉淀色素,溶于磷酸钾缓冲液中。提取的光敏色素经SDS—PAGE电泳,分子量为124kDa,其电泳谱带电转移后,可以与黑麦光敏色素单克隆抗体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敏色素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黄化芽中提取的光敏色素的吸收光谱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合生 李荣伟 +2 位作者 吴文华 黎红霞 伍素辉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2-404,共3页
前已报道,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进行红光(R)/远红光(FR)的诱导—逆转,并以其目然结实率为育性指标的试验后,已初步证明,光敏色素作为受光体参与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过程。1988年—1989年期间,我们以HPGMR和农... 前已报道,在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进行红光(R)/远红光(FR)的诱导—逆转,并以其目然结实率为育性指标的试验后,已初步证明,光敏色素作为受光体参与了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的育性转换过程。1988年—1989年期间,我们以HPGMR和农垦58原种的种子为材料,在本校生物技术中心进行了光敏色素的提取、纯化工作。本文报道的是从上述材料中提取的光敏色素吸收光谱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敏色素 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的育性转换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万邦惠 邓雨斌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6,共6页
本试验总结了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自1986~1989年在广州(23°08′N)人工处理及自然条件下育性转换的特点和诱导因素。结果表明:育性转换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育期间不育性彻底而稳定,在可育期间可育性变化较大,有些... 本试验总结了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自1986~1989年在广州(23°08′N)人工处理及自然条件下育性转换的特点和诱导因素。结果表明:育性转换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不育期间不育性彻底而稳定,在可育期间可育性变化较大,有些年份只有不育期和半可育期。导致农垦58S育性转换的环境条件是光照长度、诱导天数和温度。温度提高临界光长度将减短。幼穗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育性转换存在敏感度的差异,以第2次枝梗原基分化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敏感度最强,这段时期长光诱导可导致全不育。但短光诱导可育时,表现为诱导天数越多可育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性转换 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原种生产之我见 被引量:5
5
作者 章显光 卢兴桂 《湖北农业科学》 1990年第9期1-4,共4页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同常规水稻品种及“三系”杂交稻的亲本一样、在生产上应用一定时间后,由于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以及不育系自身产生的分离和变异,都会导致种子纯度的下降和种性的退化,从而影响到杂交种的纯度和杂交稻的产量...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系同常规水稻品种及“三系”杂交稻的亲本一样、在生产上应用一定时间后,由于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以及不育系自身产生的分离和变异,都会导致种子纯度的下降和种性的退化,从而影响到杂交种的纯度和杂交稻的产量。对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研究利用的进展指明,我国育种家首创的“两系”法杂交目前在技术上已趋成熟。一批品种间两系杂交稻组合开始向生产转移,从而两系杂交稻的原种生产作为一个新问题被提了出来。 与三系杂交稻不同,两系杂交稻的核不育系在杂种优势利用中是一系两用,即在不育期间做不育系配制杂交种子;在可育期间通过自交保持其不育性的繁衍。试验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不育 原种
全文增补中
播种期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性转化和自交结实率的影响
6
作者 康洪灿 李国生 +5 位作者 王锦艳 张义 段浩平 尹正钦 何荣满 钏兴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5,共6页
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作为试验材料,在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开展播种期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点,并确定不育系高产繁殖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种期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和自交结实率的... 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作为试验材料,在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开展播种期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特点,并确定不育系高产繁殖的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种期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和自交结实率的影响较大,不同不育系育性转换和自交结实率峰值随着播期的变化呈现出较大差异,参试不育系均存在适宜播期。光敏型粳稻不育系育性转换主要受光长影响,在确保安全齐穗的前提下,推迟播种有利于其育性转换,提高自交结实率,进而提高繁殖产量;温敏型早籼不育系由于生育期短,生长发育迅速,因此在保证秧龄的条件下,通过早播利用6月初的短时低温可获得基本产量;不同温敏型中籼不育系的生长发育和育性转换差异大,找准最佳播期是实现其高产高效繁殖的关键。通过分析施甸县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多年气温变化情况,我们发现该地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出现高温的概率较高,不育系繁殖育性敏感期应尽量错开该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两用核不 亲本繁殖 播期 性转化敏感 自交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幼穗和花药发育期的蛋白酶活性变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孙谷畴 林植芳 +1 位作者 林桂珠 梁承邺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1-67,共7页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5的可育与不育株在一次枝梗期的幼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近。雌雄蕊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分化期的可有株可溶性蛋白较不育株的分别高21%和12.3%;可有株在花粉二核和三核期亦有较高含量。不育株在雌雄蕊...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5的可育与不育株在一次枝梗期的幼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相近。雌雄蕊形成期和花粉母细胞分化期的可有株可溶性蛋白较不育株的分别高21%和12.3%;可有株在花粉二核和三核期亦有较高含量。不育株在雌雄蕊形成期后,酪蛋白酶活性迅速增高,而可有株至二核期才增高。不育株除在二次枝梗期的内肽酶活性略低外,其余阶段酶的活性较高。育性转变时内肽酶类型亦发生变化。可有株有较高的氨肽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蛋白酶 农垦58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定量细胞学研究——I.农垦58S胞核基因组大小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天恩 朱英国 赵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5-477,共3页
DNA作为遗传物质,在生物进化、生长发育及生命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作为一个新的遗传种质资源,弄清其胞核DNA基因组的大小,不仅对于基础研究是必需的,而且对于生物工程和育种实践都是有益的。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细胞学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定量细胞学研究——Ⅱ.农垦58S胞核DNA碱基分析
9
作者 孙天恩 赵宇 朱英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7-478,共2页
DNA作为遗传物质,在生物进化、生长发育及生命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作为一个新的遗传种质资源,弄清其胞核DNA基因组的大小,不仅对于基础研究是必需的,而且对于生物工程和育种实践都是有益的。1 材料和方法材... DNA作为遗传物质,在生物进化、生长发育及生命代谢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作为一个新的遗传种质资源,弄清其胞核DNA基因组的大小,不仅对于基础研究是必需的,而且对于生物工程和育种实践都是有益的。1 材料和方法材料:HPGMR(农垦58S)和农垦58原种(农垦58B)健康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和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细胞学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DNA文库的构建
10
作者 岳彬彬 刘序章 易清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79-480,共2页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具有长日照下不育,短日照下可育和不育性易于转移等特点,不仅是杂交稻的良好育种材料,同时也是研究高等植物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好材料,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构建了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的DNA文库,在此基...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具有长日照下不育,短日照下可育和不育性易于转移等特点,不仅是杂交稻的良好育种材料,同时也是研究高等植物基因结构和基因表达的好材料,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构建了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的DNA文库,在此基础上,我们正在进行光敏核不育现象分子机制的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供试水稻种子粳型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5047S种子,由湖北省农科院冯云庆先生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DNA 基因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晓春 彭桂峰 陈斐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74-79,共6页
经过3年的研究,初步明确了HPGMR在昆明和元谋能通过正常的育性转换。并对配组效果进行了观察研究。筛选出几个具较强优势的组合。
关键词 性转换 核不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曾汉来 张自国 +2 位作者 元生朝 李玉珍 张端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01-406,共6页
在14.5小时长光照下,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农垦58S和W6154S于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至单核花粉期,W6154S的温敏期为雌雄蕊形成期至单核花粉期。农垦58S的温敏期较... 在14.5小时长光照下,利用人工气候箱对农垦58S和W6154S于幼穗分化不同时期分别进行不同温度处理。育性结果表明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温度敏感期为颖花原基分化期至单核花粉期,W6154S的温敏期为雌雄蕊形成期至单核花粉期。农垦58S的温敏期较长,育性受低温影响后在高温下要较长时期才能恢复不育;W6154S育性易受低温影响,但温敏期较短,在高温下不育性恢复快。在光敏核不育水稻育性感温性鉴定中,建议在雌雄蕊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末期进行温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性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幼穗发育中1AA的变化 被引量:35
13
作者 徐孟亮 刘文芳 肖翊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81-386,共6页
利用IA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了农垦58S及农垦58幼穗发育中长(LD)、短(SD)日照下IAA含量。结果表明:农垦58S在LD下叶片中F-IAA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大量积累,而同期幼穗及花药中F-IAA严重亏缺,农垦58S SD... 利用IAA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了农垦58S及农垦58幼穗发育中长(LD)、短(SD)日照下IAA含量。结果表明:农垦58S在LD下叶片中F-IAA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期和花粉内容物充实期大量积累,而同期幼穗及花药中F-IAA严重亏缺,农垦58S SD、农垦58 SD及农垦58 LD均不表现此现象。据此认为这种现象是导致农垦58S LD败育的重要生理原因。C-IAA的测定表明:农垦58S及农垦58长短日下也不表现上述积累与亏缺现象,且农垦58S LD下的C-IAA变化与F-IAA的积累与亏缺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幼穗 IA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在不同海拔条件下育性转换规律及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3 位作者 曾汉来 李玉珍 李自成 魏存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48-354,共7页
对2个籼型5个粳型湖北光敏核不育材料在元江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育性转换与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N5047S和W7415S在400米至1600米4个试点中均有明显的育性转换,但随着海拔升高,不育期缩短。W6154S,6334S,农垦58S,31111S和WD1S仅在400米和... 对2个籼型5个粳型湖北光敏核不育材料在元江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的育性转换与光温条件的分析表明,N5047S和W7415S在400米至1600米4个试点中均有明显的育性转换,但随着海拔升高,不育期缩短。W6154S,6334S,农垦58S,31111S和WD1S仅在400米和800米2个试点中存在育性转换,在1230米和1600米海拔点则无明显的育性转换。在光照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海拔不同引起的育性转换变化是温度差异所致,温度在诱导育性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供试品系间诱导育性转换的光温条件差异很大,日长与温度存在较强的互补作用和互作效应。在诱异育性转换的光温作用中,粳型材料以光长因子的作用较强,W6154S则温度作用显著。诱导育性转换的临界光长与温度的互补互作效应,是光敏核不育水稻适应地区向南北推移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性转换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诱导和转换过程中叶片内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台 肖翊华 刘文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69-375,共7页
本文以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和常规水稻农垦58为材料,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后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用不同光周期(SD 和 LD)进行育性诱导处理,半微量的二硝基水扬酸法定糖结果表明:1.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D^... 本文以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和常规水稻农垦58为材料,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后期至花粉母细胞形成期用不同光周期(SD 和 LD)进行育性诱导处理,半微量的二硝基水扬酸法定糖结果表明:1.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D^(**)或 LD^(***))的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经过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Ⅱ—Ⅲ)后,迅速增加,至雌雄蕊形成期时,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2.从第一次枝梗原基分化至雌雄蕊形成期,农垦58-s(SD 或 LD)的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与农垦58一致。但是,在雌雄蕊形成期之后,农垦58-sSD^(****)的蔗糖含量下降,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缓慢增加,而农垦58-sLD^(*****)的淀粉、蔗糖和还原糖含量均明显增加。推测长日照可能通过某些代谢环节影响了农垦58-s 叶片内碳水化合物向雄蕊的运输。营养缺乏是造成小饱子败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性诱导 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高温对异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明 刘烨 +6 位作者 张海清 刘爱民 肖层林 唐荣 杨永标 蒋凌云 李雪雪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7-352,共6页
以培矮64S、Y58S、广占63–2S、H638S为材料,R527为恢复系,在育性敏感期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4、27、30、33、36℃5个温度连续处理6 d,以田间自然温度条件作对照(CK,平均温度29.8℃),研究温度对不育系幼穗生理生化特性和抽穗开花期异交特... 以培矮64S、Y58S、广占63–2S、H638S为材料,R527为恢复系,在育性敏感期利用人工气候室以24、27、30、33、36℃5个温度连续处理6 d,以田间自然温度条件作对照(CK,平均温度29.8℃),研究温度对不育系幼穗生理生化特性和抽穗开花期异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培矮64S和Y58S在27℃处理时柱头总外露率最高,分别为86.81%、86.06%,广占63–2S和H638S在24℃处理时柱头总外露率最高,分别76.24%、81.76%;4个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系数均在24℃处理时表现最好,分别为1.96、2.12、1.74、1.94;培矮64S、广占63–2S和H638S在24℃处理时异交结实率最高,分别为58.87%、54.22%、50.50%,Y58S在27℃处理时异交结实率最高,为58.96%;33℃处理时,4个不育系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36℃处理时,4个不育系丙二醛(MDA)和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综合以上结果,培矮64S育性敏感期以24℃处理较好,Y58S、广占63–2S、H638S育性敏感期以27℃处理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核不 敏感 温度 异交特性 生理生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38
17
作者 雷建勋 李泽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0-428,共9页
在长日照条件下,分析了HPGMR农垦58S与HPGMR 105S,HPGMR农垦58S与6个粳型品种、HPGMR 105S与1个粳型品种配制的F_1、F_2及回交F_1代;HPGMR农垦58S与2个粳型品种的F_3、F_5家系,源于这两组合杂种后代的3个稳定可育纯系,及其与HPGMR农垦58... 在长日照条件下,分析了HPGMR农垦58S与HPGMR 105S,HPGMR农垦58S与6个粳型品种、HPGMR 105S与1个粳型品种配制的F_1、F_2及回交F_1代;HPGMR农垦58S与2个粳型品种的F_3、F_5家系,源于这两组合杂种后代的3个稳定可育纯系,及其与HPGMR农垦58S配制的F_1代的育性表现。结果表明:HPGMR农垦58S与其转育的HPGMR 105S具有等位的光敏核不育基因。HPGMR的光敏核不育性属孢子体不育类型,受核内隐性主基因控制,不表现明显的细胞质效应。HPGMR的光敏核不育性及其育性恢复涉及到两对相互独立的核内主基因的遗传和弱效修饰基因的作用。拟HPGMR的主基因型为(ms_1^(ph)ms_1^(ph)ms_2^(ph)ms_2^(ph)),参试品种农垦58的主基因型为(Ms_1^(ph)Ms_1^(ph)Ms_2^(ph)Ms_2^(ph)),其余参试品种为(Ms_1^(ph)Ms_1^(ph)Ms_2^(ph)Ms_2^(ph))。Ms_1^(ph)为完全显性,恢复能力为正常可育。Ms_2^(ph)为不完全显性,恢复能力弱于Ms_1^(ph),为部分可育,Ms_2^(ph)基因间具有累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雄性不育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的选育及其应用
18
作者 秦元忆 伍祥 +4 位作者 蒙秀菲 张上都 彭菊 石邦志 周乐良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7-12,共6页
【目的】选育配合力强、优质、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提供优质亲本。【方法】用1892S作母本与Y58S杂交,再与360S复交,经4年8代选育出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结果】2022年9月兴1S通过贵州省农作... 【目的】选育配合力强、优质、不育起点温度低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为两系杂交水稻选育提供优质亲本。【方法】用1892S作母本与Y58S杂交,再与360S复交,经4年8代选育出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结果】2022年9月兴1S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其株型紧凑,花时集中,花粉不育度99.45%,套袋自交不育度99.99%,不育起点温度低(23.5℃),稻米品质优,达部标优质一等食用稻标准,测配组合产量表现优。兴1S与自育恢复系贵香578配组的迟熟籼型杂交水稻兴两优578,口感好、食味佳、米质优,宜在贵州省海拔1100m以下区域种植,2023年兴两优578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稻20230021)。【结论】兴1S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柱头外露率高,米质达部标一级,属于优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遗传 温敏核不 兴1S 兴两优578 配合力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晓国 朱英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1-483,共3页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研究曾有过报道,但结果不一致,为此有必要作详细的研究和探讨。1 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农垦58S,矮杆农垦58S、鄂宜105S和农垦58、南粳33。采用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自然结实率和单株目测四种方... 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研究曾有过报道,但结果不一致,为此有必要作详细的研究和探讨。1 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农垦58S,矮杆农垦58S、鄂宜105S和农垦58、南粳33。采用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自然结实率和单株目测四种方法同时鉴定植株育性。1989年夏在武汉同时种植了杂种的各世代。花粉育性用I_2-KI溶液染色法,分别计正常、染败、圆败和典败花粉数。把正常花粉占总花粉的百分数定为花粉可染率。自交结实率每株取当日抽出的穗两个,编号套袋,成熟后收获考种。单株目测主要观察花药开裂状况及株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核不 雄性不育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自国 元生朝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07-112,共6页
本文论证了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均有明显的作用,初步探明农垦58S 在武汉地区(30°27′N)育性转换期(7—8月)曙暮光的变化规律,提出采用“光照长度”以代替“日照长度”来划分光周期的昼与夜更为准确的见解,据... 本文论证了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均有明显的作用,初步探明农垦58S 在武汉地区(30°27′N)育性转换期(7—8月)曙暮光的变化规律,提出采用“光照长度”以代替“日照长度”来划分光周期的昼与夜更为准确的见解,据此讨论了曙暮光的作用对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在不同地理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不 周期反应 水稻 日照长度 照长度 生态适应性 性转换 敏感 农垦58S 地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