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广工况下湍流燃烧速度模型适用性评估与发展
1
作者 蔡骁 代鸿超 +1 位作者 王金华 黄佐华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8,共12页
为了发展高适用性的湍流燃烧速度(ST)模型,本研究对比了最近提出的多种ST预测模型在不同湍流预混燃烧条件的准确性。在宽广工况条件下使用300个数据确定了14个ST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 为了发展高适用性的湍流燃烧速度(ST)模型,本研究对比了最近提出的多种ST预测模型在不同湍流预混燃烧条件的准确性。在宽广工况条件下使用300个数据确定了14个ST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通过寻找最小的MAPE,对这14个预测模型中原作者提出的可调常数项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基于宽广工况修正的拟合常数项均提升了模型准确度。然而,但大多数模型在宽广的Lewis数范围(Le=0.33~2.94)和Karlovitz数范围(Ka=0.03~90)下不具有普适性。研究发现,Liu和Nguyen的模型分别对固定Le工况(Le=1)和变化Le工况(Le=0.33~2.94)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分别缺乏对Damk?hler数(Da)和相对湍流长度尺度(LI/δ)的考虑。因此,本文提出两个修正的预测模型,分别将其MAPE降低至11.5%和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燃烧速度 湍流传播火焰 速度模型 宽广工况 差异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GB颜色模型的玉米淀粉爆燃火焰传播速度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洪铭 陈先锋 +3 位作者 张英 牛奕 代华明 黄楚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9,共7页
采用小尺度粉尘爆炸实验装置对不同质量浓度的玉米淀粉爆燃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基于RGB颜色模型的火焰重构及形态学重建的粉尘火焰传播速度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玉米淀粉爆燃火焰传播速度。结果表明:采用基于... 采用小尺度粉尘爆炸实验装置对不同质量浓度的玉米淀粉爆燃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建立了基于RGB颜色模型的火焰重构及形态学重建的粉尘火焰传播速度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玉米淀粉爆燃火焰传播速度。结果表明:采用基于RGB颜色模型的速度计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玉米淀粉爆燃火焰传播速度,火焰像素范围的确定是火焰速度计算的关键;管道内火焰传播速度受粉尘云质量浓度的影响,最大火焰传播速度随粉尘云质量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到达速度峰值的时间先缩短后增长,当质量浓度为0.63 kg/m^3时,出现该实验条件下火焰传播速度最大值7.0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火焰传播速度 火焰图像 RGB颜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道中锆粉云火焰传播速度特性及锆颗粒群燃烧模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秋红 孙金华 +1 位作者 文虎 王清峰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51-356,共6页
在粉尘云瞬态火焰实验系统上开展实验研究,揭示了垂直管道中锆金属云的火焰传播速度特性并建立了垂直管道中向上运动的锆颗粒群燃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锆颗粒的燃烧产物二氧化锆颗粒具有单斜和四方两种晶相.管道中的锆粉云浓度高低可根... 在粉尘云瞬态火焰实验系统上开展实验研究,揭示了垂直管道中锆金属云的火焰传播速度特性并建立了垂直管道中向上运动的锆颗粒群燃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锆颗粒的燃烧产物二氧化锆颗粒具有单斜和四方两种晶相.管道中的锆粉云浓度高低可根据火焰锋面形状进行初始判断.垂直管道中锆粉云的最大火焰传播速度随锆粉云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这是由于管道中富燃料燃烧缺氧和未燃颗粒吸收体系热能而造成.锆粉云浓度为0.625kg/m3时,管道中出现最快火焰的传播速度可达39.7m/s.在锆颗粒群燃烧模型中将颗粒燃烧过程分为4个阶段.从宏观现象和微观机理上对锆粉云在垂直管道中的火焰传播过程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云 垂直管道 火焰传播速度 燃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氢气湍流预混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边志坚 王金华 +3 位作者 赵浩然 蔡骁 代鸿超 黄佐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51-557,共7页
氨作为氢的载体,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无碳燃料.利用湍流定容燃烧弹,以氨为主要燃料,开展了不同当量比、掺氢比、湍流强度等参数条件下的氨/氢气湍流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技术,测量了混合气预混层流火焰传播过程,进一... 氨作为氢的载体,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无碳燃料.利用湍流定容燃烧弹,以氨为主要燃料,开展了不同当量比、掺氢比、湍流强度等参数条件下的氨/氢气湍流火焰传播特性实验研究.利用高速摄影纹影技术,测量了混合气预混层流火焰传播过程,进一步研究了湍流火焰发展图像,获得了湍流火焰速度,并得到了其归一化拟合公式,分析了氨及氨/氢气的湍流火焰传播特性.结果表明:掺混氢气能够显著提升氨/氢气的火核稳定程度,且随着掺氢比的提高,湍流燃烧速度显著提升,燃烧强度增强;随着火焰半径和湍流强度的增加,火焰褶皱比逐渐增大,湍流燃烧更加剧烈;通过火焰雷诺数可以对不同当量比、湍流强度下的湍流燃烧速度进行较好地归一化拟合,幂指数均在0.5左右,表明湍流火焰呈现自相似加速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湍流火焰传播 湍流燃烧速度 火焰褶皱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空间内聚乙烯粉尘爆炸火焰传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喻健良 侯玉洁 +3 位作者 闫兴清 纪文涛 于小哲 王祎博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27-1235,共9页
采用竖直、可视粉尘爆炸火焰传播实验平台,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得喷粉的冷态流场分布,研究聚乙烯粉尘在密闭容器内的爆炸火焰传播特性,探讨火焰结构与锋面位置的动态变化、火焰传播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00~1000 g/... 采用竖直、可视粉尘爆炸火焰传播实验平台,结合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测得喷粉的冷态流场分布,研究聚乙烯粉尘在密闭容器内的爆炸火焰传播特性,探讨火焰结构与锋面位置的动态变化、火焰传播速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00~1000 g/m^3浓度范围内,低浓度聚乙烯粉尘爆炸火焰呈不连续片羽状结构,火焰锋面呈离散的星点状。粉尘浓度增加,火焰连续性及亮度增强,锋面呈齿状,并在400 g/m^3火焰最明亮,火焰平均传播速度均随粉尘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采用均方根湍流速度量化体系整体脉动幅度,浓度接近最佳爆炸浓度400 g/m^3时,均方根湍流速度为3.21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空间 粉体 湍流 爆炸 火焰结构 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加速火焰的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6
6
作者 范宝春 姜孝海 李鸿志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火焰在设有障碍物的管内传播时会自身加速 ,并可能导致爆炸。本文基于湍流 k-ε模型和改进的 EBU-Arrhenius反应模型 ,对该现象进行了三维空间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反映了障碍物、湍流和火焰之间相互作用的正反馈机理 。
关键词 湍流 火焰 三维数值模拟 κ-ε模型 三维图像 燃烧 障碍物 管内加速传播 正反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花辅助压燃准维燃烧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7
作者 王耀东 苏岩 +2 位作者 郎茂春 李小平 解方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30-2138,共9页
本文采用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模型描述火花点燃(SI)燃烧,针对单个自燃点仍采用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模型,将所有自燃点的当量湍流火焰速度集合作为总当量湍流火焰速度用来描述压燃燃烧,进而建立了火花辅助压燃(SACI)准维燃烧模型。基于该模型... 本文采用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模型描述火花点燃(SI)燃烧,针对单个自燃点仍采用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模型,将所有自燃点的当量湍流火焰速度集合作为总当量湍流火焰速度用来描述压燃燃烧,进而建立了火花辅助压燃(SACI)准维燃烧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空气、外部废气再循环(EGR)稀释对SACI的影响,仿真和实验匹配良好。计算表明:SACI的火焰传播速度高于SI,随点火提前而增大,外部EGR稀释的火焰传播速度低于空气稀释;点火推迟或者增加外部EGR都会导致火焰前锋面面积峰值升高,衰减速度减慢,燃烧等容度减弱;稀释率相当时,空气稀释的热效率更高,但外部EGR稀释的尾气后处理更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花辅助压燃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模型 火花辅助压燃准维燃烧模型 总当量湍流火焰速度 外部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RANS/LES模型与LEE方程的气动噪声混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余培汛 白俊强 +1 位作者 杨海 潘凯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90-997,共8页
耦合湍流速度生成模型与线化欧拉方程,建立了气动噪声混合预测方法。该混合方法的湍流速度生成采用了非定常求解NS方程方式,为声传播方程提供了可靠的源项。声源的传播计算选用线化欧拉方程,其时空离散采用低色散低耗散高阶格式,远场边... 耦合湍流速度生成模型与线化欧拉方程,建立了气动噪声混合预测方法。该混合方法的湍流速度生成采用了非定常求解NS方程方式,为声传播方程提供了可靠的源项。声源的传播计算选用线化欧拉方程,其时空离散采用低色散低耗散高阶格式,远场边界选用了无分裂形式的理想匹配层边界条件。流场网格与声场网格的湍流速度信息交换采用了高阶插值算法。针对空腔标模M219的气动噪声预测,分别采用了统计声源与声传播(SNGR)方法、RANS/LES+LEE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对比声源的分布、量级,以及监测点的声压曲线及声压级频谱曲线,分析可得出:RANS/LES+LEE方法能准确捕捉空腔各阶模态的声压级峰值。经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RANS/LES+LEE方法相比于SNGR方法更适合模拟空腔这类流激振荡现象引起的声传播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速度生成模型 线化欧拉方程 气动噪声 统计声源与声传播 RANS/LES 空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体燃烧器湍流预混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钟仕立 尹航 +2 位作者 戴韧 叶舟 陈永辰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97,共6页
采用湍流火焰封闭燃烧模型(TFC)模拟了钝体燃烧器的湍流预混燃烧,比较了基于火焰褶皱率和湍流燃烧速度2种源项解法对钝体预混燃烧的预测,对3个不同湍流燃烧速度表达式模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燃烧器中心... 采用湍流火焰封闭燃烧模型(TFC)模拟了钝体燃烧器的湍流预混燃烧,比较了基于火焰褶皱率和湍流燃烧速度2种源项解法对钝体预混燃烧的预测,对3个不同湍流燃烧速度表达式模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量了燃烧器中心射流出口的速度分布,并将其作为边界条件代入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湍流燃烧速度公式的计算结果在火焰刷厚度、位置及火焰前锋位置方面存在较大差别;Gulder公式的计算结果最接近试验数据,火焰刷厚度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但火焰刷位置与试验结果差别较大;Dinkelacker的火焰褶皱率模型主要模拟燃烧器在高压条件下的燃烧,在运行压力接近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存在较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体燃烧器 湍流火焰封闭模型 湍流燃烧速度 粒子成像测速技术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状态下竖直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特征及爆炸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海涛 陈晓坤 +5 位作者 邓军 文虎 罗振敏 王秋红 张嬿妮 翟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69-1779,共11页
为揭示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湍流特征及爆炸火焰传播过程,构建了竖直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扩散及爆炸物理数学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理论,对管道内甲烷-煤尘扩散特征和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划分了管道内气固两相扩散特征阶段,... 为揭示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湍流特征及爆炸火焰传播过程,构建了竖直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扩散及爆炸物理数学模型;基于流体力学及传热-传质理论,对管道内甲烷-煤尘扩散特征和爆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划分了管道内气固两相扩散特征阶段,分析了初始真空度和进气压力对扩散湍流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煤尘粒径、浓度及甲烷浓度对爆炸最大压力及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特征;揭示了管道内甲烷-煤尘预混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特征及爆炸机制。结果表明:煤尘颗粒在竖直管道罐内扩散可分为快速注入、减速分散、稳定和沉降4个连续阶段,初始真空度及进气压力对湍流强度均有影响;爆炸过程中,不同时刻下管道整体爆炸压力场基本均匀分布。甲烷浓度、煤尘浓度及粒径与最大爆炸压力P_(max)及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dP/dt)_(max)均呈现二次函数关系;不同时刻下爆炸火焰结构及火焰高度、火焰传播速度的模拟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火焰结构呈现"月牙-S-下凹月牙-指尖"传播至爆炸结束。温度分布不均,高温区集中在管道上部和中下部。火焰传播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后期呈现震荡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爆炸 湍流强度 点火延迟 火焰结构 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条件下高当量比合成气着火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雷 李国岫 +1 位作者 李洪萌 姜延欢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为了研究高当量比合成气着火极限条件下初始湍流环境对火焰初始发展阶段的影响规律,在湍流定容燃烧实验装置中开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50%CO/50%H2合成气相关湍流燃烧实验,并研究了火焰等效半径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为了研究高当量比合成气着火极限条件下初始湍流环境对火焰初始发展阶段的影响规律,在湍流定容燃烧实验装置中开展了常温、常压条件下50%CO/50%H2合成气相关湍流燃烧实验,并研究了火焰等效半径和火焰传播速度变化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层流环境中,火焰传播速度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并且随着当量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合成气着火极限当量比为5.8;在高当量比混合气条件下,初始湍流强度的增加可以拓宽可燃混合气的着火极限;在高当量比着火极限条件下,火焰等效半径随着湍流强度增大而增加,火焰传播速度随着湍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湍流强度环境中,火焰传播速度总体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火极限 湍流强度 等效半径 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几何的超声速燃烧火焰形态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柳维 仲峰泉 +2 位作者 杜蒙蒙 顾洪斌 张新宇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7-102,共6页
分形几何是图像学发展的新兴学科。通过分形几何,可以研究不规则图形,揭示图形的自相似特性,并且给出图形自相似性的定量数据。本文将分形几何用于分析超声速气流中的火焰形态,定量分析了不同当量比与燃料组分摩尔比条件下火焰分形维数... 分形几何是图像学发展的新兴学科。通过分形几何,可以研究不规则图形,揭示图形的自相似特性,并且给出图形自相似性的定量数据。本文将分形几何用于分析超声速气流中的火焰形态,定量分析了不同当量比与燃料组分摩尔比条件下火焰分形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湍流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边界分形维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高速摄影获得的火焰CH*自发光瞬态图像,记录了马赫数2.5超声速气流中不同燃料的火焰形态,验证了超声速火焰边界具有自相似性。实验结果表明,超声速燃烧湍流火焰锋面边界的分形维数随当量比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随着燃料中氢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分形维数 超声速燃烧 火焰锋面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燃室结构对甲烷湍流射流点火燃烧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钟辉 周磊 +3 位作者 刘沛林 高强 李匡迪 卫海桥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3-28,35,共7页
基于光学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通过高速纹影摄像系统在相同甲烷燃料初始温度、压力及混合气浓度下,定量分析了不同结构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的燃烧特性,包括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面积、火焰形态及燃烧压力等参... 基于光学定容燃烧弹试验平台,通过高速纹影摄像系统在相同甲烷燃料初始温度、压力及混合气浓度下,定量分析了不同结构预燃室湍流射流点火(turbulent jet ignition,TJI)的燃烧特性,包括火焰传播速度、火焰面积、火焰形态及燃烧压力等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预燃室孔径越小,相同时间内火焰传播得越远,火焰传播速度和火焰面积增长速度越快,燃烧压力峰值越高。随着预燃室孔径减小,着火机理会由射流中带有火焰的火焰点火转变为火焰过孔时熄灭的喷射点火。喷射点火着火时刻延迟,初始火焰速度减慢,但燃烧压力峰值受影响不大。多级加速预燃室压力升高率与压力峰值与单孔预燃室相比变化不大。虽然火焰出口时速度较慢,但是火焰出口时刻提前且速度衰减较弱,因此多级加速预燃室火焰速度在短时间内超过单孔预燃室,并且压力和火焰面积也更早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湍流射流点火 多级加速预燃室 火焰传播速度 着火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附加湍流的天然气爆炸超压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艳超 梁博 江雨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184,共7页
为预先评估外加湍流工况下天然气的爆炸超压峰值,通过揭示外加湍流对天然气爆炸火焰形态、火焰前锋速度和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耦合外加湍流的天然气爆炸超压峰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外加湍流可使火焰加速传播,且随着外加湍流强度... 为预先评估外加湍流工况下天然气的爆炸超压峰值,通过揭示外加湍流对天然气爆炸火焰形态、火焰前锋速度和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建立了耦合外加湍流的天然气爆炸超压峰值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外加湍流可使火焰加速传播,且随着外加湍流强度的增加,火焰前锋速度逐渐增加;随着外加湍流强度的增加,爆炸超压峰值和最大升压速率逐渐增加;随着压力监测点和点火位置间距的增加,爆炸超压峰值和最大升压速率整体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外加湍流工况下天然气的爆炸超压预测必须考虑火焰的加速特征,实验测得爆炸超压峰值介于层流火焰模型和湍流火焰模型计算的爆炸超压峰值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加湍流 天然气爆炸超压 火焰加速传播 层流火焰模型 湍流火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NGR方法研究增升装置缝翼噪声的抑制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余培汛 潘凯 +1 位作者 白俊强 韩啸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0-115,169,共7页
耦合湍流速度生成模型与声传播方程,形成了一套具备模拟声源在非均匀流场中传播的CAA混合预测方法,即SNGR方法。针对SNGR方法的可靠性验证,选用了30P30N标模的缝翼噪声传播算例,对比分析缝翼后缘某监测点的声压频谱曲线及辐射噪声指向... 耦合湍流速度生成模型与声传播方程,形成了一套具备模拟声源在非均匀流场中传播的CAA混合预测方法,即SNGR方法。针对SNGR方法的可靠性验证,选用了30P30N标模的缝翼噪声传播算例,对比分析缝翼后缘某监测点的声压频谱曲线及辐射噪声指向性云图,其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结果吻合度较好。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几种不同几何形状的缝翼构型,研究其对气动噪声的抑制效果。采用SNGR方法对比分析了各构型的声压分布云图、噪声指向性云图,并通过LES/FWH方法对噪声抑制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延长前缘缝翼长度可有效增强剪切层的稳定性,降低剪切层与缝翼背风区壁面碰撞的强度,从而达到抑制噪声的效果;SNGR方法能有效应用到二维增升装置的噪声预测及抑制问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速度生成模型 传播方程 缝翼 气动噪声 剪切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石 谢洪勇 +1 位作者 王利希 马世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0-345,共6页
为了解火焰法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流体力学和颗粒动力学作用过程,利用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在湍流扩散火焰中合成TiO2纳米颗粒的过程.模型在没有考虑先驱物TiCl4反应的情况下,计算了在燃烧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假设当气体温度超过一... 为了解火焰法合成纳米颗粒过程中流体力学和颗粒动力学作用过程,利用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了在湍流扩散火焰中合成TiO2纳米颗粒的过程.模型在没有考虑先驱物TiCl4反应的情况下,计算了在燃烧室内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假设当气体温度超过一定数值后,所有先驱物分子迅速转化为TiO2单分子;引入Kruis的颗粒动力学模型对产物颗粒直径、比表面积等进行了预测,研究了不同的火焰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并分析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颗粒的烧结特征,即温度是影响一级颗粒及聚集块尺寸的关键因素;火焰温度越高,聚集块中一级颗粒的数目增长得越快,出口处一级颗粒及聚集块的尺寸也就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数值模拟 合成 燃烧法 颗粒动力学模型 湍流扩散火焰 FLUENT TiO2 TICL4 作用过程 流体力学 商业软件 气体温度 颗粒直径 比表面积 火焰结构 形成原因 火焰温度 先驱物 火焰 CFD 温度场 速度 单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呋喃及其与异辛烷掺混燃料燃烧特性的可视化
17
作者 丁海春 江长照 +2 位作者 马骁 左承基 徐宏明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1-495,共5页
由于2-甲基呋喃(MF)的喷雾与燃烧特点与汽油类似,其作为替代燃料的潜力受到广泛重视.利用光学发动机和高速摄影技术,结合热力学分析,对MF以及其与异辛烷掺混燃料的湍流火焰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异辛烷相比,MF有更高的燃烧爆... 由于2-甲基呋喃(MF)的喷雾与燃烧特点与汽油类似,其作为替代燃料的潜力受到广泛重视.利用光学发动机和高速摄影技术,结合热力学分析,对MF以及其与异辛烷掺混燃料的湍流火焰传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异辛烷相比,MF有更高的燃烧爆发压力和较短的滞燃期,同时其火焰面积扩展速率也高于异辛烷.研究发现火焰传播面积与已燃质量分数(MFB)的2/3次方呈线性关系.MF的湍流火焰传播速度明显大于异辛烷,二者的差别比这两种燃料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差异更加明显.混合气的物理化学特性是影响湍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最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发动机 二甲基呋喃(MF) 高速摄影 湍流火焰传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科学与技术2004年(第10卷)总目次
18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Z001-Z003,共3页
关键词 柴油机 压燃发动机 内燃机 热力发动机 均质压燃燃烧 燃烧科学 双燃料 四气门汽油机 废气再循环 排气再循环 滚流运动 万华 排放特性 天然气 混合气体 湍流扩散火焰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发动机 实验研究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