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优化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德双 赵泓 +9 位作者 辛晓云 张凤兰 余阳俊 于拴仓 苏同兵 赵岫云 汪维红 李佩荣 王姣 卢桂香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83,共9页
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 以16个芥蓝品种(F1)为供体材料,比较分析了优化花蕾的消毒、小孢子的游离释放以及过滤等环节对芥蓝游离小孢子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6份参试芥蓝供体材料都具有胚胎发生能力,并全部获得了不同类型的再生植株,实现了较大规模、批量地获得芥蓝双单倍体(DH)。经田间综合评价筛选,应用DH系育成了不同熟性的芥蓝一代杂种20M4芥蓝、21M2芥蓝和22M11芥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蓝 游离小孢子 单核靠边期 双单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晓芬 王晓武 +2 位作者 张延国 刘运霞 王永清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花椰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再生植株 栽培 十字花科 芸薹属植物 营养 中国 东部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育成豫白菜7号(豫园1号) 被引量:27
3
作者 栗根义 高睦枪 +6 位作者 杨建平 徐小利 史宣杰 蒋武生 张晓伟 耿建峰 龙云铭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6-19,共4页
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此技术与花药培养胚诱导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效率比花药培养高数十倍。常规育种需5~6代自交才能得到相对纯合的自交系,而游离小孢子培养只要1~2年就能获得基... 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此技术与花药培养胚诱导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效率比花药培养高数十倍。常规育种需5~6代自交才能得到相对纯合的自交系,而游离小孢子培养只要1~2年就能获得基因完全纯合的双单倍体系。豫白菜7号(豫园1号)为两个游离小孢子培养产生的自交不亲和系(纯系)配制的一代杂种,表现整齐一致、抗病、高产、优质、耐贮藏,生育期75~80天。每667m2净菜产量6036.7~7538.8kg,比鲁白8号增产8.36%~24.4%。1994~1997年累计推广3.01万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小孢子培养 大白菜 豫白菜7号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亚丽 张鲁刚 +1 位作者 张华敏 张立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49,共5页
为了优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的10个基因型中有7个基因型诱导出了胚,其中以早熟大白菜‘陕秋白’产胚量... 为了优化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的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试验的10个基因型中有7个基因型诱导出了胚,其中以早熟大白菜‘陕秋白’产胚量最高,达到每蕾54.8个胚,耐抽薹的‘05BRF1-20’、‘05BRF1-22’和晚熟的‘秦白3号’没有诱导出胚.研究发现植株的生理状态与小孢子的发育关系密切,盛花期取样的小孢子出胚率最高,分别是初花期和末花期的4.65和15.4倍.在NLN-13培养基中附加0.2 mg.L-16-BA能促进胚状体的发生.B5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GA3是小孢子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1/2MS培养基中附加0.1 mg.L-1NAA为小孢子植株的最适生根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高效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菲 张淑江 +3 位作者 章时蕃 张慧 孙日飞 张振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16,共5页
以大白菜吉红82、#534DH群体及#438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利用细胞破碎仪机械提取小孢子与人工挤压提取小孢子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活力及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提取替代人工挤压可在短时间内同时提取多份样品,并可快速调整小孢子的培... 以大白菜吉红82、#534DH群体及#438群体为试材,研究了利用细胞破碎仪机械提取小孢子与人工挤压提取小孢子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活力及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提取替代人工挤压可在短时间内同时提取多份样品,并可快速调整小孢子的培养浓度。收集40个适期花蕾于5 mL离心管内,3 000 r·min-1破碎10 s,将提取的小孢子定容于25 mL NLN-13培养基,可确保小孢子浓度在适宜培养范围内,并成功诱导胚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细胞破碎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肖辉 徐跃进 李正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240-7241,7265,共3页
[目的]为蔬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7个红菜薹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6-BA和NAA诱导红菜薹游离小孢子的培养,研究不同诱导剂、游离小孢子密度、活性炭和AgNO3对红菜薹游离小孢子成胚的影响。[结果]6-BA对红菜薹游离小孢... [目的]为蔬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7个红菜薹品种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6-BA和NAA诱导红菜薹游离小孢子的培养,研究不同诱导剂、游离小孢子密度、活性炭和AgNO3对红菜薹游离小孢子成胚的影响。[结果]6-BA对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出胚率的诱导效果比NAA明显。分别利用B5培养基和MS培养基对产出的胚进行培养,B5培养基红菜薹生长快,但植株纤细,而MS培养基上的再生植株生长较缓慢。能出胚的培养皿中游离小孢子密度基本上都是5~6个花蕾/皿。红菜薹游离小孢子出胚的培养皿中均添加了活性炭,其适宜添加浓度为0.1g/L。[结论]在培养红菜薹再生植株时,应先用B5培养基,再用MS培养基,同时添加激素进行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菜薹 游离小孢子 培养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胡齐赞 龚亚明 +2 位作者 韦顺恋 曹家树 毛伟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352-355,共4页
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 pekinensis)的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基因型差异是影响大白菜花粉胚诱导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粉胚诱导效率约比花药培养高10倍;游离小孢... 对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ssp. pekinensis)的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基因型差异是影响大白菜花粉胚诱导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花粉胚诱导效率约比花药培养高10倍;游离小孢子培养花粉胚的植株再生率只有花药培养的10%-15%。因此,游离小孢子培养需进一步提高植株再生率等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应用于实际育种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花药培养 游离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菘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付颖 杨硕 +2 位作者 包美丽 刘雪利 冯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1-54,共4页
以4个引自日本的小菘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小菘菜胚状体发生及其成苗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大量的小孢子胚状体及再生植株85株;不同基因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4℃低温预处理24h对... 以4个引自日本的小菘菜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对影响小菘菜胚状体发生及其成苗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了大量的小孢子胚状体及再生植株85株;不同基因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率差异显著;4℃低温预处理24h对小孢子胚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NLN-13+0.2mg·L-16-BA+0.1mg·L-1NAA为适宜的诱胚培养基;50r·min-1低频振荡培养有利于提高子叶形胚发生的比例;MS+3%蔗糖+0.75%琼脂+0.1g·L-1活性炭是小孢子植株继代和壮苗的适宜培养基;MS+3%蔗糖+0.75%琼脂+0.1mg·L-1NAA是小孢子植株适宜的生根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菘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文玲 王翠花 +2 位作者 牟晋华 吴春燕 张光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8-10,共3页
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活性炭可促进胚状体发育,AgNO3在1-5 mg/L浓度范围内起抑制作用,IBA在0.05 mg/L时显著促进胚状体的诱导,诱导率达56.5%,而6-BA单一添加时效果不明显,而与NAA配... 研究了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添加适量活性炭可促进胚状体发育,AgNO3在1-5 mg/L浓度范围内起抑制作用,IBA在0.05 mg/L时显著促进胚状体的诱导,诱导率达56.5%,而6-BA单一添加时效果不明显,而与NAA配合添加,即6-BA 0.05 mg/L,NAA0.5 mg/L时,诱导率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 胚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晓峰 王承国 +1 位作者 牟晋华 隋好林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13-16,共4页
以4个福山包头系列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和成苗率影响较大,平均每个花蕾产胚在1.28~38.25个之间;且胚胎发生能力高的品种,成苗率... 以4个福山包头系列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对游离小孢子培养和植株再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对小孢子胚诱导率和成苗率影响较大,平均每个花蕾产胚在1.28~38.25个之间;且胚胎发生能力高的品种,成苗率较高,胚胎发生能力低的品种,成苗率也较低;培养基中添加0.1~0.3 g/L活性炭能明显提高小孢子胚诱导率;及时将成熟的子叶形胚转移至再生培养基上,对提高成苗率至关重要;琼脂浓度为1.0%~2.0%时,成苗率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 培养 活性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及胚状体诱导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慧 李昂 +3 位作者 陈双越 齐海军 杨阳 金东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13-15,26,共4页
[目的]探讨基因型、花粉发育时期对诱导胚状体的影响和胚状体形成过程中花粉粒的变化特性。[方法]以市场购买的"贼不偷""大黄888""中蔬四号""黄香蕉""顶心红""粉宝莲"&qu... [目的]探讨基因型、花粉发育时期对诱导胚状体的影响和胚状体形成过程中花粉粒的变化特性。[方法]以市场购买的"贼不偷""大黄888""中蔬四号""黄香蕉""顶心红""粉宝莲""宝石"7个番茄品种的花粉粒为材料,以B5为基本培养基,液体培养诱导胚状体。[结果]基因型是影响诱导胚状体的关键因素。供试的7个番茄品种中只有"贼不偷"品种的花粉粒对花粉培养有响应,其余品种无响应;花粉发育时期又是影响诱导胚状体的关键因素。"贼不偷"品种不同发育时期花粉粒对花粉培养的响应有差异,最佳时期是单核中期及单核靠边期;诱导出来的胚状体呈现带有胚柄、多细胞、球形或心形。[结论]试验结果为建立番茄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及其相关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游离小孢子 培养 胚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大麦“Frances”游离小孢子的分离、培养与植株再生 被引量:1
12
作者 项友斌 刘静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82-186,共5页
大麦小孢子单核中期的穗,经4℃预处理4星期后,直接剪成小段,捣碎、过滤、离心和洗涤后收集小孢子。用MSm+Maltose60.0g/L+1.0mg/LBAP对小孢子慢速振荡培养,7天后可观察到小孢子分裂的小细胞团,经3星期左右培养,小细胞团总数... 大麦小孢子单核中期的穗,经4℃预处理4星期后,直接剪成小段,捣碎、过滤、离心和洗涤后收集小孢子。用MSm+Maltose60.0g/L+1.0mg/LBAP对小孢子慢速振荡培养,7天后可观察到小孢子分裂的小细胞团,经3星期左右培养,小细胞团总数达最高,其频率为总小孢子的2.36%。这些小细胞团80%发育为类似体细胞胚结构,20%为典型愈伤组织,类似体细胞结构胚置于1/2MS+1.0mg/LBAP+0.2mg/LNAA+0.2mg/LZT分化培养基上,总分化频率为67%,其中绿苗率为39%,愈伤组织经胚性改造后,在1/2MS+4.0mg/LBAP+0.5mg/LNAA+0.5mg/LIAA培养基上分化,总分化频率为62%,绿苗率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大麦 游离小孢子 细胞团 植株再生 大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 被引量:1
13
作者 谭德冠 孙雪飘 张家明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23-29,共7页
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具有快速纯合基因型、促进植物胚胎发生和提高植株再生率的功能,同时在突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受外植体预处理、小孢子预处理、供体基因型、小孢子培养密度... 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具有快速纯合基因型、促进植物胚胎发生和提高植株再生率的功能,同时在突变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植物游离小孢子培养受外植体预处理、小孢子预处理、供体基因型、小孢子培养密度、培养基pH值和培养基成分等因素的影响。林木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开展较少,其技术体系滞后,如在林木中大量开展游离小孢子培养工作有望改良当前林木育种落后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小孢子培养 功能 培养因素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游离小孢子成胚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4
作者 黄海皎 杨晓菊 +3 位作者 陈锋 蒋兵涛 王怀凤 相栋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79-79,81,共2页
对影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因素,包括供试体的基因型、花蕾、花期生长时期、生长环境、培养基以及植株再生等情况进行了综述,并结合西藏实际提出了小孢子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兰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谢映忠 蒋武生 +1 位作者 黄邦海 张晓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5-56,共2页
对4个不同类型的芥兰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在小孢子胚诱导率上有显著的差异;采用NLN培养基均能获得小孢子胚;最佳高温预处理条件为33℃、24h;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加倍率达到20.7%。
关键词 芥兰 游离小孢子培养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
16
作者 黄海皎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109-109,共1页
介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包括白菜种子处理及播种、白菜花蕾的处理、超净工作台和实验室的准备、小孢子提取、悬浮孢子培养等方面内容,以为西藏地区农业科研工作者研究十字花科类游离小孢子提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西藏地区建... 介绍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包括白菜种子处理及播种、白菜花蕾的处理、超净工作台和实验室的准备、小孢子提取、悬浮孢子培养等方面内容,以为西藏地区农业科研工作者研究十字花科类游离小孢子提取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西藏地区建立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游离小孢子 西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洁 柯筱纯 +2 位作者 刘园园 王春涛 杨永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优化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提高出胚率,为蔓菁品种的纯化和种质创新提供重要基础。【方法】将54个蔓菁品种小孢子低温(4℃)和高温(33℃)各处理24 h,从中筛选出1个出胚率较高的品种,通过调整活性炭—琼脂糖及植物激素配比优化... 【目的】优化蔓菁游离小孢子培养体系,提高出胚率,为蔓菁品种的纯化和种质创新提供重要基础。【方法】将54个蔓菁品种小孢子低温(4℃)和高温(33℃)各处理24 h,从中筛选出1个出胚率较高的品种,通过调整活性炭—琼脂糖及植物激素配比优化其小孢子培养体系。【结果】蔓菁品种KTRG-B-15的小孢子出胚数最多,为25胚/30蕾;高质量浓度琼脂糖可以抑制小孢子成胚;添加0.1 mg/L NAA和0.2 mg/L 6-BA时出胚数最多,为137胚/30蕾。【结论】小孢子培养体系优化有效提高了蔓菁小孢子的出胚数,优化后的出胚效率是优化前的5.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菁 游离小孢子培养 出胚率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8
作者 伍健缤 陈坤豪 +1 位作者 陈木溪 陈长明 《农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4-49,共6页
芸薹属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离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芸薹属蔬菜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归纳了植物材料、预处理方式、培养... 芸薹属蔬菜种质资源丰富,是中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离小孢子培养是创造单倍体和双单倍体的重要途径,对提高芸薹属蔬菜的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芸薹属蔬菜游离小孢子的高效培养体系,归纳了植物材料、预处理方式、培养基成分、培养密度、高温热激、植株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与加倍等多个因素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提出了可通过优化培养体系、遗传转化和共培养等方式提高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效率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芸薹属蔬菜 游离小孢子 胚胎发生 植株再生 双单倍体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日勇 肖旭峰 《湖南农业科学》 2003年第5期16-18,共3页
对小孢子培养的意义、影响蔬菜作物游离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各种因子以及蔬菜作物游离小孢子培养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蔬菜作物 游离小孢子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遗传育种 环境因子 培养基 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863科技专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取得技术突破
20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56-56,共1页
近日,由河南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承担的国家863科技专项、省重点科技专项“大白菜游离下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
关键词 游离小孢子培养 技术体系 大白菜 科技 技术突破 应用 河南省农科院 生物技术 专家鉴定 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