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兴1S的选育及其应用 |
秦元忆
伍祥
蒙秀菲
张上都
彭菊
石邦志
周乐良
|
《贵州农业科学》
|
2025 |
0 |
|
2
|
香型温敏核不育系皖香22S的选育研究 |
张德文
张伟
汪婉琳
台德卫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2024 |
1
|
|
3
|
光温敏核不育系德山S的选育及繁殖与制种技术 |
郑长奇
|
《农业科技通讯》
|
2024 |
0 |
|
4
|
优质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荃时S的选育与应用 |
丁友奇
|
《园艺与种苗》
CAS
|
2024 |
0 |
|
5
|
聚合水稻温敏核不育基因和反温敏核不育基因创制永久核不育系 |
江建华
倪金龙
吴爽
王德正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6
|
低温敏核不育系与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后代育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
梁满中
王晓辉
吴厚雄
陈良碧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反温敏核不育系go 543 s临界温度值及其温度敏感期的研究 |
蔡义东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研究与选育 |
白德朗
|
《作物研究》
|
1992 |
1
|
|
9
|
携带白化转绿型叶色标记光温敏核不育系玉兔S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
赵海军
吴殿星
舒庆尧
沈圣泉
马传喜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0
|
|
10
|
温敏核不育水稻花药蛋白质组初步分析 |
谢锦云
李小兰
陈平
曹梦林
陈良碧
梁宋平
|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9
|
|
11
|
以淡绿叶为标记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M2S的选育 |
董凤高
朱旭东
熊振民
程式华
孙宗修
闵绍楷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92
|
|
12
|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筛选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株1S矮秆突变体 |
刘选明
杨远柱
陈彩艳
唐平徕
刘斌
符辰建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2
|
|
13
|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温敏核不育系GD-8S的稻瘟病抗性 |
金素娟
柳武革
朱小源
王丰
李金华
刘振荣
廖亦龙
朱满山
黄慧君
刘宜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1
|
|
14
|
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对低温持续时间的敏感性差异比较研究 |
李必湖
吴厚雄
徐孟亮
梁满中
张振华
陈良碧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15
|
我国主要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类型的气候适应性 |
卢兴桂
袁潜华
姚克敏
刘梅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30
|
|
16
|
光温敏核不育水稻异交结实潜力的研究 |
陈雄辉
万邦惠
陆燕鹏
彭海峰
梁克勤
赵静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5
|
|
17
|
无花粉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籼S的育性表现与细胞学观察 |
彭海峰
邱振国
陈雄辉
万邦惠
张桂权
陆燕鹏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6
|
|
18
|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华201S的白叶枯病抗性 |
兰艳荣
王俊义
王弋
牟同敏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8
|
|
19
|
低温敏核不育水稻go543S育性对温、光的反应 |
吴厚雄
李必湖
向阳
梁满中
徐孟亮
陈良碧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5
|
|
20
|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双低培eS遗传特性的研究 |
梁满中
钟卫华
徐孟亮
陈良碧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