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繁殖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不同温度条件继代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顾宇书 邹立亚 +5 位作者 赫魏 范俊岗 高军 苑辉 陈军 矫式方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4,共2页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化的现象;此外,繁蜂温度为24~26℃时,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蜂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 不同温度条件 连续继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蓄、释热特性与供暖节能运行温度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胡文举 常默宁 +2 位作者 金帆 邵正日 叶凌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08-915,共8页
文章通过对典型城市最冷月的日逐时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特性、建筑供暖负荷规律和人们的用能规律,提出了一种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通过日蓄、夜释的方式弥补低温时段空气源热泵供热能力不足... 文章通过对典型城市最冷月的日逐时室外空气的平均温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空气源热泵的运行特性、建筑供暖负荷规律和人们的用能规律,提出了一种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实现了通过日蓄、夜释的方式弥补低温时段空气源热泵供热能力不足的目的。文章设计了新型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开展了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蓄、释热特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蓄热时,相变蓄热材料温度分布均匀,空气源热泵的冷凝温度与相变蓄热材料之间的温度差为1.1℃,这有利于降低空气源热泵冷凝温度、提高空气源热泵性能系数;翅片管式相变蓄热器释热时,相变蓄热器入口水温对释热速度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蓄热能效进行分析,得到了相变蓄热型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节能运行温度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相变蓄热 蓄、释热特性 节能运行温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条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月辉 史春涛 +1 位作者 王懿铭 李志军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9-11,15,共4页
本文在模拟直喷柴油机的定容燃烧装置上 ,利用激光阴影像和燃烧火焰像同时成像的高速摄影方法研究了温度条件对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高温条件下火焰对柴油喷雾包围严重 。
关键词 柴油机 放热率 燃烧过程 温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对陈化期间香料烟内在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赵铭钦 陈红华 +3 位作者 刘国顺 宋玉川 吴自有 翟俊超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5期607-612,共6页
对香料烟陈化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内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在陈化前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陈化后期这种差异逐渐缩小。还原糖含量随着陈化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陈化前期温度越高还原糖的下降幅度... 对香料烟陈化过程中不同温度条件下叶内化学成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含量在陈化前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陈化后期这种差异逐渐缩小。还原糖含量随着陈化温度的升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陈化前期温度越高还原糖的下降幅度越大,在陈化后期温度越高还原糖上升的幅度越高。总氮含量受陈化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温度越高,总氮含量上升越快。烟碱含量在陈化过程中有较大幅度地减少,但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烟碱的下降规律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烟碱含量的降低。评吸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陈化烟叶质量的改进较为缓慢,在高温条件下烟叶陈化前期变化较为激烈,但达到一定陈化阶段时烟叶的评吸值趋于下降。不同处理相比较,以20℃温度条件下陈化烟叶所形成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料烟 陈化过程 温度条件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温度条件典型引信电参数变化规律和失效机理
5
作者 李波 张宏翔 +1 位作者 李世中 张亚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11期34-40,共7页
目的研究某电子时间引信在‒60~140℃下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失效机理。方法利用高低温试验机开展步进应力强化试验,增加和细化引信检测参数,在被试引信工作状态下全程记录电参数的变化,开展失效机理分析。结果得到了引信基准频率、电能损... 目的研究某电子时间引信在‒60~140℃下电参数的变化规律和失效机理。方法利用高低温试验机开展步进应力强化试验,增加和细化引信检测参数,在被试引信工作状态下全程记录电参数的变化,开展失效机理分析。结果得到了引信基准频率、电能损耗率等电参数的温度特性规律和参数变化范围,发现了‒60℃低温掉电、130℃高温短路等故障模式和机理,并提出改进建议。结论验证了极端温度应力叠加电应力的强化试验方法,获得了引信电性能参数变化规律,发现了极端温度条件下新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温度条件 典型引信 电参数 失效机理 低温掉电 高温短路 导线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条件对大尺寸测量装置精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婷 李建双 +2 位作者 缪东晶 李连福 刘学德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75-979,共5页
大尺寸测量装置由于测量范围大,其测量精度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大尺寸测量装置所处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其测量精度。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地下一层实验室80 m长度标准装置,在空调控温状态和自然温度状态(不控温)下,进行了长度测量范围... 大尺寸测量装置由于测量范围大,其测量精度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大尺寸测量装置所处环境条件变化会影响其测量精度。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地下一层实验室80 m长度标准装置,在空调控温状态和自然温度状态(不控温)下,进行了长度测量范围为10,30,70 m的测量精度实验研究,得到空调控温状态下折射率补偿误差分别为7.0,10.5,21.0μm;自然温度状态下折射率补偿误差分别为2.5,2.9,3.9μm。实验结果表明:大尺寸测量装置在自然温度状态下能得到更高的测量精度,当测量范围大于30 m时,测量精度可优于10-7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大尺寸测量装置 激光干涉仪 折射率补偿 温度条件 测量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约束和温度条件改善的双层改性沥青车辙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永雄 彭东黎 王伟 《公路工程》 2011年第2期9-12,共4页
车辙已成为我国道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车辙问题进行相关研究。针对湖南省高速公路典型的双层改性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对标准车辙试验的约束和温度条件作出改善,使车辙试验结果更具实际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 车辙已成为我国道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车辙问题进行相关研究。针对湖南省高速公路典型的双层改性沥青路面结构,通过对标准车辙试验的约束和温度条件作出改善,使车辙试验结果更具实际意义和工程指导价值。试验结果表明,模拟路面温度梯度场试验条件下所得车辙深度明显比60℃均匀温度场下的结果小,说明标准温度试验条件将会导致试验结果偏于安全,不能准确地指导沥青面层抗车辙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车辙 温度条件 改性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模型预测温度条件下复合材料横向拉伸刚度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帅 温卫东 张宏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6-792,共7页
为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温度条件下的横向拉伸刚度,采用随机碰撞法(又称粒子动力法,MDA)生成随机分布的纤维/树脂细观几何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引入周期性边界条件实现单轴加载,获得复合材料在温度载荷下的热应力以及单轴载荷下... 为研究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温度条件下的横向拉伸刚度,采用随机碰撞法(又称粒子动力法,MDA)生成随机分布的纤维/树脂细观几何模型,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引入周期性边界条件实现单轴加载,获得复合材料在温度载荷下的热应力以及单轴载荷下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利用循环碰撞随机模型得到的复合材料横向刚度离散系数在0.5%以下,远优于试验值;对于200℃条件下的复合材料横向刚度,预测值误差在10%以内。针对不同纤维体积含量的复合材料,20℃条件下的拉伸刚度预测值与理论值吻合很好,而160℃和200℃时,预测值比理论值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随机碰撞法 横向拉伸刚度 温度条件 纤维体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对养生酒货架期质量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琴 兰余 +6 位作者 曹晓念 吉喆 王丹 袁强 马康 匡立华 刘小刚 《酿酒》 CAS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对两组泸州老窖养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养生酒产品在三种温度条件下处理后,分别进行酒体外观稳定性观察、感官质量尝评和理化指标检测,并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对养生酒货架期质量稳定性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对两组泸州老窖养生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养生酒产品在三种温度条件下处理后,分别进行酒体外观稳定性观察、感官质量尝评和理化指标检测,并对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对养生酒货架期质量稳定性影响存在一定差异,相比于常温,低温条件对养生酒外观稳定性影响较大,高温条件对养生酒感官及理化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酒 温度条件 外观稳定性 感官质量 理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温度条件适宜春夏错季种植根茎叶花类喜凉蔬菜区域
10
作者 左晋 谭文 +3 位作者 谷晓平 胡锋 李桂莲 孟平红 《农技服务》 2018年第3期21-23,共3页
根、茎、叶、花类喜凉蔬菜,如萝卜、莴笋、白菜、甘蓝、花椰菜等的生长适宜季节为冬季。一般头年冬季种植的这类蔬菜到次年3~5月普遍会抽薹开花而失去食用价值,故3~5月又是这类喜凉蔬菜的供应淡季。因此,利用贵州各地气温差异较大... 根、茎、叶、花类喜凉蔬菜,如萝卜、莴笋、白菜、甘蓝、花椰菜等的生长适宜季节为冬季。一般头年冬季种植的这类蔬菜到次年3~5月普遍会抽薹开花而失去食用价值,故3~5月又是这类喜凉蔬菜的供应淡季。因此,利用贵州各地气温差异较大的特点,对冬性强的根、茎、叶、花菜类喜凉蔬菜适当延晚秋播或提早春播(当年10月至次年2月下旬播种),于3~5月上市,可补充春夏淡季蔬菜的市场供应,且经济效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叶 温度条件 花类 种植 春夏 贵州 淡季蔬菜 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川式香肠成熟过程中脂质氧化对蛋白质氧化的影响
11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I0005-I0005,共1页
川式香肠是中国具有明显特征的传统腌制肉制品,具有广泛的消费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接受度。优质的原料肉是良好产品的加工基础,但是有些生产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使用冷冻时间较长的原料肉。即使是在低温条件下,长时间贮藏仍会有脂肪... 川式香肠是中国具有明显特征的传统腌制肉制品,具有广泛的消费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接受度。优质的原料肉是良好产品的加工基础,但是有些生产者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使用冷冻时间较长的原料肉。即使是在低温条件下,长时间贮藏仍会有脂肪发生氧化反应,影响产品的质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氧化 成熟过程 温度条件 香肠 川式 中国 蛋白质 冷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长时间排酸和冷冻对牛肉品质和微生物的影响
12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I0003-I0003,共1页
牛肉排酸过程中伴随着蛋白质的水解,这一过程己被证实能够有效提升产品品质,进行冷冻处理可以防止过度降解,保证产品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关键词 牛肉品质 冷冻处理 温度条件 澳大利亚 排酸 微生物 时间 产品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温度条件在光面环规直径测量中的影响
13
作者 邹丹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12期282-282,共1页
在环规直径测量中,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度,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文章通过对环规直径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定,分析了温度条件在光面环规直径测量中的影响,并对改进温度条件,提升测量精准度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关键词 温度条件 光面环规直径测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位移传感器工作温度条件下的校准
14
作者 王景凡 毛斌 +3 位作者 刘辉 黄璐琦 冯斐 何灵芝 《中国测试》 2025年第2期127-131,共5页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工作温度偏离校准温度的情况。为探究激光位移传感器在工作温度条件下的校准方法,利用恒温箱模拟传感器的工作温度,用激光干涉仪作为测量标准,设计校准装置。基于该装置,对...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输出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在其使用过程中,存在工作温度偏离校准温度的情况。为探究激光位移传感器在工作温度条件下的校准方法,利用恒温箱模拟传感器的工作温度,用激光干涉仪作为测量标准,设计校准装置。基于该装置,对同一激光位移传感器分别在实验室温度20℃与模拟工作温度(5~45℃)下开展校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跟踪不同温度下的传感器输出,试验结果线性度可达0.2%。分别用线膨胀系数较低的石英玻璃与微晶陶瓷材料作为校准装置位移传递的主要部件,并对同一激光位移传感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微晶陶瓷材料的校准装置具有更好的时间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激光位移传感器 位移校准装置 温度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谐温度边界条件下金属薄膜中的热响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秋军 张元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731-735,共5页
从金属中电子 声子相互作用的抛物两步热传导模型出发 ,利用非经典的双相迟滞热传导方程 ,推导出了金属薄膜温度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解 ,并利用黎曼和近似的方法得到了其拉普拉斯逆变换解 .通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温度响应算例进行分析 ,... 从金属中电子 声子相互作用的抛物两步热传导模型出发 ,利用非经典的双相迟滞热传导方程 ,推导出了金属薄膜温度响应的拉普拉斯变换解 ,并利用黎曼和近似的方法得到了其拉普拉斯逆变换解 .通过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温度响应算例进行分析 ,讨论了在微时间和微空间尺度条件下金属薄膜的热响应特征 .计算表明 ,不同的特征参数B预示着不同的热响应温度和热传播速度 ,热传播速度随B的增大而加快 .当B大于等于 0、小于等于 0 .2 5时 ,热响应温度随B的增大而减小 ;当B大于 0 2 5时 ,热响应温度随B的增大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 热波 金属薄膜 热响应 简谐温度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监测效果评价Ⅲ——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艳 王鹏新 +2 位作者 刘峻明 张树誉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8-222,共5页
选取关中平原2002—2009年冬小麦越冬后每年3—5月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基于归一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冬小麦越冬后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影响的最优权重,建立关中平原4市(不包括铜川)冬小麦每年的加权CVTI与... 选取关中平原2002—2009年冬小麦越冬后每年3—5月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CVT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基于归一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冬小麦越冬后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影响的最优权重,建立关中平原4市(不包括铜川)冬小麦每年的加权CVTI与单产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冬小麦的单产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2—2009年关中平原冬小麦单产在波动中呈上升趋势,中部单产较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基于关中平原4市的整体产量估算模型预测西安市部分区县2010年的单产,取得较好的结果,验证了关中平原4市的整体产量估算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关中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归一组合赋权法 产量 干旱影响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化叶面积指数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单产估测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树誉 孙辉涛 +2 位作者 王鹏新 景毅刚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66-271,293,共7页
应用数据同化方法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融合,是估测区域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2008—2014年越冬后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择与作物长势、产量及水分胁迫信息密切相关的叶面积指数(LA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采用粒子滤波算... 应用数据同化方法将遥感信息与作物生长模型融合,是估测区域作物产量的重要方法之一。以2008—2014年越冬后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选择与作物长势、产量及水分胁迫信息密切相关的叶面积指数(LA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采用粒子滤波算法对CERES-Wheat模型模拟和遥感数据观测的LAI和VTCI实施同化,分别基于观测LAI和VTCI、同化LAI和VTCI构建冬小麦单产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同化LAI变化趋势更加符合关中平原冬小麦的实际生长状况,同化VTCI能更好地反映冬小麦的水分胁迫程度。应用观测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决定系数为0.402,而单独应用LAI或VTCI单变量构建的估产模型决定系数分别为0.279和0.339,说明应用LAI和VTCI双变量构建的估产模型的精度优于单独应用LAI或VTCI单变量的精度。相比于观测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基于同化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的决定系数从0.402提高到0.547。表明基于同化LAI和VTCI构建的估产模型的精度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单产估测 遥感信息 作物生长模型 叶面积指数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马尔可夫模型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预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韩萍 王鹏新 +2 位作者 王家慧 孙威 朱德海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96-200,206,共6页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是一种近实时的干旱监测指标。利用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对陕西关中平原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时空变化序列进行了2步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实际的干旱监测...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是一种近实时的干旱监测指标。利用加权马尔可夫模型对陕西关中平原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时空变化序列进行了2步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测的干旱监测结果与实际的干旱监测结果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进一步的误差分析显示,2步预测的误差平均值分别为0.042和0.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预测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加权马尔可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监测效果评价——Ⅱ.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赋权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李艳 王鹏新 +2 位作者 刘峻明 张树誉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36-239,262,共5页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建立关中平原五市2002—2009年每年的加权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与冬小麦单产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VTCI与产量间的... 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及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主要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建立关中平原五市2002—2009年每年的加权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与冬小麦单产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VTCI与产量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变异系数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渭南、咸阳及铜川的决定系数R2值均低于0.5;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显著,除铜川外其余四市的R2值接近0.5,或者高于0.6,且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中西安的R2值达到0.7。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的归一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优于其它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为最优赋权方法,可用于评价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的干旱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变异系数法 组合赋权法 小麦单产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条件植被温度指数的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干旱监测效果评价——I.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熵值法组合赋权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艳 王鹏新 +2 位作者 刘峻明 张树誉 李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163,共5页
选取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2002—2009年每年3—5月共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将冬小麦越冬后分为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分别运用因子权重排序法、熵值法及组合赋权法确定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计算关中平原... 选取关中平原冬小麦越冬后2002—2009年每年3—5月共9旬的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遥感干旱监测结果,将冬小麦越冬后分为四个主要生育时期,分别运用因子权重排序法、熵值法及组合赋权法确定各生育时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权重,计算关中平原各市冬小麦每年的加权VTCI,并建立加权VTCI与冬小麦单产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关中平原大部分地区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密切相关。其中,熵值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渭南、咸阳及铜川的决定系数R2值均低于0.5;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组合赋权法确定的加权VTCI与小麦单产的线性相关性显著,咸阳、宝鸡及西安的R2值接近或高于0.6,渭南接近0.5,铜川较差。且组合赋权法的结果中宝鸡和西安的R2值接近0.7,优于因子权重排序法和熵值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 因子权重排序法 熵值法 组合赋权法 小麦单产 关中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