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人工繁殖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不同温度条件继代效果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连续做了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6个世代的扩大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验温度处理间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对柞蚕蛹为寄主的寄生率有显著的差异;而连续扩繁继代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即没有出现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寄生率退化的现象;此外,繁蜂温度为24~26℃时,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繁蜂率较高。
作者
顾宇书
邹立亚
赫魏
范俊岗
高军
苑辉
陈军
矫式方
机构地区
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凤城市林业局森防站辽宁
出处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4,共2页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
不同温度条件
连续继代
分类号
S763.306.4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33
1
庞建军,杨忠岐,周荣艳.
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利用技术[J]
.中国森林病虫,2001,20(S1):27-28.
被引量:10
2
苏智,杨忠岐,魏建荣,王小艺.
白蛾周氏啮小蜂转主寄主的研究[J]
.林业科学,2004,40(4):106-116.
被引量:33
3
王筱宁,于洋,史玉梅,孙蕾,吴海鸥,张泽友.
利用白蛾周氏啮小峰防治杨树食叶害虫试验初报[J]
.山东林业科技,2005,35(6):19-20.
被引量:9
4
邹立亚,顾宇书,陈军,赫巍,矫式方,苑辉.
白蛾周氏啮小蜂对几种昆虫蛹的寄生率以及林间释放效果[J]
.辽宁林业科技,2006(5):32-33.
被引量:8
5
王洪魁,许国庆,戚凯,韩国生,牟忠良,杨秀卿.
利用柞蚕蛹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7,28(1):16-21.
被引量:28
6
宋立梅,顾宇书.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林间释放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7,20(5):15-15.
被引量:7
7
屈年华,郑洪军,房连杰.
白蛾周氏啮小蜂繁殖技术及其在防治美国白蛾中的应用[J]
.中国林副特产,2007(6):40-42.
被引量:12
8
杨忠岐,谢恩魁.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行为学[J]
.中国生物防治,1998,14(2):49-52.
被引量:37
9
林利,刘亚莉,刘俊国.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殖不同温度条件下世代效果试验分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5):125-126.
被引量:2
10
曾现春,孟向东,李文娟,吴强民.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育工艺流程[J]
.山东林业科技,2010,40(1):84-8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邹立亚,顾宇书,潘宏阳,林利,周桂杰,孙旭科.
批量人工繁殖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子代雌雄比试验分析[J]
.中国森林病虫,2009,28(4):35-36.
被引量:1
2
李紫成,吕宝乾,周世豪,彭正强,王树昌,金启安,温海波.
温度对不同地理种群周氏啮小蜂寄生椰子织蛾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4):92-94.
被引量:6
3
孙颖慧,陈小凡,高新悦,谌文琪,楚张卿.
周氏啮小蜂培育过程中三种接蜂方法的比较[J]
.德州学院学报,2018,34(4):17-2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贺丽敏,焦蕊,许长新,郝宝峰,于丽辰.
害虫天敌替代寄主的研究概况[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4):42-46.
被引量:3
2
高薇,丁庆国,何华,黄瑞芬,白鸿岩,程相称.
入侵害虫椰子木蛾(鳞翅目:木蛾科)研究进展[J]
.辽宁林业科技,2018(4):47-50.
3
吕宝乾,苏璐,彭正强,金启安,温海波,何杏,刘衍超.
周氏啮小蜂(海南种群)对椰子织蛾的寄生功能反应[J]
.生物安全学报,2018,27(3):200-204.
被引量:4
4
吴琦琦,吕宝乾,曹凤琴,彭正强,温海波,金启安,吴晓霜.
营养对不同地理种群周氏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
.生物安全学报,2018,27(3):205-208.
被引量:1
5
胡雨涛,吕宝乾,王桂花,彭正强,龚治,金涛,马光昌,何杏.
2种啮小蜂对棕榈植物3种主要害虫的寄主适合度[J]
.广东农业科学,2018,45(10):92-97.
6
吕宝乾,陈俊吕,彭正强,金启安,温海波,蔡波,阎伟,何杏.
新入侵害虫椰子织蛾的3种本地寄生蜂[J]
.生物安全学报,2018,27(1):35-40.
被引量:8
7
孙永岭,刘红霞,孙颖慧.
白蛾周氏啮小蜂的低温滞育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2020,38(6):62-64.
被引量:2
8
宋丽威,杜陈勇,刘白璐,陈存彬,徐炳芳,温玄烨.
白蛾周氏啮小蜂工厂化生产及应用进展[J]
.中国森林病虫,2024,43(1):17-21.
被引量:1
1
顾宇书,邹立亚,赫魏,范俊岗,陈军,高军,苑辉,矫式方,曹艳杰.
用柞蚕蛹人工连续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效果[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4):64-65.
被引量:3
2
邹立亚,顾宇书,潘宏阳,林利,周桂杰,孙旭科.
批量人工繁殖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子代雌雄比试验分析[J]
.中国森林病虫,2009,28(4):35-36.
被引量:1
3
吴敏生,汪杏芬.
赤桉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8,3(1):16-16.
被引量:3
4
邹立亚,顾宇书,赫魏,范俊岗,高军,苑辉,陈军,矫式方,曹艳杰.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在林间发生世代、历期及种群变化规律的研究[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30(4):60-61.
被引量:5
5
宋立梅,顾宇书.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林间释放技术研究[J]
.防护林科技,2007,20(5):15-15.
被引量:7
6
林利,刘亚莉,刘俊国.
白蛾周氏啮小蜂人工繁殖不同温度条件下世代效果试验分析[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32(5):125-126.
被引量:2
7
张春刚,贾连平,刘光磊,张幸开,王治国,杨光.
过瘤胃豆粕对高产泌乳牛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J]
.中国奶牛,2012(22):41-43.
被引量:2
8
祝朋芳,陈长青,张惠华,罗凤霞,孙晓梅.
日本落叶松的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J]
.辽宁农业科学,2002(1):21-23.
被引量:2
9
何晓兰,姚青菊,刘桂华,张保龙,倪万潮.
夏蜡梅腋芽微繁殖及叶片不定芽再生[J]
.江苏农业学报,2009,25(6):1258-1262.
被引量:3
10
高军,顾宇书,邹立亚,范俊岗,赫巍,苑辉,陈军.
美国白蛾周氏啮小蜂有效积温及发育起点温度试验[J]
.防护林科技,2008,21(2):22-24.
被引量:4
辽宁林业科技
200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