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土壤氨挥发影响因子分析及减排潜力评价
1
作者 崔强 贾明飞 +3 位作者 乜兰春 赵文圣 胡淑明 周洪妹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5,共8页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和氨减排潜力,提出适合本地区的施肥方案,以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产中常规施肥方案为对照,设置不同的化肥减施方案,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氨挥发、番茄产量、品质和产投比的影响。利用相... 为探究日光温室土壤氨挥发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和氨减排潜力,提出适合本地区的施肥方案,以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产中常规施肥方案为对照,设置不同的化肥减施方案,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土壤氨挥发、番茄产量、品质和产投比的影响。利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明确了环境和土壤因子对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累积量为6.18~8.89 kg·hm^(-2),氨挥发随化肥施用量的减少而减少。土壤铵态氮浓度(X5)、土壤日平均温度(X7)和空气日平均温度(X9)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直接因子;土壤硝态氮浓度(X4)、土壤日平均湿度(X8)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间接因子。建立了氨挥发速率(Y)与它们的回归模型Y=-1.6677+0.0611X4+0.0375X5+0.0027X7-0.0010X8+0.0084X9(R2=0.9403,P<0.01)。在本试验条件下,化肥(氮素)减施10%~30%的施肥方案较常规施肥方案氨挥发积累量减少14.53%~30.55%。其中C5方案(有机肥增加30%,化肥减量30%)氨挥发量减少30.55%,番茄产量增加12.28%,可溶性糖含量增加1.19百分点,VC含量增加51.28%,产投比提高14.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生产 氨挥发 影响因子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约束下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原宇 乔英云 张永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78-1084,共7页
基于对CO_(2)具有“既是亟待减排的温室气体,又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双重性的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约束下的“污染温室因子禁排、CO_(2)净零排放、调控CH_(4)产生和排放”的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文中从两个方面提出... 基于对CO_(2)具有“既是亟待减排的温室气体,又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可再生资源”双重性的认知,本文首次提出了碳中和约束下的“污染温室因子禁排、CO_(2)净零排放、调控CH_(4)产生和排放”的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文中从两个方面提出绿色减排体系的构建:在国家层面,通过制定相关减排政策体系、进行国家超级工程和行动,为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依据、标准和规范,形成实施绿色碳减排的基石和支撑体系;在微观技术层面,通过全过程控碳排放的CO_(2)绿色减排技术,包括源头上避免高碳排放、过程中控制碳排放、末端强化碳循环与捕集利用(3CU)等。最后指出,依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以节能降耗和生物固碳为抓手,疏堵结合,满足自然界的碳循环平衡需求,高效低成本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低碳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应对气候变化的三赢,将会促进我国2030年前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温室因子绿色减排体系 降污 CO_(2)绿色 全过程控碳 碳循环与捕集利用 二氧化碳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降碳减排典型案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博明 孙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501,共7页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碳排放量大,降碳减排压力重,其中铅冶炼行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1/2的铅产品源自含铅废料的再生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湖南省含铅废渣再生利用行业的降碳减排现状,以湖南典型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 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碳排放量大,降碳减排压力重,其中铅冶炼行业尤为突出。目前,我国1/2的铅产品源自含铅废料的再生利用,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为了解湖南省含铅废渣再生利用行业的降碳减排现状,以湖南典型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为研究对象,参考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核算了该企业2023年不同来源和不同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结果表明,该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是能源作为原材料用途的排放,其次为净购入电力产生的排放。同时,对3家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进行了比较,表明使用清洁能源、开展余热回收、推广应用先进冶炼工艺可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是从源头提升含铅废渣再生利用企业降碳减排成效的有效手段。建议含铅废渣再生利用行业加快清洁能源、先进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推动行业的迭代与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铅废料 降碳 因子 碳达峰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可西 詹冰倩 +1 位作者 陈王宇 鲍海君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77-2890,共14页
开展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立足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视角,基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的基本认知,解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内涵,... 开展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立足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的视角,基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生态系统的基本认知,解析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内涵,借鉴人居环境健康圈层模型解构城市多尺度空间的核心要素,进而关联SDGs目标构建多尺度空间与多目标交互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理论框架,综合指标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开发本土化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杭州为案例城市开展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的基本内涵应是协同实现减污降碳、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等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综合水平;(2)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涵盖49个关键指标,分为强制性、引导性和倡导性三类指标,涉及单体建筑、基本单元、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四个空间尺度;(3)杭州四个阶段(2008—2023年)的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验证了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推动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需综合考虑单体建筑、基本单元、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四个维度的发展策略和协同效应。本文扩充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评估研究的理论体系,也为推动我国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多尺度空间 指标体系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减排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静 马友华 +2 位作者 杨书运 徐小牛 蒋旭东 《农业环境与发展》 CAS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全球变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中仅由畜牧业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动物肠道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 全球变暖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其中仅由畜牧业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成为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机制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动物肠道甲烷排放、动物粪便管理系统甲烷及氧化亚氮排放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在分析不同方法估算我国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础上,针对各排放因子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温室气体 放机制 影响因子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减排综述 被引量:41
6
作者 王玉英 李晓欣 +3 位作者 董文旭 张玉铭 秦树平 胡春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 华北平原作为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高水肥精细管理农田,高水高肥管理下其碳排放量高于秸秆还田的固碳量,其生态系统正在以每年77 g(C)×m^(-2)·a^(-1)的速度损失碳。华北平原农田>400 kg(N)×hm^(-2)·a^(-1)的过高氮素投入是造成其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土壤N2O排放强度在氮肥施入量为136 kg(N)×hm^(-2)·a^(-1)时最低,且在施氮量为317 kg(N)×hm^(-2)·a^(-1)时可获得最高作物产量。华北平原土壤中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消耗主要发生在0~90 cm土壤剖面内,>90 cm土层主要作为土壤包气带中的缓冲层而存在。当前降低华北平原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除了合理施肥和灌溉,还需要改变固有的农作制度,实行减免耕等保护性措施,并将减排和固碳同步进行。对华北平原温室气体净排放研究,今后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在地-气之间加强冠层尺度温室气体的原位连续在线监测研究,并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应用到此研究中以达到追踪其来源和比例构成的目的。2)在土壤包气带中,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探索土壤空气中温室气体的来源比例,探索剖面土壤温室气体产生和消耗对土壤-大气界面温室气体排放的响应机制。3)将模型研究应用于土壤-大气连续体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农田生态系统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 温室气体 放与 调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绿色税制改革的经济效应与碳减排效应 被引量:7
7
作者 朱军 张敬亭 李建强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41,共12页
基于2018年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社会核算矩阵,本文建立了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模型,对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税负水平提高、车辆购置税税负水平降低的政策趋势进行模拟。研究发现:(1)在设定的模拟范围内,最优税收政策为“环境保护税税负... 基于2018年投入产出表编制的社会核算矩阵,本文建立了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DCGE)模型,对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税负水平提高、车辆购置税税负水平降低的政策趋势进行模拟。研究发现:(1)在设定的模拟范围内,最优税收政策为“环境保护税税负水平提高25%以内,资源税税负水平提高50%~75%,车辆购置税税负水平降低50%以上”;(2)环境保护税与资源税组合政策实施时,环境保护税税负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政策的综合表现变差,而资源税则相反;(3)模拟结果表明,环境保护税和资源税改革对电力等重排放行业的碳减排有着积极作用;(4)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实施和第二产业地方性收费负担的减轻能够调和改革中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两难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税制体系 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效应 被引量:7
8
作者 冯新新 左涛 +4 位作者 孙宁 谢杰 高春雨 毕于运 王亚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02-712,共11页
探究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定量估算典型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为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减排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参考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UNFC... 探究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计算方法,定量估算典型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可为我国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减排量估算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支撑。参考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UN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方法学、CDM (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以秸秆自然腐解为基准线,建立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量计量方法。该计量方法包括项目边界、基准线排放、项目排放等方面。结果表明, 2019—2020年一个供暖季甘肃省临洮县5个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示范工程基准线排放量为1610.08 t CO_(2),项目排放量为104.67 t CO_(2),净减排量为1505.41 t CO_(2),约相当于减少了529.45 t标准煤的CO_(2)排放量。临洮县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每消耗1 t玉米秸秆原料,可减少1.17 t CO_(2)排放。本研究系统构建了基于秸秆自然腐解基准线的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温室气体减排量计量方法,完善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温室气体减排估算方法学体系,证明了秸秆成型燃料集中供暖工程具有明显的减排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成型燃料 集中供暖工程 温室气体 基准线 估算方法 参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减排路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冬梅 杨玲 +2 位作者 李博 周立志 张黎黎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4期149-157,共9页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是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建立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标体系,计算安徽省2001—2010年十年间各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利用回归分析预测安徽省2...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任务,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是实现国家减排目标的基本保障。通过建立安徽省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标体系,计算安徽省2001—2010年十年间各领域产生的温室气体,并利用回归分析预测安徽省2015年和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全省各地市温室气体排放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软件分析碳排放空间格局。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安徽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至2010年达到3.96x108 t。单位GDP碳排放量自2007年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碳减排的经济效益已有所提高。在各排放源类别中,原煤消耗产生碳排放量最多,且增势明显。区域格局分析表明,马鞍山市为省内工业发达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为能源及工业领域,排放量也较多,温室气体排放地域差异显著。根据安徽省经济发展特点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有针对性提出的减排对策对于健全全省碳减排体系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指标体系 市域分布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标准现状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15
10
作者 霍丽丽 姚宗路 +3 位作者 赵立欣 罗娟 张沛祯 张心怡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2-251,共10页
农业农村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也是固碳增汇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仍存在减排固碳底数不清、监测方法和核算标准体系不健全、认证缺乏指导依据等问题,因此,亟需构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农业农村是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也是固碳增汇的重要方面,我国农业农村领域仍存在减排固碳底数不清、监测方法和核算标准体系不健全、认证缺乏指导依据等问题,因此,亟需构建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标准体系,充分发挥标准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提升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技术水平和管理效能。本文对国内外农业农村领域碳排放、碳减排、固碳等相关标准进行梳理,分析现阶段标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明确建立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标准体系的思路及整体框架,加快关键领域标准制定与实施,重点围绕稻田甲烷、农田氧化亚氮、反刍动物肠道甲烷、畜禽粪污管理、秸秆露天焚烧及农村生活用能等“排放源”,农田和渔业“碳汇源”,以及可再生能源替代“减排源”等主要领域,研编一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提出标准体系建设有关建议,为推进农业农村领域建立健全统一的碳排放数据监测计量、核算、报告、核查等技术规范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 温室气体 碳汇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信部将启动绿色工厂试点 水泥节能减排成重点
11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60-160,共1页
记者获悉,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二季度内,工信部将启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重点任务,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及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等,开展绿色工厂试点。水泥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产业联盟人士表示... 记者获悉,为了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二季度内,工信部将启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重点任务,发布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及绿色工厂评价导则等,开展绿色工厂试点。水泥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产业联盟人士表示,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发挥水泥企业消纳废弃物功能,消除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污染,使其实现“三化”——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已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水泥窑 标准体系建设 实施指南 评价导则 绿色制造 产业联盟 三化 华新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土木工程施工中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浅析
12
作者 曹攀 《绿色中国》 2025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在“双碳”战略推动下,建筑行业面临碳排放强度降低40%的硬指标,绿色建材应用成为破局关键。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可减少30%的天然骨料消耗,气凝胶玻璃节能效率提升50%,水性涂料有害气体排放量低于50g/L。本文通过分析35个工程案例,构建... 在“双碳”战略推动下,建筑行业面临碳排放强度降低40%的硬指标,绿色建材应用成为破局关键。研究表明,再生混凝土可减少30%的天然骨料消耗,气凝胶玻璃节能效率提升50%,水性涂料有害气体排放量低于50g/L。本文通过分析35个工程案例,构建涵盖标准制定、技术研发、产业协同的三维体系,为解决材料成本增量超20%、技术适配不足等行业痛点提供路径,助力实现建筑业“十四五”碳减排18%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绿色建筑材料 全生命周期 标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发展:国际经验、减排效应与金融支持——基于成都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柏杨 刘佳颖 朱睿博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9,共12页
全球粮食体系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34%。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数字农业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及管理模式运用,为高碳农业向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现方式。成都R农业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形成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数字... 全球粮食体系相关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34%。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数字农业基于数字信息技术及管理模式运用,为高碳农业向低碳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实现方式。成都R农业公司通过数字科技手段,形成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数字化融合的数字农业发展模式,产生明显成效:一是通过减少化肥农药投入、降低生产运输环节能源消耗等方式,每年可实现直接二氧化碳减排约3166吨;二是投入减少及交易流程简化带来成本下降,农户经济效益提升约8%;三是数字农业技术运用形成大量的农户生产和交易数据,可以为农户增信并实现对传统抵质押品的替代,缓解长期困扰农村金融的信息不对称和缺乏合格抵押物问题。数字农业模式下的融资方式说明,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融合发展,相互促进,不仅必要,而且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农业碳 温室气体 绿色金融 数字金融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数字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碳排放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检验——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帆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1-39,共9页
以碳排放、碳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为准则层指标建立碳排放审计评价体系,根据专家意见获取各指标层相对权重,并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和测算这些企业的碳排放指数值,结果显示,多数企业重视碳排放指数值,并采取措施限制碳排放以达到监管机构... 以碳排放、碳减排、生态文明建设为准则层指标建立碳排放审计评价体系,根据专家意见获取各指标层相对权重,并对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和测算这些企业的碳排放指数值,结果显示,多数企业重视碳排放指数值,并采取措施限制碳排放以达到监管机构要求。然而,较少企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指数值,尤其是缺乏参与碳市场交易与产生绿色产值等创收手段。此外,虽然生物碳汇仍是企业采取的主要减排策略,但已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使用地质碳汇方式来进行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审计评价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经济 循环经济 环境审计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与启示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益纲 朴英爱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2-47,共6页
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积极推进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建立碳排放体系。目前为止,日本在温室气体减排上既有以JVETS为代表的全国性的尝试,又有以东京都ETS为代表的地方排放交易体系。此外,其面向国内外建立的较为成熟的信用抵消体系形... 日本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积极推进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建立碳排放体系。目前为止,日本在温室气体减排上既有以JVETS为代表的全国性的尝试,又有以东京都ETS为代表的地方排放交易体系。此外,其面向国内外建立的较为成熟的信用抵消体系形成对排放交易体系的重要补充。日本在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过程中严格的MRV机制、模式化的参与流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信用抵消体系及制度的适时推行对我国试点碳排放交易体系乃至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温室气体 信用抵消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分析的风电场GHGs减排效益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艺 段华波 +1 位作者 李强峰 谢明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3-660,共8页
风电设备生产及风电场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某100 MW陆上风电场为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其风机产品生产制造、运输、风电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等阶段的环境影响(以温室气体为归一化度量指标)进... 风电设备生产及风电场建设产生的环境影响备受关注.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某100 MW陆上风电场为例,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其风机产品生产制造、运输、风电配套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等阶段的环境影响(以温室气体为归一化度量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风电场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90000 t(以CO2当量计,排放强度为17.8 g/(kW·h)).其中,生产制造阶段占比最大(67.8%),其次为建设施工阶段(19.2%).与其他能源发电方式对比表明,风电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明显高于水电(以CO2当量计,约3.5 g/(kW·h)),但与光伏发电(以CO2当量计,约50 g/(kW·h))、生物质(以CO2当量计,约200 g/(kW·h))和火力(以CO2当量计,约800 g/(kW·h))等能源方式相比,减排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可再生能源 风力发电 陆上风电场 生命周期评价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当量 因子 建造阶段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完善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43
17
作者 卢露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7,共13页
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作出了在21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准确核算碳排放既是我国摸清碳排放底数,从而为国际谈判和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基础,... 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环境与气候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之一,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作出了在21世纪中叶前后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在此背景下,准确核算碳排放既是我国摸清碳排放底数,从而为国际谈判和碳减排政策制定提供支撑的基础,也是不同层级主体落实减排任务、评估完成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构建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现有的核算体系已难以适应我国开展碳减排工作的新要求,为此,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我国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碳达峰 放核算 温室气体清单 碳交易 碳足迹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低碳农业发展研究——以浙江省桐庐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永红 申屠兰欣 +1 位作者 陈刚 尉吉乾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69-172,179,共5页
建设农业强国,生态低碳农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桐庐县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探讨了低碳农业发展的策略,为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和制定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桐庐... 建设农业强国,生态低碳农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分析了桐庐县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探讨了低碳农业发展的策略,为实现农业节能减排和制定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桐庐县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体呈下降趋势,种植业的排放量是畜禽养殖业的3.2倍,农用地N2O排放量的比重最大;其中,化学氮肥产生的N2O是第一大排放源,水稻种植产生的CH4是第二大排放源,由生猪养殖引起的CH4和N2O是第三大排放源。农林牧渔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0.303~0.346 t CO_(2-eq)/万元之间。县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受节能减排政策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的影响较大,“肥药双减”“非粮化”“非农化”整治和生猪稳产保供等政策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桐庐县的节能减排效果。化肥减量增效、稻田施肥管理、农用地耕作制度优化、高标准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未来桐庐县绿色低碳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温室气体 低碳农业 绿色发展 桐庐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低碳农业 促进农业减排固碳 被引量:3
19
作者 农新 《农村新技术》 2021年第12期4-7,共4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的目标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十四五”规划也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入其中。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措施,也是潜力所在。今年11月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发布了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十大技术模式,是首次以减排固碳为主题发布相关技术模式。本期策划关注当前农业减排固碳情况,重点针对稻田甲烷减排和畜禽粪便管理中的温室气体减排关键技术进行介绍,供广大种养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固碳 政府工作报告 碳中和 二氧化碳 目标承诺 绿色低碳发展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 被引量:1
20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7期19-19,共1页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方案》明确,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作出系统部署。《方案》明确,围绕种植业节能减排、畜牧业减排降碳、渔业减排增汇、农田固碳扩容、农机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替代等6项任务,实施稻田甲烷减排、化肥减量增效、畜禽低碳减排、渔业减排增汇、农机绿色节能、农田碳汇提升、秸秆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科技创新支撑、监测体系建设等10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发展改革委 监测体系建设 绿色节能 节能 固碳 实施方案 秸秆综合利用 低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