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渐江及其诗画中的精神品格 被引量:4
1
作者 高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45-752,共8页
明末清初,新安画派始有面貌,渐江作为这一画派的旗帜,以其"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画学思想,不仅带动徽州一地绘画繁荣,亦影响了有清以降中国文人画的美学取向。渐江及其诗、画中所呈现出的"遗民"风骨、学人品格、超脱... 明末清初,新安画派始有面貌,渐江作为这一画派的旗帜,以其"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画学思想,不仅带动徽州一地绘画繁荣,亦影响了有清以降中国文人画的美学取向。渐江及其诗、画中所呈现出的"遗民"风骨、学人品格、超脱情怀和标立新貌的精神品格,虽逾三百多年历史,却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精神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渐江的思想嬗变及对其画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吕少卿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6年第3期14-19,共6页
早年渐江的思想是“据于儒”,这一时期儒家的入世和济世的观念一直是渐江的主体精神状态,儒家思想对于渐江绘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明亡前后渐江处于“据于老、依于儒”的精神状态,而“逃禅”前后的渐江,思想中又参杂着道、儒、佛的成... 早年渐江的思想是“据于儒”,这一时期儒家的入世和济世的观念一直是渐江的主体精神状态,儒家思想对于渐江绘画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明亡前后渐江处于“据于老、依于儒”的精神状态,而“逃禅”前后的渐江,思想中又参杂着道、儒、佛的成分。他晚年的总体思想状态是“据于佛,依于老,游于儒”。渐江思想的这种嬗变,对于形成和强化他冷、寂的山水画风是极为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决定性的因素。终其一生,儒家思想的因素或隐或现地存在于渐江的思想和绘画当中,其绘画美学精神也符合儒家“文质彬彬”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思想 嬗变 影响 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艺术及其画学思想成因 被引量:2
3
作者 高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5-50,201-202,共6页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然而画学思潮却异常活跃,作为新安画派旗帜人物的渐江,以其"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画学思想,名著画坛,成为当时文人画家的典型。渐江所处的时代和多蹇的人生遭际,导致他皈依佛门,隐居山林,向大自然讨生活;他对...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然而画学思潮却异常活跃,作为新安画派旗帜人物的渐江,以其"敢言天地是吾师"的画学思想,名著画坛,成为当时文人画家的典型。渐江所处的时代和多蹇的人生遭际,导致他皈依佛门,隐居山林,向大自然讨生活;他对传统的继承、理解与认知,促使其走向以"真山水为稿本"的创新之路,成就了他"不与人同"的品格气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敢言天地是吾师 画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统之路:渐江与董其昌语境中的师古与师造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24,I0001,共6页
渐江在明亡之前主要师法古人,自武夷归歙以后,巧妙地将倪瓒的皴法与黄山一带的实景风貌相结合,从而形成其独有的画面面貌。因为时代的契机,渐江的绘事经历无意中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董其昌的一些论述,由此渐江似乎走上了一条师古人而后... 渐江在明亡之前主要师法古人,自武夷归歙以后,巧妙地将倪瓒的皴法与黄山一带的实景风貌相结合,从而形成其独有的画面面貌。因为时代的契机,渐江的绘事经历无意中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董其昌的一些论述,由此渐江似乎走上了一条师古人而后师造化的“绝近画中山”的“正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倪瓒 董其昌 黄山图册 “正统”之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入闽时间、目的考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
关于渐江入闽的时间及目的历来争执颇多,尚无定论,本文从史料中分丝析缕,认为渐江入闽当在乙酉七月前,亦印“乌聊既定”之前,渐江入闽之目的也并非如一般所谓的“抗清”之说,而只是为了避乱或出游。仅为一家之言,以就教于方家。
关键词 渐江 入闽 时间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与倪瓒取法传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4,共6页
本文对渐江与倪瓒对传统的取法作了翔实的分析和比较研究,并着重阐述了渐江承传传统中对倪瓒的取法。
关键词 渐江 倪瓒 取法传统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渐江山水画的“静境”之美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志正 《美术大观》 2017年第2期72-73,共2页
渐江以平淡无奇的笔墨描绘出自然的纯真之美,给人营造出一份静谧、清幽的意境。其作品给当时画坛注入一股新的生机,并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可,影响广泛,其作品章法洗练简逸、笔墨秀逸凝重、意境孤寂静谧,体现了独特的"静境"之美。
关键词 渐江 山水画 静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及其《黄山图》册 被引量:2
8
作者 鲁颖 《中国书画》 2021年第3期54-88,I0001,I0002,1,F0004,共39页
一、渐江生平简述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为僧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别号梅花古衲。弘仁一生是清寂孤苦的,他出生于安徽歙县江家坞,江氏乃当时歙县的望族,然而弘仁幼年父亲亡故,家道中落,与母亲相依... 一、渐江生平简述渐江(1610—1664),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为僧后法名弘仁,字无智,号渐江,别号梅花古衲。弘仁一生是清寂孤苦的,他出生于安徽歙县江家坞,江氏乃当时歙县的望族,然而弘仁幼年父亲亡故,家道中落,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曾拜当地名儒汪无涯为师,研习五经,准备参加科考。在此期间,他"尝掌绿而舌学,以铅堑膳母",过着非常清苦但却事母至孝的生活。王泰徵在《渐江和尚传》记载了他曾为母亲"一日负米行三十里,不逮期,欲赴练江死"的经典故事,可见他是一个孝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弘仁 鸥盟 安徽歙县 经典故事 三十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渐江的思想嬗变及对其画风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吕少卿 《中国书画》 2017年第5期54-59,共6页
渐江所处是一个分崩离析、天下大乱、明清易祚的时代。崇祯甲申之变(1644)时渐江年方三十四,他的家乡徽州一带仍然是南明疆域,直到第二年九月才成为大清属土。
关键词 画风 嬗变 渐江 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年谱简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明哲 《书画艺术》 2021年第3期68-81,共14页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一岁俗姓江,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法号弘仁。徽州府歙县桃源坞人。是年,程嘉燧,四十六岁。李流芳,三十六岁。僧古航,二十六岁。萧云从,十五岁。金声,十三岁。王泰徵,十一岁。... 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年)一岁俗姓江,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法号弘仁。徽州府歙县桃源坞人。是年,程嘉燧,四十六岁。李流芳,三十六岁。僧古航,二十六岁。萧云从,十五岁。金声,十三岁。王泰徵,十一岁。江天一,九岁。王玄度,八岁。汪度,八岁。程正揆,七岁。汪沐日,六岁。许楚,六岁。程邃,四岁。吴山涛,二岁。僧寓安来黄山,建掷钵禅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正揆 萧云从 李流芳 渐江 弘仁 程邃 明万历 天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绘画与当代摄影艺术创作的共性研究
11
作者 田世彬 李超峰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2期212-213,共2页
渐江绘画艺术创作题材、元素都取写于生活,多以家乡景物、生活体验为基础,并研习前辈众家技艺之长,加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修成自身画风。当代摄影艺术界的彭祥杰、陈志勇、傅文俊几位大家是纪实摄影、专题摄影、观念摄影创作领域中的代表... 渐江绘画艺术创作题材、元素都取写于生活,多以家乡景物、生活体验为基础,并研习前辈众家技艺之长,加上自己对艺术的理解修成自身画风。当代摄影艺术界的彭祥杰、陈志勇、傅文俊几位大家是纪实摄影、专题摄影、观念摄影创作领域中的代表,他们的摄影创作同样反映出取写生活,研众修我,秉持交融演进的艺术创作理念。本文就创作理念上对渐江绘画艺术与摄影艺术的共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绘画 当代摄影 创作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偕师入闽与逃禅入净:渐江山水画中的流行语言
12
作者 吕少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68,I0003,共6页
文章考证了渐江“逃禅”前“偕师入闽”的“师”,提出了“汪洪道”说。认为渐江在佛门中并未隔离与外界的交往,即使晚年宗净土宗时亦是,交游中的渐江既看到了倪瓒等前人真迹,也感受到时代变革下画坛的流行语言。这种流行语言反映了当时... 文章考证了渐江“逃禅”前“偕师入闽”的“师”,提出了“汪洪道”说。认为渐江在佛门中并未隔离与外界的交往,即使晚年宗净土宗时亦是,交游中的渐江既看到了倪瓒等前人真迹,也感受到时代变革下画坛的流行语言。这种流行语言反映了当时的风气、思潮、时代特征,对于渐江而言,他与流行语言若即若离的关系是意味深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偕师入闽 汪无涯 逃禅入净 山水画 流行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与审美的动态交织——渐江画作的生态美学阐释
13
作者 韩娟 赵谦 《人文天下》 2023年第12期86-92,共7页
新安山水画以凸显生命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为旨归,展现了皖籍文人画家以全部的人格力量镌刻自然景物而进入的“共融玄境”。渐江是皖籍文人画家的杰出代表,本文以生态美学批评为视角,探讨渐江作品中的主体间性之美、共存共荣之美... 新安山水画以凸显生命主体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为旨归,展现了皖籍文人画家以全部的人格力量镌刻自然景物而进入的“共融玄境”。渐江是皖籍文人画家的杰出代表,本文以生态美学批评为视角,探讨渐江作品中的主体间性之美、共存共荣之美、生态栖居之美,阐释生态机制和艺术审美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启迪人们关注现实社会的生态失衡问题,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期拓展传统艺术的时代属性,提振地域文化的学术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生态美学 主体间性 新安画派 生态栖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绘画艺术现代意识取向及徽派版画对其创作的影响
14
作者 曹明 闻建强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11-12,共2页
作为开启"貌写家山"写生画派的一代宗师,渐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对艺术史的价值更体现在其艺术风格所表现出的现代意识取向,即现代平面意识。同时,徽派版画对渐江艺术风格的影响也为徽文化体系内各艺术门类横向比较提... 作为开启"貌写家山"写生画派的一代宗师,渐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但他对艺术史的价值更体现在其艺术风格所表现出的现代意识取向,即现代平面意识。同时,徽派版画对渐江艺术风格的影响也为徽文化体系内各艺术门类横向比较提供了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现代意识 徽派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书画交游考略
15
作者 吕少卿 《中国书画》 2007年第7期58-65,共8页
渐江的交游中鲜有为官者,王泰徵曾云其平生畏"除目中人",几从不与之交游。其交往多为隐居不仕之士和僧道之徒,这种交游与他的思想、心态关系极大,对他的画风亦存在着重大影响。具体而言,渐江交游可分为几类来叙述,其中与徽商... 渐江的交游中鲜有为官者,王泰徵曾云其平生畏"除目中人",几从不与之交游。其交往多为隐居不仕之士和僧道之徒,这种交游与他的思想、心态关系极大,对他的画风亦存在着重大影响。具体而言,渐江交游可分为几类来叙述,其中与徽商的交游在渐江画风形成中关系颇大。当然,渐江与一些遗民、逸民诗人、画家的交往对于其诗文、书画风格的形成和成熟也存在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画风 丰溪 汤燕生 居士 许楚 优婆塞 书画 龚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渐江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渊源
16
作者 吕少卿 《书画世界》 2021年第2期10-16,F0002,F0004,共9页
渐江的绘画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对“澄怀观道”的自然体味、对“画写性灵”的精神追求、对“孤”“静”的强调以及对文人画审美理想的重视和阐发等方面,本文从三方面论述了渐江绘画美学思想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渐江 绘画美学思想 渊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渐江山水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7
作者 王越 谷婷伟 赵梦雪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6期10-11,共2页
渐江山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构图、空灵的意境、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师承汪无涯、倪瓒,学于众多名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开一代文人画之新风尚。作为新安画派的领袖人物,渐江利用多变的构图和章法创新作品,也对该文作... 渐江山水画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构图、空灵的意境、浓郁的生活气息。他师承汪无涯、倪瓒,学于众多名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开一代文人画之新风尚。作为新安画派的领袖人物,渐江利用多变的构图和章法创新作品,也对该文作者的创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 意境 笔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山水画的师承与独创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美玲 《艺术探索》 2015年第3期27-32,共6页
渐江为解决山水画布局、构图、笔墨和物象形、质等问题,广师诸家。他从巨嶂山水画中习得层叠山石和利用画面中轴线营造整体气势的方法;又从名家山水的构图和笔墨中,习得具体构图和物象形、质的表现方法;还曾受徽州版画的影响。渐江在师... 渐江为解决山水画布局、构图、笔墨和物象形、质等问题,广师诸家。他从巨嶂山水画中习得层叠山石和利用画面中轴线营造整体气势的方法;又从名家山水的构图和笔墨中,习得具体构图和物象形、质的表现方法;还曾受徽州版画的影响。渐江在师法造化的基础上,形成了简净、清逸、与世隔绝而又圆满自足的山水画风格,促进了新安画派独特画风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江山水画 风格 巨嶂山水 元人画意 徽州版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题款看书风对梅清与渐江黄山画作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国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46,共5页
本文利用图像比较,结合文字史料,从作品题跋这一环节出发进行探讨,总结了清初时代梅清和渐江这两位主要以黄山为创作对象的画家的艺术风格特征,揭示了观照对象相同而呈现方式却完全迥异的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两人在书风上有着很... 本文利用图像比较,结合文字史料,从作品题跋这一环节出发进行探讨,总结了清初时代梅清和渐江这两位主要以黄山为创作对象的画家的艺术风格特征,揭示了观照对象相同而呈现方式却完全迥异的现象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两人在书风上有着很大差异。又,通过分析两人书法与各自绘画创作的共通之处,进而肯定了在古典艺术情境下,书风对画风确立所起到的先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清 渐江 黄山画作 题跋 书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江的人品与画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燕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202-204,161,共4页
渐江是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他的绘画作品,既有元人超隽的意境,又有宋人精密的特点,使他成为"新安画派"的壮丽大纛,矗立于中国近代画坛之上,他不甘囿于先人藩篱,勇于常变,这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本... 渐江是明末清初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他的绘画作品,既有元人超隽的意境,又有宋人精密的特点,使他成为"新安画派"的壮丽大纛,矗立于中国近代画坛之上,他不甘囿于先人藩篱,勇于常变,这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本文通过把渐江的出生地点、出家前后的名字、一生经历、诗歌、绘画的内容、风格,和徽州山水、徽州文化、微州人的一个诨号——徽骆驼等等联系一起,对渐江的人品与画品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画论 艺术创作 作品 渐江 人品 画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