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研究述评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墨耘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对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研究发现,人们对人的特性(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的内隐认知理论,制约调节着他们对人的行为的理解和反应。人们持有的不同内隐人格理论导致他们不同的... 对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的研究是近年来社会认知研究的一个新趋势。研究发现,人们对人的特性(如智力、品德和人格特征等)的内隐认知理论,制约调节着他们对人的行为的理解和反应。人们持有的不同内隐人格理论导致他们不同的社会认知模式和行为反应方式。实体论者由于认为人的特性是固定不变的,而倾向于用抽象概括化的和静态的内在特质来理解人的行为;而渐变论者由于认为人的特性是动态可塑的,而倾向于用影响心理动态过程的内外具体调节因素来理解人的行为。作者在综述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知 内隐人格理论 实体论 渐变论 心理模型 实体论者 渐变论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句法演化渐变论——评Ljiljana Progovac教授的《演化句法》
2
作者 吴玲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35-143,共9页
依据生物演化的基本规律,运用句法解构和内部构拟等方法,句法演化可分为CP>TP>vP>VP/SC等演化层次。句法演化依次经历了聚合原型阶段、原型并列阶段和具体功能语类阶段三个阶段。独立小句、没有vP层次的不及物小句和离心动名... 依据生物演化的基本规律,运用句法解构和内部构拟等方法,句法演化可分为CP>TP>vP>VP/SC等演化层次。句法演化依次经历了聚合原型阶段、原型并列阶段和具体功能语类阶段三个阶段。独立小句、没有vP层次的不及物小句和离心动名词等结构是各阶段留下的活化石,各演化阶段渐变演化过程中留下的语言生物设计痕迹体现了语言演化的连续性和自然选择思想。各演化阶段渐次体现了交际优势,交际压力是驱动语言演化的根本原因。基于广阔的学科理论,本书以英语等语言事实为具体观察对象,运用内部构拟和句法解构等方法,构建了语言演化渐变论,提出了语言演化研究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jiljana Progovac 《演化句法》 演化渐变论 内部构拟 句法解构 句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结构渐变开孔率对高速磁浮隧道出口微气压波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洁 郭秉筠 +3 位作者 王崟宇 余越 许澳 韩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12-1922,共11页
列车速度的大幅提升加剧了车-隧耦合气动效应,高速磁浮隧道洞口产生的微气压波强度大幅增大,产生“声爆”现象。因此,当列车速度达到600 km/h及以上时,如何有效降低微气压波成为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开展时速600 km高速磁浮... 列车速度的大幅提升加剧了车-隧耦合气动效应,高速磁浮隧道洞口产生的微气压波强度大幅增大,产生“声爆”现象。因此,当列车速度达到600 km/h及以上时,如何有效降低微气压波成为空气动力学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开展时速600 km高速磁浮列车通过隧道时产生的微气压波缓解方法研究,在提出的新型渐变开孔-断面扩大型缓冲结构基础上,采用k-ε双方程湍流模型、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和滑移网格技术,对高速磁浮列车以时速600 km通过2 km的单线隧道进行数值仿真。结合网格无关性以及数值仿真验证,分析4种不同开孔率渐变开孔缓冲结构下初始压缩波的基本特征以及出口处微气压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列车驶入渐变开孔-断面扩大型缓冲结构时,由于缓冲结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气流通过透孔流向外部,气流外泄导致在端口处产生的微气压波强度减弱。当渐变开孔-断面扩大型缓冲结构的开孔率分别为7.5%、17.5%和27.5%时,相较于隧道两端口为传统断面扩大型无开孔缓冲结构,隧道出口20 m处的微气压波幅值依次为203.9、148.1和138.0 Pa,分别减缓了51.8%、65.0%和67.4%。随着渐变开孔-断面扩大型缓冲结构开孔率的增加,对于微气压波的缓解效果不断增强,27.5%开孔率下的缓解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时速600 km及以上高速磁浮隧道洞口缓冲结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孔率 渐变开孔-断面扩大型缓冲结构 初始压缩波 磁浮列车 微气压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算法渐变式液压缓冲器的优化研究
4
作者 尤小梅 侯晓冬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6-181,共6页
以履带车辆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其缓冲性能,建立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以最大缓冲效率为优化目标,以高压腔半径、阻尼孔半径、长度及节流杆初始半径为变量建立了缓... 以履带车辆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其缓冲性能,建立缓冲过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数值仿真分析了结构参数对缓冲特性的影响。以最大缓冲效率为优化目标,以高压腔半径、阻尼孔半径、长度及节流杆初始半径为变量建立了缓冲器优化模型,分别采用蚁群算法、萤火虫优化算法及麻雀搜索算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原有结构的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在3种算法优化后,缓冲效率得到提升,缓冲力及压强差的峰值显著下降,其中麻雀搜索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在缓冲器的组合优化中收敛速度更快,优化效果也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变节流式液压缓冲器 数值仿真 缓冲效率 组合优化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穿颅声阻抗梯度渐变匹配层材料的设计与优化
5
作者 易振宇 陈洁 +3 位作者 陈恬甜 吴勇军 洪子健 黄玉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穿颅超声脑成像技术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颅骨与周围组织间存在显著的声阻抗差异,导致超声波在界面处产生强烈反射,使得超声难以有效穿透颅骨实现颅内组织和血流成像。因此本研究设计并优化了用于超声穿颅的声阻抗梯度渐变... 穿颅超声脑成像技术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然而,颅骨与周围组织间存在显著的声阻抗差异,导致超声波在界面处产生强烈反射,使得超声难以有效穿透颅骨实现颅内组织和血流成像。因此本研究设计并优化了用于超声穿颅的声阻抗梯度渐变匹配层材料参数。结果显示,在1~2 MHz宽频范围内,该匹配层展现出与理想连续渐变匹配层相近的优异增透效果,能有效减小成像目标的形状畸变并增强图像信号。此外,弯曲颅骨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实用前景。本研究为实验制备超声穿颅声阻抗梯度渐变匹配层材料提供了重要指导,同时为匹配层的优化和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阻抗梯度渐变 超声穿颅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提花结构成形及其呈色特征
6
作者 陆爽怿 陈思 周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6-101,共6页
为通过单经单纬交织在双经四纬提花织物表层实现渐变织纹效果,基于双层结构原理提出含8种显色结构类型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提花结构模型。基于阴影组织成形原理构建表层组织库,并讨论里层经纬浮沉规律与表里层关系配置类型,用于双经四... 为通过单经单纬交织在双经四纬提花织物表层实现渐变织纹效果,基于双层结构原理提出含8种显色结构类型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提花结构模型。基于阴影组织成形原理构建表层组织库,并讨论里层经纬浮沉规律与表里层关系配置类型,用于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组织成形及数量统计,最终模拟试样来分析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提花结构的呈色特征。结果表明:以缎纹组织为基础组织时,双经四纬提花结构模型含经纬浮沉规律超10^(60)个,其中,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提花结构显色组织数目超10^(29)个;将红、黄、绿、蓝、黑、白6种原色丝线作为经、纬纱线色彩,试样表层具有实现黑白灰无彩色的明度调控以及单一色相有彩色的明度与饱和度调节的能力,可指导双经四纬单纬渐变显色提花产品体系构建与产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提花 双经 双层织物 单纬渐变显色 结构成形 结构显色 织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侗语声母送气引起气调的复杂渐变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红 毕谦琦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104,共18页
文章测量了侗语8个方言点与送气塞音声母相关的三个参数,即代表送气长短的VOT、代表送气声母后接元音音高的F0、代表气声化程度的谐波差H1-H2,发现听感上差不多的音类,在不同方言,甚至同一个方言不同调类,三个参数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 文章测量了侗语8个方言点与送气塞音声母相关的三个参数,即代表送气长短的VOT、代表送气声母后接元音音高的F0、代表气声化程度的谐波差H1-H2,发现听感上差不多的音类,在不同方言,甚至同一个方言不同调类,三个参数的实际情况并不完全相同。这些不同,很大程度上源于音类演变的程度不同。由这些不同推测,侗语声母送气引起气调产生的音变过程,源于送气特征逐步消退,元音不断气声化,声调的音高逐渐降低,直至产生调类的分化,在此之后,又有送气的彻底消失和发声态差异的消失。可以看出,侗语声母送气引起气调的过程,是一个基于多个特征逐步发生变化的复杂渐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语 气调 送气 音高 气声 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行开采渐变煤柱下沿空巷道分区协同支护技术研究
8
作者 房万伟 郝清旺 +5 位作者 董金法 陈建刚 刘统申 张勇 刘其路 张吉祥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48,共7页
为解决上行开采渐变煤柱条件下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的难题,以榆树井煤矿1206工作面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揭示该条件下沿空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基于协同支护理论,提出分区协同支护设计方... 为解决上行开采渐变煤柱条件下沿空巷道稳定性控制的难题,以榆树井煤矿1206工作面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调研、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揭示该条件下沿空巷道的变形破坏机理。基于协同支护理论,提出分区协同支护设计方案,并通过现场试验段巷道变形监测验证其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206辅运巷大变形破坏的主要诱因包括围岩力学性质劣化、遇水软化、工程应力扰动及煤柱渐进变窄等;通过弹塑性理论计算,确定该沿空巷道保护煤柱最小宽度为15 m,并据此将巷道划分为强影响区、中影响区与弱影响区,针对性地形成各分区控制对策并开展现场应用;监测数据显示,新技术应用后巷道围岩累计变形量平均降低30%以上,有效遏制了上行开采渐变煤柱条件下沿空巷道的围岩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采 渐变煤柱 沿空巷道 分区支护 围岩大变形 弹塑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近距离煤层渐变层间距下伏巷道分区域支护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钢举 梁冰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7,共12页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渐变层间距下伏巷道层间顶板厚度较小且波动变化较大的特殊赋存条件,下伏巷道面临着单一支护方案难以适应渐变层间顶板极易破碎、围岩变形量大等难题,以泰山隆安煤矿11下309工作面回风巷的1~7 m渐变层间顶板为研究背景... 针对极近距离煤层渐变层间距下伏巷道层间顶板厚度较小且波动变化较大的特殊赋存条件,下伏巷道面临着单一支护方案难以适应渐变层间顶板极易破碎、围岩变形量大等难题,以泰山隆安煤矿11下309工作面回风巷的1~7 m渐变层间顶板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手段对极近距离条件下采空区煤柱底板三维应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下伏巷道层间顶板厚度变化对巷道围岩变形规律及破坏特征的差异性,揭示极近距离下伏巷道渐变层间顶板厚度变化与巷道围岩破坏的内在联系,提出了极近距离渐变层间距下伏煤层巷道围岩分区域支护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近距离采空区的遗留煤柱底板三维应力衰减演化规律,当层间距较小时下伏巷道围岩的垂直应力、水平应力扰动对巷道围岩变形影响严重;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不同错距及层间距厚度变化因素对下伏巷道围岩破坏形态及变形规律的差异性,构建了下伏巷道围岩水平应力、垂直应力、变形规律及破坏形态评价指标,对巷道围岩破坏形态进行分类,得出了极近距离渐变层间距下伏巷道围岩破坏变形的临界层间距为3 m;基于巷道顶板厚度变化提出了渐变层间顶板厚度<3 m和>3 m工况条件下的分区域支护设计,结合现场分区域支护效果得出回风巷变形较小,验证了临界层间3 m条件下的分区域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近距离煤层 渐变层间距 巷道围岩控制 底板破坏深度 支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抗渐变特性检测的中压线路树枝碰线故障识别方法
10
作者 唐瑞 张文海 +1 位作者 杨淳岚 陈天翔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9,共12页
中压配电线路的树枝碰线故障极易诱发森林火灾并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灵敏准确地识别树枝碰线故障对于保障供电安全和公共安全有重要意义。基于澳大利亚“植被引燃测试”的树枝碰线公开实验数据,针对树枝碰线引起的单相接地故障,在分析碰... 中压配电线路的树枝碰线故障极易诱发森林火灾并造成严重安全事故,灵敏准确地识别树枝碰线故障对于保障供电安全和公共安全有重要意义。基于澳大利亚“植被引燃测试”的树枝碰线公开实验数据,针对树枝碰线引起的单相接地故障,在分析碰线至树枝引燃全物理过程的基础上,发现95%以上树枝碰线故障在初期存在相似的阻抗渐变过程。树枝阻抗因放电升温呈现双指数衰减特性,并进一步提出基于双指数曲线拟合的阻抗渐变特性检测识别方法。基于PSCAD/EMTDC仿真数据、公开实验数据集和真型实验测试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适用于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不同类型树种的快速准确识别,为树枝碰线故障识别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枝碰线故障 阻抗渐变特性 最小二乘拟合 非线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阶跃渐变层结构纤维素/Ti_(3)C_(2)T_(x)气凝胶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波性能
11
作者 李一 张恒宇 +3 位作者 郭雯卓 陈剑英 王妮 肖红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26,共10页
为拓宽吸波频段,获得高效吸波材料,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_(3)C_(2)T_(x))为导电填料,制备了三维多孔气凝胶吸波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衍射仪、矢量网络分析仪表... 为拓宽吸波频段,获得高效吸波材料,以纤维素纳米纤维(CNF)为骨架、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_(3)C_(2)T_(x))为导电填料,制备了三维多孔气凝胶吸波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衍射仪、矢量网络分析仪表征了其结构与各项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气凝胶的多孔结构及Ti_(3)C_(2)T_(x)的导电损耗,使得CNF/Ti_(3)C_(2)T_(x)复合气凝胶具有吸波效能,改变Ti_(3)C_(2)T_(x)含量及气凝胶厚度可调节吸波带宽和峰值。根据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 STUDIO SUITE仿真模拟结果,制备Ti_(3)C_(2)T_(x)质量分数依次为1%、25%、50%的CNF/Ti_(3)C_(2)T_(x)复合气凝胶,在电磁波入射方向按照特征阻抗从大到小叠层构建阻抗阶跃渐变的多层复合结构吸波材料,该材料具有更好的阻抗匹配和衰减损耗性能,反射损耗最小可达-15.9 dB,有效吸收带宽覆盖整个X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波材料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 纤维素气凝胶 层结构 阻抗阶跃渐变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的传输特性
12
作者 何琼 霍楠 +1 位作者 武晋泽 李晋红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483,共9页
为了研究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传输的光谱特性,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了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传输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光谱调制函数与拓扑荷、径向指数、光纤传输距离等参数的依... 为了研究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传输的光谱特性,利用广义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推导了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传输时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光谱调制函数与拓扑荷、径向指数、光纤传输距离等参数的依赖关系。结果表明,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传输时,光谱调制函数和光谱强度的空间分布经历周期性的聚焦与扩散,但时空耦合效应使得两者不再呈对称分布;对于不同中心波长的光束,波长越长,经光谱调制函数调制后的光谱的第2个峰的峰值越高;当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的持续时间为3 fs且传输距离一定时,光谱在离轴位置8.99μm处分裂出两个峰值高度相等的峰,此时可以观察到光谱开关现象,离轴位置越过该点处时,光谱位移由红移迅速跃变为蓝移。此研究为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在渐变折射率光纤中传输的光谱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信息编码和传输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物理 拉盖尔-高斯超短脉冲激光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渐变折射率光纤 光谱特性 光谱调制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变组分背势垒GaN HEMT器件特性研究
13
作者 张瑞浩 万发雨 +3 位作者 徐儒 徐佳闰 李月华 宋润陶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高频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的短沟道效应是限制其射频性能的重要原因,通常采用背势垒结构来提高二维电子气的限域性,抑制短沟道效应。然而背势垒层的加入会增加寄生电阻与栅极电容,使电流增益截止频率f_(t)与最大震荡频率f_(max)降低。因此... 高频氮化镓微波功率器件的短沟道效应是限制其射频性能的重要原因,通常采用背势垒结构来提高二维电子气的限域性,抑制短沟道效应。然而背势垒层的加入会增加寄生电阻与栅极电容,使电流增益截止频率f_(t)与最大震荡频率f_(max)降低。因此,本文采用了一种铝组分渐变的铝氮化镓背势垒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器件的f_(t)和f_(max)。研究结果表明:与组分为0.05的固定组分背势垒相比,0~0.1渐变组分背势垒器件的最大震荡频率f_(max)最高提升了11.1 GHz,达到150.9 GHz。其射频功率特性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当工作频率为8 GHz时,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达到5.2 W/mm,功率增益达到14.8 dB,功率附加效率达到了3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基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器件 渐变组分背势垒结构 短沟道效应 二维电子气限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导槽进口渐变段泥石流运动特征数值模拟研究
14
作者 宋哲源 刘建康 +4 位作者 张恒翔 韩晓兰 刘健勋 易婷 周林均 《自然灾害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进口渐变段作为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当易引发泥石流堵塞、爬高等问题,致使防治工程失效。文中采用ANSYS CFX软件,探究了不同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身宽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进口渐变段运动特征的影响关系。研... 进口渐变段作为排导槽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不当易引发泥石流堵塞、爬高等问题,致使防治工程失效。文中采用ANSYS CFX软件,探究了不同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身宽度下泥石流在排导槽进口渐变段运动特征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试验条件下,泥石流流速与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和槽宽均呈负相关关系;泥石流泥痕高度与极限剪应力、收缩角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槽宽呈正相关关系。基于推导的无量纲理论公式计算结果发现:泥石流流速变化率受收缩角度的影响最大,受槽宽的影响最小;泥石流泥痕高度变化率受极限剪应力的影响最大,受槽宽的影响最小。文中研究成果为排导槽设计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对实现更高排导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槽 进口渐变 运动特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状氧化铝微结构渐变折射率的计算及实验研究
15
作者 付秀华 苏久麟 +4 位作者 潘永刚 王奔 林兆文 张功 孙文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226,共10页
针对草状氧化铝的微纳结构对折射率的影响,采用台体计算法与柱体计算法计算氧化铝的体积,使用Clausius-Mossotti方程式与MATLAB软件拟合计算微纳结构的折射率变化,使用TFC软件进行拟合,最终计算出草状氧化铝的渐变折射率,研究其微结构... 针对草状氧化铝的微纳结构对折射率的影响,采用台体计算法与柱体计算法计算氧化铝的体积,使用Clausius-Mossotti方程式与MATLAB软件拟合计算微纳结构的折射率变化,使用TFC软件进行拟合,最终计算出草状氧化铝的渐变折射率,研究其微结构的形貌特征及渐变折射率的分布,计算其可见光减反射性能。采用电子束沉积氧化铝薄膜,通过对沉积温度、水煮工艺等参数的优化,获得了不同结构的草状氧化铝纳米薄膜,制备了可见光波段420~680 nm的减反射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状氧化铝 渐变折射率 折射率计算 减反射膜 分层介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定向结晶法生长浓度渐变Yb∶YAG激光晶体及光谱性能研究
16
作者 丁雨憧 张灵 +4 位作者 李海林 张月 唐杨 强铭 林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8-1698,共11页
本文采用水平定向结晶(HDC)法成功生长出180 mm×81 mm×16 mm的浓度渐变Yb∶YAG激光晶体,从放肩部位和尾部分别获取了尺寸为40 mm×40 mm×7 mm、70 mm×70 mm×7 mm的Yb∶YAG激光晶体板条各两件。采用632 nm... 本文采用水平定向结晶(HDC)法成功生长出180 mm×81 mm×16 mm的浓度渐变Yb∶YAG激光晶体,从放肩部位和尾部分别获取了尺寸为40 mm×40 mm×7 mm、70 mm×70 mm×7 mm的Yb∶YAG激光晶体板条各两件。采用632 nm激光、偏光应力仪对晶体板条的光学性质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发现靠近晶坯自由表面的板条内部通透,无散射光路,应力较小且分布均匀,表明该晶体板条具有优异的光学质量。进一步测试分析了晶体板条不同位置处的吸收光谱,根据935 nm波长处的吸收系数计算出Yb^(3+)的掺杂浓度,发现40 mm×40 mm×7 mm的激光晶体板条中Yb^(3+)掺杂浓度沿晶体生长方向逐步增加,浓度梯度约为0.42%/cm;而70 mm×70 mm×7 mm的激光晶体板条中Yb^(3+)掺杂浓度几乎保持不变,约为4.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渐变 光谱性能 Yb∶YAG 水平定向结晶法 激光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模抑制的渐变结构高速差分电路设计
17
作者 钱自富 冯立 +2 位作者 刘松 孙亚平 张湄婕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8,共6页
本文构建了一种拐角分段阻抗控制的渐变结构高速电路差分线,采用了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差分信号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混模S参数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平行结构的差分信号设计方式,所提出的添加GND孔渐变结构差分信号在10 GHz范围内... 本文构建了一种拐角分段阻抗控制的渐变结构高速电路差分线,采用了HFSS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对差分信号进行了建模分析。对混模S参数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比平行结构的差分信号设计方式,所提出的添加GND孔渐变结构差分信号在10 GHz范围内差模转差模增大了58.7%,差模转共模减小了38.3%。通过对实物测试显示:添加GND孔渐变结构差分线的S_(d2d1)参数和S_(c2d1)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差分电路差模转共模得到了有效地抑制,对应的差分信号传输效率得到了提升。电场分布表明:渐变结构设计方法极大改善了差分电路转角位置电场分布,避免了差分电路传输线间电场聚集,使差分信号共模噪声和反射损耗减小,实现了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的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电路 渐变结构 共模噪声 混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坡渐变扰动的新型电力系统等效惯量评估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勃 陈中 +2 位作者 王毅 周涛 谭林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
基于阶跃扰动的惯量评估方式依赖难以准确测量的初始频率变化率(RoCoF)与稀少的频率事件,而基于类噪声扰动的惯量评估方法无法评估电流源型虚拟惯量且对数据要求高。对此,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机组主动输出斜坡渐变扰动功率的惯量评估方... 基于阶跃扰动的惯量评估方式依赖难以准确测量的初始频率变化率(RoCoF)与稀少的频率事件,而基于类噪声扰动的惯量评估方法无法评估电流源型虚拟惯量且对数据要求高。对此,提出基于可再生能源机组主动输出斜坡渐变扰动功率的惯量评估方法。建立含RoCoF与斜坡渐变扰动功率的等效惯量评估基础模型。考虑RoCoF噪声阶跃易导致等效惯量评估产生较大误差,推导双二阶广义积分锁相环中的q轴电压分量变化量与RoCoF的线性关系,并将其代入基础评估模型替代RoCoF。采用改进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斜坡渐变扰动下q轴电压分量变化量与时间的非线性表达式,从拟合的表达式中提取系统等效惯量。在改进的EPRI-36中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相较于常规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等效惯量 斜坡渐变扰动 惯量评估 q轴电压分量 频率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波段低弯曲损耗非耦合三模组渐变折射率光纤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卓 崔明杰 余长源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59-2667,共9页
光纤是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稳定的信号传输媒介,提升光纤模式的数量是满足通信容量日益增加的有效方法.本文设计了低弯曲损耗的非耦合三模组(LP_(01),LP_(11),LP_(21))渐变折射率光纤,运用分层分析法给出了渐变折射率光纤中模组的严格截... 光纤是现代通信网络中最为稳定的信号传输媒介,提升光纤模式的数量是满足通信容量日益增加的有效方法.本文设计了低弯曲损耗的非耦合三模组(LP_(01),LP_(11),LP_(21))渐变折射率光纤,运用分层分析法给出了渐变折射率光纤中模组的严格截止条件.此外,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求解光纤模式的有效模场面积和弯曲损耗,得到低弯曲损耗条件下在C+L波段(1530~1625 nm)传输三模组的设计区间.揭示了纤芯中心折射率凹陷和沟槽层共同作用可促进光纤径向高阶模式的截止.模拟结果表明,所设计光纤的模组间有效折射率差大于等于3×10^(-3),弯曲半径为30 mm时的最大弯曲损耗为1.3 d B/km,符合ITU-T推荐的低弯曲损耗条件.而且,在1550 nm波长下,模组内简并模有较小的差分模式群时延(≈176 ps/km),可通过4×4多输入多输出技术补偿简并模之间的串扰.该光纤可适用于C+L波段上实现模组间非耦合的空分复用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模光纤 渐变折射率 低弯曲损耗 空分复用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寒区隧道围岩冻结温度渐变的冻胀力解析解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善鹏 夏才初 +1 位作者 周舒威 寇继生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0-369,共10页
为考虑寒区隧道围岩单向冻结和径向冻结温度渐变会引起的不同方向和不同冻结深度处的非均匀冻胀变形,通过引入冻胀围岩径向冻结温度T(r)和平行与垂直冻结方向的非均匀冻胀系数k反映围岩的非均匀冻胀性,理论推演建立了寒区隧道冻胀力解析... 为考虑寒区隧道围岩单向冻结和径向冻结温度渐变会引起的不同方向和不同冻结深度处的非均匀冻胀变形,通过引入冻胀围岩径向冻结温度T(r)和平行与垂直冻结方向的非均匀冻胀系数k反映围岩的非均匀冻胀性,理论推演建立了寒区隧道冻胀力解析解,并进行了案例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忽略冻结温度渐变影响时冻胀力明显偏大,考虑冻结温度渐变可有效提高冻胀力计算的可靠性;考虑冻结温度渐变影响的冻胀力随着非均匀冻胀系数k的增大呈对数函数增大,随冻结与未冻围岩的弹性模量比EⅡ/EⅢ的增大而线性减小,且EⅡ/EⅢ越大时冻胀力产生所需围岩达到的临界k值也越大;隧道冻胀力随围岩冻结圈外径、未冻围岩弹性模量和原岩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随衬砌内径、冻结围岩单位温度冻胀系数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隧道 冻胀力 非均匀冻胀 冻结温度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