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关键技术研究
- 1
-
-
作者
李积泉
郑舜航
路云强
-
机构
佛山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8,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257)。
-
文摘
为给多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以一座4跨非对称钢-混混合梁桥——龙翔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杆系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钢箱梁长度对该桥成桥后线形和内力的影响,以及9个关键参数对预拱度及合龙口纵向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对成桥线形和内力的影响较小,该桥采用2个中跨依次合龙的施工顺序;各墩墩顶负弯矩绝对值和中跨跨中挠度随钢箱梁长度与中跨跨径之比k 1增大而呈线性减小,该桥k 1最终取0.371,中跨钢箱梁长75 m;钢箱梁自重和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对预拱度影响较大,前者变化6%、后者变化10%时预拱度变化值分别约为15 mm和13 mm;环境温度对合龙口纵向变形影响较大,环境温度变化10℃时合龙口纵向变形变化12 mm。施工控制时应严格控制钢箱梁自重、主梁混凝土弹性模量,确保按设计温度合龙。
-
关键词
钢-混混合梁桥
非对称体系
合龙顺序
钢箱梁长度
预拱度
合龙口纵向变形
参数分析
有限元法
-
Keywords
steel-concrete hybrid girder bridge
asymmetric system
closure sequence
steel box girder length
precamber
longitudinal deformation of closure gap
parametric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
分类号
U448.21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U445.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铁路刚构连续混合梁桥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杨朝龙
沈林白
王德志
文望青
蒲黔辉
-
机构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0,共9页
-
基金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1YJ005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19K002)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20136)。
-
文摘
以主跨216m杭温铁路永嘉右行线跨甬台温特大桥为背景,研究钢混混合梁桥与常规混凝土梁桥抗震性能的差异。设计了与原桥同结构形式和跨度的混凝土梁桥,以钢混结合段试验数据为支撑,使用OpenSees建立两座桥的有限元模型,基于耐震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两座桥的地震响应,对比分析动力特性、梁体应力位移和桥墩易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混合梁桥主振型周期为3.33 s,周期更长,结构更柔;混凝土梁桥主振型周期为1.46 s,周期更短,结构更刚。在地震作用下,混合梁桥的梁体应力更小,位移更大,且在墩梁连接位置会发生较大错动和抬升,该处支座更容易损坏。混合梁桥4个桥墩的损伤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3号墩、2号墩、1号墩、4号墩。当发生PGA为0.32g的地震时,混合梁桥4个桥墩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分别为77.75%、90.26%、99.47%和75.14%,混凝土梁桥4个桥墩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分别为99.97%、80.21%、95.29%和99.89%。钢混混合结构能够减小边墩的损伤程度,但会增加中墩的震损风险。
-
关键词
铁路桥
刚构连续梁桥
混合梁桥
地震易损性
耐震时程分析
有限元法
抗震性能
-
Keywords
railway bridge
rigid frame-continuous bridge
hybrid beam bridge
seismic vulnerability
endurance time analysis
Finite Element Method
seismic performance
-
分类号
U442.5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TU312.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活性粉末混凝土混合梁桥性能研究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卢祖梁
方志
-
机构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2-27,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20161110021)
-
文摘
以活性粉末混凝土取代钢材和轻质混凝土应用于混合梁桥中,在有效减轻结构自重、增大结构跨越能力的同时可避免采用构造复杂的钢-混结合段及性能欠佳的轻质混凝土,并能增强结构的耐久性。以一座主跨180 m的普通预应力混凝土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为背景,拟定了一座主跨330 m、RPC+C60混凝土混合主梁的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对其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RPC+C60混凝土混合主梁方案在施工和正常使用阶段结构的局部和整体受力、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受力性能良好,经济合理,具备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混合梁桥
活性粉末混凝土
结构性能
-
Keywords
bridge engineering
hybrid girder bridge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structure performance
-
分类号
U448.38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过渡段长度对混合梁桥的受力影响
- 4
-
-
作者
宋和骏
刘文会
姜旭
孙海蛟
魏远大
-
机构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吉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大连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19-22,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长春某立交跨线桥三跨连续梁主桥作为工程背景,用组合-混凝土混合梁结构代替原桥跨中150m预应力混凝土梁,选择1.5m^3.5m的过渡段长度,考虑施工阶段荷载变化对桥梁结构内力的影响,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分析在恒载作用下,不同过渡段长度对跨中弯矩,接头弯矩及曲率的影响,通过综合分析比较,得出过渡段长度为3.5m时,该组合-混凝土连续混合梁桥各项指标相对较好.
-
关键词
混合梁桥
过渡段长度
有限元模型
内力
-
Keywords
composite - concrete beam bridge, transition section length, finite elemenl model, internal force
-
分类号
TU311.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组合-混凝土连续混合梁桥接头位置研究
- 5
-
-
作者
黄丽
刘文会
-
机构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5-18,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长春某立交跨线桥三跨连续梁主桥为背景,在原桥的基础上把中跨150m预应力混凝土梁改为组合—混凝土混合梁结构,选择不同的接头位置,建立MIDAS CIVIL有限元模型.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并考虑施工阶段的荷载对内力的影响,在恒载状态下,计算主梁的内力.通过对主梁内力的综合比较后,得出组合-混凝土连续混合梁桥的接头位置布置在三分之一主跨位置处附近各项指标都较好的结论.
-
关键词
组合-混凝土连续混合梁桥
接头位置
有限元模型
内力
-
Keywords
composite-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joint position
finite element model
internal force
-
分类号
TU398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
-
题名大跨径混合梁桥钢梁段浮托顶推技术
被引量:2
- 6
-
-
作者
张猛
-
机构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工程建设》
2022年第4期56-62,共7页
-
文摘
浮托顶推法是一种创新的施工方法,它将浮托法与顶推法相结合,具有施工速度快、材料节约、占用通航河道时间短、对河道无污染等特点,适用于大跨径的跨河或沿海桥梁的架设施工。本文总结了多点浮托顶推在钢箱梁架设时的方法,包括技术原理、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并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以实际工程为例,探讨了浮托顶推在施工时应注意的难点以及处置方式。实践表明:通过浮托顶推法架设钢箱梁,不仅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缩短了封航时间,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关键词
混合梁桥
大跨径
钢箱梁
多点浮托
顶推
-
Keywords
hybrid girder bridge
long-span
steel box girder
multi-point floating bracket
jack-in
-
分类号
U445.46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基于摄影测量的新型混合梁桥监测预警方案
- 7
-
-
作者
陈光军
王成铜
-
机构
浙江省长兴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北方交通》
2022年第2期8-12,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17014)。
-
文摘
传统混合梁的整体钢箱梁通常需要分箱制作,运至现场进行连接,因此现场焊接的工作量大,并且钢箱截面较小,箱内焊接难度也较大。基于此,将单箱多室钢箱梁变为多箱单室即分离式钢箱梁,以此来大幅度减少箱内焊接工作量,对于这种采用分离式钢箱,通过横向设置横隔板并采用螺栓连接的新型混合梁桥,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其动力性能未知。依托采用分离式钢箱梁的金溪大桥工程,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摄影测量的桥梁监测预警方案,实践证明,该监测方案稳定可靠、经济合理,可为中小桥梁监测提供参考。
-
关键词
混合梁桥
分离式钢箱
监测系统
摄影测量
分级预警
-
Keywords
Hybrid beam bridge
Separated steel box
Monitoring system
Photogrammetry
Hierarchical early warning
-
分类号
U447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混合梁桥高效装配施工研究
- 8
-
-
作者
陈光军
徐猛梁
-
机构
浙江省长兴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浙江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北方交通》
2021年第11期18-21,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2017014)。
-
文摘
传统混合梁桥因其能有效降低梁高,广泛应用于桥下净空有要求的场所,但因箱内焊接施工困难,且在平原湖泊地区的河流运输能力差,无法采用船运的方式运输整体钢箱梁,导致运输成本高昂。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实际工程,对传统混合梁桥施工方法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中跨整体式钢箱梁变为横向螺栓连接的分离式钢箱梁;通过浮运的方式运输钢箱梁段及钢过渡段;钢混结合段采用实心混凝土连接。实践证明,改进的混合梁桥施工方法解决了封闭空间的焊接问题,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及效率。
-
关键词
单箱混凝土-多箱钢
混合梁桥
快速装配
中等跨径
-
Keywords
Single box concrete-multi box steel
Hybrid beam bridge
Rapid assembly
Medium span
-
分类号
U44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合理布置位置的优化
被引量:6
- 9
-
-
作者
黄国红
官彩依
卓为顶
-
机构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出处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2-40,共9页
-
基金
江苏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18Y22)。
-
文摘
为合理布置钢-混凝土混合梁桥钢混结合段位置,基于中墩截面弯矩等效和边支座支反力控制原则,采用结构力学位移法建立力学和数学计算模型,推导三跨混合连续梁桥中跨钢梁长度占比的合理取值范围,获得三跨混合连续梁桥的跨径布置及结合段合理位置(边中跨比与中跨钢梁长度占比)之间的关系或可行域范围。以南京机场二通道秦淮新河桥为例,计算钢混结合段的合理位置,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设计方法得到边中跨比与中跨钢梁长度占比处于合理范围,设计方法正确可行。
-
关键词
混合连续梁桥
结合段合理位置
中墩截面弯矩等效原则
边支座支反力控制原则
-
Keywords
hybrid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ration location of steel-concrete joint
moment equivalence of middle pier
reaction force of side support
-
分类号
U441.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大跨度预应力NSC-UHPC混合连续箱梁桥研究
被引量:5
- 10
-
-
作者
曹赟干
张阳
-
机构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湖南大学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湖南交通科技》
2022年第1期60-65,共6页
-
文摘
梁体开裂和跨中下挠在大跨预应力混凝土梁桥运营阶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使用。从降低桥梁自重入手,将性能优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应用于跨中区域,提出了大跨预应力NSC-UHPC混合连续箱梁桥新体系桥梁。以红岩溪大桥为依托工程,建立了原桥及新体系桥梁的有限元模型,并从内力、应力、变形方面对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体系桥梁支点负弯矩、跨中正弯矩减小;混凝土压应力水平降低;收缩徐变引起的长期下挠减小。得出结论:新体系桥梁能够有效解决跨中下挠与梁体开裂问题。
-
关键词
梁体开裂与跨中下挠
结构轻型化
UHPC
混合梁桥
收缩徐变
-
分类号
U448.21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组合-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接头PBL板抗剪受力分析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刘文会
邹得金
-
机构
吉林建筑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1-133,共3页
-
文摘
以三跨组合-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常用的后承压板组合-混凝土接头段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总结接头段PBL板抵抗剪力受力规律,提出PBL板抗剪的简化计算方法。分析结果表明:接头段PBL板剪应力分布很不均匀,从靠近接头截面到远离接头截面剪应力逐步减小,按经典力学弹性理论简化计算PBL板最大剪应力值偏小,在实际应用中应乘以一个1.15的放大系数进行修正。
-
关键词
混合连续梁桥
组合梁
有限元
PBL板
剪应力
-
分类号
U44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新型混合式钢箱梁桥动力性能研究
- 12
-
-
作者
李尚
-
机构
浙江浙交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4期145-148,共4页
-
文摘
基于Abaqus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对一种采用混合分离式钢箱梁的新型桥梁体系的动力性能进行了评估。模型试验中主要计算分析不同车速、车重工况条件下分离式钢箱梁静、动挠度响应,用于评估桥梁动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1)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分离式钢箱梁横向协同受力良好,且在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箱梁整体性能稳定;(2)在不同车辆荷载加载情况下,各分离式钢箱梁冲击系数变化趋势相近且均在规范的范围内,整体受力情况良好。研究结果为跨平原湖泊地区新型混合梁桥的分离式钢箱设计提供了一定研究参考。
-
关键词
混合梁桥
分离式钢箱
有限元模型
动力响应
冲击系数
-
Keywords
Hybrid bridge
Split steel box
Finite element model
Dynamic response
Impact factor
-
分类号
U441.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钢箱长度参数研究
被引量:5
- 13
-
-
作者
丁威
何雄君
-
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3期554-557,共4页
-
基金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批准号:2010H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178361)资助
-
文摘
以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318国道长桥大桥为工程实例,针对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的设计与构造、钢箱梁与混凝土箱梁的连接方式等特点,利用大型桥梁设计软件对实桥进行数值仿真分析.重点探讨钢箱长度参数变化下恒载与活载的力学特征,得到钢箱长度参数与反弯点位置关系的有关结论.
-
关键词
钢-预应力混凝土混合连续箱梁桥
钢箱长度
参数设计
力学特征
-
Keywords
steel-prestressed concrete mixed continuous box girder bridge the length of steel box pa-rameter desig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U448.2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悬臂施工的钢混混合连续梁桥台风响应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5
- 14
-
-
作者
俞伯林
-
机构
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2期184-18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8154)
-
文摘
针对大跨度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马尾大桥,将桥梁承受的台风荷载等效为均布静力荷载,利用有限元计算和实桥测试对大桥在施工过程中的台风荷载响应进行分析和验证,并对大桥在施工过程中遭遇台风影响的风险进行评估。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测试截面的应力随着台风等级的增大而增大,应力和台风等级的关系近似于线性关系;永久荷载和台风荷载共同作用下,大桥各应变测试截面的应力不会超过C55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力。大桥测试截面的应变实测结果与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表明,大桥在台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实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应变实测结果比有限元计算结果略小,说明在台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力性能合理。
-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
悬臂施工
台风荷载
有限元计算
-
Keywords
steel concrete mixed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cantilever construction
typhoon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
分类号
U448.21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大跨度空腹式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荷载试验分析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毛祚财
-
机构
福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出处
《福建建设科技》
2020年第2期80-84,共5页
-
文摘
为了研究大跨度空腹式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的结构受力性能、工作状态,本文以福州市三江口大桥为研究对象,对该桥的主桥联进行静力荷载试验和动力荷载试验,试验检测过程和数据分析可为同类型桥梁的设计、检测及承载力评估等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钢-混凝土混合连续梁桥
静力荷载试验
动力荷载试验
-
Keywords
steel-concrete hybrid continuous beam bridge
static load test
dynamic load test
-
分类号
U446.1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钢混混合连续梁桥总体方案设计
被引量:1
- 16
-
-
作者
蒋逢炜
邓达
-
机构
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广东公路交通》
2022年第2期23-27,共5页
-
文摘
在大跨径梁桥设计中,PC连续刚构桥无疑是方案设计的首选。但如果桥梁高度较矮,建设条件有一定限制时,选择刚构方案就不再适合。结合济商高速公路新万福河大桥主桥方案设计,总结国内大跨径梁桥的发展现状及适用条件,提出了钢混混合连续梁桥方案,从受力性能、施工难度、景观效果、后期管养便利性及经济性等方面与PC矮塔斜拉桥进行多维度对比。结果显示,钢混混合连续梁桥在该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竞争力,该桥型也将为同类桥梁建设提供借鉴。
-
关键词
大跨度梁桥
桥梁方案设计
钢混混合连续梁桥
PC矮塔斜拉桥
方案比选
-
Keywords
long-span girder bridge
bridge design
steel-concrete hybrid continuous girder bridge
PC low 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scheme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
分类号
U442.54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钢混混合连续梁桥整体设计及应力分析探讨
- 17
-
-
作者
王志晟
-
机构
江西九洲建设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交通世界》
2023年第29期156-158,共3页
-
文摘
针对大跨径梁桥设计中因桥梁高度较矮、建设空间受限等原因而无法采用PC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问题,以某高速公路跨河大桥为例,在综合考虑现状建设条件的基础上,提出钢混混合连续梁桥设计思路,对该桥型技术优势进行梳理,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重点研究钢混混合段受力情况。结果表明,钢混混合段仅少数点位应力超出允许值,应力集中现象也仅出现在较小范围,结构整体处于应力稳定状态。
-
关键词
钢混混合连续梁桥
PC连续刚构桥
大跨径
-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混合梁斜拉桥智能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 18
-
-
作者
禚一
王菲
-
机构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7-63,共7页
-
文摘
研究目的:本文以天津市河北大街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提出适用于混合梁斜拉桥的分步识别方法,分别采用概率和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对子结构和钢主梁子结构局部构件进行损伤识别。此外还提出适用于钢主梁局部构件识别的动-静组合损伤指标,并建立相应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分别针对单损伤、双损伤和三损伤的不同损伤情况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论:识别结果表明:(1)本文所提出的分步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网络识别速度快,适用于大型混合梁斜拉桥的智能诊断过程;(2)所提出的动-静组合损伤指标对混合梁斜拉桥的局部损伤识别也较为敏感;(3)单处损伤测试工况中,识别精度几乎高达100%;(4)在两处和三处损伤测试工况中,位置识别正确率分别达到82.61%和78.3%。
-
关键词
斜拉桥
混合梁桥
智能诊断
损伤识别
损伤指标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概率神经网络
-
Keywords
cable - stayed bridge
hybird girder
intelligent dignosis
damage identification
damage index
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s (PNN)
-
分类号
U455.43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浅谈钢混结合段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及设计要点
被引量:3
- 19
-
-
作者
张猛
-
机构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2年第2期77-79,M0009,共4页
-
文摘
为了研究钢混结合段在连续梁桥中如何实现刚度的平稳过渡,对钢混结合段在连续梁桥中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钢混结合段的设计要点,并根据余杭区崇贤至老余杭连接线(高架)工程详细的分析了结合段的具体构造以及构造的合理性。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详细分析了钢混结合段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
关键词
混合梁桥
钢混结合段
刚度
构造设计
-
Keywords
composite beam bridg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ection
rigidity
structural design
-
分类号
U448.216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
-
题名非对称混合梁转体桥设计研究
- 20
-
-
作者
金明
-
机构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出处
《大众标准化》
2022年第1期82-84,共3页
-
文摘
转体施工作为一种成熟的桥梁施工工艺,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桥梁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运营的影响,但我国目前施工的转体桥基本为主梁采用单一材料的对称结构,大跨度、大吨位的非对称转体案例较少。文章依托某非对称混合梁转体斜拉桥,建立了全桥杆系模型和钢-混结合段实体模型,通过对其转体阶段、成桥阶段、成桥十年阶段受力特点的分析,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非对称
转体施工
混合梁桥
钢-混结合段
有限元分析
-
分类号
U44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