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庆元 张泽 +3 位作者 陈效平 娄平 魏琪 段俊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65-1570,共6页
为研究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对5块轨道板单元进行静载试验,分析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等力学参数。并在静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10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为研究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的力学特性,对5块轨道板单元进行静载试验,分析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的开裂荷载、极限荷载、开裂弯矩和破坏弯矩等力学参数。并在静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10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国内外混凝土结构疲劳特性的研究成果,确定适用于服役期间组合荷载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混凝土S-N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可取2010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值;可采用修正宋玉普混凝土S-N曲线或Goodman平均应力修正的Tepfers混凝土S-N曲线作为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S-N曲线。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服役期间组合荷载下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静载试验 S-N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智能预测模型设计
2
作者 于皓皓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1,共5页
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受到材料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外部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测模型精准设计的难度增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随机森林的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利用水泥基料与减水剂、... 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受到材料参数和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外部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测模型精准设计的难度增加。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度随机森林的建筑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利用水泥基料与减水剂、河砂细骨料、石子颗粒粗骨料和水制备建筑混凝土试件,测量并确定混凝土试件的剥落损伤度、孔隙率、弹性模量损伤等冻融循环损伤参数。根据损伤参数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损伤状态识别。结合材料的损伤状态,筛选出关键的疲劳特征。搭建深度随机森林模型,将选取的关键疲劳特征输入至该模型中进行训练。经过多次迭代运算,模型可以逐渐学习特征与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建筑混凝土的疲劳寿命值。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混凝土损伤状态识别准确率均值为96.55%,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效果好,时间短,可行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随机森林 建筑混凝土 疲劳寿命预测 混凝土试件 损伤参数 损伤状态 关键疲劳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3
作者 张禄 任春晓 +1 位作者 高金 刘宏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8-268,共11页
通过对相邻应力之比、材料S-N特性曲线双对数斜率及前一级疲劳累积损伤3项要素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非线性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考多个非线性疲劳模型作用系数构成要素基础上,分析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涉及构成... 通过对相邻应力之比、材料S-N特性曲线双对数斜率及前一级疲劳累积损伤3项要素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CHABOCHE模型参数的非线性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在参考多个非线性疲劳模型作用系数构成要素基础上,分析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所涉及构成函数要素,结合已有疲劳试验数据分析,并引入CHABOCHE模型的参数,提出一种用于疲劳寿命预测的新的作用系数。运用两级及多级疲劳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并对比MINER模型、MANSON-HALFORD模型、YG模型、YUE模型、HAGHGOUEI模型、GAO模型、ZHAO模型、ZHANG模型、SUBRAMANYAN模型、HASHIN模型及新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新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更高,该模型在多级应力载荷下的金属材料结构设计与疲劳寿命预测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及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BOCHE模型 非线性模型 多级应力 疲劳损伤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冲击下T300/69层合板压-压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4
作者 张鹏 刘俭辉 韦尧兵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2,共7页
边缘低速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产生分层、基体挤压等损伤,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安全使用和寿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种针对边缘低速冲击后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具有实际工程意义。通过低速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和压-压疲劳试验... 边缘低速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产生分层、基体挤压等损伤,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安全使用和寿命会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建立一种针对边缘低速冲击后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具有实际工程意义。通过低速冲击试验、压缩试验和压-压疲劳试验获得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凹陷损伤尺寸、压缩剩余强度和疲劳寿命等数据。基于平均应力破坏准则,结合开口等效法,将层合板冲击损伤区域等效为相应孔径,提出不同冲击能量的等效损伤系数,建立了考虑冲击损伤层合板压缩剩余强度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将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精度较高,误差控制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合板 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开口等效法 边缘低速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
5
作者 徐梦悦 齐红宇 +2 位作者 李少林 石多奇 杨晓光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2,共7页
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的微观组织和梯度过渡的力学性能及随机分布的焊接缺陷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特别是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和寿命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开展了... 焊接接头具有非均匀的微观组织和梯度过渡的力学性能及随机分布的焊接缺陷等特征,相较于其他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特别是焊接接头的疲劳载荷下的强度和寿命问题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焊接接头的疲劳行为,开展了基于随机森林(RF)模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的全新研究。通过采用RF和轻梯度提升机(LightGBM)2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算法模型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数据集进行分析和预测,从中选择预测性能更优的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比较在不同几何形状下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评估几何形状对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利用RF算法对输入条件进行重要度排序,分析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模型在不同材料下的疲劳寿命结果验证机器学习模型的泛化能力。结果表明:机器学习模型对不同几何形状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预测效果较好,且可用于预测在不同材料下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研究结果对焊接结构的强度设计与焊接工艺参数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算法 轻梯度提升机算法 焊接接头 疲劳寿命 几何形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ehitoglu模型的铸铝合金热机疲劳寿命预测
6
作者 付亚飞 陶帅 +3 位作者 景国玺 于会超 董长龙 黄立荣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0,共7页
为解决A356-T6铸铝合金气缸盖热机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开展了发动机气缸盖本体取样下的拉伸性能测试、低周疲劳测试、蠕变测试和热机疲劳试验,得到了Sehitoglu模型计算中所需的材料参数,并通过考虑平均应力和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 为解决A356-T6铸铝合金气缸盖热机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开展了发动机气缸盖本体取样下的拉伸性能测试、低周疲劳测试、蠕变测试和热机疲劳试验,得到了Sehitoglu模型计算中所需的材料参数,并通过考虑平均应力和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改进Sehitoglu模型的热机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和Sehitoglu模型预测结果进行对比,本研究提出的改进Sehitoglu模型预测寿命均在三倍误差带内,更适用于发动机气缸盖的热机疲劳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铝合金 热机疲劳 寿命预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载荷加载历程与平均应力修正Aeran模型的疲劳寿命预测
7
作者 王柳璎 毕俊喜 +3 位作者 侯伟 张国斌 孙鹏文 王妍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0,共6页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 针对变幅载荷作用下结构的疲劳损伤和寿命预测问题,基于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引入载荷交互作用因子和与应力水平相关的实时载荷函数对Aeran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考虑载荷加载历程(包括载荷交互作用和载荷加载顺序)与平均应力的Aeran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采用两级加载下30CrMnSiA钢、45钢和16Mn钢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考虑载荷交互作用的改进Aeran模型和Miner模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修正的Aeran模型预测得到的归一化疲劳寿命与归一化试验值集中分布在x=y参考线附近,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3种预测模型中,修正Aeran模型预测寿命的误差因子绝对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最小,分别为0.042和0.131,比改进Aeran模型分别小0.021和0.035,比Miner模型分别小0.011和0.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预测 Aeran模型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载荷加载历程 平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8
作者 石越峰 李鹏飞 +3 位作者 楼梁伟 蔡德钩 陈先华 闫宏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以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气象条件设计了疲劳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其疲劳特性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结合平稳值与冻融循环周期的作用规律,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 以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为研究对象,考虑季节性冻土地区的气象条件设计了疲劳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其疲劳特性参数演变规律的影响。结合平稳值与冻融循环周期的作用规律,提出了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利用疲劳极限临界点的平均值对此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耗散能变化率与加载次数曲线在冻融前后呈现三个阶段;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的疲劳寿命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多而降低,且降低幅度越来越大,其抗疲劳性能受到显著损伤;经验证,高速铁路路基沥青混凝土防水封闭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沥青混凝土 疲劳寿命 冻融循环 预测模型 防水封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GM(1,1)模型的再生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金枝 吴学 +2 位作者 钟楚珩 石赐明 施佳楠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准确预测再生混凝土(RC)疲劳寿命对其应用于路面及桥梁等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MGM)的基础上,引入新陈代谢理论不断更新原始数列中的疲劳寿命数据,并结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状态区间的取值,提高其预测精度以适应混凝土疲劳... 准确预测再生混凝土(RC)疲劳寿命对其应用于路面及桥梁等项目具有重要意义。在灰色马尔科夫模型(MGM)的基础上,引入新陈代谢理论不断更新原始数列中的疲劳寿命数据,并结合粒子群算法优化状态区间的取值,提高其预测精度以适应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再以不同应力水平的RC疲劳寿命试验结果作为原始数据,建立了基于改进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的RC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并对改进前后模型的精度以及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RC疲劳寿命N服从两参数威布尔分布;将预测值从lg(N)转化为疲劳寿命后进行误差分析可知,应力-疲劳寿命(S-N)曲线的预测精度较低,最大相对误差达到201.43%;MGM(1,1)模型相比于S-N曲线预测精度有所提升,但平均相对误差仍达到102.20%;经两种算法理论改进后的MGM(1,1)模型预测精度有较大的提高,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62%;引入其他文献试验数据进行验证并与原文献中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改进MGM(1,1)模型的误差波动幅度小且平均误差小于原文献中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仅为1.01%,说明改进的MGM(1,1)模型在对RC疲劳寿命预测上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灰色理论 马尔科夫模型 新陈代谢理论 粒子群算法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预测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田立勇 张佳豪 +2 位作者 于宁 于晓涵 张硕 《工程设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1,共10页
掘进机回转台在截割煤岩时承受偏载荷及强冲击作用,其性能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探究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服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odel-multi flexible body ... 掘进机回转台在截割煤岩时承受偏载荷及强冲击作用,其性能影响掘进机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为探究掘进机回转台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服役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riging代理模型和DEM-MFBD(discrete element model-multi flexible body dynamics,离散单元法-多柔性体动力学)双向耦合技术的回转台疲劳寿命预测方法。首先,建立了掘进机截割部与回转台的空间受力模型,明确了截割部与回转台的受力规律。然后,联合RecurDyn与EDEM软件对回转台进行双向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回转台在工作状态下的应力分布。最后,利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法选取15组掘进机服役参数作为输入,以回转台疲劳寿命为响应,建立了对应的Kriging代理模型,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寻优,得到了回转台在最佳服役参数下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当掘进机的截割头转速为54 r/min、回转台横摆速度为1.003 m/min、截割臂垂直摆角为7°时,回转台的疲劳寿命最长。结合DEM-MFBD双向耦合技术、Kriging代理模型与粒子群优化算法来探究掘进机的最佳服役参数,可为回转类部件的优化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台 DEM-MFBD双向耦合技术 疲劳寿命预测 Kriging代理模型 粒子群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寿命预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金伟良 余一凡 柏玉良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0-267,共8页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 为了探究锈蚀和疲劳作用后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基于试验建立了钢筋混凝土梁含初始损伤的长期性能计算模型.基于该模型建立了锈蚀及疲劳损伤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状态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研究了梁长期性能的时变可靠度并进行了寿命预测,分析了设计参数和初始损伤对梁使用寿命的影响,研究了试验梁满足100 a使用寿命的临界服役条件.结果表明,锈蚀和疲劳作用会严重削弱钢筋混凝土梁的长期性能,仅含4%锈蚀率和15%疲劳损伤梁的长期性能难以满足服役要求.增加梁的截面高度和钢筋截面面积可以有效地提高梁的长期性能,增大梁的截面宽度只能改善初始损伤小的梁的长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钢筋混凝土 刚度计算模型 寿命预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金属疲劳寿命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甘磊 吴昊 仲政 《力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9,共50页
金属疲劳寿命模型是开展工程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传统的知识驱动模型关注疲劳机理和数理逻辑,一般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可高度概括疲劳失效过程.然而,随着对结构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新兴工程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模型... 金属疲劳寿命模型是开展工程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评估的基础.传统的知识驱动模型关注疲劳机理和数理逻辑,一般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可高度概括疲劳失效过程.然而,随着对结构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新兴工程材料的不断涌现,传统模型在预测能力、应用场景、工程适用性等方面都逐渐显现出局限性.近年来,由人工智能赋能的数据驱动模型在金属疲劳寿命研究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成果正逐步应用于解决包括单轴疲劳、多轴疲劳、变幅疲劳在内的各类经典疲劳问题.数据驱动模型能够在最小化人因误差的情况下,从多变量作用中解析出对疲劳寿命的最优显\隐式表达,可揭示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失效规律,已然成为领域内新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当前数据驱动模型在金属疲劳寿命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纯数据驱动模型的一般应用流程及其应用现状,其次归纳了各类知识-数据混合驱动模型的实现方式及应用优势,最后对未来潜在研究方向及挑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寿命预测 金属 数据驱动模型 知识-数据混合驱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下集装箱吊具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
13
作者 王泽 王文红 +2 位作者 徐格宁 吴丛铭 董青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07-216,共10页
为了避免集装箱吊具作业过程中因结构承载性能退化而引发巨大的安全事故问题,提出以服役信息数据为驱动的吊具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从集装箱吊具服役工况、载荷分布以及结构应力薄弱位置入手,搭建吊具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实时工... 为了避免集装箱吊具作业过程中因结构承载性能退化而引发巨大的安全事故问题,提出以服役信息数据为驱动的吊具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系统。从集装箱吊具服役工况、载荷分布以及结构应力薄弱位置入手,搭建吊具信息采集系统,获取实时工作状态信息和性能参数信息,经数据处理形成用于应力预测和寿命评估的驱动数据。通过随机搜索(RS)改进随机森林(RF),构建基于RS-RF的应力预测模型,利用驱动数据实现吊具结构测点应力的实时预测,并从中提取双参数应力谱,根据Pairs模型和Miner准则,确定结构测点的损伤度和疲劳寿命评估结果。然后,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以上述方法为支撑,通过封装集成的方式,围绕运行过程监控、信息可视化、应力预测、寿命评估和数据管理等5大模块开发吊具结构疲劳寿命快速预测系统。最后,以QTH45S型可移动双箱吊具为例,利用上述方法和系统得到吊具结构的疲劳寿命为15.61年,相比基于RF、XGBoost和GBDT的寿命预测模型,预测结果精度分别提高了最少2.75%、1.54%和8.46%,验证了所提方法和系统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RS-RF模型 疲劳寿命评估 集装箱吊具 预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和疲劳荷载作用下开裂混凝土寿命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司秀勇 高青宇 +1 位作者 潘慧敏 赵庆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大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缝并带着裂缝工作。裂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侵蚀性环境因素或疲劳荷载作用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不...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大量混凝土结构在设计使用寿命期间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裂缝并带着裂缝工作。裂缝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侵蚀性环境因素或疲劳荷载作用下。本文对钢筋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进行了分析,对不同侵蚀环境作用下开裂混凝土结构劣化机制、寿命预测研究方法及预测模型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对比。阐述了疲劳裂纹扩展理论在开裂混凝土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势,并归纳了基于该理论的部分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此外,还对侵蚀环境与疲劳荷载耦合作用下开裂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指出了现有开裂混凝土结构寿命预测研究尚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裂混凝土 裂缝 侵蚀性环境 疲劳荷载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冻耦合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劣化规律及寿命预测
15
作者 徐存东 张哲凡 +3 位作者 王海若 张海晨 曹骏 林哲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8-164,共7页
针对寒旱灌区水工建筑物遭受多种盐离子侵蚀与冻融破坏耦合作用导致耐久性快速劣化及服役年限降低等问题,基于室内冻融试验,设计4种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及四种纤维长度,研究以清水、5%Na_(2)SO_(4)+3%NaCl复合盐溶液为介质在冻融过程中... 针对寒旱灌区水工建筑物遭受多种盐离子侵蚀与冻融破坏耦合作用导致耐久性快速劣化及服役年限降低等问题,基于室内冻融试验,设计4种玄武岩纤维体积掺量及四种纤维长度,研究以清水、5%Na_(2)SO_(4)+3%NaCl复合盐溶液为介质在冻融过程中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变化,同时建立基于Weibull概率分布的冻融损伤模型,分析了不同冻融介质下混凝土相对动弹性模量的损伤度,对各工况下混凝土寿命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清水中混凝土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及相对动弹性模量损伤度远低于复合盐溶液,纤维的掺入能有效降低因盐冻对试块破坏的程度,其中体积掺量为0.15%、纤维长度25 mm时对试块性能提升最优;根据Weibull预测模型得到拟合参数A、B的值及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以上,模型寿命预测结果与各工况下混凝土试块耐久性能试验结果相一致,研究成果可为寒旱地区混凝土耐久性能及服役寿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冻 玄武岩纤维 混凝土 耐久性 weibull模型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A70铝合金应变疲劳全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军海 景国玺 +3 位作者 刘烨 张文凯 武一民 陈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6-742,共7页
针对2A70铝合金在全寿命范围内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开展了2A70铝合金材料拉伸试验、单轴拉压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和高周疲劳试验,讨论了全寿命范围内通过应变进行寿命预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应变疲劳全寿命曲线模型,建立了2A70铝合金的... 针对2A70铝合金在全寿命范围内的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开展了2A70铝合金材料拉伸试验、单轴拉压条件下的低周疲劳试验和高周疲劳试验,讨论了全寿命范围内通过应变进行寿命预测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应变疲劳全寿命曲线模型,建立了2A70铝合金的应变疲劳全寿命曲线。通过试验结果对本模型以及3种常用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标定,并对4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模型寿命预测结果均在3倍误差带范围内,平均误差和分散性都较小,寿命预测精度优于其他3种模型,新模型更适合于2A70材料在同样应变比条件下的疲劳寿命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70铝合金 应变疲劳 寿命范围 寿命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工程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损伤演化和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梦成 温清清 +1 位作者 罗睿 谢力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68,共9页
针对地铁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服役期间疲劳现象和腐蚀问题,以应力水平(0.6、0.7、0.8)、杂散电流强度(10、20、30、40 V)和氯离子浓度(2.5%、3.5%、5%、10%)为主要变化参数,使用荷载控制对预腐蚀开裂后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腐蚀-四点弯曲... 针对地铁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服役期间疲劳现象和腐蚀问题,以应力水平(0.6、0.7、0.8)、杂散电流强度(10、20、30、40 V)和氯离子浓度(2.5%、3.5%、5%、10%)为主要变化参数,使用荷载控制对预腐蚀开裂后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腐蚀-四点弯曲疲劳试验模拟,并获得了杂散电流、氯离子和疲劳荷载作用下试验梁跨中挠度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各个试验梁的挠度发展过程大致相似,均大致呈现出三阶段的“S”形特征。基于试验梁跨中挠度演化规律,建立了杂散电流、氯离子和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试验梁挠度演化半经验解析模型,模型参数与材料属性、腐蚀环境和荷载等试验条件有关,并由试验确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模拟地铁服役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和损伤演化模型,从而可以避免进行大量的疲劳试验。借用该模型预测杂散电流、氯离子和疲劳荷载共同作用下试验梁的疲劳寿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证实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环境 钢筋混凝土 疲劳寿命 损伤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疲劳寿命预测数学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文英 孙欣 +1 位作者 吴志丹 吴雪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07-511,共5页
目的根据钢筋混凝土的疲劳强度建立疲劳寿命数学预测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可及时了解钢筋混凝土状态趋势变化,为维修工作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参数测量,建立可以直接用于预测疲劳强度的数学模型,... 目的根据钢筋混凝土的疲劳强度建立疲劳寿命数学预测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的剩余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可及时了解钢筋混凝土状态趋势变化,为维修工作提供保障.方法通过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因素参数测量,建立可以直接用于预测疲劳强度的数学模型,描绘出疲劳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模型.将得到的疲劳强度与能够承受的最小疲劳强度相比较,找到相交点,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结果给定当前疲劳强度,利用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且误差不超过5%.试验对象的预测寿命为28.006 a,实际使用年限为29 a,误差为3.4%.结论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所提出的预测模型提高了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强度 疲劳损伤 剩余使用寿命 寿命预测 数学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寿命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宁慧 毛金旺 +2 位作者 游秀菲 刘新荣 周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开展基准混凝土、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及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静载试验及不同应力水平(0.75、0.80、0.85)下的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弯曲疲劳寿命方程,并结合ABAQUS与FE-SAFE软件建立纤维混... 为研究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弯曲疲劳性能,开展基准混凝土、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及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静载试验及不同应力水平(0.75、0.80、0.85)下的弯曲疲劳试验,建立弯曲疲劳寿命方程,并结合ABAQUS与FE-SAFE软件建立纤维混凝土梁的三点弯曲疲劳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尤其是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掺显著增强了混凝土基体的抗折、抗疲劳性能。双对数lgS-lgN疲劳方程能够较好地描述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应力水平与疲劳寿命的相关性,使用lgS-lgN疲劳方程计算得到200万次循环荷载作用下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强度最高,为3.91 MPa。三组试件疲劳寿命的数值模型预测值均介于实测疲劳寿命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并接近于疲劳寿命平均值,该模型为多尺度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 弯曲疲劳 疲劳寿命预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旭 姚建尧 +2 位作者 刘许旸 王常印 高友智 《航空材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5,共9页
针对疲劳实验耗时长、实验数据分散性大,通过小样本数据获得的高存活率P-S-N曲线不够准确,疲劳寿命预测不够准确和可靠的问题,基于性能-寿命概率映射原理数据融合方法对不同应力级的小样本疲劳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分析和评估通过该方法... 针对疲劳实验耗时长、实验数据分散性大,通过小样本数据获得的高存活率P-S-N曲线不够准确,疲劳寿命预测不够准确和可靠的问题,基于性能-寿命概率映射原理数据融合方法对不同应力级的小样本疲劳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并分析和评估通过该方法获得准确P-S-N曲线的可行性。与融合前的小样本疲劳数据相比,数据融合后所得P-S-N曲线更接近总体大样本数据得出的P-S-N曲线,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减少疲劳实验量的前提下有效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可靠性与准确性。对比和评价不同模型对融合前与融合后数据的寿命预测能力,发现三参数幂函数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强,而对于大样本数据,四种模型(Basquin S-N模型、指数S-N模型、三参数幂函数S-N模型(基于对数正态分布)、三参数幂函数S-N模型(基于三参数威布尔分布))的预测能力很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 数据融合 应力寿命模型 寿命预测 模型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