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淋巴结外侵犯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附2386例报告) 被引量:6
1
作者 丁平安 杨沛刚 +7 位作者 田园 郭子阳 郭洪海 刘洋 张志栋 王冬 李勇 赵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7-1025,共9页
背景与目的:在第8版胃癌TNM分期中,淋巴结外侵犯被列为独立疾病登记变量之一,其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lymph node involvement,EC-LNI)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背景与目的:在第8版胃癌TNM分期中,淋巴结外侵犯被列为独立疾病登记变量之一,其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lymph node involvement,EC-LNI)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386例胃癌患者,分析EC-LNI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EC-LNI(+)333例(13.96%),EC-LNI(-)2053例(86.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pT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神经受侵、Ki-67增殖指数、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CA)19-9及CA72-4表达情况均与EC-LNI状态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P=0.010)、组织学类型(P=0.016)、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1)、肿瘤pTNM分期(P=0.003)、Borrmann分型(P=0.032)、脉管瘤栓浸润(P=0.022)均是发生EC-LNI的独立危险因素。2386例胃癌患者中共有2273例(95.2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44.61%。其中EC-LNI(+)者5年OS为27.86%,5年DFS为25.39%,而EC-LNI(-)者5年OS、DFS分别为52.87%、47.79%,两组患者的5年OS、D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C-LNI数目(P=0.001)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同时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淋巴结转移pN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有无、Ki-67阳性比例、术后是否化疗也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13)、浸润深度pT分期(P=0.020)、淋巴结转移pN分期(P=0.019)、肿瘤pTNM分期(P=0.001)、脉管瘤栓有无(P=0.031)和EC-LNI数目(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P=0.003)是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EC-LNI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无EC-LNI和EC-LNI数目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结外侵犯截点值的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玲玲 蔡丽静 +2 位作者 李芳 张勐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Ⅱ期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临床意义及影响预后的ENE垂直直径的截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存档的原发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标本... 目的探讨Ⅱ期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临床意义及影响预后的ENE垂直直径的截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存档的原发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标本287例,所有患者均有1~3枚腋窝淋巴结转移,镜下观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NE情况,测量ENE的垂直直径,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87例中有ENE者80例,阳性率为27.9%,ENE的垂直直径中位数为2.5 mm(0.5~12 mm)。肿瘤直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数越多,ENE的发生率越高;ER阴性者比阳性者发生率更高(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ENE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55.8%和84.4%,低于阴性组的90.6%和95.1%,5年DFS和OS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NE阳性、HER-2阳性、分子分型是影响Ⅱ期乳腺癌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ER阳性患者与较好的预后相关。以ENE垂直直径3 mm为截点,>3 mm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3 mm组相比,对5年DFS及OS影响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251(95%CI:2.382~7.586)和2.806(95%CI:1.146~6.883)。结论腋窝淋巴结ENE可能是Ⅱ期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ENE垂直直径是预后影响因素的独立预测指标,ENE垂直直径>3 mm有望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风险预测的截点值应用于临床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侵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癌浸润方式与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冯正虎 张文峰 赵怡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舌癌不同浸润方式与颈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行根治性颈清扫术的 2 0例连续性舌癌病例 ,按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评估舌癌的恶性程度 ,以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淋巴结转移癌包... 目的 :探讨舌癌不同浸润方式与颈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行根治性颈清扫术的 2 0例连续性舌癌病例 ,按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评估舌癌的恶性程度 ,以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情况。结果 :舌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多见于浸润方式为III、IV型的舌癌 ,包膜外侵犯在整个淋巴结被肿瘤取代或仅部分被肿瘤浸润时均可发生 ,癌细胞常成簇或以单个细胞形式浸润至淋巴结周围之脂肪间隙或淋巴结间 ,并可扩散至胸锁乳突肌。结论 :肿瘤浸润方式对评估舌癌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对浸润方式为III、IV型的舌癌应采取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浸润方式 淋巴结包膜侵犯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探针cMBP-ICG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外侵犯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琳 王晶波 +3 位作者 黄小娟 任继亮 袁瑛 陶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6-1302,共7页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发性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配制荧光探针cMBP-ICG,采用表面涂抹法对入组的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切除的可疑淋巴结进行实时荧光成像。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淋巴结实时荧光成像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数据,并根据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的FI对淋巴结转移与ENE进行预测。结果·术中对可疑淋巴结进行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获得不同FI的实时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49个可疑淋巴结的分析结果显示,cMBP-ICG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67%,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100%。cMBP-ICG预测淋巴结ENE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PPV为63%,NPV为100%。结论·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cMBP-ICG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能较为有效地识别OSCC转移淋巴结及ENE,可作为术中诊断淋巴结转移及ENE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包膜侵犯 实时荧光成像 分子影像 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对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丹杰 孟祥瑞 +6 位作者 刘灿 刘颖 孟亚超 刘得恩 辛道 樊青霞 王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对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R0切除、淋巴结阳性的162例食管鳞癌患者,HE染色检测ENE情况。采用门诊或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以随访至少5 a... 目的:探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对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R0切除、淋巴结阳性的162例食管鳞癌患者,HE染色检测ENE情况。采用门诊或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以随访至少5 a或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应用χ2检验对ENE和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ENE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7例(53.7%)患者发生ENE。ENE的发生率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NE阳性患者的生存期低于ENE阴性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NE为食管鳞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伴ENE阳性食管癌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RR=4.747,95%CI3.092~7.290)。结论:如将ENE的状态添进新的TNM分期系统,可更好指导预后判断。伴ENE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应积极行辅助治疗,密切随访复发和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淋巴结包膜侵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影像表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晔 任静 +4 位作者 肖遵健 焦建华 秦卫军 曹琪 宦怡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adiologic extranodal extension,rENE)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adiologic extranodal extension,rENE)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N1期PCa患者病例,根据有无rENE表现分为rENE+与rENE−两组,其中rENE+组67例,rENE−组23例。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计算两组间ISUP分级分组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ENE与Gleason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Gleason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NE+组患者ISUP 5的风险是rENE−组的2.6倍(RR=2.6,95%CI:1.477~3.676),rENE组患者ISUP≤3的可能是rENE+组的17.4倍(RR=17.4,95%CI:4.2~72.3)。Gleason评分、ISUP分级分组与rENE影像表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7(95%CI:0.363~0.688)、0.570(95%CI:0.367~0.716)。结论rENE与PCa患者Gleason评分、ISUP分级分组正相关,相较于rENE−患者,rENE+患者的原发灶恶性程度更高。rENE有望用于无创评估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头颈部鳞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包膜侵犯 磁共振成像 GLEASON评分 ISUP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董梦丽 周梦倩 +1 位作者 张露 王旭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2-467,共6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指导制定下咽癌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0例经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指导制定下咽癌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0例经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68.6%,cN0期患者隐匿性转移率为25.0%,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5.0%;淋巴结转移最常见区域Ⅱ、Ⅲ、Ⅳ区转移率分别为44.6%、45.2%、18.2%;Ⅰ、Ⅴ、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7%、10.4%、7.9%。66.7%转移淋巴结伴有结外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病理分级关系密切(P=0.012),与性别、年龄、原发病灶部位、肿瘤T分期均无关(均P>0.05)。本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0%、49.1%。Cox回归分析表明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12)、数量(P=0.039)、结外侵犯(P=0.010)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当转移淋巴结直径≥2.8cm、数量≥2枚、伴有结外侵犯时预后较差。结论:下咽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研究结直肠癌肿瘤沉积进展
8
作者 冯天棋 刘欣杰 +2 位作者 蒋伟 石永贵 刘昭男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8-501,共4页
肿瘤沉积(TD)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既往诊断TD主要依赖术后病理学检查,难以实现术前精确评估。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及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结直肠癌TD。本文就影像学评估结直肠癌TD研究进展进行... 肿瘤沉积(TD)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既往诊断TD主要依赖术后病理学检查,难以实现术前精确评估。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已有多种影像学技术及分析方法用于研究结直肠癌TD。本文就影像学评估结直肠癌T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诊断显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