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淋巴细胞计数对河南省6~18岁HIV/AIDS患者CD_4^+ T计数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梁淑英 于二曼 +4 位作者 王重建 郭金玲 郭奕瑞 李自钊 王宇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作为CD4+T淋巴细胞(CD4+T)计数替代标志物对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66例6~18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前后TLC和CD4+T计数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总淋巴细胞计数(TLC)作为CD4+T淋巴细胞(CD4+T)计数替代标志物对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66例6~18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HAART)前后TLC和CD4+T计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350mm-3计数的预测价值和最佳分界值。结果:HAART前、6个月和12个月时,TLC和CD4+T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S分别为0.791、0.625和0.680,P<0.001)。HAART前用TLC<2600mm-3预测CD4+T<350mm-3具有较高的价值,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6%和79.31%;HAART6个月及12个月时,用TLC预测CD4+T<350mm-3的最佳预测阈值均为2400mm-3,灵敏度分别为76.40%和71.03%,特异度分别为72.38%和82.39%。结论:TLC是CD4+T计数较好的替代标志物,可用于监测儿童及青少年HIV/AIDS患者HAAR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CD4+T淋巴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儿童 青少年 细胞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26
2
作者 赵博 陈莹莹 谭明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 目的探讨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判断价值。方法留取我院93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其中53例为非重症,40例为重症)与52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行血常规分析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检测,对比3组受试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的水平,分析相关性。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及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中CD3^+、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与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建立CD3^+、CD4^+、CD8^+与淋巴细胞计数(L)间回归方程,对照组CD3^+=485.45L+313.48(F=59.68,P<0.01),CD4^+=192.57L+290.11(F=24.62,P<0.01),CD8^+=275.14L+18.04(F=23.46,P<0.01);非重症组CD3^+=564.15L+25.04(F=96.56,P<0.01),CD4^+=381.91L-37.45(F=68.60,P<0.01),CD8^+=165.61L+61.83(F=55.47,P<0.01);重症组CD3^+=565.44L+49.09(F=31.87,P<0.01),CD4^+=332.34L-17.37(F=43.64,P<0.01),CD8^+=223.46L+54.39(F=13.90,P<0.01)。结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可通过血常规中淋巴细胞计数粗略估计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节约检验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 淋巴细胞计数 社区获得性肺炎 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杨志云 杜林林 +3 位作者 何玲玲 赵亚林 江宇泳 李秀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09-513,共5页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治疗的PLC患者148例,分为阴虚型PLC组(n=52)和非阴虚型PLC组(n=96)。收集患者的一... 目的探讨阴虚型HBV相关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淋巴细胞计数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7月-2015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治疗的PLC患者148例,分为阴虚型PLC组(n=52)和非阴虚型PLC组(n=96)。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包括肿瘤学指标[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病毒学指标(HBs Ag),肿瘤大体分型(结节型、块状型、巨块型、弥漫型),影像学特征(门静脉主干内径、门静脉癌栓、肝外转移),生化指标[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ALT、AST、TBil、GGT、AL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淋巴细胞计数。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HBs A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58,P=0.017)。与非阴虚型PLC组相比,阴虚型PLC患者的CEA和CA19-9水平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200、-2.194,P值均<0.05),MELD评分、TBil、PT升高(t=2.2、U=-2.0、U=-2.0,P值均<0.05),PLT和PTA降低(U=-3.1、t=-2.5,P值均<0.05),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降低(t=-2.7、U=-2.6、t=-2.2、U=-2.9,P值均<0.05)。阴虚型PLC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PLT、PT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0、0.295,P值均<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与PLT、PT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2、0.464,P值均<0.05),与MELD评分、TBil、PT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58、-0.378、-0.520,P值均<0.05)。结论阴虚型PLC患者较其他证型肝癌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更差、胆汁淤积更明显、免疫功能更为低下,且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凝血功能越差;CD8+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凝血功能和肝脏储备功能均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炎病毒 乙型 肝肾阴虚 淋巴细胞计数 生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孙燕 赵清霞 +2 位作者 何云 刘建民 崔帷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 目的通过对AIDS合并结核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AIDS合并结核病临床特征与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方法对95例AIDS并发结核感染的病例CD4 T淋巴细胞计数进行检测,同时选择30例近期入院的HIV阴性肺结核病人CD4 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肺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对比分析;AIDS合并结核中PPD、结明试验、结核分型与CD4 T不同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IDS合并结核病与HIV阴性结核病CD4 T淋巴细胞水平相比,二者有显著性差异;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与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影象学表现;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结核病分型有相关性,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影象学中斑片实变影、多发空洞、多发结节、纵隔和(或)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显著性差异;单发空洞,胸腔积液的机率,无显著性差异。CD4<100/mm3与CD4>100/mm3相比,PPD、结明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Ⅱ、Ⅴ型结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结论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发病率高,尤其以肺外结核和血型播散性结核多见,CD4 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mm3时,临床表现不典型,胸部影象学表现多样化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试验、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结核 临床分析 CD4 T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无复发生存期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5
5
作者 庞艳彬 范丽霞 +4 位作者 田明杰 赵松颖 化罗明 罗建民 杜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3-998,共6页
目的:分析第一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探索预测AML复发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AML(均为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1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分... 目的:分析第一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探索预测AML复发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AML(均为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第1次巩固治疗前淋巴细胞计数分为高淋巴细胞组(H-Lym≥1.2×10~9/L)和低淋巴细胞组(L-Lym<1.2×10~9/L),分析2组患者在复发率、无复发生存期(RFS)之间的差异。结果:132例AML患者中可评估的患者有65例。H-Lym组40例,在诱导治疗前患者的白细胞绝对值、年龄、染色体核型与L-Lym组(25例)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L-Lym计数和不良的染色体核型是无复发生存期的不良预后因素,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P=0.008),L-Lym组患者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风险比(hazard ratio,HR)=3.01,(95%CI1.55-5.86,P=0.001)。在含有不良预后核型的多因素分析中,这种趋势仍然存在(HR=2.52,95%CI 1.28-4.98,P=0.008)。结论:第一次巩固治疗前高淋巴细胞的AML患者具有较长的无复发生存期,第一次巩固治疗前的淋巴细胞计数可能是AML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淋巴细胞计数 巩固治疗 无复发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陈亚芳 臧立 +10 位作者 张小影 赵盼 袁英 岳智杰 杨洪亮 赵海丰 于泳 王亚非 赵智刚 张翼鷟 王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鼻腔NKTCL预后中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初诊的132例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外周血AMC、PLR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外周血AMC、PLR在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分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AMC小于0.5×109个/L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AMC大于等于0.5×109个/L组,PLR小于150组患者的预后优于PLR大于等于150组(P<0.05)。根据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不同危险组,结果发现3个组的5年OS及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MC、PLR与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由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组成的新的预后模式可能较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更确切方便、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 绝对单核细胞计数 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和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同心 钟敏 +1 位作者 付晓 丁显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87-493,共7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以及患者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期望为TBM临床早期有效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ous meningitis,TBM)患者脑脊液分枝杆菌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以及患者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期望为TBM临床早期有效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搜集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性脑膜炎科2011年1月3日至2013年11月27日期间95例有脑脊液培养分枝杆菌药敏试验记录的TB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女43例;初治患者73例,复治患者21例(不含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患者1例);16例患者临床血液检测HIV抗体为阳性,统计脑脊液药敏试验(包括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卷曲霉素、丙硫异烟胺、力克菲蒺、利福喷丁、对氨基水杨酸钠共11种药物)和菌株鉴定的结果,以及治疗初期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分析耐药特征,及影响耐药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值的相关因素,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脑脊液药敏试验与菌株鉴定结果: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占1.1%(1/95),且对11种抗结核药物均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94例,占98.9%(94/95),其中40例对11种抗结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总耐药率为42.6%(40/94),其余54例均敏感.MDRTB占12.8% (12/94);XDR-TB占1.1%(1/94).(2)耐药类型:单耐药者占9.6%(9/94);耐2种药物者占16.0%(15/94);耐3种药物者占2.1%(2/94);耐3种以上药物者占14.9%(14/94).(3)耐药顺位前6位排名:Sm[26.6% (25/94)]>INH[23.4% (22/94)]>RFP[18.1% (17/94)]>PAIN[16.0% (15/94)]>EMB与Rft[均为14.9%(14/94)].(4)11例TBM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正常参考范围内,占11.7%(11/94);不同性别[男性90.2%(46/51)、女性86.0%(37/43)]、初治患者[90.4%(66/73)]或复治患者[81.0%(17/21)]对计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7.76、7.44,P值均>0.05);合并HIV抗体阳性的患者计数结果[100.0%(16/16)]显著低于HIV抗体阴性[85.9%(67/78)]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34.21,P<0.01).结论 94例TBM(不含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1例患者)初治与复治患者均呈高耐药趋势;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普遍偏低,特别是TBM合并HIV抗体阳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脑膜 分枝杆菌 结核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CD4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多样性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宏军 张玉忠 程敬亮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发病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经病原体检查或病理证实的4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CT片和临床资料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粟粒性肺结核15例,结节状15例,磨玻璃状6例,... 目的:探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发病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经病原体检查或病理证实的4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CT片和临床资料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粟粒性肺结核15例,结节状15例,磨玻璃状6例,纤维索条状5例,斑片状、絮状16例,空洞5例,肿块5例,胸膜增厚2例,胸水11例,钙化1例,淋巴结肿大16例,病灶位于肺门周围,或上叶前段、下叶基底段和中叶或舌叶。肺结核分型、累及肺段数目,胸内淋巴结肿大,结核性空洞形成等均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密切关系。结论:CT可显示肺结核的各种征象,CD4+T淋巴细胞水平决定肺结核表现的多样性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D4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关节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朱辉 刘宗兴 +4 位作者 齐青禄 任伟 董伟杰 秦世炳 唐恺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848-852,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骨关节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骨关节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脊... 目的观察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对骨关节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3年7月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骨科收治的18例骨关节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脊柱结核8例,关节结核10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5±10.0)岁;行病灶清除加植骨手术6例,单纯病灶清除术12例;手术时间40~240min,平均123.1min;出血量80~700ml,平均出血量287.8ml。按术前1周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是否〉200个/μl分为2组,第一组:≤200个/μl者5例;第二组:〉200个/μl者13例。18例患者随访1~72个月,平均38个月。2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累计生存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2组累计生存率分析。结果截至末次随访,18例患者中死亡12例,失访2例,存活4例。第一组5例患者中:术后3个月内死亡3例,术后12个月死亡1例,1例存活;第二组13例患者中:术后22个月死亡1例,术后24~36个月内死亡3例,术后36~48个月内死亡4例,失访2例,存活3例。两组患者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第一组和第二组累计生存率有较大区别,两组的累计生存率经log-rank检验,x^2=12.42,P=0.0004,术前1周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μl组的累计生存率(生存3例,死亡8例,失访2例)大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μl组(生存1例,死亡4例)。结论骨关节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术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个/脚者行手术治疗,可能有助于延长术后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外科学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D4淋巴细胞计数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_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金艳涛 郭会军 蒋自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081-3083,共3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课题患者入组时的实验室数据,计算无症状期HI... 目的探讨无症状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总淋巴细胞计数(TLC)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1年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一项国际合作课题患者入组时的实验室数据,计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的相关系数,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TLC代替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最佳临界值及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一致率。结果共纳入分析了98例患者的实验室资料。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呈正相关(r=0.548,P<0.01)。用TLC<1 3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106个/L的灵敏度为43.48%,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6.92%,阴性预测值为84.71%,一致率为83.67%;TLC<2 0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106个/L的灵敏度为66.10%,特异度为66.67%,阳性预测值为75.00%,阴性预测值为56.52%,一致率为66.33%;TLC<2 100×106个/L预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500×106个/L的灵敏度为67.82%,特异度为72.73%,阳性预测值为95.16%,阴性预测值为22.22%,一致率为68.37%。结论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TLC相关。按照现行的治疗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标准及指南,建议当患者TLC<2 000×106个/L时尽早核查CD4+T淋巴细胞计数,以便尽早让HIV感染者开始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CD4细胞计数 淋巴细胞计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异型淋巴细胞计数在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志华 秦维超 陈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261-4261,共1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量资料证明,其病因与EB病毒(Epstein—Barr,EB)感染有密切关系,免疫学研究表明异型淋巴细胞的产生系病毒感染及刺激原刺激淋巴细胞增生亢进.甚至发生母细胞...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鼻咽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量资料证明,其病因与EB病毒(Epstein—Barr,EB)感染有密切关系,免疫学研究表明异型淋巴细胞的产生系病毒感染及刺激原刺激淋巴细胞增生亢进.甚至发生母细胞化的结果^[1]。为探讨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计数与NPC之间的联系.现就我院2004—2008年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型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 鼻咽癌 carcinoma 诊断 淋巴细胞增生 病毒感染 健康体检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T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闻颖 周莹 刘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591-3594,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中的变化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16例合并肺炎的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 目的探讨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C反应蛋白(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在病程中的变化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测16例合并肺炎的住院甲型H1N1流感患者血浆中相关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CRP及T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根据患者入院时血气分析中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分为重症组(PaO2<60 mm Hg)9例与轻症组(PaO2≥60 mm Hg)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8例。结果治疗前后(发病第7天、14天采血样),各组IFN-γ,IL-6,IL-8,TNF-α等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重症组TGF-β1水平较轻症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症组TGF-β1仍维持较高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病例在恢复期(体温正常,气短减轻,血氧正常)发现肺纤维化征象。CRP水平的升高与低淋巴细胞血症在重症组和轻症组均常见,但重症组治疗前淋巴细胞总数更低,与轻症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低淋巴细胞血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水平的明显下降仅见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幸存者的CRP水平与淋巴细胞总数均迅速地恢复至正常,相反,治疗后CRP水平无明显下降者及淋巴细胞总数无明显上升者预后较差。结论通过对血浆相关细胞因子水平(IFN-γ,IL-6,IL-8,TNF-α,TGF-β1)的测定发现,合并肺炎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血浆中,只有TGF-β1是过度产生的;其他细胞因子水平无变化的原因可能与大部分入选病例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关,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机体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治疗前血中TGF-β1水平、T淋巴细胞总数与疾病严重性有关,可能对疾病严重性有预测作用。血中升高的TGF-β1水平与甲型H1N1流感合并肺炎患者肺纤维化的发生之间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心肾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绍谨 闫泽晨 +5 位作者 李腾 陈昆仑 刘雨轩 李松超 王静 何娟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PLR测定水平绘制PLR预测CRS预后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PLR测定水平绘制PLR预测CRS预后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心源性死亡或心衰再入院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CRS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PLR的最佳截断值为213.92,据此将CRS患者分为低PLR组(<213.92)576例,高PLR组(≥213.92)375例。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年龄升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P<0.05)。分别以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为终点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低PLR组CRS患者生存状况均好于高PLR组(P均<0.001)。高PLR、高龄、高脑钠肽前体、高C反应蛋白为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95%CI)为2.573(2.000~3.310)、1.649(1.419~1.917)、1.111(1.045~1.181)和1.122(1.056~1.192)]。高PLR、高龄、高C反应蛋白为心衰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R(95%CI)为3.150(2.510~3.952)、1.349(1.184~1.538)和1.126(1.066~1.189)]。结论:PLR是预测CRS患者心源性死亡及心衰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心源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林帅 赵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71-1173,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1号至2016年9月30号经手术治疗的215例乳腺肿块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 目的:分析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NLR)在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肿瘤医院乳腺外科2014年1月1号至2016年9月30号经手术治疗的215例乳腺肿块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常规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对每组病例所对应的NLR进行对比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恶性组有较高的中性粒细胞计数及较低的淋巴细胞计数,恶性组NLR明显高于良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分析得出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的NLR最佳临界值为1.749,这时灵敏度为86.46,特异度为62.71%。NLR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数、瘤体大小、临床分期和Her-2表达相关。结论:术前外周血NLR值可指导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高NLR值预示肿块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 鉴别诊断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与疾病进展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曦 石磊 +5 位作者 杜永浩 叶峰 牛刚 蔺淑梅 赵英仁 陈天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程中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新... 目的探讨西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程中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2日至2020年2月1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22~89岁。其中普通型12例(80%),重型1例(6.67%),危重型2例(13.33%);有6组家庭内聚集发病。多数患者(14/15,93.3%)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平均发热时间为(2.80±1.66)d,由发热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2.83±2.29)d。患者的主要伴随症状是干咳(8/15,53.33%)和气短(4/15,26.67%)。9例(60%)患者入院时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包括全部重症患者(重型患者1例,危重型患者2例)和6例(6/12,50%)普通型患者。随着病程延长,普通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呈逐渐升高趋势,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呈波动型,危重型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始终处于偏低水平,甚至总体有下降趋势。结论西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呈家庭内聚集发病。大部分患者淋巴细胞计数降低,尤以重症患者为著。患者入院时的淋巴细胞计数和病程中淋巴细胞计数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能是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特征 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高坤 余伟吉 +7 位作者 李全 莫其农 杨金龙 赖锦泉 张吉亮 吴益宏 林展鹏 曹亚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骨密度值( bone mineraldensity,BMD),计算NLR水平。并通过ROC 曲线计算NLR的诊断价值,通过Pearson 检测NL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CRP 水平较正常范围升高。骨质疏松患者NLR水平( 2. 23±1. 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1. 56±0. 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通过ROC 曲线检测,NLR的AUC 面积为0. 747, cut-off 值为0. 436,灵敏度为0. 629,特异性为0. 807( 95% CI:0. 682~ 0. 813),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LR与CRP、ESR呈正相关性( r = 0. 324、0. 305,P<0. 05),与BMD 呈负相关( r =-0. 250,P<0. 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且NLR与CRP 的相关性优于与BMD 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中,NLR可作为预测诊断指标,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与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肺结核主要症状体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蓝如束 赵锦明 +5 位作者 成诗明 周林 赵雁林 林玫 罗丹 刘飞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29-532,共4页
目的探讨HIV感染与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肺结核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广西CDC、广西龙潭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登记的HIV感染与AIDS患者733例,采用液体培养和改良中性罗氏培养... 目的探讨HIV感染与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肺结核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广西CDC、广西龙潭医院、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登记的HIV感染与AIDS患者733例,采用液体培养和改良中性罗氏培养方法对患者痰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对CD4+T细胞进行检测,分析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肺结核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结果HIV感染与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阳性率为16.1%(118/733)。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级为1级的痰培养阳性率为12.3%(9/73),2级为10.3%(6/58),3级为17.0%(15/88),4级为17.1%(88/514),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级别的痰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性=2.004,P=0.157);不同级别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048,P=0.035)。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是否有咳嗽、咯痰>2周症状有关,有咳嗽、咯痰>2周症状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54±0.65)lg低于无该症状的患者(1.68±0.70)lg(t=-2.621,P=0.009)。结论HIV感染与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级别与结核分枝杆菌痰培养结果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对于咳嗽、咯痰>2周的HIV感染与AIDS患者应予以重视,警惕合并肺结核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HIV感染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CD4淋巴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在慢加急性肝衰竭短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小花 杨淑娟 +7 位作者 刘瑜珊 李娟 张巧 王亚敏 闫涛涛 杨瑗 赵英仁 何英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83-2389,共7页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建立短期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247例ACLF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比较组间差异,分析预后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建立短期预后模型。方法 回顾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247例ACLF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比较组间差异,分析预后影响因素,同时建立预后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预测效能并确定最佳截断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或Pearson卡方检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28天、90天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28天生存曲线。结果 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共纳入ACLF患者220例,28天生存组148例、死亡组72例,28天无移植生存率67.27%;90天生存组115例、死亡组105例,90天无移植生存率52.2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149,P=0.030)、高MELD评分(OR=1.120,P<0.001)、外周血低淋巴细胞计数(OR=0.411,P=0.002)是影响28天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影响28天预后的LS-MELD模型:-3.432+0.765×性别-0.890×淋巴细胞计数×10-9+0.113×MELD(性别赋值:男性为1,女性为2)。经ROC曲线确定模型的最佳截断值为0.35,据此将患者分为低LS-MELD组(≤0.35)及高LS-MELD组(>0.35),低LS-MELD组的28天生存率显著高于高LS-MELD组(P<0.001)。结论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及性别联合MELD评分对ALCF患者的短期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危险因素 淋巴细胞计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并发颅内结核的MRI特征及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晶晶 闫铄 +3 位作者 薛明 魏连贵 吕志彬 谢汝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89-695,共7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颅内结核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6例AIDS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MRI...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并发颅内结核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及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46例AIDS并发颅内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MRI特点。采用Mann-Whitney检验脑实质结核与脑膜结核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采用X2检验比较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和〈100个/μl患者间MRI特征的差异,包括病灶部位、范围、大小、形态、强化方式,以及并发其他脏器结核情况等,并统计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病变大小和强化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46例AIDS并发颅内结核患者中,脑实质型结核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47(20.5,131.5)个/μl]低于脑膜型结核[153(130.5,228.5)个/μl](Z=-2.37,P=0.018)。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的患者脑膜型结核(19.6%,9/46)、累及基底池(17.4%,8/46)、外侧裂池(13.0%,6/46)和脑沟(13.6%,6/46)较〈100个/μl[分别为4.3%(2/46),2.2%(1/46),2.2%(1/46),2.2%(1/46)]更常见(X2=7.62,P=0.006;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0.001、0.008和0.008),而分布于大脑皮层下(19.6%,9/46)较〈100个/μl(47.8%,22/46)更少见(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0.037)。病变直径3~5mm(136个病灶,47.1%)者呈点状强化,〉5mm(89个病灶,30.8%)者呈环形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5.36,P〈0.001)。脑实质结核组病变多位于大脑皮层下,增强扫描呈点状或环形强化(88.6%,31/35);脑膜结核以基底池脑膜增厚强化为主(81.8%,9/11);且脑实质[17.4%(8/46)]及脑膜结核灶[21.7%(10/46)]均易呈簇集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2)。结论AIDS并发颅内结核的MRI表现与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密切相关。当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时,颅内结核以脑实质型为主,病灶多分布于大脑皮层下;当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时,以脑膜结核为主,病变易累及基底池、外侧裂池和脑沟;颅内病灶直径〈5mm时以点状强化为主,≥5mm时以环形强化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中枢神经系统 磁共振成像 CD4淋巴细胞计数 因果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期间发生的感染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下降相关 被引量:2
20
作者 Melia MT Brau N +2 位作者 Poordad F 何高丽 张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2-382,共1页
虽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治疗丙型肝炎期间常引起骨髓抑制,但白细胞计数的下降与发生感染风险的关系仍未确定。一项随机、平行、多中心Ⅲ期IDEAL(Individualized Dosing Efficacy vs Flat Dosing to Assess Optimal Pegylated In... 虽然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治疗丙型肝炎期间常引起骨髓抑制,但白细胞计数的下降与发生感染风险的关系仍未确定。一项随机、平行、多中心Ⅲ期IDEAL(Individualized Dosing Efficacy vs Flat Dosing to Assess Optimal Pegylated Interferon Therapy)研究,旨在确定PEGINF/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期间感染发生的概率和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 淋巴细胞计数 感染风险 INTERFERON 细胞计数 细胞计数 周检查 RIBAVIRIN 集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