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及其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何烨 王银华 +1 位作者 耿彪 鲍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s ratios,LMR)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s ratios,LMR)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及肿瘤介入科自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3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常规LMR数值,根据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并将LMR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高低两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分析LMR值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对PD-1抑制剂治疗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计算LMR临界值为1.8,将LMR分为基线低LMR组(LMRB/S<1.8)、高LMR组(LMRB/S≥1.8)及治疗后低LMR组(LMRafter<1.8)、治疗后高LMR组(LMR_(after)≥1.8)。治疗前高LMRB/S组免疫治疗后的ORR和DCR均高于低LMRB/S组(P=0.037;P=0.0025)。治疗前低LMRB/S患者中,在治疗后LMRafter≥1.8组的DCR优于LMR_(after)<1.8组(P=0.005)。治疗前高LMR患者中,治疗后LMR_(after)≥1.8组的DCR优于LMR_(after)<1.8组(P=0.034)。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高LMRB/S组的PFS、OS均比低LMRB/S组延长;且在治疗前低LMRB/S组中,治疗后LMRafter≥1.8的患者PFS、OS均比LMR_(after)<1.8的患者延长(P=0.047;P=0.007)。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高LMRB/S值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P=0.033)。结论:免疫治疗前患者高LMR值可能提高PD-1抑制剂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且治疗后LMR值的升高可能会增加治疗前低LMR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可切除性胰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迪 陶连元 +3 位作者 王行雁 张铃福 原春辉 修典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时间的最佳临界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MR对不同AJCC分期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术前LMR的最佳临界值为3.4,将患者分为高LMR组(LMR≥3.4,62例)和低LMR组(LMR<3.4,8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手术切缘、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术前外周血LMR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癌胚抗原≥5μg/L(HR=1.723,95%CI:1.122~2.645,P=0.013),手术切缘阳性(HR=2.168,95%CI:1.356~3.466,P=0.001)和淋巴结转移阳性(HR=1.699,95%CI:1.153~2.502,P=0.007)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MR≥3.4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0.442,95%CI:0.295~0.660,P=0.000)。高LMR组和低LM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7.9月和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7.672,P=0.000)。结论术前LMR与可切除性胰腺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术前高LMR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亚芳 臧立 +10 位作者 张小影 赵盼 袁英 岳智杰 杨洪亮 赵海丰 于泳 王亚非 赵智刚 张翼鷟 王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鼻腔NKTCL预后中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初诊的132例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外周血AMC、PLR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外周血AMC、PLR在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分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AMC小于0.5×109个/L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AMC大于等于0.5×109个/L组,PLR小于150组患者的预后优于PLR大于等于150组(P<0.05)。根据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不同危险组,结果发现3个组的5年OS及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MC、PLR与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由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组成的新的预后模式可能较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更确切方便、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 绝对单核细胞计数 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皮肌炎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王凯 李鞠 +1 位作者 潘文友 孟德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18-1620,16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皮肌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初诊皮肌炎患者共6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共113例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结果计算LMR,采用Spearman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皮肌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初诊皮肌炎患者共6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共113例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结果计算LMR,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LMR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沉(ESR)、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治疗前,皮肌炎患者的CK、LDH、AST与LMR水平呈负相关(r=-0.298,P=0.014;r=-0.248,P=0.043;r=-0.355,P=0.003),ESR与LMR水平没有相关性(r=0.029,P=0.81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OC)表明,LMR的ROC曲线下面积(AUG)为0.899,当cutoff值为0.69时,此时评估皮肌炎病情活动的敏感性为83.58%,特异性为82.09%。在皮肌炎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的LMR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而CK、LDH、AST、ESR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LMR与皮肌炎病情活动存在相关性,对评估皮肌炎病情活动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皮肌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5
6
作者 赵坤宇 亓妍文 +3 位作者 秦国慧 杨双宁 李林 王丽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75例NSCLC患者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75例NSCLC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治疗前NLR<5组和NLR≥5组,LMR<1.5组和LMR≥1.5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LMR对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LR<5组与LMR≥1.5组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早期给予免疫治疗(HR=0.345,95%CI:0.183~0.650)、LMR≥1.5(HR=0.327,95%CI:0.168~0.638)是NSCLC患者PFS生存获益的预测因素。结论:NLR、LMR可用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艺伟 姚明解 +5 位作者 薄亚聪 游杰 崔晗 张玲 赵二江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原发性肝癌(PL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前未接受其他治疗的PLC患者44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检查结果计算LMR,绘制术前LMR诊...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原发性肝癌(PL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前未接受其他治疗的PLC患者44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检查结果计算LMR,绘制术前LMR诊断患者术后5 a生存状态的ROC曲线,确定LMR诊断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PLC患者术后5 a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LMR诊断界值为3.03,据此将LMR分为高(≥3.03)和低(<3.03)两种状态。COX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LMR是PLC患者术后预后的保护因素(β=-0.329,HR=0.720,95%CI=0.562~0.921)。结论:术前LMR可用于评价PL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术前高LMR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原发性肝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和白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明彬 赵雨桐 +5 位作者 黎承杨 赵嘉闻 马晨俊 廖乃凯 杨占斌 程继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7-89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炎症在肿瘤的发展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和白蛋白被证明是各种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探讨LMR和白蛋白在传统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的基础...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炎症在肿瘤的发展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和白蛋白被证明是各种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探讨LMR和白蛋白在传统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RCC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的147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LMR和白蛋白于术前1周收集,LMR采用中位数3.42,白蛋白用40 g/L作为截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LMR和白蛋白及其他临床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将LMR和白蛋白结合传统预测指标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采用C指数预测LMR和白蛋白对RCC预后的准确性;同时,采用LMR、白蛋白、TNM分期和Fuhrman分级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术前低LMR和低白蛋白是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和P<0.001)。低LMR与高Fuhrman分级(P=0.006)和肿瘤坏死(P=0.039)密切相关;低白蛋白与高Fuhrman分级(P<0.001)和高Mayo临床分期、大小、分级和坏死(stage, size, grade and necrosis,SSIGN)分数(P=0.001)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LMR、白蛋白、TNM分期、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坏死与OS相关;COX回归模型提示LMR和白蛋白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70,95%CI:0.145~0.942,P=0.037;HR=0.325,95%CI:0.136~0.775,P=0.011)。将LMR和白蛋白结合传统预测指标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后,C指数上升;列线图构建结果发现可以预测RCC患者术后3和5年的生存率。结论:术前外周血LMR和白蛋白是ccRCC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其纳入常规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中,可以提高ccR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白蛋白 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文慧 孙延庆 +2 位作者 张启科 魏小芳 李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0,共9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MM患者82例,根据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出NLR、MLR;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确...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MM患者82例,根据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出NLR、MLR;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确定NLR和MLR的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和高MLR组、低MLR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预后情况。分析高NLR/MLR组和低NLR/MLR组在不同治疗方案、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之间的预后评估意义。以高NLR和高MLR作为2个危险因素设计风险分层,比较风险因素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确定NLR最佳截断点为3.1(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70.7%),MLR最佳截断点为0.34(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53.4%)。MM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与NLR和MLR有关(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清钙(C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肌酐(Cr)、骨髓浆细胞比例及ISS分期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NLR组和高M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低MLR组患者短,预后差(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新型药物治疗组、传统化疗组、不同年龄分层组、不同β2-MG分层组和不同血肌酐分层组中,不同MLR、NLR分组患者的OS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比0-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差。结论:初发MM患者NLR和MLR的升高与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NLR和MLR可能是MM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疾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倩倩 胡广原 +2 位作者 张明生 邱红 袁响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化疗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LMR)对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1~2014年间就诊于同济医院的125例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并且有可用基线期血细胞计数资料... 目的探讨在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化疗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LMR)对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1~2014年间就诊于同济医院的125例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并且有可用基线期血细胞计数资料的患者纳入研究。LMR的分界值由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LMR被分为〉3.6和≤3.6两组;生存曲线由Kaplan-Meier方法决定;生物标志物的独立预测作用由基于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来决定。结果在125例患者中,LMR≤3.6的患者与LMR〉3.6的患者相比,无进展生存期(PFS)较短(7.0月vs.9.9月,P=0.002),总生存(OS)较短(13.6月vs.22.3月,P=0.011)。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LMR≤3.6的患者与LMR〉3.6的患者相比,疾病进展风险增高(HR1.989,95%CI 1.289~3.068,P=0.002),死亡风险增高(HR2.132,95%CI1.285~3.536,P=0.003)。结论在中国人群中,LMR是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的预后因素,较低的LMR与较短的PFS和O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预后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克盟 桑威 +5 位作者 徐林艳 闫冬梅 宋旭光 孙财 孙晓坤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为PGI-DLBCL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分析LMR与患者2年PFS(%)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PGI-DLBCL患者LMR最具差异性的界限值为2.6。单因素分析显示,LMR(P<0.05)、大包块病变(P<0.01)和IPI(P<0.05)为影响患者2年PFS(%)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LMR<2.6[(危险比(RR)=3.083,95%CI1.828-8.313,P<0.01)]、大包块病变(RR=2.718,95%CI1.339-6.424,P<0.05)为2年PFS(%)的不良预后相关因素。结论:LMR<2.6,大包块病变与PGI-DLBCL患者疾病的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 疾病进展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倪会芳 李隽 +2 位作者 丁源 付群 吴文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207-2214,共8页
背景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 背景糖尿病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OP)的风险较大,尤其是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炎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科住院的216例绝经后T2DM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血脂等生化指标,计算得到NLR和MHR;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患者腰椎L_(1-4)、左股骨颈及左髋骨密度(BMD)。根据BMD结果,将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51例、骨量减少组78例、OP组87例,另外根据NLR四分位数(A1~A4组)和MHR四分位数(B1~B4组)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54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NLR和MHR与各部位BMD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价值。结果骨量减少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P<0.05),OP组NLR、MHR均高于骨量正常组和骨量减少组(P<0.05)。A3组L_(1-4)、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A1组(P<0.05);A4组左股骨颈BMD低于A1组,L_(1-4)、左髋BMD低于A1组和A2组(P<0.05)。B2、B3组L_(1-4)、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P<0.05);B4组L_(1-4)BMD低于B1组、B2组和B3组,左股骨颈、左髋BMD均低于B1组和B2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均分别与L_(1-4)、左股骨颈、左髋BMD呈负相关(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年限长〔OR=1.092,95%CI(1.005,1.186)〕、NLR水平升高〔OR=2.341,95%CI(1.453,3.770)〕和MHR水平升高〔OR=329.250,95%CI(21.421,5060.810)〕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体质指数(BMI)升高〔OR=0.806,95%CI(0.718,0.903)〕是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709、0.787,灵敏度分别为65.5%、52.9%、81.6%,特异度分别为72.1%、79.8%、67.4%;两者联合预测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高于NLR、MHR(Z=2.418,P<0.05;Z=2.893,P<0.05)。结论NLR和MHR均可单独作为绝经后T2DM患者发生OP的预测指标,且两者联合检测时预测效能及灵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骨质疏松 绝经后 骨密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庞振文 何东生 +2 位作者 杨爱芳 黄愉峰 曾先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LMR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47例头颈外科行喉鳞状细胞癌... 目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外周血LMR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47例头颈外科行喉鳞状细胞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分析LMR最佳截断值,分为高LMR者和低LMR者,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其对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 LMR最佳临界值为3.24,高LMR者81例,低LMR者66例。高LMR者1、3、5年的总生存率(98.76%、92.59%、85.18%)明显低于低LMR者(87.88%、69.70%、6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OR=0.336,95%CI:0.149~0.758)、术前低LMR(OR=0.474,95%CI:0.248~0.907)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高LMR值喉癌患者有着更好的总生存期,术前LMR值作为评估喉鳞状细胞癌患者预后生存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状细胞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癌患者术前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梦珍 傅斌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阴茎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阴茎癌患者术前外周血LM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 目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阴茎癌患者的预后关系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阴茎癌患者术前外周血LMR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并接受手术治疗的44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低LMR组(LMR<3.4,n=21)、高LMR组(LMR≥3.4,n=23)。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运用Log-Rank单因素分析影响阴茎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Long-Rank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细胞分级及LMR是影响阴茎癌患者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淋巴结转移、侵犯神经、LMR是影响阴茎癌患者总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5)。高LMR组患者肿瘤无复发中位生存期较低LMR组明显延长(26个月vs 7个月,P=0.010),中位总生存期亦明显延长(73个月vs 29个月,P=0.045)。Cox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术前LMR是阴茎癌患者肿瘤无复发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的预后危险因素(P<0.05)。高LMR组肿瘤复发风险较低LMR组明显降低(HR=0.398,95%CI:0.174~0.909),总生存期延长(HR=0.428 95%CI:0.185~0.994)。结论术前高LMR值阴茎癌患者有着更好的肿瘤无复发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术前LMR值作为评估阴茎癌患者预后生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LR、LMR及PNI对晚期肝细胞癌靶向联合免疫治疗临床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刘全义 杨逸鑫 +2 位作者 徐磊 古云 沈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09-315,共7页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使用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的85例晚期HCC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前患者的NLR、PLR、LMR、PNI、临床疗效及预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NLR、PLR、LMR、PNI的最佳截断值,以此将患者分成高、低2组。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指标对患者OS的影响。结果:低NLR组、低PLR组、高LMR组、高PNI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均分别高于高NLR组、高PLR组、低LMR组和低PNI组(均P<0.05)。低NLR组、低PLR组患者OS率均分别显著高于高NLR组、高PLR组(均P<0.05);高LMR组、高PNI组患者OS率均分别显著高于低LMR组和低PNI组(均P<0.05)。NLR≥1.94、男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晚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NLR≥1.94、男性、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是影响患者疗效、预后的危险因素,NLR≥1.94评估晚期HCC患者免疫联合靶向的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癌(HCC)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 预后营养指数(PNI)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 靶向治疗 疗效 预后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肉瘤样癌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伟娇 曹艳娇 +4 位作者 张维红 孙蕾娜 魏枫 刘亮 曹水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55-1059,共5页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肿瘤...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pulmonary sarcomatoid carcinoma,PSC)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monocyte-to-lymphocyte ratio,ML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7年4月天津市肿瘤医院80例PSC患者的完整病例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MLR预测OS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和低MLR组,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得到OS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用于比较两组间OS的差别;将单因素有意义的变量带入COX风险回归模型验证、计算风险比(H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位绝对值分别为0.63×109/L、1.84×10~9/L,MLR最佳截点值为0.44。单因素分析显示,MLR≥0.44(P<0.01)、未行根治性手术(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P<0.01)、肿瘤最大径>3 cm(P<0.05)、LDH>247 U/L(P<0.01)是影响OS的不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MLR≥0.44(HR=3.554;95%CI=1.671~6.125;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HR=3.275;95%CI=2.047~9.399;P<0.01)是影响PS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治性手术是影响PSC患者OS的独立保护性因素(HR=0.360;95%CI=0.195~0.848;P<0.01)。结论:高MLR是PS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肺肉瘤样癌 总生存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郭卉 张龙岩 +2 位作者 鄢华 苏晞 王江友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在2014年3~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PPCI的ASTEMI患者,按照...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降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88例在2014年3~10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行PPCI的ASTEMI患者,按照PPCI术后患者住院期间所测LMR分为LMR升高组(LMR> 2. 3)和LMR降低组(LMR≤2. 3)。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再血管化重建)。结果 102例(35. 4%)患者为LMR升高组。LMR升高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及肌钙蛋白I水平均显著低于LMR降低组(均为P <0. 05)。在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脉造影特点及介入治疗等相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随访12个月时,LMR升高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LMR降低组(4. 9%比13. 4%,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MR降低(OR=2. 359)、糖尿病(OR=2. 427)及前降支为罪犯血管(OR=1. 725)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为P <0. 05)。结论 LMR降低是ASTEMI患者PPCI术后远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预后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丽秀 梁红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372-437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病人100例,根据临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对中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病人100例,根据临床类型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稳定性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3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67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指标,并进行Logstic回归分析NLR、MHR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的区分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NLR、MHR对ACS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NLR、MHR明显升高(P<0.05);ACS组NLR、MHR高于SAP组(P<0.05);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MHR有助于区分ACS与SAP[NLR的OR=1.338,95%CI(1.054,1.698),P=0.017;MHR的OR=12.896,95%CI(1.025,162.687),P=0.048];ROC曲线显示诊断ACS时,NLR截断值为1.76时敏感度为48%,特异度为82%,AUC为0.69;MHR截断值为0.44时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76%,AUC为0.77;当两者联合诊断ACS时,敏感度73%,特异度79%,AUC为0.80。结论:冠心病病人NLR、MHR升高,且ACS病人高于SAP病人;NLR、MHR有助于区分ACS与SAP,二者联合可作为辅助诊断ACS的实验室指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雨 雷小添 +2 位作者 冷蔚玲 张星 梁自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63-1068,共6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 to lymphocytes ratio,MLR)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 to lymphocytes ratio,MLR)与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足患者243例,分为下肢动脉病变组(LEAD,n=103)和非下肢动脉病变组(non-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NLEAD,n=140),分析MLR与LEAD的相关性。结果:LEAD组MLR显著高于NLEAD组[0.46(0.29,0.63) vs. 0.38(0.26,0.58)(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R、年龄、胆固醇、血肌酐是糖尿病足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MLR预测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最佳切点为0.34,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9%和46.4%。结论:MLR与2型糖尿病足患者LEAD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 下肢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UAE患者术后疼痛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沈亚伟 刘凯 吕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与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后疼痛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93例接受UAE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术前NLR、PLR、LMR值。采用数值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患者术后1、6、24、48、72 h疼痛程度。Pearson分析NLR、LMR、PLR与术后疼痛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NLR、PLR的AUC值并确定最佳截断值,将PLR、NLR组合成高NLR+高PLR组、高NLR+低PLR组、低NLR+高PLR组、低NLR+低PLR组,对比各组术后疼痛的差异。结果术前NLR(R=0.217,P<0.05)、PLR(R=0.475,P<0.05)均与UAE术后疼痛程度呈明显正相关。以NLR=1.78,PLR=166.91为界值,高NLR组和高PLR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各时间点NRS评分、镇痛药摄入量均大于低NLR和低PLR组(P<0.05)。与低NLR+低PLR组相比,高NLR+高PLR组术后1、6、24、48、72 h NRS评分及镇痛药摄入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NLR、PLR对子宫肌瘤UAE术后疼痛有较高的评估价值,联合指标评估术后疼痛的作用优于单独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子宫动脉栓塞术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