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
作者 杜尊国 唐峰 +1 位作者 王虹 胡锡琪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689-692,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原发皮肤CD30阳性淋巴增生性疾病谱中,关于淋巴瘤样丘疹病和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文献报道较常见,而其中的界限性病变——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的报道则较少见,故本文介绍与探讨1例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的临床表现、形态... 背景与目的:原发皮肤CD30阳性淋巴增生性疾病谱中,关于淋巴瘤样丘疹病和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文献报道较常见,而其中的界限性病变——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的报道则较少见,故本文介绍与探讨1例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的临床表现、形态学特点以及免疫表型特征,旨在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对华山医院诊断的1例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患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全身反复发作的散发性红疹伴瘙痒,可自行缓慢消退。患者全身皮肤可见多发性丘疹样病变,病变严重处出现脓疱并破溃结黑痂。组织学上,表皮溃疡并脱失,真皮层见中等偏大淋巴细胞浸润。细胞免疫表型CD30、CD3、TIA-1等呈阳性表达,ALK、CD20阴性。结论: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较少见,需与原发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累及皮肤病变等鉴别,其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等以明确其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增生性疾 淋巴丘疹(lyp) C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黎静宜 李薇 +2 位作者 谢英 汪盛 郭在培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淋巴丘疹 CD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4
3
作者 佟春光 张秀英 +1 位作者 兰东 陈懿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36-536,共1页
患者男,47岁.双下肢皮疹6年,全身皮疹3年.6年前无诱因双小腿、膝部出现散在暗红色斑片、丘疹,上附鳞屑,轻痒,有压痛.
关键词 淋巴丘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邢有兰 关杨 +1 位作者 肖尹 纪华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6-106,共1页
关键词 淋巴丘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杨英 陈金 +2 位作者 谢震 万慧颖 伍友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6-177,共2页
关键词 淋巴丘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 被引量:6
6
作者 邱丙森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4-206,共3页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papulosis,LyP)虽少见但与蕈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某些类型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和皮肤CD30阳性淋巴瘤的...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papulosis,LyP)虽少见但与蕈样肉芽肿(mycosisfungoides,MF)、某些类型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HD)和皮肤CD30阳性淋巴瘤的关系密切[1],构成“CD30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肿 淋巴丘疹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 被引量:2
7
作者 郝进 刘文 邓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9-101,共3页
报告1例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男,52岁。躯干、手腕出现丘疹及溃疡2年,反复发作,并能自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有结节或弥漫单一异形大细胞浸润,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CD4、CD5、CD45RO、C... 报告1例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男,52岁。躯干、手腕出现丘疹及溃疡2年,反复发作,并能自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有结节或弥漫单一异形大细胞浸润,间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CD3、CD4、CD5、CD45RO、CD30阳性,CD19、CD79a、CD68、CD15阴性。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和免疫表型,诊断为C型淋巴瘤样丘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C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吴飞 殷芳 +2 位作者 陈佳 章楚光 宋宁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97-498,共2页
患者女,28岁。因躯干及四肢反复出现丘疹、结节10年,于2012年6月11日来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出现数个绿豆大丘疹,略痒,病程中无乏力、发热、淋巴结增大及疼痛等不适。当时未经特殊处理。皮疹发生后经3周左右自行... 患者女,28岁。因躯干及四肢反复出现丘疹、结节10年,于2012年6月11日来院就诊。患者10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及四肢出现数个绿豆大丘疹,略痒,病程中无乏力、发热、淋巴结增大及疼痛等不适。当时未经特殊处理。皮疹发生后经3周左右自行消退。但此后类似皮疹反复成批出现,每批数个至十余个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芳 田歆 +1 位作者 陈霄霄 张锡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3,共2页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2岁。因反复全身丘疹、鳞屑20余年,加重2年就诊。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腿部散在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结节,表面覆少许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渐累及躯干、上肢,皮损在数周内可自行消退,消退后遗留萎缩性褐... 1 病历摘要患者男,42岁。因反复全身丘疹、鳞屑20余年,加重2年就诊。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腿部散在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结节,表面覆少许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后渐累及躯干、上肢,皮损在数周内可自行消退,消退后遗留萎缩性褐色色素沉着斑,2年前患者自觉皮损数目增多,常成批出现,皮疹反复。未行系统治疗。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CD30^(+)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10
作者 王续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01-1402,共2页
患者女性,37岁,2017年1月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皮下结节,大小1.9 cm×2.0 cm×2.0 cm,无皮肤红肿和皮肤温度升高,未经特殊处理。2017年8月,结节增大至8.0 cm×9.0 cm×7.0 cm,伴皮肤红肿及发热,但皮肤未破裂流脓。由于... 患者女性,37岁,2017年1月发现右侧乳腺外上象限皮下结节,大小1.9 cm×2.0 cm×2.0 cm,无皮肤红肿和皮肤温度升高,未经特殊处理。2017年8月,结节增大至8.0 cm×9.0 cm×7.0 cm,伴皮肤红肿及发热,但皮肤未破裂流脓。由于肿瘤较大遂入住我院,行乳腺肿瘤切除术(图1),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身体其他部位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淋巴丘疹 T淋巴母细胞淋巴 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磊 黄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32-733,共2页
报告1例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男,57岁。躯干四肢散发红斑丘疹,渗出伴瘙痒1个月就诊。体检可见躯干及四肢散发绿豆至花生大小不一的红斑、丘疹,中央可见坏死,部分红斑表面渗出结痂,融合成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提示部分表皮坏死... 报告1例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男,57岁。躯干四肢散发红斑丘疹,渗出伴瘙痒1个月就诊。体检可见躯干及四肢散发绿豆至花生大小不一的红斑、丘疹,中央可见坏死,部分红斑表面渗出结痂,融合成斑块。皮损组织病理提示部分表皮坏死,周围棘细胞间水肿,形成水疱,真皮浅、中层小血管周围大片状淋巴、组织细胞浸润伴较多嗜酸性粒细胞,部分淋巴细胞核大有异形,可见到较多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CD30(+),诊断为湿疹样表现的淋巴瘤样丘疹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湿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
12
作者 尹茜 罗德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2-502,共1页
患者女性,31岁,因“发现颈部红色皮疹3个月,累及全身1个月”于2003年9月3日入院。入院前于外院取背部皮损活检送我院病理科会诊,后病理报告示:(背部皮损)淋巴瘤样丘疹病,免疫组化示:CD30(-),CD3(+),TIA-1(+),granz... 患者女性,31岁,因“发现颈部红色皮疹3个月,累及全身1个月”于2003年9月3日入院。入院前于外院取背部皮损活检送我院病理科会诊,后病理报告示:(背部皮损)淋巴瘤样丘疹病,免疫组化示:CD30(-),CD3(+),TIA-1(+),granzyme(+),CD79a(-),CD20(-)。既往20年前有“鱼鳞病”史。体查:T:41℃,全身及四肢均可见直径0.5~2cm大小的红色皮疹,其间散见直径0.5~2cm的黑色结痂,双下肢Ⅲ°水肿。入院后即行CHOP方案化疗一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CD30 T细胞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丘疹病分型和病理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凯健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6-708,共3页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LyP)是一种非侵袭性皮肤病,组织学上具有恶性淋巴瘤特点而临床表现为良性持续性自愈性丘疹,属于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可分为7个亚型,且可具有特殊的临床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免... 淋巴瘤样丘疹病(lymphomatoid papulosis,LyP)是一种非侵袭性皮肤病,组织学上具有恶性淋巴瘤特点而临床表现为良性持续性自愈性丘疹,属于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可分为7个亚型,且可具有特殊的临床类型、组织学类型和免疫表型,亦可与恶性淋巴瘤和其它病变存在联系,该文就LyP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原发性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 理诊断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阳性的淋巴瘤样丘疹病C型1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凯健 龚予希 +1 位作者 杨野梵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3-634,共2页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左侧小腿足踝上方紫癜样褐色丘疹2年。曾诊断为血管炎,给予抗组胺药及沙利度胺等治疗,期间皮疹有新发,血液中IgE 373.9 IU/mL,尿蛋白±,贫血。皮肤科拟诊“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炎”,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乌灵胶囊、... 患者女性,25岁,主诉左侧小腿足踝上方紫癜样褐色丘疹2年。曾诊断为血管炎,给予抗组胺药及沙利度胺等治疗,期间皮疹有新发,血液中IgE 373.9 IU/mL,尿蛋白±,贫血。皮肤科拟诊“丘疹性荨麻疹血管炎”,给予醋酸地塞米松片、乌灵胶囊、粉尘螨滴剂治疗,患者病情仍无缓解,故行皮肤活检。患者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紫癜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血液流式细胞免疫分型示:淋巴细胞占11.1%,提示淋巴细胞比例偏低,抗原表达无明显异常。骨髓病理学检查示:未见异型淋巴细胞。染色体分析正常。血液分子病理示:TCRβ、TCRγ和TCRδ重排检测阴性。体格检查示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及压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 皮肤CD30^(+)淋巴组织增生性疾 T细胞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 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发表现为不典型结节的A型淋巴瘤样丘疹病1例报道
15
作者 杨荞榕 王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0-142,共3页
本文报告1例49岁男性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皮损广泛发作且多种形态,表现为小核桃大小结节和红色小花生米大小水肿性丘疹,但无瘙痒,病程9年,再发2周。曾在第一次皮损发作时进行过5次局部注射"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光... 本文报告1例49岁男性淋巴瘤样丘疹病患者,皮损广泛发作且多种形态,表现为小核桃大小结节和红色小花生米大小水肿性丘疹,但无瘙痒,病程9年,再发2周。曾在第一次皮损发作时进行过5次局部注射"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和光化学疗法照光治疗;本次就诊未进行处理,皮损能自行减轻。局限性或无症状的泛发性皮损建议采取观望策略,但有必要进行多次活检以排除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丘疹(lyp) 淋巴细胞增生性疾 CD30~+T细胞 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2
16
作者 渠涛 王宝玺 +1 位作者 马东来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69-571,共3页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儿童多见,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水疱、结痂和坏死,可伴有高热、肝脾大等全身症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关。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和脂膜。... 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瘤是近年来认识到的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儿童多见,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表现为水肿性红斑、水疱、结痂和坏死,可伴有高热、肝脾大等全身症状。与EB(Epstein-Barr)病毒感染有关。组织病理显示肿瘤细胞侵犯血管和脂膜。该文报告1例该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种痘水疱 EPSTEIN-BAR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盈 徐宏俊 +1 位作者 杜娟 张建中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4-566,共3页
报告1例长期复发的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7岁。从2岁开始反复发作水肿性红斑、水疱、坏死及痘疮样萎缩性瘢痕形成,冬轻夏重,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内可见较多淋巴样细胞灶状和散在浸润,可见核分裂象。... 报告1例长期复发的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患者女,47岁。从2岁开始反复发作水肿性红斑、水疱、坏死及痘疮样萎缩性瘢痕形成,冬轻夏重,主要累及面部和四肢。组织病理示真皮层内可见较多淋巴样细胞灶状和散在浸润,可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检测显示淋巴样细胞CD2、CD3、CD4、CD5阳性,CD7、CD8少数细胞阳性,CD20、C1D56阴性,Ki-67约80%细胞阳性。原位杂交:很多细胞EBER阳性。诊断:种痘水疱病样皮肤T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T细胞 种痘水疱 EPSTEIN-BAR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病例报告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永娟 朴月善 +2 位作者 陈莉 李存江 卢德宏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57岁。表现为记忆... 目的探讨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一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57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3个月,地点定向障碍,计算力和理解判断力下降。影像学检查显示双侧额叶占位性病变,呈等T_1、长T_2信号,强化不均匀。术中可见病变区域脑组织稍膨胀,表面黄染,切面组织颜色灰白,质地较软,血供较丰富。组织学表现为以血管为中心的淋巴细胞增生性病变,破坏血管壁,部分区域增生的淋巴细胞以T细胞为主,伴大量吞噬细胞浸润及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增生,伴小血管增生,血管壁呈玻璃样变性,呈淋巴瘤样肉芽肿结构;部分区域增生的淋巴细胞弥漫成片,B细胞所占比例升高,细胞呈明显异型性,并具有IgK链的单克隆性扩增,表现为淋巴瘤样改变,EB病毒检测阴性。结论淋巴瘤样肉芽肿作为淋巴瘤的前期病变,应该被列入中枢神经系统弥漫性及多发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淋巴瘤样肉芽肿与EB病毒的相关性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肉芽肿 中枢神经系统肿 淋巴 疱疹毒4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2
19
作者 何春年 石卫东 +2 位作者 王连庆 赵焕芬 段国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7-592,共6页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分析1例肺LG的临床病理特点,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和原位杂交(EBER),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临床上表现为双肺... 目的探讨肺原发性淋巴瘤样肉芽肿(lymphomatoid granulomatosis,LG)型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方法分析1例肺LG的临床病理特点,行SP法免疫组化检测和原位杂交(EBER),并复习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4岁,临床上表现为双肺快速增多、增大的境界清楚的圆形结节,呈孤立性或弥漫性分布,并出现发热、体重减轻、全身无力等症状。胸腔镜肺活检组织示弥漫淋巴细胞及散在异形性大细胞浸润,并见血管受累和坏死,免疫表型:大细胞CD45+,CD20,CD30+,EBV+,EBER+,CD68+;CD15、ALK、EMA、CD3、CD56等均-(散在小淋巴细胞CD3+)。结论LG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肺的淋巴瘤样肉芽肿型大B细胞性淋巴瘤,与EBV感染有关。诊断困难,临床上需要与Wegener肉芽肿、结核、结节病等肺结节性病变鉴别。病理学上也需与结核、非特异性肉芽肿病、霍奇金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等鉴别。经形态学、免疫表型与临床、影像学相结合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大B细胞 淋巴肉芽肿 肺肿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和鲍恩样丘疹病皮损中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与缺氧诱导因子-1α和survivin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华夏 张谊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78-280,共3页
尖锐湿疣(CA)在临床上以快速生长的肿瘤状增生为特征,鲍恩样丘疹病(BP)也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两者均有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且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关系.虽然两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细胞凋亡和增殖... 尖锐湿疣(CA)在临床上以快速生长的肿瘤状增生为特征,鲍恩样丘疹病(BP)也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两者均有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且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关系.虽然两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survivin是近年研究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并与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呈正相关.而疣组织增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缺血缺氧现象,严重缺氧可导致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过度表达,并涉及细胞的代谢适应、凋亡抵抗、血管生成和侵袭与转移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6/11、16/18在CA和BP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鲍恩丘疹 生存素 缺氧诱导因子-1Α 人乳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