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在滤泡性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许彭鹏 钱樱 +3 位作者 陈秋生 李良群 张莉 赵维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61-865,共5页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 背景与目的:在利妥昔单抗时代,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国际预后指数(follicular lymphoma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FLIPI)等传统预后参数在FL中的预后作用存在局限性。该研究旨在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absolute lymphocyte count/absolute monocyte count,ALC/AMC)在中国人群FL中的意义。方法:对2003年1月—2013年12月以利妥昔单抗联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及泼尼松(R-CHOP)样化疗方案治疗136例初治FL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ALC/AMC数据,并进行FLIPI评分。结果:根据FLIPI评分,低危(评分0~1分)61例(44.9%),中危(评分2分)42例(30.9%),高危(评分3~5分)33例(24.2%);FLIPI低危、中危和高危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95.2%和78.8%(P=0.090),2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ivival,PFS)分别为91.4%、74.6%和47.8%(log-rank=23.3,P〈0.001);ALC/AMC≥4.7及〈4.7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68.6%(P=0.005),2年PFS分别为96.0%和69.7%(log-rank=13.0,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ALC/AMC≥4.7是独立于FLIPI的预后因素。对FLIPI无法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可通过ALC/AMC进一步细分为预后不同的两组(log-rank=7.535,P=0.006)。结论:对使用R-CHOP样方案的FL患者,ALC/AMC是简单可行的预后指标,反映患者机体免疫及肿瘤微环境并具有独立于FLIPI的预后意义。对于FLIPI难以区分的低危及中危患者,应当考虑ALC/AMC作为综合判断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淋巴 淋巴与单核细胞绝对计数比值 滤泡性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2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陈亚芳 臧立 +10 位作者 张小影 赵盼 袁英 岳智杰 杨洪亮 赵海丰 于泳 王亚非 赵智刚 张翼鷟 王晓芳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6-382,共7页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 背景与目的:NK/T细胞淋巴瘤(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NKTCL)为恶性淋巴瘤中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在临床表现及整体疗效上差别较大,目前尚无确切的危险分层指导预后。该研究旨在探索治疗前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在原发鼻腔NKTCL预后中的意义,为患者提供更确切的危险分层,从而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初诊的132例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外周血AMC、PLR与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关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治疗前外周血AMC、PLR在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分层中均具有重要作用。AMC小于0.5×109个/L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AMC大于等于0.5×109个/L组,PLR小于150组患者的预后优于PLR大于等于150组(P<0.05)。根据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我们试图建立了一个新的预后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3个不同危险组,结果发现3个组的5年OS及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AMC、PLR与原发鼻腔NKTCL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由分期、ECOG评分标准、AMC、PLR这4个独立危险因素组成的新的预后模式可能较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及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更确切方便、更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鼻腔NK/T细胞淋巴 绝对单核细胞计数 血小板与绝对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总生存率 无进展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的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马小雯 董春霞 +4 位作者 陈剑芳 王梅芳 张睿娟 张建华 杨林花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1-58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对CLL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随访资料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absolute monocyte count,AMC)对CLL的预后价值。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54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效果、预后进行分析,探讨影响CLL的预后因素。结果 5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中位年龄为64岁;其中Binet A期8例,B期25例,C期21例;以疾病进展作为终点得到外周血AM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AMC的截点值为0.67×109/L,曲线的最佳灵敏度为0.710,特异度为0.78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71(95%CI:0.644~0.899)。以0.67×109/L为界限,分为高AMC组和低AMC组,低AMC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优于高AMC组(P<0.05),但高AMC组与低AMC组之间总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0)。Cox回归结果表明疾病分期为C期(P=0.038)是总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AMC>0.67×109/L(P=0.004)及疾病分期为C期(P=0.049)是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初诊时较高的AMC与CLL较快的疾病进展有关,可能为CLL的预后判断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征 外周血单核细胞绝对计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及其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何烨 王银华 +1 位作者 耿彪 鲍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s ratios,LMR)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s ratios,LMR)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及肿瘤介入科自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3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常规LMR数值,根据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并将LMR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高低两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分析LMR值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对PD-1抑制剂治疗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计算LMR临界值为1.8,将LMR分为基线低LMR组(LMRB/S<1.8)、高LMR组(LMRB/S≥1.8)及治疗后低LMR组(LMRafter<1.8)、治疗后高LMR组(LMR_(after)≥1.8)。治疗前高LMRB/S组免疫治疗后的ORR和DCR均高于低LMRB/S组(P=0.037;P=0.0025)。治疗前低LMRB/S患者中,在治疗后LMRafter≥1.8组的DCR优于LMR_(after)<1.8组(P=0.005)。治疗前高LMR患者中,治疗后LMR_(after)≥1.8组的DCR优于LMR_(after)<1.8组(P=0.034)。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高LMRB/S组的PFS、OS均比低LMRB/S组延长;且在治疗前低LMRB/S组中,治疗后LMRafter≥1.8的患者PFS、OS均比LMR_(after)<1.8的患者延长(P=0.047;P=0.007)。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高LMRB/S值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P=0.033)。结论:免疫治疗前患者高LMR值可能提高PD-1抑制剂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且治疗后LMR值的升高可能会增加治疗前低LMR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可切除性胰腺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文迪 陶连元 +3 位作者 王行雁 张铃福 原春辉 修典荣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与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1月我院149例胰腺腺癌行胰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采用最大选择检验法确定术前LMR对于总生存时间的最佳临界值。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LMR对不同AJCC分期患者总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术前LMR的最佳临界值为3.4,将患者分为高LMR组(LMR≥3.4,62例)和低LMR组(LMR<3.4,8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总生存时间与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19-9、手术切缘、AJCC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及术前外周血LMR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癌胚抗原≥5μg/L(HR=1.723,95%CI:1.122~2.645,P=0.013),手术切缘阳性(HR=2.168,95%CI:1.356~3.466,P=0.001)和淋巴结转移阳性(HR=1.699,95%CI:1.153~2.502,P=0.007)是患者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LMR≥3.4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0.442,95%CI:0.295~0.660,P=0.000)。高LMR组和低LM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7.9月和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7.672,P=0.000)。结论术前LMR与可切除性胰腺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术前高LMR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徐锐 赖红梅 +5 位作者 杨毅宁 马依彤 李晓梅 赵倩 陈邦党 刘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01至2013—12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49例STE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积分评...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01至2013—12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49例STE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积分评价,将患者分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SYNTAX积分〉22)231例,非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SYNTAX积分≤22)418例。另外按照PLR三分位又将649例患者分为高PLR组(PLR≥207)216例,中PLR组(207〉PLR〉94)215例,低PLR组(PLR≤94)218例。分析PLR水平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及30天全因死亡与PLR的相关性。结果: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PLR高于非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P〈0.001);SYNTAX积分与PLR存在正相关性(r=0.34,P〈0.001);PLR是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38,95%可信区间:1.028~2.02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R是STEMI患者发生3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风险比=1.245,9.5%可信区间:1.153~1.825,P〈0.001);Kaplan~Meier生仔曲线显示随着PLR水平升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9)。结论:STEMI患者P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并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心肾综合征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绍谨 闫泽晨 +5 位作者 李腾 陈昆仑 刘雨轩 李松超 王静 何娟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PLR测定水平绘制PLR预测CRS预后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心肾综合征(CR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1例CR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PLR测定水平绘制PLR预测CRS预后的ROC曲线,确定最佳截断值,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以心源性死亡或心衰再入院为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CRS患者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的影响因素。结果:PLR的最佳截断值为213.92,据此将CRS患者分为低PLR组(<213.92)576例,高PLR组(≥213.92)375例。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年龄升高,血红蛋白和白蛋白降低,脑钠肽前体和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P<0.05)。分别以心源性死亡和心衰再入院为终点事件,Log-rank检验显示低PLR组CRS患者生存状况均好于高PLR组(P均<0.001)。高PLR、高龄、高脑钠肽前体、高C反应蛋白为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因素[HR(95%CI)为2.573(2.000~3.310)、1.649(1.419~1.917)、1.111(1.045~1.181)和1.122(1.056~1.192)]。高PLR、高龄、高C反应蛋白为心衰再入院的危险因素[HR(95%CI)为3.150(2.510~3.952)、1.349(1.184~1.538)和1.126(1.066~1.189)]。结论:PLR是预测CRS患者心源性死亡及心衰再入院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心源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促甲状腺激素对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测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承晔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32-4138,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探讨MHR、TSH对绝经期女性ACS患者发病的预测价值,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2021年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325例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计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SH等。以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统一衡量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符合ACS诊断标准的患者为ACS组(n=184),非ACS者为对照组(n=141)。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将ACS组进行分组:≤36.5分为低危亚组(n=59),36.6~66.5分为中危亚组(n=64),>66.5分为高危亚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C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H、MHR及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TSH、MHR及联合检测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ACS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示,ACS组BMI、吸烟比例、高血压、糖尿病、LDL-C、单核细胞计数、TSH、MHR高于对照组,LVEF、HDL-C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BMI≥24.0 kg/m^(2)、LDL-C≥3.30 mmol/L、TSH≥2.1m U/L、MHR≥0.25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危险因素,HDL-C≥1.2 mmol/L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HR、TSH及联合预测指标诊断绝经期女性ACS的AUC分别为0.777(95%CI=0.725~0.830,P<0.001)、0.747(95%CI=0.694~0.800,P<0.001)、0.810(95%CI=0.764~0.857,P<0.001)。中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均高于低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高于中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ACS组患者MHR(r_(s)=0.497,P<0.01)、TSH(r_(s)=0.498,P<0.01)及联合预测指标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_(s)=0.600,P<0.001)。结论TSH及MHR升高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及联合对病情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绝经期女性ACS的早期识别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绝经期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促甲状腺激素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马超 杭莺 +1 位作者 刘云 费甄甄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5期384-388,共5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STEMI患者资料,依据WBC> 10×109/L或≤10×109/L将患者分为WBC升高组和WBC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住院死亡率。多因素回归分析WBC、NLR与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关系。结果 374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94例,女性80例。与WBC正常组(182例)比较,WBC升高组(192例)患者的平均年龄较低[(60. 4±12. 3)岁比(64. 8±11. 8)岁,P=0. 001],入院时收缩压较低[(130±24) mm Hg比(136±21) mm Hg,P=0. 014],而住院死亡率显著升高(8. 0%比1. 1%,P <0. 01)。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升高(OR=1. 106,95%CI:1. 015~1. 204,P=0. 021)和WBC升高(OR=1. 289,95%CI:1. 055~1. 576,P=0. 013)是STEMI患者住院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入院时WBC或NLR升高的STEMI患者短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死亡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与皮肌炎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王凯 李鞠 +1 位作者 潘文友 孟德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618-1620,1626,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皮肌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初诊皮肌炎患者共6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共113例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结果计算LMR,采用Spearman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皮肌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住院的初诊皮肌炎患者共6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同时选取健康体检人群共113例为正常对照组,根据外周血结果计算LMR,采用Spearman检验评估LMR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沉(ESR)、病程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治疗前,皮肌炎患者的CK、LDH、AST与LMR水平呈负相关(r=-0.298,P=0.014;r=-0.248,P=0.043;r=-0.355,P=0.003),ESR与LMR水平没有相关性(r=0.029,P=0.81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ROC)表明,LMR的ROC曲线下面积(AUG)为0.899,当cutoff值为0.69时,此时评估皮肌炎病情活动的敏感性为83.58%,特异性为82.09%。在皮肌炎治疗后,病情好转患者的LMR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而CK、LDH、AST、ESR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LMR与皮肌炎病情活动存在相关性,对评估皮肌炎病情活动性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皮肌炎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5
12
作者 赵坤宇 亓妍文 +3 位作者 秦国慧 杨双宁 李林 王丽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75例NSCLC患者的...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对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75例NSCLC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治疗前NLR<5组和NLR≥5组,LMR<1.5组和LMR≥1.5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疾病控制率、客观缓解率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LMR对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NLR<5组与LMR≥1.5组有更高的疾病控制率(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早期给予免疫治疗(HR=0.345,95%CI:0.183~0.650)、LMR≥1.5(HR=0.327,95%CI:0.168~0.638)是NSCLC患者PFS生存获益的预测因素。结论:NLR、LMR可用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预后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朱艺伟 姚明解 +5 位作者 薄亚聪 游杰 崔晗 张玲 赵二江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原发性肝癌(PL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前未接受其他治疗的PLC患者44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检查结果计算LMR,绘制术前LMR诊...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原发性肝癌(PLC)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且术前未接受其他治疗的PLC患者447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检查结果计算LMR,绘制术前LMR诊断患者术后5 a生存状态的ROC曲线,确定LMR诊断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分析PLC患者术后5 a生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LMR诊断界值为3.03,据此将LMR分为高(≥3.03)和低(<3.03)两种状态。COX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LMR是PLC患者术后预后的保护因素(β=-0.329,HR=0.720,95%CI=0.562~0.921)。结论:术前LMR可用于评价PLC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术前高LMR患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原发性肝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高坤 余伟吉 +7 位作者 李全 莫其农 杨金龙 赖锦泉 张吉亮 吴益宏 林展鹏 曹亚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 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评价其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分析其年龄、体重、性别、白细胞数、红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数、血红蛋白量、血沉( ESR)、C 反应蛋白( CRP)、骨密度值( bone mineraldensity,BMD),计算NLR水平。并通过ROC 曲线计算NLR的诊断价值,通过Pearson 检测NLR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以女性患者居多,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骨密度值、淋巴细胞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CRP 水平较正常范围升高。骨质疏松患者NLR水平( 2. 23±1. 6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 1. 56±0. 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通过ROC 曲线检测,NLR的AUC 面积为0. 747, cut-off 值为0. 436,灵敏度为0. 629,特异性为0. 807( 95% CI:0. 682~ 0. 813),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LR与CRP、ESR呈正相关性( r = 0. 324、0. 305,P<0. 05),与BMD 呈负相关( r =-0. 250,P<0. 05),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且NLR与CRP 的相关性优于与BMD 相关性。结论骨质疏松症中,NLR可作为预测诊断指标,对临床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和白蛋白在肾透明细胞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徐明彬 赵雨桐 +5 位作者 黎承杨 赵嘉闻 马晨俊 廖乃凯 杨占斌 程继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7-898,共12页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炎症在肿瘤的发展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和白蛋白被证明是各种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探讨LMR和白蛋白在传统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的基础... 背景与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炎症在肿瘤的发展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和白蛋白被证明是各种肿瘤的独立预后因素。探讨LMR和白蛋白在传统临床预后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5年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RCC根治术或肾部分切除的147例ccRCC患者的临床资料。外周血LMR和白蛋白于术前1周收集,LMR采用中位数3.42,白蛋白用40 g/L作为截点。采用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LMR和白蛋白及其他临床因素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将LMR和白蛋白结合传统预测指标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采用C指数预测LMR和白蛋白对RCC预后的准确性;同时,采用LMR、白蛋白、TNM分期和Fuhrman分级构建列线图,预测患者的生存率。结果:术前低LMR和低白蛋白是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和P<0.001)。低LMR与高Fuhrman分级(P=0.006)和肿瘤坏死(P=0.039)密切相关;低白蛋白与高Fuhrman分级(P<0.001)和高Mayo临床分期、大小、分级和坏死(stage, size, grade and necrosis,SSIGN)分数(P=0.001)有关。单因素分析提示LMR、白蛋白、TNM分期、Fuhrman分级、肿瘤大小、肿瘤坏死与OS相关;COX回归模型提示LMR和白蛋白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370,95%CI:0.145~0.942,P=0.037;HR=0.325,95%CI:0.136~0.775,P=0.011)。将LMR和白蛋白结合传统预测指标TNM分期及Fuhrman分级进行分析后,C指数上升;列线图构建结果发现可以预测RCC患者术后3和5年的生存率。结论:术前外周血LMR和白蛋白是ccRCC患者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将其纳入常规的临床病理学参数中,可以提高ccR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白蛋白 预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在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克盟 桑威 +5 位作者 徐林艳 闫冬梅 宋旭光 孙财 孙晓坤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18-1122,共5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在原发胃肠道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PGI-DLBCL)疾病进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病理学确诊为PGI-DLBCL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观察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分析LMR与患者2年PFS(%)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ROC曲线PGI-DLBCL患者LMR最具差异性的界限值为2.6。单因素分析显示,LMR(P<0.05)、大包块病变(P<0.01)和IPI(P<0.05)为影响患者2年PFS(%)的预后因素。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LMR<2.6[(危险比(RR)=3.083,95%CI1.828-8.313,P<0.01)]、大包块病变(RR=2.718,95%CI1.339-6.424,P<0.05)为2年PFS(%)的不良预后相关因素。结论:LMR<2.6,大包块病变与PGI-DLBCL患者疾病的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 疾病进展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文慧 孙延庆 +2 位作者 张启科 魏小芳 李高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2-130,共9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MM患者82例,根据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出NLR、MLR;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确...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初发MM患者82例,根据血常规结果分别计算出NLR、MLR;根据患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别确定NLR和MLR的最佳截断点,将患者分为高NLR组、低NLR组和高MLR组、低MLR组,分别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预后情况。分析高NLR/MLR组和低NLR/MLR组在不同治疗方案、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之间的预后评估意义。以高NLR和高MLR作为2个危险因素设计风险分层,比较风险因素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确定NLR最佳截断点为3.1(灵敏度为75%,特异性为70.7%),MLR最佳截断点为0.34(灵敏度为83.3%,特异性为53.4%)。MM患者乳酸脱氢酶(LDH)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水平与NLR和MLR有关(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清钙(Ca)、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血肌酐(Cr)、骨髓浆细胞比例及ISS分期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NLR组和高MLR组患者OS较低NLR组、低MLR组患者短,预后差(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新型药物治疗组、传统化疗组、不同年龄分层组、不同β2-MG分层组和不同血肌酐分层组中,不同MLR、NLR分组患者的OS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预后比0-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差。结论:初发MM患者NLR和MLR的升高与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NLR和MLR可能是MM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疾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及CD4^+/CD8^+比值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晓慧 王莉 +2 位作者 朱华渊 李建勇 徐卫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0-527,共8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中的分布、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92例初诊MCL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 MI-PI)进行预后评分... 目的:探索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患者中的分布、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92例初诊MCL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简化的MCL国际预后指数(s MI-PI)进行预后评分,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包括CD4^+T淋巴细胞绝对数(ACD4C)和CD8^+T淋巴细胞绝对数(ACD8C)。Mann-Whitney U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与其他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51个月(12~150个月),92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是44个月。1年、3年、5年OS率分别为72%、45%、37%。ACD4C>0.5×10~9个/L的患者较ACD4C≤0.5×10~9个/L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OS更长(P=0.009和P=0.004)。CD4^+/CD8^+比值>1.2的患者较≤1.2的患者有更长的PFS和OS(P=0.025和P=0.009)。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体力状态(ECOG评分)≥2分(P=0.021)、B症状(发热、盗汗或体重下降)(P=0.001)、升高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27)、高s MIPI评分(P=0.004)、低ACD4C(P=0.013)、低CD4^+/CD8^+比值(P=0.030)与较短的PFS相关。而较短的OS与B症状(P<0.001)、高s MIPI评分(P=0.004)、升高的LDH(P=0.040)、低ACD4C(P=0.006)和低CD4^+/CD8^+比值(P=0.012)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B症状(P=0.006)、低ACD4C(P=0.001)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B症状(P=0.003)、高sMIPI评分(P=0.047)、低ACD4C(P=0.001)、低CD4^+/CD8^+比值(P=0.031)是影响OS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低ACD4C、低CD4^+/CD8^+比值与MCL患者不良的预后相关,ACD4C水平、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MCL患者预后方便且有效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淋巴 CD4^+T淋巴细胞绝对 CD4^+/CD8^+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于倩倩 胡广原 +2 位作者 张明生 邱红 袁响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在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化疗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LMR)对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1~2014年间就诊于同济医院的125例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并且有可用基线期血细胞计数资料... 目的探讨在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化疗前外周血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比值(LMR)对于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1~2014年间就诊于同济医院的125例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并且有可用基线期血细胞计数资料的患者纳入研究。LMR的分界值由时间依赖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确定,LMR被分为〉3.6和≤3.6两组;生存曲线由Kaplan-Meier方法决定;生物标志物的独立预测作用由基于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来决定。结果在125例患者中,LMR≤3.6的患者与LMR〉3.6的患者相比,无进展生存期(PFS)较短(7.0月vs.9.9月,P=0.002),总生存(OS)较短(13.6月vs.22.3月,P=0.011)。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LMR≤3.6的患者与LMR〉3.6的患者相比,疾病进展风险增高(HR1.989,95%CI 1.289~3.068,P=0.002),死亡风险增高(HR2.132,95%CI1.285~3.536,P=0.003)。结论在中国人群中,LMR是以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的预后因素,较低的LMR与较短的PFS和OS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预后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瑞芳 赵志红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1224-1226,共3页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根据中位淋巴细...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02例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及各项临床指标,分析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疾病进展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根据中位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分组后得出,组1(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51×109/L)发病年龄、血清乳酸脱氢酶和β2-微球蛋白明显低于组2(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51×109/L),组1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大于组2(P<0.05)。但两组患者性别、白蛋白、D-S分期、ISS分期、分组和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发时淋巴细胞绝对计数高的患者预后较好,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的患者预后较差。推测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可能成为多发性骨髓瘤的独立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绝对计数 多发性骨髓 瘤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