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包装细胞HEK293中,产生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扩增病毒后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滴度。结果:通过PCR技术从重组穿梭质粒和重组腺病毒质粒中扩增出700bp左右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和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一致。扩增后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8×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A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asy-1-SAP,为探讨SAP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打下基础。展开更多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力弱最为显著。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内镶边空泡(RV)和淀粉样物质沉积,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管丝样包涵体为特点。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国外文献报道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骨骼肌疾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疾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包装细胞HEK293中,产生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扩增病毒后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滴度。结果:通过PCR技术从重组穿梭质粒和重组腺病毒质粒中扩增出700bp左右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和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一致。扩增后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8×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A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asy-1-SAP,为探讨SAP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打下基础。
文摘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力弱最为显著。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内镶边空泡(RV)和淀粉样物质沉积,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管丝样包涵体为特点。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国外文献报道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骨骼肌疾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疾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