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敏感C反应蛋白和淀粉样物质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马丽萍 秦永文 +4 位作者 郑兴 吴弘 丁继军 赵仙先 郭品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63-76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感 C反应蛋白 (hs- CRP)和淀粉样物质 A(SA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 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循环血中 hs- CRP与 SAA水平。 结果 :... 目的 :探讨血浆高敏感 C反应蛋白 (hs- CRP)和淀粉样物质 A(SA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病变活动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析 9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采用乳胶增强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患者循环血中 hs- CRP与 SAA水平。 结果 :临床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 hs- CRP和 SAA水平为 (1 6 .34± 1 6 .0 2 )和 (9.4 6± 6 .97) mg/ L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 (1 .0 7± 1 .1 2 )和 (1 .2 4± 1 .1 1 ) m g/ L (P<0 .0 1 ) ;稳定型心绞痛组为 (2 .76± 2 .31 )和 (2 .85± 2 .1 3) mg/ L ,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中、重度病变 ,单支、双支、三支病变及 Gensini积分 2 1~ 4 0分者 hs- CRP和 SA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 5 ,P<0 .0 1 )。结论 :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炎症反应 ;血浆 hs- CRP和 SAA水平可作为炎症标志物反映冠状动脉炎症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炎症 高敏感C反应蛋白 淀粉样物质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纯化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的方法
2
作者 周利军 蔡丹昭 张洪祖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8-702,共5页
 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脱脂从急性相胸水中分离得到含有血清淀粉样物质A(SerumAmyloidA,SAA)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再通过两次SephacrylS 200层析纯化SAA蛋白.经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检验证实得到的SAA蛋白纯度高,可作为抗...  通过密度梯度超速离心、脱脂从急性相胸水中分离得到含有血清淀粉样物质A(SerumAmyloidA,SAA)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再通过两次SephacrylS 200层析纯化SAA蛋白.经SDS PAGE电泳和WesternBlotting检验证实得到的SAA蛋白纯度高,可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体.方法可用于从胸水中大量制备S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物质a SAA 密度梯度离心 HDL SDS-PAGE电泳 WESTERN Blotting检验 纯化方法 高密度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 被引量:1
3
作者 朱侣明 侯军文 +9 位作者 钟志民 葛璟洁 吴越 陈圣文 罗建华 杨贇豪 王静 林华媚 左传涛 管一晖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 目的观察阿尔茨海默病(AD)源性轻度认知障碍(MCI)及痴呆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性沉积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2例AD,根据认知障碍程度将其分为痴呆组(n=12)及MCI组(n=10);同时招募17名无认知功能障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行MR检查和18 F-贝他苯(18 F-FBB)PET显像,计算大脑皮层厚度和Aβ沉积值[即Centiloid(CL)值]并进行3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大脑皮层厚度分别为(2.18±0.14)、(2.35±0.08)及(2.36±0.09)m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大脑皮层厚度显著低于MCI组及对照组(P均<0.05)。痴呆组、MCI组及对照组CL值分别为77.97(63.07,95.55)、65.51(54.54,90.50)及-1.17(-9.66,4.8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痴呆组及MCI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MCI组大脑皮层厚度与CL值呈中度负相关(r=-0.580,P=0.048),而在其余2组二者无显著相关(P均>0.05)。结论AD源性MCI患者大脑皮层厚度与Aβ异常沉积呈中度负相关,而在痴呆期二者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大脑皮质 淀粉物质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含淀粉样物质的催乳素细胞腺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庆华 任玉波 张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1-512,共2页
关键词 淀粉物质 催乳素细胞腺瘤 垂体肿瘤 病理检查 免疫表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AP)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腺病毒制备 被引量:1
5
作者 娄小丽 黄英 +4 位作者 舒畅 陈洁 罗庆 王莉佳 吴雪郡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 目的:制备能够表达大鼠血清淀粉样物质P(Serum amyloid P component,SAP)的重组腺病毒。方法:采用RT-PCR扩增的方法获取大鼠SAP,并将该基因采用定向克隆的方法克隆进入穿梭质粒pAdTrace-TO4中,进一步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该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Adeasy-1在大肠杆菌BJ5183中同源重组,然后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导入包装细胞HEK293中,产生表达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扩增病毒后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其滴度。结果:通过PCR技术从重组穿梭质粒和重组腺病毒质粒中扩增出700bp左右插入片段,测序结果和基因库中的基因序列一致。扩增后的重组腺病毒滴度为2.8×108pfu/ml。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SAP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easy-1-SAP,为探讨SAP对肺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物质P 腺病毒 肺纤维化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巴马小型猪血清淀粉样P物质基因真核载体构建及细胞转染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柳 潘斌 +5 位作者 蒋钦杨 覃庆飞 梁家充 兰干球 蒋和生 郭亚芬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1-106,共6页
血清淀粉样P物质(Serum Amyloid Pcomponent,SAP)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血清糖蛋白,它可与各种类型的原纤维结合,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免疫疾病中发挥作用。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肝组织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相应cDNA片... 血清淀粉样P物质(Serum Amyloid Pcomponent,SAP)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血清糖蛋白,它可与各种类型的原纤维结合,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等多种免疫疾病中发挥作用。以广西巴马小型猪肝组织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技术扩增出相应cDNA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pMD18-T上进行检测,测序结果为675 bp,与GenBank所提供相关序列同源性为100%,并成功构建pEGFP-N1-SAP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NIH-3T3细胞中培养,经转染24 h后,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含有重组质粒的NIH-3T3细胞中表达出绿色荧光,为进一步研究SAP基因的功能特点及在试验动物相关疾病模型的应用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血清淀粉P物质 PEGFP-N1 细胞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P物质在EV71感染小鼠肺和脑表达及其意义初探
7
作者 陈芳 何春卉 +1 位作者 邓力 黎晓丹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2周龄BALB/c小鼠在EV71感染后,不同分期肺和脑组织中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表达水平。方法 2周龄BALB/c小鼠按笼号分组,实验组35只,对照组29只。实验组予1×10~7TCID50·m L^(-1)的EV71病毒液0.1 mL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 目的探讨2周龄BALB/c小鼠在EV71感染后,不同分期肺和脑组织中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表达水平。方法 2周龄BALB/c小鼠按笼号分组,实验组35只,对照组29只。实验组予1×10~7TCID50·m L^(-1)的EV71病毒液0.1 mL腹腔注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容量PBS液。观察小鼠的活动状态、皮疹、反应性、毛色、肢体活动及瘫痪情况等,依据实验组感染症状分为5期:精神反应期(建模后第2天)、部分瘫痪期(第3天)、全身瘫痪期(第3天)、死亡(第3~4天)和恢复期(第10天仍存活)。分别于5个分期称重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后处死,采集肺和脑组织以ELISA法测定SAP水平,分析不同分期SAP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1实验组建模后第2天均出现精神萎靡、活动减少,第3天部分小鼠出现肢体运动不协调、部分肢体瘫痪,甚至全身瘫痪至死亡,提示EV71感染小鼠模型建立成功。2建模后实验组精神反应期和对照组的体重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部分瘫痪期、全身瘫痪期、死亡期和恢复期,两组体重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肺和脑组织中SAP水平在5个分期表达量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组织SAP水平是对照组的2~9倍,肺组织SAP水平是对照组的1.5~8倍。实验组部分瘫痪期、全身瘫痪期和死亡期脑组织SAP水平均显著高于精神反应期(P<0.05),肺组织SAP水平与精神反应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和肺组织恢复期SAP水平均较精神反应期显著下降,但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 SAP在EV71感染后小鼠的脑和肺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作为EV71感染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血清淀粉P物质 脑组织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恩病伴淀粉样物质沉积1例
8
作者 卢阳 余音 +1 位作者 江阳 冯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0,共3页
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因右臀部褐色斑块1年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臀部淡褐色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曾于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不详,予药物外用(具体成分不详),病情无好转;后自行外用多种“癣药”未见好转,斑块逐渐增厚,为进一步... 1病历摘要患者男,62岁。因右臀部褐色斑块1年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臀部淡褐色斑块,无明显自觉症状,曾于当地诊所就诊,诊断不详,予药物外用(具体成分不详),病情无好转;后自行外用多种“癣药”未见好转,斑块逐渐增厚,为进一步诊治于2018年9月15日来我科门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恩病 淀粉物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大块淀粉样物质沉积症
9
作者 张弘 宋继谒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78-180,共3页
淀粉样物质沉积症是一种少见的疾病,该病可以在多个器官、组织内有数量不等的淀粉样物质沉积,也可以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位。近十余年来。
关键词 淀粉物质沉积症 淀粉“瘤” 淀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物质结构的研究方法
10
作者 张思明 谭荣荣 +1 位作者 赵德明 杨利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7-220,共4页
由于淀粉样物质与许多疾病,如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和朊蛋白病相关,对其形成的基础—结构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其结构目前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清楚,文章介绍了多种研究淀粉样物质结构的先进方法,如氢氘交换、冷冻显... 由于淀粉样物质与许多疾病,如阿兹海默病、帕金森综合症和朊蛋白病相关,对其形成的基础—结构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其结构目前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清楚,文章介绍了多种研究淀粉样物质结构的先进方法,如氢氘交换、冷冻显微技术、固态核磁共振等。人们利用这些技术能够更精确地观察和研究淀粉样物质的结构,以便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淀粉物质 固态核磁共振 氢氘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淀粉样P物质作为神经管缺陷产前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乃萱 顾卉 +4 位作者 刘丹 魏晓伟 马巍 马玲 袁正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验证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在正常孕妇和有神经管缺陷患儿的孕妇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神经管缺陷产前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方法于清晨空腹抽取病例组(12例胎儿患神经管缺陷的孕妇)和对照组(12例胎儿正常的孕妇)外周静脉血5 mL... 目的验证血清淀粉样P物质(SAP)在正常孕妇和有神经管缺陷患儿的孕妇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神经管缺陷产前诊断标志物的可能。方法于清晨空腹抽取病例组(12例胎儿患神经管缺陷的孕妇)和对照组(12例胎儿正常的孕妇)外周静脉血5 mL后静置离心,抽取上层血清,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SAP表达水平,并计算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AP诊断神经管缺陷的价值。结果在妊娠12~19周、21~28周时,病例组孕妇血清中SAP表达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0.770 8(95%CI:0.573 9~0.967 8,P<0.05)。当敏感度为83.33%时,其特异度为66.67%。结论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孕妇血清中SAP表达显著降低,提示SAP有作为神经管缺陷的产前诊断标志物的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P物质 神经管缺陷 产前诊断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的病理学机制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芬林 刘鸣 张世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84-87,共4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中、小动脉壁而引起的血管病变,以痴呆、精神症状、进行性反复多病灶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相仿,在无症状老...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淀粉样物质沉积于大脑皮质和软脑膜中、小动脉壁而引起的血管病变,以痴呆、精神症状、进行性反复多病灶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发病率国内外报道相仿,在无症状老年人群中的发生率〉30%,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脑淀粉样血管病为非高血压老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所引起的脑出血占原发性脑出血的5%~10%,且可能参与不同类型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笔者就近年来散发性脑淀粉样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血管病 影像学 病理学机制 原发性脑出血 淀粉物质沉积 老年人群 发病机制 老年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刚果红染色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涂贵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09-1310,共2页
刚果红染色于1922年由Bennhold发现,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中,后经Highman、Freudenthal等进行改良。淀粉样物质存在于细胞外间隙结缔组织中,常沉积在血管周围,可侵犯心、肾、消化道、支气管、肺、神经系... 刚果红染色于1922年由Bennhold发现,可以用于活体内淀粉样物质的鉴别并应用到组织切片中,后经Highman、Freudenthal等进行改良。淀粉样物质存在于细胞外间隙结缔组织中,常沉积在血管周围,可侵犯心、肾、消化道、支气管、肺、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因其分布广,可产生多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在组织和某些器官发生淀粉样变性时血管壁和组织成分之问有均质性的透明物质沉积,该物质在HE染色中呈淡染伊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man甲醇刚果红 Freudenthal氏刚果红 淀粉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日亮 袁云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40-542,共3页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poradic inclusion body myositis,sIBM)为一组老年慢性、进行性骨骼肌炎性疾病。1971年由Yunis等首先提出,1978年Carpenter等正式确立该病为一独立疾病实体。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以屈指、屈腕及伸膝力弱最为显著。病理改变以骨骼肌出现炎性细胞浸润、肌纤维内镶边空泡(RV)和淀粉样物质沉积,以及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管丝样包涵体为特点。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敏感是该病的特点之一,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国外文献报道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进行性骨骼肌疾病,但目前国内对这一疾病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现仅结合文献及临床体会对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及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 进行性四肢无力 糖皮质激素治疗 骨骼肌疾病 淀粉物质沉积 炎性疾病 炎性细胞浸润 显微镜下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