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毛细玻璃滴管的改进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振英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1998年第6期60-61,共2页
改进后的小液流法测定植物水势毛细玻璃滴管,是一支2ml注射器和6号封闭针头组成的,它解决了加样量的平行性问题和原滴管实验时重复使用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 植物水势 毛细玻璃滴管 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实验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秉初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1年第4期92-93,共2页
植物组织的水势测定是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之一。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设备简单,方法简便,在中学及一般基层单位都可以做到。但实验结果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差距较大,重现性不理想。本文对影响实验结果的诸因素试作分析,... 植物组织的水势测定是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实验之一。用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设备简单,方法简便,在中学及一般基层单位都可以做到。但实验结果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往往差距较大,重现性不理想。本文对影响实验结果的诸因素试作分析,并求找出解决的办法。 水势即水的化学势。植物体细胞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 水势 液流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水势之实验内容的改进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剑平 郝玉兰 +1 位作者 王文平 厉秀茹 《北京农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前,在高等农业院校的植物生理教学中,植物水分生理一章的实验内容主要为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测定方法一般仍采用小液流法.其原理为:把植物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植物组织中的水分和外界溶液中的水分进行交流... 目前,在高等农业院校的植物生理教学中,植物水分生理一章的实验内容主要为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由于仪器设备的限制,测定方法一般仍采用小液流法.其原理为:把植物组织放在外界溶液中,植物组织中的水分和外界溶液中的水分进行交流,从而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发生变化.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组织 水势测定 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母线液流法快速局部电镀锡工艺
4
作者 李国庆 《电镀与精饰》 CAS 1991年第4期32-33,共2页
电器开关柜,用铜母线做导电排。铜母线与其它部位联接处,常电镀锡。以防止铜氧化增大接触电阻。其余部位喷漆(见图1)。采用普通方法将铜母线镀锡,使不需镀锡的部位也被镀上锡。浪费了金属锡和化工原料,而且生产效率也低。一铜母线液流... 电器开关柜,用铜母线做导电排。铜母线与其它部位联接处,常电镀锡。以防止铜氧化增大接触电阻。其余部位喷漆(见图1)。采用普通方法将铜母线镀锡,使不需镀锡的部位也被镀上锡。浪费了金属锡和化工原料,而且生产效率也低。一铜母线液流法快速局部电镀锡工艺及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锡 电器开关柜 铜母线 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流法生长YBCO超导大单晶
5
作者 王耀水 P.Bennema +1 位作者 L.W.M.Schreurs P.VanderLinden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322-322,共1页
作者建立了一种新技术(液流法)用于生长YBCO超导大单晶,装置原理是采用一种浅形氧化铝舟,以20~30度倾角置于箱式炉或水平管式炉中。部分熔化的高温熔体沿斜坡流到低处与未熔化的固相分开。晶体生长后,坩埚的倾斜方向又可改变过来,以达... 作者建立了一种新技术(液流法)用于生长YBCO超导大单晶,装置原理是采用一种浅形氧化铝舟,以20~30度倾角置于箱式炉或水平管式炉中。部分熔化的高温熔体沿斜坡流到低处与未熔化的固相分开。晶体生长后,坩埚的倾斜方向又可改变过来,以达到把残余的助熔剂与晶体分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流法 浅形氧化铝舟 YBCO超导大单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新疆杨蒸发蒸腾量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1 位作者 王素芬 孙洪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8-94,共7页
采用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人工种植环境下新疆杨蒸发蒸腾量,并对此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5—10月,新疆杨蒸腾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蒸发蒸腾量为508.26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 采用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测定人工种植环境下新疆杨蒸发蒸腾量,并对此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5—10月,新疆杨蒸腾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总蒸发蒸腾量为508.26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树干液流速率与叶片蒸腾速率变化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热脉冲法能够用于新疆杨蒸腾测定;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之内,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能够适用于新疆杨蒸发蒸腾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蒸发蒸腾量 热脉冲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 水量平衡 适用性 POPULUS ALBA V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4种水势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柏新富 卜庆梅 +1 位作者 谭永芹 朱建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133,共6页
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水势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也是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李德全等,1990)。目前国内在教学、科研中植物水势的测定主要采用小液流法、压力势法、热电偶法和木质部压力探针... 水势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水分生理参数之一,水势大小影响着植物的代谢、生长发育及抗逆性,也是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李德全等,1990)。目前国内在教学、科研中植物水势的测定主要采用小液流法、压力势法、热电偶法和木质部压力探针法。小液流法和压力室法测定水势简便易行,但2种方法都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王军等,1997)。热电偶法测定水势具有应用范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势 压力室 原位 叶圆片 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华北地区桃树蒸散量的可靠性评价 被引量:9
8
作者 仝国栋 刘洪禄 +2 位作者 李法虎 杨胜利 范海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4-162,共9页
为评估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华北地区果树蒸散量和作物系数的可靠性,采用液流法和水量平衡法在2012—2013年对桃树蒸散量和作物系数进行了大田小区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蒸散强度与液流法和水量平衡法测定的蒸散强度在果树... 为评估双作物系数法计算华北地区果树蒸散量和作物系数的可靠性,采用液流法和水量平衡法在2012—2013年对桃树蒸散量和作物系数进行了大田小区试验测定。结果表明,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蒸散强度与液流法和水量平衡法测定的蒸散强度在果树生育期内均随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计算值与2种实测法测定结果之间均显著相关。全生育期蒸散量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5%,但土壤蒸发量计算值比测定值小59.5%~64.8%,而蒸腾量计算值则比测定值大25.6%~26.0%。双作物系数法计算的作物系数与液流法和水量平衡法测定的作物系数也均随生育期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3种方法获得的整个生育期平均作物系数分别为0.90、0.89和0.95。通过对均方根-实测值标准偏差比(RSR)和纳什效率系数(NES)的分析,认为双作物系数法是估算充分灌溉条件下干旱-半干旱地区桃树蒸散量和作物系数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树 作物系数 水量平衡 土壤蒸发量 液流法 一致性评价 作物蒸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杨树林冠蒸腾 被引量:26
9
作者 李辉东 关德新 +3 位作者 袁凤辉 王安志 吴家兵 金昌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137-4145,共9页
利用2008和2010年的气温、饱和差、总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作为模型输入,液流法观测的蒸腾速率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杨树林冠蒸腾模拟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2009年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并应用连接权值计算得到的输... 利用2008和2010年的气温、饱和差、总辐射和叶面积指数作为模型输入,液流法观测的蒸腾速率作为模型输出,建立了用于杨树林冠蒸腾模拟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2009年的观测数据对模型的模拟能力进行了检验,并应用连接权值计算得到的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相对贡献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蒸腾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林冠蒸腾大小和季节变化,模拟的绝对误差和绝对相对误差的平均值分别为0.11 mm/d和9.5%,纳什效率系数为0.83;输入变量对蒸腾的相对贡献以及蒸腾与输入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大小顺序相同,均为总辐射>叶面积指数>饱和差>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腾模拟 BP神经网络 液流法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几种耕地土壤钾吸附与解吸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付明鑫 刘骅 张小玲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5-50,共6页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新疆 6种不同土类的耕地土壤 K+ 吸附与解吸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 :1不同土类土壤 K+ 吸附与解吸的反应平衡时间有很大不同 ,其中 ,水稻土、灰漠土达到吸附和解吸的平衡时间与灰钙土达到解吸平衡的时间比其它土类...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新疆 6种不同土类的耕地土壤 K+ 吸附与解吸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 :1不同土类土壤 K+ 吸附与解吸的反应平衡时间有很大不同 ,其中 ,水稻土、灰漠土达到吸附和解吸的平衡时间与灰钙土达到解吸平衡的时间比其它土类达到平衡的时间要长 ,且平衡以后 ,K+的吸附量或解吸量仍有明显的增加。 6种土类的吸附、解吸时间及平衡吸附、解吸量同土壤粘粒含量有关。 2平衡前不同时段的吸附、解吸速度和吸附、解吸率与反应时间 lnt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且与土壤粘粒含量密切相关。 3一级反应方程是描述土壤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钾 吸附特性 解吸特性 土壤化学动力学 耕地 新疆 连续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和非降雨日兴安落叶松天然林蒸腾及蒸散发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家霖 满秀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5059-5069,共11页
综合利用树干液流法和涡动相关技术,对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的林木蒸腾(T)和生态系统蒸散发(ET)进行连续监测;采用边材面积对单木蒸腾耗水进行尺度扩展,分析降雨和非降雨日林木总蒸腾(T_(tot))及其蒸腾组... 综合利用树干液流法和涡动相关技术,对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天然林的林木蒸腾(T)和生态系统蒸散发(ET)进行连续监测;采用边材面积对单木蒸腾耗水进行尺度扩展,分析降雨和非降雨日林木总蒸腾(T_(tot))及其蒸腾组分(优势木蒸腾T_d、中等木蒸腾T_i和劣势木蒸腾T_s)与生态系统ET的变化特征,探讨T_(tot)与ET对水汽压亏缺(VPD)和净辐射(R_n)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降雨和非降雨日各分化等级林木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典型单峰格局,且降雨日的T_(tot)(9.7mm)低于非降雨日(31.4 mm),同时T_d在降雨和非降雨日均明显高于T_i和T_s。降雨日的ET(24.7 mm)同样低于非降雨日(50.6mm),而潜热通量与同期R_n之比(31%)则高于非降雨日(25.1%),表明非降雨日的环境条件较有利于植物-大气界面的水汽通量交换。降雨日T_(tot)/ET、T_d/ET、T_i/ET和T_s/ET(分别为38.1%、27.2%、8.5%和2.4%)均低于非降雨日(分别为65.0%、45.5%、15.3%和4.2%),说明降雨日的ET以自由水蒸发为主,而非降雨日时则以T_d占优;同时,仅以优势木蒸腾耗水作为平均水平进行尺度上推易高估林分的蒸腾能力。总体上,T_(tot)与VPD、R_n的相关性均较ET的高,即T_(tot)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略敏感;同时R_n与T_(tot)、ET的相关性均较VPD高,说明R_n是驱动生态系统水汽通量的首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干液流法 涡动相关技术 降雨 林木分化 蒸腾 蒸散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温室水培蔬菜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袁祥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3期104-106,共3页
随着水培蔬菜栽培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避免环境受到农药污染。但是目前水培技术普遍存在投资过大、效益低、技术性要求高、操作复杂以及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深... 随着水培蔬菜栽培技术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增加了蔬菜产量和品质,同时也提高蔬菜生产经济效益,避免环境受到农药污染。但是目前水培技术普遍存在投资过大、效益低、技术性要求高、操作复杂以及推广难度大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深液流法智能温室水培蔬菜栽培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培 蔬菜 栽培模式 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LiFePO_4/C复合材料的改性研究
13
作者 季晶晶 杨伟伟 +2 位作者 覃晓捷 李玉 王红强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120-2122,共3页
通过在前驱体浆料中加入聚乙二醇(PEG-60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钛酸酯偶联剂(TC-Wt)等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利用固-液流变相法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进一步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LiFePO4/C复合材... 通过在前驱体浆料中加入聚乙二醇(PEG-600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和钛酸酯偶联剂(TC-Wt)等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对利用固-液流变相法合成的LiFePO4/C复合材料进一步改性。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LiFePO4/C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电化学测试系统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加入三种不同添加剂的LiFePO4/C复合材料团聚减少,颗粒变细,添加了TC-Wt合成的样品粒径最小。添加了PEG-6000,Triton X-100和TC-Wt合成的样品在1 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3.5,137.6,140.6 mAh/g,5 C时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1.5,111.3,127.6 mAh/g,空白样的比容量均低于加入三种不同添加剂的样品,在1 C和5 C时分别为129.8和99.6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正极材料 固-液流变相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变钙钛矿结构YBa_2Cu_3O_(7-x)晶体中氧含量与高温超导性
14
作者 王耀水 郑曼娜 +2 位作者 P.Bennema L.W.M.Schreurs P.VanderLinden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56-259,共4页
本文报道了氧含量对畸变钙钛矿结构 YBa_2Cu_3O_(7-x)晶体高温超导性的影响。发现采用强氧化剂 BaO_2代替 BaCO_3作原料制备的单晶中氧含量有明显提高,超导性能也有较大改善。
关键词 高温超导 单晶 氧含量 超导性 液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新疆杨耗水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屈艳萍 康绍忠 王素芬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研究了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新疆杨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变化幅度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随发芽后天数的变化呈典型的二次抛物线型,确定系数达0.765;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 研究了甘肃石羊河流域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植物新疆杨的耗水规律,结果表明: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变化幅度较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且随发芽后天数的变化呈典型的二次抛物线型,确定系数达0.765;新疆杨树干日液流量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差、太阳辐射、风速等气象因子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的确定系数为0.807,与日平均气温、水汽压差、太阳辐射等气象因子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37、0.188和0.373,日平均气温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5—10月,新疆杨总蒸散量为508.26 mm,蒸发量、蒸腾量所占比率分别为37.1%和62.9%,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和水量平衡法测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在±15%以内,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法能够适用于新疆杨蒸散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杨 树干日液流 气象因子 液流-株间微型蒸渗仪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onstructing bubble profiles from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data using 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ethod 被引量:2
16
作者 WU Dong-ling SONG Yan-po +1 位作者 PENG Xiao-qi GAO Dong-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056-2067,共12页
The knowledge of bubble profiles i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s is crucial for analyzing the kinetic processes such a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this knowledge is contained in field data obtained by surface-resolved ... The knowledge of bubble profiles i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s is crucial for analyzing the kinetic processes such a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and this knowledge is contained in field data obtained by surface-resolv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imulations. To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an efficient bubble profile re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an improved agglomerative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HC)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reconstruction method is featured by the implementations of a binary space division preprocessing, which aims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 adaptive linkage criterion, which guarante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AHC algorithm when dealing with datasets involving either non-uniform or distorted grids, and a stepwise execution strategy, which enables the separation of attached bubbles. To illustrate and verify this method, it was applied to dealing with 3 datasets, 2 of them with pre-specified spherical bubbles and the other obtained by a surface-resolved CFD simulation. Applic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effective even when the data include some non-uniform and distor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bble profile reconstruction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clustering method surface-resolv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distorted bubble sha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 MPS-FEM Coupled Method fo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Liquid Sloshing Flows Interacting With Rigid and Elastic Baffles
17
作者 ZHANG You-lin CHEN Xiang WAN De-cheng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59-1377,共19页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 problems caused by fluid impact loads are com- monly existent in naval architectures and ocean engineering fields. For instance, the impact loads due to non-linear fluid motion in a l...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FSI) problems caused by fluid impact loads are com- monly existent in naval architectures and ocean engineering fields. For instance, the impact loads due to non-linear fluid motion in a liquid sloshing tank potentially affect the structural safety of cargo tanks or vessels. The challenges of numerical study on FSI problems involve not only multidisciplinary features, but also accurate description of non-linear free surface. A fully Lagrangian particle-based method , the 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 and finite element coupled method ( MPS-FEM), is developed to numerically study the FSI problem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dvantage of the Lagrangian method for large deformations of both fluid and solid bounda- ties, the MPS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fluid field while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to calculate the structure field. Besides, the partitioning strategy is employed to couple the MPS and FEM modules. To validat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 benchmark case is numer- ically investigated. Both the patterns of free surface and the deflections of the elastic structure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n, the present FSI solver is applied t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itigating effects of rigid baffles and elastic baffles on the sloshing motions and impact l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 method 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MPS) FEM FSI sloshing dambreak MLParticle-SJTU solver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