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基细胞学检测及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6
1
作者 李贞 毛玲芝 +4 位作者 李屹 谢龙旭 李智敏 洪小山 罗喜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314-4316,共3页
目的:比较潮州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潮州市5个乡镇,招募35~59岁的女性,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符合条件者进行阴道镜下活... 目的:比较潮州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潮州市5个乡镇,招募35~59岁的女性,同时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符合条件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和随访,评价TCT和巴氏涂片检测的筛查效果。结果:3723例接受筛查女性中,总体而言,TCT检测的灵敏度高于巴氏涂片(Fisher′s Exact Test,P<0.01),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0.14,P<0.001)。巴氏涂片制片不满意率高于TCT(χ2=64.3,P<0.001)。结论:此次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相比巴氏涂片检测,TCT更为灵敏、制片效果更好,能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但诊断准确性没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细胞学检测(tct) 巴氏涂片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系统与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伟宏 金松 +4 位作者 张俊霄 吴小妹 陈华 曾蓉蓉 王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1129-1131,1134,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1例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TCT及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TCT阳性结果分别... 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与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在宫颈病变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1例患者依次进行TruScreen、TCT及宫颈活检病理学检查,将其病理结果与Tru-Screen和TCT结果对照分析。结果:TruScreen、TCT阳性结果分别为316例和207例,病理学检查阳性结果为115例。TruScreen、TCT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1.7%、71.3%,特异度分别为79.6%、88.5%,假阴性率分别为18.3%、28.7%,假阳性率分别为20.4%、11.5%。TruScreen检查敏感度略高于T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uScreen的效果评价略优于TCT,具有较低的假阴性率及相对不高的假阳性率,有望成为我国宫颈病变初筛的独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筛查系统(TruScreen) 细胞学检测(tct)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胸腹水良恶性细胞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郭晓东 孙婷 +2 位作者 赵景明 孙艳玲 熊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51-1052,共2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例(临床病理证实为97例恶性,104例良性)胸腹水标本,每例标本采用液基细胞技术制成薄层细胞片,做HE染色,用于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PCR-TRAP技术...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诊断浆膜腔积液良恶性细胞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例(临床病理证实为97例恶性,104例良性)胸腹水标本,每例标本采用液基细胞技术制成薄层细胞片,做HE染色,用于细胞学检查;同时采用PCR-TRAP技术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细胞学检查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敏感度为81.4%(79/97),特异性为90.4%(94/104),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对恶性胸腹水诊断的敏感度为92.8(90/97),特异性为98.1%(102/104),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在恶性腹水中二者同时为阳性为74.2%(72/97),而在良性胸腹水中同时为阳性为0.0%(0/104),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敏感性为99.0%(96/97),特异度为100.0%(104/104)。结论:液基细胞学结合端粒酶活性检测分析用于胸腹水良性与恶性细胞的鉴别诊断较细胞学方法敏感,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水 端粒酶活性检测 细胞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在非妇科细胞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季洪爱 周晓军 +1 位作者 吉耘 涂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1341-1342,共2页
关键词 新柏氏细胞学检测 非妇科细胞学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筛查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玉霞 张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18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q...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筛查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联合检测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418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分别行高危型HPV筛查、TCT检查及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以阴道镜下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对高危型HPV筛查、TCT联检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418例高危型HPV阳性检出率为42.8%,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高危型HPV检出率升高;418例TCT检查结果:不典型鳞状细胞(ASC)以上病变检出率为51.4%,其中ASC 106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0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34例,鳞状细胞癌(SCC)5例;两种方法联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以上病变的筛查相对于单独检查,灵敏度(92.3%)、约登指数(0.77)及阴性预测值(90.7%)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危型HPV检查及TCT联检对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HPV) 薄层细胞学(tct)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阴道镜联合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诊断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韩玲 陆丽华 薛月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探讨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1125例妇女行TCT筛查,744例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宫颈病变者行EC检查,并... 目的探讨新柏氏膜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和电子阴道镜(EC)检查对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及其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1125例妇女行TCT筛查,744例TCT检测结果异常或可疑宫颈病变者行EC检查,并对706例异常EC图像者或可疑病变者行镜下多点活检。结果TCT、EC和EC联合TCT检查诊断SPI、CIN和宫颈炎的灵敏度分别为88.74%、88.79%和90.63%;特异度分别为85.44%、80.38%和96.4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06%、68.90%和91.1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19%、93.61%和96.21%。两种方法联合应用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单独采用一种检查明显增高(P<0.05)。结论TCT适合作为筛查宫颈病变的参考指标,联合EC对宫颈病变定位并镜下活检,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对宫颈SPI和CIN的早期诊断率,是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亚临床感染 宫颈上皮内瘤变 电子阴道镜 新柏氏细胞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与人乳头瘤病毒L1壳蛋白检测对子宫颈病变诊断及进展风险评估 被引量:7
7
作者 陈灵芝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9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诊断子宫颈病变的价值,评价人乳头瘤病毒L1(HPV L1)在子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将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1400例妇科门诊就诊妇女纳入研究,对所有入组...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对诊断子宫颈病变的价值,评价人乳头瘤病毒L1(HPV L1)在子宫颈不同病变脱落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将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3年8月1400例妇科门诊就诊妇女纳入研究,对所有入组人员进行液基细胞学(LCT)检查及脱落细胞中HPV L1蛋白的表达检测,同时将宫颈活检病理学结果做为基线进行比较参照。结果:(1)1400例受检妇女中,LCT(+)30例,占2.1%,HPV L1蛋白检测(+)18例,占1.29%;LCT及HPV L1蛋白检测均(+)8例,LCT及HPV L1蛋白检测均(-)1360例。(2)将LCT检测结果呈现(+)的30例妇女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呈现(+)为23例,将HPV L1蛋白检测结果呈现(+)18例妇女进行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呈现(+)为14例,LCT及HPV L1蛋白检测均(-)1360例中有497例妇女自愿接受病理活检,结果显示1例妇女呈现(+),占0.2%。共545例妇女接受病理活检,其中38例呈现(+),比例为6.97%;(3)LCT和HPV L1蛋白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方法的检测(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联合HPV L1蛋白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率,有望作为临床早期筛查宫颈瘤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病变 细胞学 HPV L1蛋白 联合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人乳头瘤病毒联合鳞状细胞癌抗原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8
作者 熊翔鹏 彭冬先 +1 位作者 郭鹏 张赛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86-1288,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三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并规律随访的205例宫颈癌患者数据,所有患者于治疗前、随访中均行HPV、...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人乳头瘤病毒(HPV)以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三者联合检测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3年期间我院诊治并规律随访的205例宫颈癌患者数据,所有患者于治疗前、随访中均行HPV、TCT、SCC检测,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检测方案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价值。结果:在随访的205例患者中,复发43例,占21.0%。在宫颈癌治疗后随访中,HPV、TCT、SCC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高于HPV、TCT、SCC、HPV联合TCT,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三者联合检测时特异度较TCT联合HPV检测稍低,但二者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CT、HPV、SCC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治疗后复发监测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在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薄层细胞学检测 鳞状细胞癌抗原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与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琳琳 张品南 +2 位作者 苏志春 周晓娟 董玉香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947-949,共3页
宫颈癌是妇女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而早期筛查质量的保证又离不开有效的筛查技术。本研究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HPV检测技术联合进行宫颈癌及癌前... 宫颈癌是妇女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是防治宫颈癌的重要环节。而早期筛查质量的保证又离不开有效的筛查技术。本研究将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与高危型HPV检测技术联合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观察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率是否高于单独使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技术,期待一种更周密高效的宫颈病变早期筛查手段,以利于妇科病普查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检查 高危型HPV检测 宫颈癌 宫颈癌前病变 TBS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在非妇科领域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杜芸 刘鹿宁 +1 位作者 王珩 苏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5-496,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学 妇科 薄层制片技术 传统涂片 形态学观察 tct 胸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基细胞学与分子病理学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旭波 张培影 +3 位作者 徐侠 杨海燕 杨静 王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宫颈HPV高危型(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价值,评价原位杂交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对妇科门诊和住院的387...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分子病理学检测宫颈HPV高危型(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价值,评价原位杂交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和原位杂交检测方法对妇科门诊和住院的3876例女性患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 DNA检测,判定液基细胞学检查和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以宫颈活检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为确诊标准。结果:3876例患者均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患病率6.11%(237/3876例,低度病变以上),其中,LSIL2.71%(105/3876例),HSIL2.92%(113/3876例),SCC0.49%(19/3876例)。218例患者HPV-DNA16/18检出率为47.25%(103/218例),其中CINⅠ16.67%(15/90例)、CINⅡ48.43%(31/64例)、CINⅢ91.11%、(41/45例)、SCC84.21%(16/19例);CINⅠ、Ⅱ、Ⅲ与SCC之间HPV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TCT检测宫颈病变客观、准确,HPV-DNA16/18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特异度、敏感度提高;二者协同使用对宫颈癌的筛查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点,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干预提供了实验室依据,此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HPV) 分子病理学 原位杂交(ISH) 细胞学(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 E6/E7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27
12
作者 夏作利 陈国荣 +2 位作者 潘丹 林萍 金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3053-305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E6/E7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筛选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同时行液基细胞学、E6/E7及组织学检查的病例377例,以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结果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 目的:探讨宫颈E6/E7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筛选温州市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同时行液基细胞学、E6/E7及组织学检查的病例377例,以组织学检查作为金标准。结果 :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对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性为94.41%;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性为96.36%。E6/E7检查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60.67%,PPV和NPV分别为48.53%、92.49%。液基细胞学对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72.73%,特异性为75.28%,PPV和NPV分别为54.79%、87.01%。结论:E6/E7检查的敏感性比液基细胞学高,而液基细胞学检测特异性较高。E6/E7检测NPV的意义大于液基细胞学。E6/E7及液基细胞学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性,而特异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HPV E6/E7 MRNA检测 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态定量技术在子宫颈液基细胞学的应用研究
13
作者 宋一民 阎葳巍 +3 位作者 张红新 李素红 张岚 高冬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02-4104,共3页
目的:探讨形态定量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诊断中的有效参数。方法:应用HPIAS-1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定量检测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制备的各级宫颈病变巴氏染色涂片,分别测量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核、ASC-US、ASC-H、LSIL、HSIL及宫颈... 目的:探讨形态定量技术在子宫颈病变筛查诊断中的有效参数。方法:应用HPIAS-1000医学图文分析测量系统,定量检测利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制备的各级宫颈病变巴氏染色涂片,分别测量正常鳞状上皮细胞核、ASC-US、ASC-H、LSIL、HSIL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细胞核的平均光密度(MOD)、平均灰度(AG)、阳性单位(PU)和核浆比值(NC),并比较各组细胞间的差异。结果:4个体视学参数除在LSIL和HSIL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在其他各组两两之间比较,MOD、AG和P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比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体视学指标可以作为测量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有效方法,通过大量的临床尝试和实验积累,图像分析仪可望成为一种细胞学辅助诊断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薄层细胞学检测 TBS系统 多参数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高危患者不同标本液基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健健 王珺 +2 位作者 陈玉娟 姜琪娜 张晓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171-175,共5页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 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技术在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的肺癌检测方面较传统细胞涂片(CS)的优势,评估LCT是否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选择359例肺癌高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痰、胸水、纤维支气管镜毛刷标本分为LCT组、CS组。采用3级分类诊断法诊断LCT组和CS组,将细胞学检查结果分为阴性、阳性(可疑恶性和恶性)。采用筛检、诊断试验分析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误诊率)、假阴性率(漏诊率)、一致率及约登指数。不同组别采用Riddit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并分析两种方法的涂片质量和检出的癌细胞的形态结构。两种不同方法筛查三种来源标本肺癌细胞结果的比较如下:(1)灵敏度:LCT组灵敏度均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特异度:LCT组与C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5)。(3)一致率:LCT组明显高于CS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假阴性率:痰、胸水、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阴性率低于CS组。(5)假阳性率:痰、纤支镜毛刷标本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低于CS组,胸水LCT组筛查肺癌的假阳性率高于CS组。(6)LCT组在涂片质量、癌细胞形态学判断方面较CS组好。说明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高于传统细胞学检测,可降低肺癌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测 传统细胞学检测 肺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HPV病毒分型与液基细胞学检查在早期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3
15
作者 柯水香 郭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25-827,831,共4页
目的:比较早期宫颈病变筛查方法高危型HPV病毒分型(HR-HPV)与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 38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结合病理学诊断,比较HR-... 目的:比较早期宫颈病变筛查方法高危型HPV病毒分型(HR-HPV)与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 38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结合病理学诊断,比较HR-HPV、TCT检测结果差异,并比较两种方法单独及联合筛查的灵敏度。结果:1 384例中炎症及正常组HR-HPV阳性率为3.6%,CIN以上病变HR-HPV阳性率为57.0%,有统计学差异(P<0.05);HR-HPV阴性、单一阳性及复合阳性检测炎症、CIN1及CIN1以上病变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22,P<0.05);35例TCT误诊患者HR-HPV阳性8例,26例TCT漏诊患者HR-HPV阳性15例,TCT、HR-HPV及联合检测灵敏度分别为94.3%、57.0%、98.0%。结论:HR-HPV筛查可弥补TCT检查的不足,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可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查(tct)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分型(HR—HPV) 宫颈癌 病理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学检测与HPV检测在宫颈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许驰 何玉 李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93-159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案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 281例资料,受试者均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layer cytology ... 目的:探讨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案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 281例资料,受试者均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thinlayer cytology test,TCT)、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均转诊阴道镜并行宫颈组织活检。以宫颈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TCT、HPV分型检测、HPV初筛TCT分流、TCT初筛HPV分流以及二者联合筛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 281例中TCT≥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718例,占56.05%,TCT筛查的诊断符合率59.95%,TCT筛查对于病理结果≥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的灵敏度68.14%、特异度53.49%、假阴性率31.86%、假阳性率46.51%、阳性预测值53.62%、阴性预测值68.03%。HPV分型筛查的诊断符合率74.79%,HPV分型筛查对于病理结果≥LSIL的灵敏度78.41%、特异度71.93%、假阴性率21.59%、假阳性率28.07%、阳性预测值68.79%、阴性预测值80.85%。TCT+HPV联合筛查中的诊断符合率61.98%,其诊断灵敏度92.92%、特异度37.57%、假阴性率7.08%、假阳性率62.43%、阳性预测值54.01%、阴性预测值87.06%。HPV初筛TCT分流方案的诊断符合率76.35%、灵敏度66.02%、特异度84.50%、假阴性率33.98%、假阳性率15.50%、阳性预测值77.07%、阴性预测值75.91%。TCT初筛HPV分流筛查方案的诊断符合率73.69%、灵敏度57.52%、特异度86.45%、假阴性率42.48%、假阳性率13.55%、阳性预测值77.01%、阴性预测值72.06%。5种筛查方案的曲线下面积由高到低依次为:AUCHPV初筛0.753>AUCHPV单筛0.752>AUCTCT初筛0.720>AUCHPV+TCT联合0.652>AUCTCT单筛0.608。结论:HPV初筛TCT分流的筛查方案诊断准确性较高。单独TCT筛查的诊断准确性较差,TCT+HPV联合筛查灵敏度最高,因此宫颈癌筛查方案中,HPV初筛TCT分流方案可成为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学检查 HPV分型检测 宫颈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16/Ki67双染检测用于HPV阳性者管理的建议》的解读 被引量:1
17
作者 隋琳 曾靖 尹如铁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 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癌前病变和HPV相关性子宫颈癌的明确病因,约99.7%的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与高危HPV感染相关[1]。子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包括HPV检测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目前,全球的子宫颈癌筛查模式已经从基于细胞学的筛查转变为更敏感的HPV检测[2],但HPV检测产品众多,且灵敏度和特异度不同,检测结果可靠性尚待验证,并可能导致不必要的阴道镜转诊及相关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细胞学检查 子宫颈鳞状细胞 HPV检测 KI67 P16 阴道镜 相关费用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Ki-67细胞学双染在子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价值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玉艳 沈久洋 +2 位作者 朱安超 秦丹婷 黄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 目的探讨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检查结果为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患者295例,行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病理检查,比较p16/Ki-67细胞学双染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并检测其在两组病例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在ASC-US和LSIL两组中,p16/Ki-67细胞学双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7.42%和36.36%;病理活检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病变2/3(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2/3,CIN2/3)阳性率分别为25.77%和25.76%,两者具有较高的符合率。ASC-US组中,p16/Ki-67诊断CIN2/3病例的敏感性83.33%,特异性78.51%;LSIL组中,p16/Ki-67诊断CIN2/3病例的敏感性85.30%,特异性80.61%。结论 p16/Ki-67细胞学双染可提高TCT的敏感性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的特异性;p16/Ki-67细胞学双染检测有效分流TCT中宫颈高级别病变,提高子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Ki-67 细胞学双染 细胞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T和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对宫颈癌筛查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邱锐 娄阁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822-824,共3页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 目的:研究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采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TCT、HPV—DNA检测筛查的1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TCT、HPV—DNA检测可疑的368例患者同时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测和TCT、HPV—DNA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TCT检测结果与HPV—DNA比较,正常和炎症患者的HPV检测阳性率和TCT检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组检测阳性率和HSIL组有明显差异(P〈0.01),TCT检测结果级别分类越高,HPV检测阳性率越高。病理学诊断与TCT、HPV—HPV检测结果比较,重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组和鳞状细胞癌(SCC)组与其他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1),TCT、HPV同时检测阳性率高,全部患者通过单一或者协同检测能达到无漏检,但是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Ⅱ)、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Ⅰ)组有漏检的情况发生。结论:子宫内膜癌临床筛查中采用TCT、HPV—DNA检测联合阴道镜诊断,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治疗宫颈癌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薄层细胞学检查(tct) HPV—DNA 阴道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TERC、HER-2和c-myc基因在宫颈异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齐丽敏 孙波 +5 位作者 张学玲 冯晔 公春兰 王丽君 张清涛 南桂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021-3023,共3页
目的:探讨h TERC、HER-2和c-myc基因在宫颈异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36例妇科就诊及机会性筛查患者行TCT、h TERC、HER-2和c-myc基因检测,对任一阳性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根据TBS细胞学分级结果的严重程度,h TERC、HER-2... 目的:探讨h TERC、HER-2和c-myc基因在宫颈异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36例妇科就诊及机会性筛查患者行TCT、h TERC、HER-2和c-myc基因检测,对任一阳性者行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根据TBS细胞学分级结果的严重程度,h TERC、HER-2和c-myc基因阳性表达率均增高(P<0.01)。ASCUS经病理证实为CIN和炎症,h TERC基因阳性表达率在CIN组和炎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ER-2和c-myc基因在CIN组和炎症组阳性表达率均无差别(P>0.05)。结论:随宫颈异常细胞的严重程度,h TERC、HER-2和c-myc基因的阳性率增高,尤其h TERC基因检测可作为ASCUS分流管理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鳞状细胞 细胞学检测 端粒酶 荧光原位杂交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