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涡轮增压汽油机气路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预测控制(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欢 胡云峰 +2 位作者 于树友 孙鹏远 陈虹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08-1018,共11页
针对涡轮增压汽油机气路系统中节气门与废气旁通阀动力学耦合、机理建模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气路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节气门与废气旁通阀的协调控制.首先,针对涡轮增压汽油机气路系统map与机理混合描述的特性,利... 针对涡轮增压汽油机气路系统中节气门与废气旁通阀动力学耦合、机理建模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气路系统预测控制方法,实现了节气门与废气旁通阀的协调控制.首先,针对涡轮增压汽油机气路系统map与机理混合描述的特性,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采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训练得到一个非线性气路模型;其次,基于泰勒展开式对预测模型进行线性化,并对模型的精度进行了验证,进而利用该模型预测系统的未来动态;然后,在考虑系统存在输入约束的条件下,设计了一个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对节气门与废气旁通阀进行协调控制,实现了进气歧管压力和升压的跟踪控制进而满足发动机的扭矩需求;最后,通过离线仿真和基于d SPACE的快速原型实验(rapid control prototyping,RCP)验证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汽油机控制 模型预测控制 预测模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VT法控制涡轮增压汽油机负荷和增压压力的研究
2
作者 柯亚仕 布赫H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8-444,共7页
本文在分析涡轮增压汽油机负荷和增压压力的常规调节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调节方法,即VVT法。该方法是通过控制进气门的关闭定时来控制这类发动机的负荷和增压压力,从而抛弃了传统的节气门和废气放气阀等系统。研究结果衣明,采用VV... 本文在分析涡轮增压汽油机负荷和增压压力的常规调节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调节方法,即VVT法。该方法是通过控制进气门的关闭定时来控制这类发动机的负荷和增压压力,从而抛弃了传统的节气门和废气放气阀等系统。研究结果衣明,采用VVT法的最大优点是能有效地降低这类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和明显地改善其换气功。本研究采用了西柏林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所开发的模拟涡轮增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计算程序。该程序的模拟精度在文中用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汽油机 负荷调节 汽油机 VVI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对涡轮增压汽油机燃烧性能的影响和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振东 屈卓燊 +2 位作者 王博 陈泓 尹丛勃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53,61,共7页
为了研究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对高负荷和最佳油耗点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修改进气凸轮型线,将一台1.5 L采用废气再循环的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由奥托循环改为米勒循环运行。试验结果显示,在对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两种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的对... 为了研究米勒循环和废气再循环对高负荷和最佳油耗点燃烧性能的影响,通过修改进气凸轮型线,将一台1.5 L采用废气再循环的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由奥托循环改为米勒循环运行。试验结果显示,在对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两种不同运行方式进行的对比试验中,在低负荷下,米勒循环的泵气损失比奥托循环小。随着负荷的增加,米勒循环的影响开始减小,与奥托循环泵气损失的差异逐渐变小,阻碍米勒循环热效率的改进。此外,米勒循环还降低了压缩终了温度,从而增加了燃烧持续期和排气温度,使其难以提高最佳油耗点的燃油经济性。就废气再循环对米勒循环和奥托循环的影响也进行了对比试验。随着废气再循环率的增加,两种循环的热效率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但采用米勒循环减少了进气时间和气门升程,大大降低了缸内滚流比和湍动能,从而延迟了已燃50%质量分数对应的曲轴转角(MBF50)并延长了燃烧持续期,这使其在高负荷下的热效率和燃油经济性均低于奥托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勒循环 外部废气再循环 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 燃烧 湍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自达的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机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建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15,共1页
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成功开发了排量为2.3L的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机L3-VDT,命名为MZR2.3DISITURBO,并装备在马自达speed Atenza轿车上。发动机的缸径为87.5mm,行程94mm,压缩比9.5,最高输出功率为200kW,最大功... 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日前宣布,该公司成功开发了排量为2.3L的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机L3-VDT,命名为MZR2.3DISITURBO,并装备在马自达speed Atenza轿车上。发动机的缸径为87.5mm,行程94mm,压缩比9.5,最高输出功率为200kW,最大功率转速5500r/min,最大扭矩380N·m,最大扭矩转速3000r/min,总排气量2.26L。谈发动机通过配合使用直喷系统和涡轮增压器,增大了低中速区的扭矩,也提高了高功率输出时的动力性能。直喷系统以最大11.5MPa的高压向缸内喷射燃料,通过利用气化吸热强化缸内冷却效果,提高了混合气体的填充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 涡轮增压汽油机 直喷式 最大扭矩 缸内喷射 speed 高输出功率 涡轮增压 高功率输出 成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上首台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诞生
5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涡轮增压汽油机 直喷 世界 汽油发动机 诞生 生产制造 集团 大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功率换算方法探讨
6
作者 范希才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4-47,共4页
本文主要叙述了6100-IZ涡轮增压汽油机增压后,发动机特性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大气条件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发动机的功率修正和性能预测的方法,即根据已知标准状态下(标准大气总压力及测试温度)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在其它海拔地区的功率指... 本文主要叙述了6100-IZ涡轮增压汽油机增压后,发动机特性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大气条件和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发动机的功率修正和性能预测的方法,即根据已知标准状态下(标准大气总压力及测试温度)的输出功率计算出在其它海拔地区的功率指标,以及在同一海拔高度下大气状况改变后功率将会产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汽油机 高原地区 功率 换算方法 发动机特性 进气状态 增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诺新开发的涡轮增压汽油机
7
作者 张玉花(供稿)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9-29,共1页
在巴黎车展上,雷诺公司发布了新开发的涡轮增压汽油机“TCE100”,该机的排量为1.2L,4缸16气门,主要用于A级和B级车型,从2007年开始配装车辆。TCE100是在最大输出功率为55kw机型基础上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燃油耗为目标开发而成,... 在巴黎车展上,雷诺公司发布了新开发的涡轮增压汽油机“TCE100”,该机的排量为1.2L,4缸16气门,主要用于A级和B级车型,从2007年开始配装车辆。TCE100是在最大输出功率为55kw机型基础上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燃油耗为目标开发而成,实现了1.4L机型的最大输出功率和1.6L机型的最大扭矩。TCE100在5500r/min时输出最大功率74kW,在3000r/min时输出最大扭矩为145N·m,最大转速为6300r/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汽油机 雷诺公司 开发 最大输出功率 高输出功率 最大扭矩 巴黎车展 低燃油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轿车首次采用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机
8
作者 李建新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微型轿车 直喷式涡轮增压汽油机 流体数值分析模拟软件 燃油喷射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NVH性能改善的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伟民 王江涛 +5 位作者 陈涛 张志明 史来锋 范富贵 马明堂 林运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89-1192,1196,共5页
为改善一款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NVH性能,进行了机构动力学、整机振动和辐射噪声分析,找出了原机NVH性能的薄弱部位,据此对有关零部件进行了结构改进并再次进行NVH性能改进效果的仿真预测。试验验证结构表明,辐射噪声仿真预测方法和一... 为改善一款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的NVH性能,进行了机构动力学、整机振动和辐射噪声分析,找出了原机NVH性能的薄弱部位,据此对有关零部件进行了结构改进并再次进行NVH性能改进效果的仿真预测。试验验证结构表明,辐射噪声仿真预测方法和一系列的结构改进措施十分有效。另外,文中还对与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NVH性能相关的增压器和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噪声问题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 辐射噪声 NVH性能仿真预测 增压器噪声 喷油系统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气再循环对涡轮增压GDI汽油机性能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小燕 俞思豪 +1 位作者 崔兴龙 张振东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8年第11期43-46,共4页
基于GT-Power平台分别对一款加载了低压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和高压EGR系统的涡轮增压GDI汽油机建立了仿真模型,改变其点火提前角和EGR率,对改造后的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高、低压... 基于GT-Power平台分别对一款加载了低压EGR(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 EGR)和高压EGR系统的涡轮增压GDI汽油机建立了仿真模型,改变其点火提前角和EGR率,对改造后的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显示,高、低压EGR系统均能降低缸内的最高燃烧压力,延迟燃烧峰值相位,节约燃油消耗,抑制NOx生成。在低转速时,低压EGR系统相较于高压EGR系统缸内燃烧更稳定,两者有效燃油消耗率(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BSFC)分别降低了约9.4%和17%,低压EGR系统相较于高压更能有效降低NOx排放量,最高降幅达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气再循环 涡轮增压GDI汽油机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乘用车增压汽油机HC排放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梓龙 李克俊 +1 位作者 李辉 李杨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1,共6页
对一款1.5L气道喷射增压汽油机的碳氢(HC)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发现HC排放主要产生于冷起动、冷机怠速及暖机阶段,燃烧不良是产生HC排放的主要原因。对发动机的喷油器喷孔直径、气道滚流比、气门重叠角、活塞冷却喷嘴开启压力进行优化改进... 对一款1.5L气道喷射增压汽油机的碳氢(HC)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发现HC排放主要产生于冷起动、冷机怠速及暖机阶段,燃烧不良是产生HC排放的主要原因。对发动机的喷油器喷孔直径、气道滚流比、气门重叠角、活塞冷却喷嘴开启压力进行优化改进,采用发动机原始排放测试及整车排放测试的方法验证了优化改进后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喷孔直径和气门重叠角分别减小了17.6%和83.3%,使得HC排放分别降低了17.6%和9.3%;同时,进气道滚流比和活塞冷却喷嘴开启压力提高77.3%和27.8%,使得HC排放分别减少了4.8%和1.5%;但是,进气道滚流比和活塞冷却喷嘴开启压力的提升会导致NOx排放严重增加,增幅高达35.6%和47.4%。综合考虑发动机排放性能,选取减小喷油器喷孔直径和气门重叠角作为降低HC排放的技术方案,并结合ECU参数优化,整车HC排放降低高达61.7%,各项排放指标均低于国-Ⅳ限值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涡轮增压汽油机 喷孔直径 气门重叠角 HC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两级增压系统的匹配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罗海鹏 刘敬平 +3 位作者 唐琦军 付建勤 夏言 林承伯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3-129,共7页
在某单级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基础上,围绕提升低速扭矩及改善涡轮迟滞效应进行了复合增压系统、两级涡轮增压系统匹配方法研究。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汽油机单级涡轮增压与两级增压发动机(复合增压发动机和两级涡轮增压发动机)仿真模型,... 在某单级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基础上,围绕提升低速扭矩及改善涡轮迟滞效应进行了复合增压系统、两级涡轮增压系统匹配方法研究。采用GT-Power软件建立某汽油机单级涡轮增压与两级增压发动机(复合增压发动机和两级涡轮增压发动机)仿真模型,并借助实测结果进行校核。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计算结果对单级涡轮增压和两级增压系统的低速扭矩特性、动态响应特性和燃油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增压与两级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扭矩特性比单级涡轮增压发动机分别增加了62.80%和54.35%,燃油经济性分别减少了23.45%和22.71%;动态响应特性由优到劣依次为复合增压、两级涡轮增压、单级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且在1 500r/min(低速区域)三者动态响应特性差距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汽油机GT-Power两级涡轮增压 复合增压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