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涡动相关仪和大孔径闪烁仪观测通量的空间代表性 |
宫丽娟
刘绍民
双喜
蔡旭辉
徐自为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6
|
|
2
|
洱海湖滨农田下垫面大口径闪烁仪与涡动相关仪测量的湍流热通量对比分析 |
徐安伦
李建
彭浩
孙绩华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3
|
大口径闪烁仪和涡动相关仪测量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比较 |
徐安伦
彭浩
董保举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4
|
涡动相关仪探测台风边界层动量通量特征分析 |
顾佳楠
雷小途
赵兵科
|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5
|
大孔径闪烁仪与涡度相关系统对灌溉农田蒸散量的对比观测 |
杨凡
齐永青
张玉翠
Bridget R.Scanlon
沈彦俊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6
|
永兴岛涡动相关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 |
周峰华
张荣望
石睿
何云开
陈举
王东晓
谢强
|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7
|
基于涡动相关仪的农田下垫面观测通量的变化特征分析 |
刘杨梅
卢晓鹏
马显莹
|
《南方农业》
|
2016 |
0 |
|
8
|
陇东黄土高原下垫面不均匀性指标的建立及其对大孔径闪烁仪(LAS)观测感热通量的影响 |
郝小翠
张强
杨泽粟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9
|
怀来地区蒸渗仪测定玉米田蒸散发分析 |
杨光超
朱忠礼
谭磊
刘绍民
徐自为
柏军华
肖青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10
|
大孔径闪烁仪测量戈壁地区感热通量 |
马迪
吕世华
陈晋北
权晓晶
奥银焕
陈世强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4
|
|
11
|
黄土高原大孔径闪烁仪观测特征量T_*的研究 |
郝小翠
张强
岳平
王胜
李宏宇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6
|
|
12
|
寒区湿地实际蒸散发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
韩宇平
张丽璇
王春颖
袁建平
魏怀斌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13
|
2013-2020年海河流域农田水热碳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 |
徐自为
刘绍民
肖青
柏军华
朱忠礼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4 |
4
|
|
14
|
我国东部山地针阔混交林碳通量特征分析 |
孙彦坤
张胤洲
姚维杰
叶京
张峻搏
潘小乐
刘兰忠
王自发
程雪玲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5
|
2013-2022年黑河流域上游碳水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 |
徐自为
刘绍民
车涛
张阳
谭俊磊
任志国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4 |
0 |
|
16
|
2013-2022年黑河流域中下游绿洲荒漠区域碳水通量及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集 |
徐自为
刘绍民
车涛
任志国
谭俊磊
张阳
|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
2024 |
0 |
|
17
|
LAS在西北干旱区荒漠均匀下垫面的观测研究 |
陈继伟
左洪超
王介民
王树金
陈伯龙
庄少伟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8
|
黄土高原影响LAS观测感热通量的物理因素分析 |
郝小翠
张强
岳平
杨泽粟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
|
|
19
|
农田和草地下垫面上附加阻尼kB-1变化特征的分析 |
鞠英芹
徐自为
刘绍民
卢俐
徐同仁
刘寿东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不同显热通量观测方法比较 |
于洪亮
赵越
李淑贞
吴宜倩
王旭
辛晓平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