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涎腺导管癌临床及病理学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卫红 王春艳 +3 位作者 边莉 夏斌 胡瑶瑶 许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SDC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SDC)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昆明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2001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SDC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D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角蛋白(CK)、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雄激素受体(AR)、癌基因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SDC好发于腮腺,术前多有面瘫表现,复发3例。计算机断层扫描示界限不清,可伴有类结晶形成。VEGF、CK、GCDFP-15及C-erBb-2均呈阳性表达,多数病例AR呈阳性表达。结论SDC是一类恶性程度很高的涎腺肿瘤,类似乳腺导管癌。GCDFP-15、AR及C-erBb-2对SDC的病理学诊断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特点 病理特点 涎腺导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导管癌9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勇 唐恩溢 +2 位作者 徐明耀 叶炳飞 陈湘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06-308,共3页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结合我院近十年收治的9例涎腺导管癌病例,回顾国内详细记载涎腺导管癌病例报告,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涎腺导管癌好发... 目的:探讨涎腺导管癌临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结合我院近十年收治的9例涎腺导管癌病例,回顾国内详细记载涎腺导管癌病例报告,对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涎腺导管癌好发于老年人,以腮腺导管癌多见,临床上表现为质硬、界限不清肿块,常伴有神经侵犯症状。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导管样细胞巢呈实质性、筛孔状和乳头状结构,中心有粉刺样坏死。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加颈淋巴清扫术为主,辅以术后放疗或化疗。术后易复发,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常发生远处转移。结论:涎腺导管癌是一类较少见,且恶性程度很高的涎腺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癌基因C-erbβ2和p53检测可能对判断早期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生存率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肿瘤 涎腺导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腭涎腺导管癌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艳芬 李家驭 +1 位作者 丁永玲 刘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3-123,125,共2页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临床病理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导管癌伴巨细胞瘤样改变1例
4
作者 刘争进 殷平 +2 位作者 陈勇刚 廖洪锋 吕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19,329,共4页
以巨细胞瘤(GCT)为主要特征的原发性涎腺导管癌(SDC)是极为罕见的相对新认识的尚未完全定义组织发生学的一种肿瘤。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腮腺的伴有GCT的SDC,并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特点、病理学改变及组织学起源。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巨细胞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部浸润性微乳头状涎腺导管癌
5
作者 于炳洋 陈少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88,共3页
报告1例下颌部浸润性微乳头状涎腺导管癌。患者男,52岁。下颌部皮肤肿物10年,临床表现为质硬、界限不清的肿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组织、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及横纹肌组织内可见乳头状腺癌、微乳头状腺癌浸润或转移,细胞排列呈团块状... 报告1例下颌部浸润性微乳头状涎腺导管癌。患者男,52岁。下颌部皮肤肿物10年,临床表现为质硬、界限不清的肿块。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组织、皮下纤维脂肪组织及横纹肌组织内可见乳头状腺癌、微乳头状腺癌浸润或转移,细胞排列呈团块状或筛孔状,肿瘤团块周围有收缩间隙;肿瘤细胞细胞核异形性明显,核大深染。免疫组化:CK7(+)、雌激素受体(ER)(>95%,+++)、巨囊性病液体蛋白(GCDFP)-15(部分+)、GATA-3(+)、雄激素受体(AR)(>90%,++)及上皮细胞膜抗原(EMA)(+);CK20及甲状腺核转录因子(TTF)-1均(-)。诊断:浸润性微乳头状涎腺导管癌。治疗:予完整的局部扩大切除手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微乳头状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导管癌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中高频突变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国超 张素欣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731-736,共6页
涎腺导管癌(SDC)是涎腺癌的1种侵袭性亚型,复发和转移率高。传统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预后较差。近年来,第2代基因测序(NGS)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高速发展。借助NGS和IHC技术在SDC中发现多种高频突变基因,这些突... 涎腺导管癌(SDC)是涎腺癌的1种侵袭性亚型,复发和转移率高。传统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辅助放疗,预后较差。近年来,第2代基因测序(NGS)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高速发展。借助NGS和IHC技术在SDC中发现多种高频突变基因,这些突变基因以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为主要靶向信号节点,对SDC产生生物学效应。本文通过对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其高频突变基因的介绍进行综述,阐述SD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导管癌 突变基因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