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痰散结方为基础的中药辨证治疗对中晚期胃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颖 王晓炜 +4 位作者 陆烨 刘煊 修丽娟 岳小强 魏品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33-1337,共5页
目的 探讨消痰散结方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中药组(消痰散结方治疗组)和化疗组。中药组根据辨证,以消痰散结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晚期胃癌患者至少... 目的 探讨消痰散结方对中晚期胃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方法,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为中药组(消痰散结方治疗组)和化疗组。中药组根据辨证,以消痰散结方为基础,随证加减,每日1剂,晚期胃癌患者至少连续服用3个月,胃癌根治术患者至少连续服用6个月;化疗组采用氟尿嘧啶类化疗药物进行化疗,疗程为3-6个周期。测定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问卷(QLQ-C30)评分、卡氏(KPS)评分、体质量变化及毒性反应情况。结果 中药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化疗组,在缓解疲倦、失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情绪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的治疗费用也较化疗组低(P〈0.05),未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中药组的总体健康状况也优于化疗组(P〈0.05)。中药组患者KPS评分以及体质量管理均优于化疗组(P〈0.05),中药组的毒性反应轻于化疗组(P〈0.05)。结论 消痰散结方可以改善中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维持体能状态和体质量,且毒性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消痰散结方 辩证论治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胃肿瘤中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王建平 魏品康 许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8期498-499,共2页
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粘附分子ICAM 1表达的影响。建立裸鼠MKN 4 5人胃癌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ICAM 1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胃癌组织中ICAM 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 ,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 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胃癌组织中胃癌细胞粘附分子ICAM 1表达的影响。建立裸鼠MKN 4 5人胃癌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ICAM 1的表达。结果 ,中药组胃癌组织中ICAM 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 ,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转移的环节可能与影响粘附分子的表达 ,进而影响细胞的粘附性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胃肿瘤 细胞间粘附分子 裸鼠 中医药治疗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消痰散结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斌 王玉华 张霄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目的: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中医药治疗疗效,为筛选有效的治疗肝癌的中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健脾消痰散结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的患者32例,对照组30例,治... 目的:观察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经皮穿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的中医药治疗疗效,为筛选有效的治疗肝癌的中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观察健脾消痰散结方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行TACE术后的患者32例,对照组30例,治疗疗程12周,观察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生活质量情况及治疗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结果:①在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78.13%、63.33%;在证候积分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分别为20.31±9.19、24.63±5.66,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生活质量改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积分分别为74.06±7.96、66.97±8.02,有统计学差异(P<0.05);③甲胎蛋白(AFP)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分别为(818.63±327.13)ng/mL、(744.88±235.46)ng/mL,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候,应用健脾消痰散结方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消痰散结方 原发性肝癌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春杰 魏品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方低剂量... 目的:通过观察消痰散结方对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模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方低剂量组、消痰散结方中剂量组、消痰散结方高剂量组、5-Fu组,每组8只,运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hTERT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①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的平均瘤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②消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hTER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消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hTERTmRNA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消痰散结方有明显的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②消痰散结方通过下调hTERT蛋白及mRNA的表达而抑制端粒酶的活性,使癌细胞端粒长度逐渐缩短,丧失无限增殖能力,起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胃癌 端粒酶 端粒酶逆转录酶 原位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消痰散结方对S_(180)荷瘤鼠PGE-2IL-8表达的影响
5
作者 张霄峰 党海珍 +1 位作者 刘占文 魏品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3期604-606,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消痰散结方对热邪干预S180荷瘤鼠前列腺素E-2(PGE-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探讨它对S180荷瘤鼠肿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腋下种植S180肉瘤细胞株建立肿瘤模型,并用灌胃乙醇的方法建立肿瘤热证模型,利用放... 目的:观察清热消痰散结方对热邪干预S180荷瘤鼠前列腺素E-2(PGE-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调节作用,探讨它对S180荷瘤鼠肿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腋下种植S180肉瘤细胞株建立肿瘤模型,并用灌胃乙醇的方法建立肿瘤热证模型,利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S180小鼠血清中PGE-2的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热邪干预S180小鼠肿瘤组织中IL-8的含量。结果:成功建立S180肉瘤荷瘤鼠模型和热证S180肉瘤荷瘤鼠模型,病理组织学检测均为小鼠肉瘤。清热消痰散结方组、消痰散结方组、化疗组PGE-2、IL-8的含量均比热邪干预组PGE-2、IL-8的含量明显下调(P<0.05),热邪干预组比单纯肿瘤组PGE-2、IL-8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消痰散结方能抑制S180荷瘤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S180小鼠肿瘤组织炎性因子PGE-2、IL-8的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80小鼠 PGE-2 IL-8 清热消痰散结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散结方对原位移植胃癌裸鼠生长及血清IL-8、TGF-β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余志红 赵颖 +5 位作者 魏品康 陈淼 景晶 钟良瑞 陈嘉斌 柴可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82-2385,I0008,共5页
目的:研究消痰散结方对原位移植胃癌裸鼠生长及血清IL-8、TGF-β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胃癌转移机制。方法:建立裸鼠原位移植SGC7901胃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消痰散结方组、5-氟脲嘧啶组。另取10只正常组做空白对照。观... 目的:研究消痰散结方对原位移植胃癌裸鼠生长及血清IL-8、TGF-β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胃癌转移机制。方法:建立裸鼠原位移植SGC7901胃癌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消痰散结方组、5-氟脲嘧啶组。另取10只正常组做空白对照。观察裸鼠生长情况,计算抑瘤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L-8、TGF-β)的浓度。结果:消痰散结方组和化疗组抑瘤率分别为41. 07%和60. 71%,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模型组较其他组血清IL-8、TGF-β浓度显著上升,中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显著下调血清IL-8、TGF-β的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化疗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痰散结方有较好抑瘤效果,能够下调原位移植胃癌裸鼠血清IL-8、TGF-β浓度,这可能是该方抑制胃癌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白介素-8(IL-8)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痰散结方对荷瘤裸鼠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余志红 赵颖 +8 位作者 胡仙珍 邵志华 姜忠于 陆烨 肖中海 庞斌 俞珊 林晖明 魏品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2期331-334,共4页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MKN-45原位移植瘤裸鼠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防止胃癌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MKN-45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40只模型鼠随机分... 目的:观察消痰散结方对MKN-45原位移植瘤裸鼠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表达的影响,探讨消痰散结方防止胃癌复发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胃癌MKN-45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将40只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组、中药组及化疗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荷瘤鼠肿瘤生长情况及抑瘤率;观察各组荷瘤鼠胃癌组织FAP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消痰散结方可明显抑制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的生长,下调胃癌组织中FA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论:消痰散结方可以下调FAP蛋白及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胃癌复发转移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5-FU(5-氟尿嘧啶)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人胃癌MKN-45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春杰 魏品康 余柏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0期2070-207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关系,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低、中... 目的:通过观察胃癌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及关系,探讨消痰散结方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OB胶粘贴法建立裸鼠人胃癌MKN-45原位移植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消痰散结低、中、高剂量组,5-Fu组,每组8只,观察消痰散结方干预对胃癌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P65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性。结果:①消痰散结方中、高剂量组、5-Fu组NF-κB的P65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模型组相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消痰散结方低、中、高剂量组、5-Fu组的PCNA阳性表达率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胃癌细胞NF-κBP65蛋白与PCNA表达存在正相关(r=0.857,P<0.01)。结论:胃癌MKN-45细胞中存在着活化的NF-κB及高表达的PCNA,并且存在线性相关,消痰散结方可能通过其抑制NF-κB活性,阻断了NF-κB对PCNA的活性调控,使胃癌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控制胃癌复发与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痰散结方 胃癌 原位移植 NF-κBP^65蛋白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