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倩梦 周玉珍 +1 位作者 陈惠娴 黄燕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观察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VEGF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 目的观察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VEGF及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2年1月在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患者9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米非司酮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雌二醇(estradiol,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患者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两组患者血清FSH、LH、E2水平显著降低(P<0.05),VEGF、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性激素、VEGF、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蒋氏扶正消癥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子宫肌瘤可有效缩小子宫及肌瘤体积,进一步降低性激素水平,下调VEGF、TNF-α水平,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氏扶正 气虚血瘀型 子宫肌瘤 性激素 VEGF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养正消癥方对胃癌患者晚期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2
作者 邹玺 陈玉超 +5 位作者 胡守友 王瑞平 王晓骁 刘沈林 刘宝瑞 陆建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晚期胃癌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共纳入2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为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化疗组,对照组为化疗组,观察从入组到死亡的时间,比较2组的生存期、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 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对晚期胃癌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共纳入23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为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化疗组,对照组为化疗组,观察从入组到死亡的时间,比较2组的生存期、临床症状积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天数为(327.27±15.33)d,对照组平均天数为(257.92±16.56)d,2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生活质量QLQ-C30量表分析,试验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疼痛、恶心呕吐、疲乏和食欲丧失等症状和总体健康状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发现试验组能改善患者的胃痛、纳少、乏力和嗳气的症状,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配合化疗能明显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的胃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养正 晚期胃癌 生存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消癥方对人胃癌细胞MGC803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守友 刘沈林 +2 位作者 吴坚 徐佳丽 邹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2342-2344,I0017,共4页
目的:观察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2)使用Annexin V/PI荧光双染法检测健脾消癥方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的比例;(3)应用... 目的:观察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1)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健脾消癥方对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的抑制作用;(2)使用Annexin V/PI荧光双染法检测健脾消癥方诱导肿瘤细胞进入凋亡的比例;(3)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脾消癥方对MGC80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健脾消癥方对MGC803细胞有较强的抑制增殖的作用,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性。(2)健脾消癥方高、中、低浓度组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作用24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49.83%、55.29%、16.73%。健脾消癥方高、中、低浓度组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作用48h后,早期凋亡率分别为84.52%、55.58%、51.76%。(3)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健脾消癥方各浓度组对胃癌细胞株MGC803作用48h后,可将细胞阻滞于G2-M期,健脾消癥方高浓度组在G0-G1期前出现较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结论:(1)健脾消癥方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作用。(2)健脾消癥方对人胃癌细胞株MGC803有明显的诱导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在G2-M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健脾 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消癥方”加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维平 连强 +3 位作者 张军 方震宇 夏英 张晓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9-561,共3页
目的 :无法手术根治或手术后多处转移的晚期大肠癌目前尚无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该院 5年多来收治的 85例无法手术根治或术后多处转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可比性对照临床研... 目的 :无法手术根治或手术后多处转移的晚期大肠癌目前尚无理想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该院 5年多来收治的 85例无法手术根治或术后多处转移的晚期大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可比性对照临床研究 ,考核其生存时间、生活质量、客观疗效指标、免疫指标和血流变指标。结果 :静脉联合化疗加中药“消疒徵 方”治疗组 (中西医组 )的生存率、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单用化疗组 (χ2 检验 ,P <0 0 5 ) ;生存时间也较长 ,客观疗效指标二组间尚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免疫指标 (CD3、CD4、CD8和NK)和血流变指标 ,中西医组的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单纯化疗组 (t检验P <0 0 5 )。结论 :静脉联合化疗加中药“消疒徵 方”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副作用轻 ,总体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化疗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大肠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消症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消癥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王玉洁 王健 周静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78-3685,共8页
背景清热消癥方对糖尿病肾病(DKD)肾损伤有保护作用,然而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的探讨清热消癥方在单侧肾切除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KD大鼠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019年7—11月,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背景清热消癥方对糖尿病肾病(DKD)肾损伤有保护作用,然而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的探讨清热消癥方在单侧肾切除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KD大鼠肾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2019年7—11月,将30只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C组,n=10)和模型组(n=20)。NC组大鼠于右肾体表解剖位置做1 cm的横行切口并缝合;模型组大鼠予右侧肾切除。1周后,大鼠伤口愈合后,NC组大鼠给予等量柠檬酸缓冲液腹腔注射;模型组大鼠予单次腹腔注射STZ(55 mg/kg)的方法构建DKD模型。成模后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DKD亚组(n=10)和清热消癥方亚组(QRXZF亚组,n=10)。NC组和DKD亚组大鼠灌服等量(1 ml/100 g)0.9%氯化钠溶液,1次/d。QRXZF亚组大鼠以7.92 g·kg^(-1)·d^(-1)的剂量予中药灌胃。干预期间每周对大鼠称重。干预16周后留取大鼠24 h尿、血清、肾组织标本,并称取肾脏重量,计算肾重指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Upro)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和血清白蛋白(ALB)。将肾脏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糖原(PAS)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IHC)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Caspase-3和p16表达情况。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肾小管细胞凋亡率。结果DKD亚组、QRXZF亚组体质量均低于NC组、肾重指数均高于NC组(P<0.01);QRXZF亚组体质量高于DKD亚组、肾重指数低于DKD亚组(P<0.01)。DKD亚组24 hUpro、Scr、BUN水平均高于NC组,ALB水平低于NC组(P<0.01);QRXZF亚组24 hUpro、BUN水平均高于NC组,ALB水平低于NC组(P<0.01);QRXZF亚组24 hUpro、Scr、BUN水平均低于DKD亚组,ALB水平高于DKD亚组(P<0.01)。与NC组相比,DKD亚组和QRXZF亚组大鼠肾脏均出现明显病理损伤,肾小球肥大和间质小管纤维化,但QRXZF亚组病变程度较DKD亚组明显减轻。免疫组化结果表明,DKD亚组、QRXZF亚组肾组织p16、Caspase-3表达水平均高于NC组,QRXZF亚组肾组织p16、Caspase-3表达水平均低于DKD亚组(P<0.01)。DKD亚组、QRXZF亚组大鼠肾小管细胞凋亡率高于NC组,QRXZF亚组肾小管细胞凋亡率低于DKD亚组(P<0.01)。结论清热消癥方可有效改善DKD大鼠的肾功能,抑制肾脏病理损伤和纤维化,抑制DKD大鼠肾组织中Caspase-3和p16的表达,降低肾小管细胞凋亡率。提示清热消癥方发挥肾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肾脏细胞衰老和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损伤 清热 衰老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消症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海鸥 林平 +2 位作者 黄铭涵 黄恒青 王文荣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8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消症方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各30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化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消症方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各30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化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Karnofky评分)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术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3+和CD4+显著降低(P<0.05),而CD8+明显升高(P<0.05),致CD4+/CD8+比值降低(P<0.01);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降低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NK细胞活性、CD8+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在CD3+、CD4+、CD4+/CD8+比较上差异更为明显(P<0.01);3、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联合化疗组治疗后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消症方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术后 化疗 补肾健脾消症方 细胞免疫功能 Karnofky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肺消癥方对肺纤维化大鼠内质网应激及CHOP信号通路关键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高伟华 柴立民 +7 位作者 杨颖溪 韦翊 李雪 吴甜甜 朱紫亨 徐昉 余佳骏 晏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87-1990,共4页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为动物模型,以吡非尼酮为阳性对照药物,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以透射电镜观察AECⅡ超微结构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HOP信号通... 目的:探讨补肾益肺消癥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的作用机制。方法:以博莱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为动物模型,以吡非尼酮为阳性对照药物,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以透射电镜观察AECⅡ超微结构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HOP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基因及蛋白在病变肺组织中含量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下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中药各组弹性纤维、胶原纤维沉积及电子致密物减少,内质网扩张现象减轻。补肾益肺消癥方干预下,PERK、CHOP在蛋白水平和mRAN水平的表达呈下调趋势。结论:补肾益肺消癥方可以干预CHOP凋亡通路关键分子表达,调控肺纤维化大鼠细胞内质网应激,抑制AECⅡ细胞凋亡,阻滞和减缓肺组织的纤维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肺 肺纤维化大鼠 内质网应激 C/EBP同源蛋白凋亡通路 细胞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谢伟 张玉立 薛晓鸥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12期2979-2983,共5页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消癥方对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内分泌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肾虚血瘀证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肾活血消癥方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子宫体积、生殖内分泌激素[孕酮(P)、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及血清催乳素(PRL)]及血液流变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的改善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观察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且组更明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水平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压积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且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消癥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殖内分泌激素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缩小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肾虚血瘀证 益肾活血 内分泌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益肾消癥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昉 黄莉婷 +1 位作者 何佳 林寒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00-2004,共5页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验证实验研究益肾消癥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ETCM数据库筛选出益肾消癥方有效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互靶点蛋白互作网络信息,并使用D...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验证实验研究益肾消癥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ETCM数据库筛选出益肾消癥方有效成分,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交互靶点蛋白互作网络信息,并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通过HE染色观察大鼠动情周期和卵巢变化,验证益肾消癥方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治疗作用。结果 益肾消癥方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共同靶点共252个;主要涉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疾病;益肾消癥方主要潜在活性化合物乔松素通过调节INS、ALB、Akt1等潜在靶点发挥药理作用。体内实验验证,益肾消癥方可恢复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动情周期,减小卵巢体积,减轻卵巢质量,减少卵巢囊泡,增加黄体数量,改善卵巢窦状卵泡卵母细胞多囊样改变。结论 益肾消癥方可能通过调控激素合成、突触、胰岛素抵抗等发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形态结构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液质联用技术的健脾养正消癥方治疗胃癌小鼠血清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徐婷婷 熊玥 +5 位作者 张婷 严士海 吴坚 刘沈林 刘史佳 张其德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观察给予健脾养正消癥方的前后胃癌小鼠血清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寻找其与治疗胃癌疗效相关特征分子,探讨健脾养正消癥方在调控胃癌内源性机制方面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养...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方法,观察给予健脾养正消癥方的前后胃癌小鼠血清代谢产物变化规律,寻找其与治疗胃癌疗效相关特征分子,探讨健脾养正消癥方在调控胃癌内源性机制方面作用。方法建立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健脾养正消癥方低剂量组和健脾养正消癥方高剂量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小鼠血清样本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来筛选差异性代谢物,利用MetaboAnalyst网站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健脾养正消癥方高、低剂量组小鼠瘤体平均瘤质量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代谢组学结果经分析,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样本能够得到很好的区分,健脾养正消癥方给药后胃癌小鼠的内源性代谢物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回调,并初步鉴定出5个差异代谢物和4条相关代谢通路。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花生四烯酸水平的升高以及其激活的α-亚麻酸和亚油酸代谢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健脾养正 代谢组学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消癥方配合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许明桃 郑玮琳 +2 位作者 梁雪芳 曹立幸 陈韵婷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57-1360,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方配合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消癥方配合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妈富隆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方配合周期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气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消癥方配合周期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妈富隆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痛经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A125水平,检测肝肾功能,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中医组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3)两组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肝肾功能异常情况。结论益气消癥方配合周期疗法能有效缓解内异症患者的痛经症状,与西药妈富隆疗效相当,并能改善患者气虚血瘀证候,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内异症痛经患者提供一种优化的中医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子宫内膜异位 痛经 周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益肺消癥方对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中瘦素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译涵 张迪 +5 位作者 贺晋芳 郑佳昆 李金桐 张亚楠 宋洁 晏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77-81,86,共6页
目的:明确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EMT)对瘦素相关因子的影响,对瘦素加速EMT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探,并观察补肾益肺消癥方对EMT过程中瘦素相关因子的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根据干预手段不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 目的:明确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EMT)对瘦素相关因子的影响,对瘦素加速EMT的分子机制进行初探,并观察补肾益肺消癥方对EMT过程中瘦素相关因子的作用。方法:将A549细胞根据干预手段不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中药组(TGF-β_(1)+补肾益肺消癥方)、尼达尼布组(TGF-β_(1)+尼达尼布),免疫荧光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的瘦素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瘦素受体(LEP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蛋白含量以及STAT3的活化程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上清中瘦素水平升高(P<0.01),中药组、尼达尼布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P<0.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EPR蛋白表达升高(P<0.001),PPAR-γ表达下降(P<0.05),STAT3活化水平降低,中药组、尼达尼布组LEPR蛋白表达下调(P<0.001),PPAR-γ表达上调(P<0.05),中药组STAT3活化程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尼达尼布组与模型组比较,STAT3活化水平升高(P<0.01)。结论:EMT可促进细胞内源性肺瘦素的分泌,增加细胞表面LEPR的表达,下调与瘦素有拮抗作用的PPAR-γ的含量,减少STAT3的活化,为瘦素加速EMT进程提供物质基础。而补肾益肺消癥方则可能通过降低内源性肺瘦素分泌,减少LEPR,提高PPAR-γ的水平逆转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益肺 肺纤维化 上皮间质转化 瘦素 A549细胞 瘦素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转化生长因子-β_(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癥方保留灌肠治疗妇科癥瘕235例分析
13
作者 盛宝琴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532-1532,1542,共2页
在辨证论治指导下 ,采用自拟“消方”保守治疗妇科瘕 ,保全了女性生理功能。经临床观察2 3 5例病例 ,治愈 164例 ,显效 2 7例 ,有效 17例 ,无效 2 7例 ,总有效率达 88%。
关键词 消症方 保留灌肠 妇科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消癥通络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管重塑模型大鼠VEGF、ET-1和CT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唐卓然 吴海斌 +6 位作者 李勇铭 王剑锋 吴巧敏 刘亚倩 王羽嘉 张永生 王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7-1140,I0022,共5页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通络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管重塑模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10)、模型组(n=10)、西药组(n=10)... 目的:探讨益气消癥通络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血管重塑模型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n=10)、模型组(n=10)、西药组(n=10)、益气消癥通络方低剂量组(n=10)、中剂量组(n=10)及高剂量组(n=10)。造模采用香烟烟雾暴露联合气道注入脂多糖(LPS)法制备COPD血管重塑大鼠模型。实验第4天起,模型组大鼠按10 mL/(kg·d)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剂量按体表面积换算为成人量的6.17倍),1次/d;中药组干预分别按照益气消癥通络方低剂量组[17.89 g/(kg·d)]、中剂量组[35.78 g/(kg·d)]、高剂量组[53.67 g/(kg·d)]灌胃给药,共12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VEGF、ET-1、CTGF水平。结果:大鼠肺血管病理改变显示COPD血管重塑大鼠模型造模成功。ELISA检测结果:与正常组大鼠血清VEGF、ET-1、CTGF表达水平相比,其余各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VEGF、ET-1、CTGF表达水平相比,西药组的VEGF、ET-1含量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益气消癥通络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的VEGF、ET-1、CTGF表达水平明显均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大鼠血清VEGF、ET-1、CTGF水平比较,益气消癥通络方低剂量组ET-1、CTGF表达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VEGF、ET-1、CTGF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益气消癥通络方高剂量组比较,西药组、低剂量及中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消癥通络方能够通过降低VEGF、ET-1、CTGF表达水平,干预COPD血管重塑,其中益气消癥通络方高剂量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癥通络 COPD血管重塑 VEGF ET-1 CT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癥灌肠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晓勇 薛云霞 时培景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8-540,共3页
目的研究消癥灌肠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再应... 目的研究消癥灌肠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单纯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再应用消癥灌肠方灌肠治疗,每次月经干净后连用7d为1个疗程,最多连用6个疗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妊娠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2年内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5.13%与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术后1年内的临床疗效最佳。结论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先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再应用消癥灌肠方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癥灌肠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PI3K/AKT途径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干预作用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吴驻林 林森 +5 位作者 罗维军 李思怡 张维晴 马澜月 魏春山 彭立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9-949,共11页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芪珠消癥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益气健脾解毒中药对HBV-HCC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芪珠消癥方干预HBx... 目的 探讨益气健脾解毒复方—芪珠消癥方对HBx介导肝癌干细胞(Liver cancer stem cells,LCSCs)干预作用的机制。方法 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研究益气健脾解毒中药对HBV-HCC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芪珠消癥方干预HBx相关LCSCs(HBx-LCSCs)的靶点及通路。通过稳定转染HBx及无血清培养筛选HBx-LCSCs细胞,体外实验检测芪珠消癥方对HBx-LCSCs的治疗作用,并通过qRT-PCR、Western blot验证其对干性标志物和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 益气健脾解毒中药能改善HBV-HCC患者的总生存时间。结合网络药理学结果,从PI3K/Akt途径探讨芪珠消癥方抗HBx-LCSCs的作用机制。与空白载体对比,HBx可促进HBx-LCSCs细胞中干性标志物的表达;与HBx-LCSCs对照组相比,芪珠消癥方可显著抑制HBx-LCSCs细胞的增殖与克隆形成(呈浓度依赖性),并可降低干性标志物(EpCAM、NANOG、SOX2、OCT4)和磷酸化蛋白p-PI3K、p-Akt的表达。结论 芪珠消癥方可能通过PI3K/AKT调控HBx介导的LCSCs,为中药复方干预LCSCs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解毒 芪珠 叶下珠 肝癌干细胞 PI3K/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癥散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OP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蕾 尹航 +1 位作者 祝秀芝 吕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观察消癥散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癥散瘀方组、丹那唑组。造模成功各组给药3周后,ELIS... 目的:观察消癥散瘀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OP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手术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癥散瘀方组、丹那唑组。造模成功各组给药3周后,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OPN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在位及异位内膜OPN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OPN水平及内膜OP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消癥散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OPN水平及内膜OP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消癥散瘀方通过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血清OPN水平及内膜OPN蛋白表达,抑制异位内膜生长,降低其侵袭、转移、种植的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内异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骨桥蛋白 癥散瘀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化癥消癌方联合微波消融术治疗老年肝癌患者30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项琼 宋恩峰 +2 位作者 莫郑波 胡伟 林丽珠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8-762,共5页
目的探讨自拟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9月60例全麻下肝癌微波消融术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微波消融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为口服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微波消... 目的探讨自拟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9月60例全麻下肝癌微波消融术老年肝癌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微波消融组,每组30例。联合治疗组为口服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微波消融组仅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卡氏评分等,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微波消融组73.3%(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参数、卡氏评分等均高于微波消融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化癥消癌方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老年肝癌具有创伤微小,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的特点,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激活及升高白细胞,保护肝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癥 中药煎剂 微波融术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消癥灌肠方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立新 毛丽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9-450,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消癥灌肠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西药达菲林是否相似。方法:10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一组中药消癥灌肠方保留灌肠6个月,另一组应用达菲林6个月。结果:对比中药消癥灌肠方与达菲林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中药消癥灌肠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与西药达菲林是否相似。方法:10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一组中药消癥灌肠方保留灌肠6个月,另一组应用达菲林6个月。结果:对比中药消癥灌肠方与达菲林治疗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消癥灌肠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与达菲林相似,且没有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癥灌肠 达菲林 子宫内膜异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癥解毒饮协定方联合阿奇霉素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微循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4
20
作者 金志国 王程荣 曾会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消癥解毒饮协定方联合阿奇霉素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微循环的效果及对外周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南昌... 目的:探讨消癥解毒饮协定方联合阿奇霉素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微循环的效果及对外周血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片口服,0.5 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癥解毒饮协定方内服。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通过超声检查测量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平均直径,评价中医证候积分,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卵巢动脉血流状况及外周血GM-CSF、VCAM-1、MCP-1水平,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盆腔包块直径、中医证候总积分、卵巢血流动力学各指标以及外周血GM-CSF、VCAM-1、MCP-1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盆腔包块直径较治疗前缩小,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下降,卵巢动脉PSV、PI、RI值均高于治疗前,外周血GM-CSF、VCAM-1、MCP-1水平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腔包块直径更小,中医证候总积分更低,卵巢动脉PSV、PI、RI值更高,外周血GM-CSF、VCAM-1、MCP-1水平更低,2组以上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癥解毒饮协定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利于缩小盆腔包块、缓解盆腔疼痛,改善卵巢血流动力,降低外周血GM-CSF、VCAM-1、MCP-1水平,以减轻盆腔组织的炎性浸润,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癥解毒饮协定 盆腔包块直径 血液微循环 GM-CSF VCAM-1 MCP-1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