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kV配电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 被引量:93
1
作者 陈维江 蔡国雄 +4 位作者 蔡雅萍 谭跃亭 张少军 周永志 王健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56-60,共5页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 通过分析10kV配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该方式主要由自动调谐消弧线圈、自动投切电阻器和控制器等组成,既能充分发挥消弧线圈补偿电容电流、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的作用,又能利用并联电阻抑制过电压和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计算分析表明,采用该接地方式时,如运用零序电流有功分量或增量比较法,可对过渡电阻为3000Ω及以下的单相永久接地故障实现准确选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接地方式 10kV配电网 中性点 单相接地故障 并联电阻 选线 计算分析 自动投切 优缺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的灵活接地方式 被引量:31
2
作者 黄志方 魏立新 李刚 《广东电力》 2014年第6期64-67,共4页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永久性故障选线不够快速、准确,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无法区分故障类型的缺陷,结合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高、小电阻接地方式可快速切断故障等优点,提出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的灵活接地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针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永久性故障选线不够快速、准确,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无法区分故障类型的缺陷,结合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供电可靠性高、小电阻接地方式可快速切断故障等优点,提出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的灵活接地方式,其基本思想是正常运行和发生瞬时接地故障时投入消弧线圈,发生永久性接地故障时投切小电阻,实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灵活转换。介绍了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灵活接地装置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小电阻的参数选取,并通过2个实际案例说明这种灵活接地方式可降低线路跳闸率,提高供电可靠性,适用于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混合的城市配电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弧线 小电阻 永久性故障 瞬时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接地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少华 叶杰宏 郑帅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20,共4页
故障选线是小电流接地系统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和带来的选线问题,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接地的方案。经验证,该方案不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能快速、准确地选出故... 故障选线是小电流接地系统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分析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时的特点和带来的选线问题,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接地的方案。经验证,该方案不会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而且能快速、准确地选出故障线路,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中值电阻 单相接地 故障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圣建 平绍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7-118,共2页
介绍了中性点经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比较目前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针对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各自具有的特点建议采用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充分利用电阻消谐及选线的功能和消弧线圈具有补偿电容电流... 介绍了中性点经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比较目前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存在的缺点,针对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各自具有的特点建议采用高电阻与消弧线圈并联的接地方式,充分利用电阻消谐及选线的功能和消弧线圈具有补偿电容电流的功能来达到补偿、选线、消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电压 电阻 弧线 并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变为小电阻的改造方法及常见问题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议华 邱爽 +1 位作者 薛思祥 阎鼎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2期26-29,共4页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电缆在10 kV配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各种弊端不断凸显,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势则越发明显。介绍了10 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改造为小电阻的总体思路及流程,并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 随着城市电网的发展,电缆在10 kV配网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各种弊端不断凸显,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势则越发明显。介绍了10 kV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由消弧线圈改造为小电阻的总体思路及流程,并对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络 弧线接地 小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中值电阻接地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叶远波 汪胜和 +1 位作者 黄太贵 魏立新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159-165,共7页
针对传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容易导致过补偿和欠补偿问题,接地故障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中性点接地方式,通过有源消弧技术并联中值电阻的方式解决故障电流过补偿和欠补偿问题,利用加权多源点最短路径算法(Floyd算法)进行单相... 针对传统中性点接地方式容易导致过补偿和欠补偿问题,接地故障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中性点接地方式,通过有源消弧技术并联中值电阻的方式解决故障电流过补偿和欠补偿问题,利用加权多源点最短路径算法(Floyd算法)进行单相接地故障定位,能够对多条输电线路同时进行故障定位处理。通过对比验证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接地方式的最大故障电流曲线和误差分析曲线,发现所提方法在故障电流处理最稳定,故障电流只在15~20 A之间,而且故障定位误差率最高不到3%,从而验证了所提接地方式性能的优越性,证明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弧技术 并联中值电阻接地方式 Floyd故障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接地研究 被引量:38
7
作者 韩静 徐丽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39,52,共3页
从配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及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综合说明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可充分发挥消弧线圈和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建议在配电网中采用... 从配电网供电的安全可靠性、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的选择性和灵敏性以及对通信系统的干扰等方面,综合说明了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可充分发挥消弧线圈和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建议在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瞬时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中性点接地方式 弧线 并联小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消弧线圈瞬时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 被引量:7
8
作者 朱孝军 谭志聪 莫颖生 《广东电力》 2009年第8期33-36,共4页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能较好地避开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适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杂的配电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接地方式 小电阻接地方式 选线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牟龙华 胡天禄 唐翔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98-604,共7页
矿井高压电网中性点采用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后,能有效地抑制工频共振过电压、线性谐振过电压和电弧接地过电压,而中性点仅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并不能降低电弧接地过电压。文章还给出了并联电阻值的选择方法。
关键词 弧线 并联电阻 接地 过电压 中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方式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允之 王崇林 +1 位作者 芮美菊 董海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0-55,共6页
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可借电阻接地之长弥补消弧线圈接地之短,有效地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使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不致过大。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利用计算机对消弧线圈进行控制,使其根据电网总电容电流的大小自... 电网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并电阻接地,可借电阻接地之长弥补消弧线圈接地之短,有效地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使正常运行时的中性点位移电压不致过大。在这种接地方式下,利用计算机对消弧线圈进行控制,使其根据电网总电容电流的大小自动跟踪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中性点 电网 接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短时并联小电阻的单相接地选线方案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鸣 王世勇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8-272,共5页
在简述现有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和方案的基础上,论证了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在电网中性点短时投切并联小电阻的选线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采用双向晶闸管过零触发投切一个并联小电阻,投切速度快且对系... 在简述现有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原理和方案的基础上,论证了在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在电网中性点短时投切并联小电阻的选线方案的可行性.该方案采用双向晶闸管过零触发投切一个并联小电阻,投切速度快且对系统冲击小,同时增大了单相接地故障时的零序电流有功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并联电阻 故障选线 双向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谐振方式接地中串联电阻对定子接地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毕大强 王祥珩 王维俭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8,共4页
以三峡水轮发电机为例 ,阐述了大型水轮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必要性。通过计算说明在消弧线圈中串联小值电阻可以起到限制传递过电压的作用 ,须注意的是电阻阻值的选取应从补偿电容电流和限制传递过电压两方面加以验算。在经耦... 以三峡水轮发电机为例 ,阐述了大型水轮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必要性。通过计算说明在消弧线圈中串联小值电阻可以起到限制传递过电压的作用 ,须注意的是电阻阻值的选取应从补偿电容电流和限制传递过电压两方面加以验算。在经耦合电容引起的传递过电压满足定子绕组绝缘要求时 ,应注意校验其对基波零序电压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可靠性的影响 ,实例分析说明此传递过电压可引起基波零序电压定子接地保护的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轮发电机 弧线 定子 接地保护 串联电阻 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改革 赵跃宇 《江苏电机工程》 2016年第6期82-84,共3页
对比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以及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的特点和选线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选线电阻的选取原则以及闭锁保护的配置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 对比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以及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的特点和选线方法以及适用范围。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方式的工作原理、选线电阻的选取原则以及闭锁保护的配置原则进行了详细论述,该接地方式既可提高单相接地故障自恢复概率,又可实现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是城市配电网一种较为理想的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电流接地系统 接地选线 并联选线电阻 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在城市配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东 《江苏电机工程》 2005年第3期31-33,共3页
通过对城市配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分析,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并阐述了该接地方式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充分发挥了2种接地方式的长处,适应城... 通过对城市配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分析,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并阐述了该接地方式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充分发挥了2种接地方式的长处,适应城市电网发展要求,为今后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网 中性点 弧线 电阻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阻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的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叶远波 汪胜和 +3 位作者 谢民 蔡翔 徐波 魏立新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81-186,共6页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实现自动熄弧与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保护,兼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优点。但在高阻接地故障时投切并联小电阻可能造成零序电压低于保护装置启动阈值,从而造成保护装置误...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可以实现自动熄弧与永久接地故障的可靠保护,兼具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优点。但在高阻接地故障时投切并联小电阻可能造成零序电压低于保护装置启动阈值,从而造成保护装置误动,甚至可能加剧故障。为此,提出一种高阻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高阻接地故障时并联小电阻投入前后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的特征。其次,根据故障线路与非故障线路零序电流与零序电压夹角的异同提出并联小电阻装置退出的判据,据此也提出一种线路故障的保护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并联小电阻 高阻故障 单相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装置的应用
16
作者 何人民 《农村电气化》 2009年第8期20-22,共3页
介绍了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装置的构成,从大量的实际运行数据和事例着重分析了该装置的使用效果,同时对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中性点接地方式 弧线自动补偿 接地选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 kV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弧燃弧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冠华 李雁 +3 位作者 刘志宇 徐建源 王帅 李佳奇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5-233,共9页
为研究66 kV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弧在空气中燃弧特性,在变电站建立了人工单相接地试验模拟平台。对消弧线圈补偿电流为92.8、97.9、103.3 A 3种工况下的接地电弧进行了试验,记录了电弧的电压、电流波形。试验结果... 为研究66 kV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短路电弧在空气中燃弧特性,在变电站建立了人工单相接地试验模拟平台。对消弧线圈补偿电流为92.8、97.9、103.3 A 3种工况下的接地电弧进行了试验,记录了电弧的电压、电流波形。试验结果表明:接地电弧的频率特性不随消弧线圈补偿程度而变化。起始时刻的弧道电阻与合闸角度相关,合闸角度越大,弧道电阻越大。稳定燃弧状态下,半个周波的电压变化率不随消弧线圈补偿程度而变化,为120 kV/s,而电流的变化率随消弧线圈的补偿程度而增大,分别为12、14、16 k A/s;在稳定燃弧后的不同周期内,电弧伏安曲线不一致,但其发展规律相同。稳定燃弧后的电压幅值与消弧线圈补偿程度无关,其正负幅值之差为1 200 V,消弧线圈过补偿程度越大,电流幅值越大,其幅值能够达到80 A。该研究成果可为消弧线圈的参数整定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接地系统 单相接地故障 人工接地试验 燃弧特性 电弧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孤线圈并联电阻接地方式的应用
18
作者 李志 邓国柱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章针对正阳煤矿6kV电网单相接地过电压故障较多的情况,设计安装了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装置,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电网 弧线 并联电阻 接地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弧线圈并联中阻选线的单相接地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周志成 付慧 +2 位作者 凌建 谢楠 李长益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4-1058,共5页
配网单相故障接地工况复杂,导致选线装置准确率低,影响供电可靠性。为提高选线装置的选线准确率分析了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接地选线原理,并进行了35kV系统在金属性、砂土、水泥板、碎石堆、柏油板等工况下的单相接地试验。试验分析发现:... 配网单相故障接地工况复杂,导致选线装置准确率低,影响供电可靠性。为提高选线装置的选线准确率分析了消弧线圈并联中电阻接地选线原理,并进行了35kV系统在金属性、砂土、水泥板、碎石堆、柏油板等工况下的单相接地试验。试验分析发现:选线装置能增大阻性电流信号,克服消弧线圈补偿等影响;利用线路零序电流增量可进行故障选线,并能正确区分母线与线路的单相接地故障;常见接地工况过渡接地电阻的大小依次为柏油板、水泥板、碎石堆、砂土;选线装置在接地过渡电阻很高时可能不动作。PSCAD数字仿真试验得出的规律与试验情况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选线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选线装置 弧线并联电阻 35 KV系统 单相接地试验 接地过渡电阻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尼电阻投切方式对消弧线圈残流及残流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志军 王娟 +3 位作者 张珈玮 奚文霞 刘勇 许建锋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3-149,共7页
对采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替代传统机械有载开关切除阻尼电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对阻尼电阻切除速度提升所引发的暂态过渡过程变长以及非过零同步触发引起的继生暂态过程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讨论.首先,对快速投切电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 对采用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替代传统机械有载开关切除阻尼电阻的方法进行了讨论,对阻尼电阻切除速度提升所引发的暂态过渡过程变长以及非过零同步触发引起的继生暂态过程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和讨论.首先,对快速投切电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阻尼电阻快速切除电路影响消弧线圈成套装置残流及残流时间的机理进行了数学解析,对影响过程进行了详尽分析;其次,利用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10.5,k V补偿电网仿真模型,并针对典型的故障和双向可控硅触发工况,对阻尼电阻快速切除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合作企业试验平台验证了上述问题和过程.最后,提出延时切除及过零同步触发的技术解决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匝式弧线 阻尼电阻 投切方式 残流 残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