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束缚应激对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1
作者
白华毅
刘婷婷
+3 位作者
邓卓凡
何成芸
宋春莲
程美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8,共6页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激和未应激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妊娠空白对照组相比,低频刺激诱导后未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可形成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此外,施行束缚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则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不能形成。【结论】妊娠期内应激使海马突触可塑发生异常,为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触可塑性异常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海马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抑制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瘀阻脑络、肾脑失济”探赜脑卒中后抑郁生物学发病机制及中医诊疗思路
2
作者
胥广宇
任路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共5页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共病,其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极为重要,在PSD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研究表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在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尤为彰显,各因...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共病,其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极为重要,在PSD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研究表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在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尤为彰显,各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PSD发生发展。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PSD是中医药干预防治的优势病种,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成绩斐然。文章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等新近生物学机制在PSD中的作用入手,结合“瘀阻脑络、肾脑失济”中医学病机,提出益肾填精、活血通络的诊疗思路,倡导针药同治的干预措施,旨在为深入了解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以及未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脑卒中后抑郁
生物学机制
海马突触可塑性
氧化应激
肠道菌群
瘀阻脑络、肾脑失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束缚应激对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1
作者
白华毅
刘婷婷
邓卓凡
何成芸
宋春莲
程美玲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系
出处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3-22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247)。
文摘
【目的】女性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的神经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妊娠期应激诱发的相关精神疾病发病与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关系。【方法】对大鼠施行束缚应激后,采用在体麻醉电生理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比对经历应激和未应激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变化。【结果】与未妊娠空白对照组相比,低频刺激诱导后未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可形成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此外,施行束缚应激的妊娠期大鼠,则表现为长时程抑制(long-term depression, LTD)不能形成。【结论】妊娠期内应激使海马突触可塑发生异常,为妊娠期相关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突触可塑性异常的重要线索。
关键词
束缚应激
海马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抑制
长时程增强
Keywords
restraint stress
hippocampal synaptic plasticity
long-term depression
long-term potentiation
分类号
Q424 [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瘀阻脑络、肾脑失济”探赜脑卒中后抑郁生物学发病机制及中医诊疗思路
2
作者
胥广宇
任路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274665)
辽宁省特聘教授项目(辽教发[2015]153号)
+1 种基金
中医脏象理论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项目(辽教函[2018]479号)。
文摘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最常见的神经精神共病,其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极为重要,在PSD中发挥关键作用。新近研究表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在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尤为彰显,各因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终导致PSD发生发展。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方式,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PSD是中医药干预防治的优势病种,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神经缺损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降低不良反应等方面成绩斐然。文章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氧化应激、肠道菌群紊乱等新近生物学机制在PSD中的作用入手,结合“瘀阻脑络、肾脑失济”中医学病机,提出益肾填精、活血通络的诊疗思路,倡导针药同治的干预措施,旨在为深入了解PSD生物学发病机制以及未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中医药
脑卒中后抑郁
生物学机制
海马突触可塑性
氧化应激
肠道菌群
瘀阻脑络、肾脑失济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束缚应激对妊娠期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白华毅
刘婷婷
邓卓凡
何成芸
宋春莲
程美玲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瘀阻脑络、肾脑失济”探赜脑卒中后抑郁生物学发病机制及中医诊疗思路
胥广宇
任路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