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不能抑制无镁人工脑脊液诱发大鼠海马切片产生的癫癎样放电
1
作者 常燕燕 宫新伟 +3 位作者 龚海庆 张溥明 梁培基 陆钦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32-1337,1342,共7页
目的通过与抗癫癎药物丙戊酸(VPA)的作用比较,探讨姜黄素对癫癎样放电活动有无直接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多电极记录系统记录无镁人工脑脊液(ACSF)诱发大鼠海马切片产生的癫癎样放电。成功诱导出癫癎样放电后,加入100μmol/L姜黄素或3 mmo... 目的通过与抗癫癎药物丙戊酸(VPA)的作用比较,探讨姜黄素对癫癎样放电活动有无直接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多电极记录系统记录无镁人工脑脊液(ACSF)诱发大鼠海马切片产生的癫癎样放电。成功诱导出癫癎样放电后,加入100μmol/L姜黄素或3 mmol/L丙戊酸,观察其对癫癎样放电的作用。结果无镁ACSF持续灌流15 min左右,多电极阵列上可记录到海马各区域的癫癎样放电。100μmol/L姜黄素对癫癎样放电的放电频率、持续时间、传播速度等均无明显影响(P>0.05)。3 mmol/L VPA能使癫癎样放电的放电频率降低(P<0.05),逆行方向的传播速度降低(P<0.05)。结论 100μmol/L姜黄素对无镁ACSF诱发的大鼠海马切片的癫癎样放电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样放电 多电极阵列 姜黄素 丙戊酸 海马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电极记录技术研究海马切片癫痫样放电的起始点和传播方向 被引量:4
2
作者 宫新伟 杨帆 +4 位作者 刘建盛 陆钦池 龚海庆 梁培基 张溥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0-1247,共8页
弄清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对研究癫痫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微电极阵列对低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海马切片的癫痫样放电进行记录.分别用癫痫样放电的两种成分:场电位和多单元... 弄清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对研究癫痫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用微电极阵列对低镁人工脑脊液诱导的Sprague-Dawley(SD)大鼠海马切片的癫痫样放电进行记录.分别用癫痫样放电的两种成分:场电位和多单元信号来确定癫痫样放电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首先计算并比较了海马切片锥体细胞层位置电极记录的癫痫样放电场电位的起始时间,由起始时间的先后关系确定癫痫样放电在锥体细胞层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然后用整个切片上记录的癫痫样放电的多单元信号动作电位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癫痫样放电在整个海马切片内的起始位置和传播方向.结果显示,CA3区的癫痫样放电具有比CA1区更高的幅度和更长的持续时间,表明CA3区有更高的兴奋性.对于记录到的同步癫痫样放电,CA3b区场电位和多单元信号均比CA3c和CA1区出现更早,起始位置和其随后位置之间的传播延时与二者之间的距离成正相关.因此,在低镁模型的大鼠海马切片中,癫痫样放电起始于CA3b区并分别向CA3c和CA1区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阵列 海马切片 低镁癫痫模型 癫痫样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电刺激对大鼠海马脑片癫痫样放电特性影响的研究
3
作者 张康辉 李成双 +2 位作者 东磊 王慧泉 郑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7-958,共12页
本文采用电极阵列检测技术,在大鼠海马脑切片上诱导出稳定的癫痫样放电,分析、研究130 Hz的高频电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 CA3区时,海马切片在癫痫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discharges,IID)和发作期放电(ictal discharge... 本文采用电极阵列检测技术,在大鼠海马脑切片上诱导出稳定的癫痫样放电,分析、研究130 Hz的高频电刺激(high-frequency stimulation,HFS) CA3区时,海马切片在癫痫发作间期放电(inter-ictal discharges,IID)和发作期放电(ictal discharges,ID)的各项参数、癫痫样放电地起始位点、传播方向和传输速率以及各频段的功率谱密度.结果显示:高频电刺激可以有效地降低癫痫发作期的幅值、减少持续时间、增长潜伏时间、抑制癫痫样放电由IID向ID的转变等.提示高频电刺激抑制癫痫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促进神经元之间的抑制性传输系统,并且抑制海马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性连接,从而达到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刺激 癫痫样放电 海马切片 电极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大鼠前庭代偿中GAP-43mRNA水平
4
作者 余瑞元 牟晓东 +2 位作者 王燕峰 孙久荣 徐长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9-563,共5页
用DIG 标记的GAP43 cDNA 为探针, 以大鼠海马切片作阳性对照, 使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大鼠迷路损毁5 、12 、20 和30 d 后前庭核区GAP43 m RNA 水平的变化. 结果表明, 迷路损毁后前庭核区m RN... 用DIG 标记的GAP43 cDNA 为探针, 以大鼠海马切片作阳性对照, 使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了大鼠迷路损毁5 、12 、20 和30 d 后前庭核区GAP43 m RNA 水平的变化. 结果表明, 迷路损毁后前庭核区m RNA 水平升高.原位杂交的应用, 为前庭代偿中轴突发芽, 突触重组的神经可塑性研究打下了方法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杂交 海马切片 前庭代偿 GAP-43 MRNA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