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大黄的验证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贺福元 马家骅 +2 位作者 刘文龙 罗杰英 廖士桂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88-791,共4页
目的 :建立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对大黄进行研究 ;方法 :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 ,用余水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黄药材吸水量 ,并用残数法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 ,其拟合优度采用方差分析 ,以确定大黄药材的吸... 目的 :建立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及对大黄进行研究 ;方法 :用动力学方法建立中药材吸水膨胀动力学数学模型 ,用余水法测定不同时间大黄药材吸水量 ,并用残数法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 ,其拟合优度采用方差分析 ,以确定大黄药材的吸水动力学模型 ,再进一步计算各动力学参数。结果 :中药材吸水膨胀遵循多元一级线性乳突模型 ,大黄药材吸水膨胀的动力学模型为三室 ,α =0 .32 4 1min-1 ,β =0 .0 1 85min-1 ,π =5 .6 5 9× 1 0 -3 min-1 ,V∞T =1 .72 6mL·g-1 ,V∞1 =1 .0 0 8mL·g-1 ,V∞2 =0 .2 81 4mL·g-1 ,V∞3 =0 .4 36 6mL·g-1 ,K =0 .2 1 86min-1 ,K1 2 =0 .0 2 4 2 6min-1 ,K2 1 =0 .0 74 2 2min-1 ,K1 3 =6 .4 0 2× 1 0 -3 min-1 ,K3 1 =0 .0 2 4 81min-1 。结论 :中药材吸水膨胀服从一级线性动力学量变 ,可用线性乳突模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大黄 数学模型 植物性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厚军 刘继祥 +2 位作者 郜国明 郭选英 毛陆春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21-22,共2页
依据水沙运动基本方程 ,结合黄河水沙特点 ,建立了黄河下游河道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用黄河下游1960~ 1965年、1965~ 1974年、1974~ 1996年 3个时段的水沙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验证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模型用于小浪底水... 依据水沙运动基本方程 ,结合黄河水沙特点 ,建立了黄河下游河道一维恒定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用黄河下游1960~ 1965年、1965~ 1974年、1974~ 1996年 3个时段的水沙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 ,验证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模型用于小浪底水库运用方式研究中 ,进行了多种方案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数学模型 河道冲淤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河道水文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继祥 郜国明 曾芹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19-20,共2页
在水文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规律的认识 ,结合水动力学理论 ,进一步建立了流量演进、河道输沙能力、主槽糙率调整、分组沙冲淤和复式断面形态调整等复杂问题的计算方法 ,开发研制了黄河下游河道水文水动力学泥沙... 在水文学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对黄河下游河道输沙规律的认识 ,结合水动力学理论 ,进一步建立了流量演进、河道输沙能力、主槽糙率调整、分组沙冲淤和复式断面形态调整等复杂问题的计算方法 ,开发研制了黄河下游河道水文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经大量的实测资料验证 ,模型可以适应不同的水沙条件和河道边界条件 ,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可为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等生产研究提供可靠的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泥沙数学模型 黄河下游 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R的船舶简化分离型模型水动力系数辨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利飞 王毓清 +3 位作者 彭伟 李培勇 刘禹杉 张永峰 《中国舰船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5,共11页
[目的]为解决船舶分离型(MMG)模型水动力系数辨识存在的共线性和参数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三自由度简化分离型模型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据预处理策略,以提升样本的有效性;然后,通过La... [目的]为解决船舶分离型(MMG)模型水动力系数辨识存在的共线性和参数漂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SVR)的三自由度简化分离型模型建模方法。[方法]首先,在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数据预处理策略,以提升样本的有效性;然后,通过Lasso回归算法筛选对模型影响较显著的水动力系数,以减小多重共线性的程度;接着,针对分离型模型推导水动力系数辨识的回归模型,通过SVR进行水动力系数辨识;最后,采用差分法和数据中心化重构回归模型,以削弱参数漂移对水动力辨识误差的影响。[结果]试验结果显示,水动力系数预报值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关系数(CC)的计算结果均在良好范围内。[结论]通过SVR算法可以成功辨识出分离型模型的水动力导数,辨识得到的水动力系数精度较高,并且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报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操纵性 动力学 数学模型 参数辨识 支持向量回归 白箱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33
5
作者 李永红 牛耀彬 +3 位作者 王正中 高照良 张少佳 刘子壮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83-88,共6页
工程堆积体具有独特的土壤组成及复杂的下垫面条件,其土壤抗冲性极差,径流条件下堆积体陡坡坡面关键的水动力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探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该文采用30、40、50、60 L/min 4... 工程堆积体具有独特的土壤组成及复杂的下垫面条件,其土壤抗冲性极差,径流条件下堆积体陡坡坡面关键的水动力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亦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为探明工程堆积体坡面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及其相互关系,该文采用30、40、50、60 L/min 4个流量,对24°、28°、32°共3个坡度的堆积体边坡(20 m×5 m标准监测小区)进行模拟放水冲刷试验,选取径流流速、水深、雷诺数、弗汝德数、径流阻力系数、水流剪切应力、径流功率等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位置主要集中在坡面上部(0~10 m),侵蚀时段主要集中在产流后期(12~30 min);流速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坡度对流速的影响大于流量;随着坡面流由层流向紊流、急流向缓流的过渡,坡面径流阻力系数随之增大;基于水流剪切应力和径流功率分别计算获得的工程堆积体坡面细沟侵蚀土壤可蚀性参数分别为2.63×10-2 s/m和0.1 s2/m2,对应的临界侵蚀径流功率为0.8 N/(m·s)。研究结果可为坡面措施的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也能为工程堆积体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部分基础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径流 侵蚀 时空变化 侵蚀预报模型 工程堆积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21水动力学模型在洪泽湖水位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梁云 殷峻暹 +1 位作者 祝雪萍 黄晓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7,99,共4页
洪泽湖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平原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确保其优良的水质和稳定的水位至关重要。根据洪泽湖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利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洪泽湖的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KE21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泽... 洪泽湖作为淮河流域最大的平原水库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调蓄水库,确保其优良的水质和稳定的水位至关重要。根据洪泽湖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利用MIKE21水动力学模型,模拟了洪泽湖的水位变化过程。结果表明,MIKE21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洪泽湖水位过程,模拟误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且模拟精度可满足计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21动力学模型 北调东线工程 模拟 洪泽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州河网与伶仃洋一、三维水动力学模型联解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逄勇 黄智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建立了珠江三角州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利用伶仃洋水域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采用时段交替法对一、三维模型进行了耦合计算;利用1978年7月在珠江三角州河网区和伶仃洋区同步... 建立了珠江三角州河网区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利用伶仃洋水域三维水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成果,采用时段交替法对一、三维模型进行了耦合计算;利用1978年7月在珠江三角州河网区和伶仃洋区同步实测的水文资料对耦合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无论在珠江三角州河网区、交接断面以及伶仃洋区均与实测资料吻合较好,该模型可用来描述珠江三角州河网区和伶仃洋区的水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州 伶仃洋 数学模型 动力学模型 耦合计算 非恒定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井零液流量气提流动的水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磊 周芳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79-82,共4页
文章分别以水、轻油和重油为液相 ,研究了天然气井中零液流量气提流动这一特殊气液两相流动现象。提出了零液流量气提流动的两相流水动力学模型 ,应用该模型计算了零液流量气提流动的持液率和压力降。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都表明 ,零... 文章分别以水、轻油和重油为液相 ,研究了天然气井中零液流量气提流动这一特殊气液两相流动现象。提出了零液流量气提流动的两相流水动力学模型 ,应用该模型计算了零液流量气提流动的持液率和压力降。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都表明 ,零液流量气提流的持液率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单调减小 ,而摩擦阻力压力降则不随表观气速的变化呈单调性的变化。尽管零液流量气提流的水动力学特性不同于液体流量不为零的常规气液两相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井 零液流量 气提流动 动力学模型 流动特性 压力降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珊瑚礁海岸水动力学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6
9
作者 姚宇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9-152,共14页
珊瑚礁水动力学是一个涉及生态、环境、地质和工程学的交叉课题,其水动力学研究不仅为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海岸线的演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还能为海岸的防灾减灾以及岛礁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回顾了国内外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水动力学是一个涉及生态、环境、地质和工程学的交叉课题,其水动力学研究不仅为珊瑚礁海域生态系统的维护和海岸线的演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还能为海岸的防灾减灾以及岛礁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回顾了国内外珊瑚礁海岸水动力问题的研究与进展,从现场观测、理论模型、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型4个方面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现场观测研究对象可关注南中国海的珊瑚岛礁,理论分析方法可侧重考虑非线性波浪理论,物理模型试验可采用大型波浪水槽和港池来复演现场尺度的水动力问题,数值模型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波浪与珊瑚礁相互作用进行精细化模拟,本文旨在为今后国内珊瑚礁水动力学方面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波浪 动力学 海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nMP在水动力数学模型并行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褆来 徐学军 +2 位作者 陈黎明 金秋 张铁军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116,122,共6页
采用PGI Fortran7.1-2(Portland Group)的OpenMP技术对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了并行优化试验。并行后,数学模型运行时间明显减少,在对同一算例的水流计算模拟中,串行和并行所需运行时间分别为5 336.781 s和3 454.296 s,平均加速比为1.... 采用PGI Fortran7.1-2(Portland Group)的OpenMP技术对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进行了并行优化试验。并行后,数学模型运行时间明显减少,在对同一算例的水流计算模拟中,串行和并行所需运行时间分别为5 336.781 s和3 454.296 s,平均加速比为1.56,平均并行计算节省时间36%,明显提高了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运算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MP 并行计算 动力学 数学模型 加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形网格生成法在海岸工程潮流数学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窦希萍 李来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65-69,共5页
基于Poisson方程网格生成法,考虑到海岸工程的复杂性,分区处理了Poisson方程的源项,得到了适应海岸工程布置的三角形网格。该网格在庄河海域港池航道开挖潮流数学模型计算中,较好地反映了工程建设前、后的潮流形态,... 基于Poisson方程网格生成法,考虑到海岸工程的复杂性,分区处理了Poisson方程的源项,得到了适应海岸工程布置的三角形网格。该网格在庄河海域港池航道开挖潮流数学模型计算中,较好地反映了工程建设前、后的潮流形态,还避免了由于网格划分不理想带来的计算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形网格 潮流 数学模型 海岸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调水工程最优控制数学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延成 高学平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2-66,共5页
为了降低输水成本,利用电网峰荷期和基荷期不同的电价及最优化原理,提出了一种针对长距离复杂调水工程的最优输水控制方法。建立了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使整个渠道输水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最优输水控制控制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较传统的渠... 为了降低输水成本,利用电网峰荷期和基荷期不同的电价及最优化原理,提出了一种针对长距离复杂调水工程的最优输水控制方法。建立了在一个运行周期内,使整个渠道输水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的最优输水控制控制模型。算例结果表明,较传统的渠道控制方法,用本优化模型控制渠道运行,可大量减少输水成本,减少泵站开停机次数,且能保持渠道内水流稳定,保证渠道安全运行,是一种较理想的远距离复杂渠道输水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 渠道 最优化控制 自动化 工程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岸工程中实用三维流场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孟国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12,共12页
本文以完整的具有自由表面的三维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组为基本方程,经垂向σ坐标变换后得到模型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垂向上等间距分层,使用隐式中心差分格式;水平方向上给出两套网格——正方网格和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离... 本文以完整的具有自由表面的三维非线性Navier-Stokes方程组为基本方程,经垂向σ坐标变换后得到模型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垂向上等间距分层,使用隐式中心差分格式;水平方向上给出两套网格——正方网格和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离散形式.本模型具有数值方法简单,方程离散和编程容易,垂向分层随意,地形和固岸边界拟合好,可使用垂线平均流速作为开边界条件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海岸工程海区三维流场的模拟计算.实例计算表明:本文的模型稳定性好、收敛快、精度高,能够较好地复演所研究工程海区的空间流场,可在海岸工程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工程 三维流场 数学模型 б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的伴随算子法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江 曾庆存 +1 位作者 郭冬建 刘卓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9-96,共8页
本文报告了把一种高效率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伴随算子法应用到一个水动力泥沙模型的一些初步工作。本文的目的和动机一是回答能否将伴随算子方法应用到包含多种时间尺度物理过程的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中。二是探讨将所得到的敏感性信息如... 本文报告了把一种高效率的敏感性分析方法-伴随算子法应用到一个水动力泥沙模型的一些初步工作。本文的目的和动机一是回答能否将伴随算子方法应用到包含多种时间尺度物理过程的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中。二是探讨将所得到的敏感性信息如何应用到与水利、泥沙工程有关的问题中。将伴随算子方法应用到二维水动力泥沙数学模型中是完全可行的。尽管在数学模型中存在不可微的奇点,由于它们都是孤立的,利用分段求导可以构造伴随模型。通过定义适当的指标函数,伴随算子方法可以用很少的计算量提供详细的敏感性信息,这对有关的水利、泥沙工程的实施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不同的工程问题可以定义相关的指标函数,从而可以分析出各种因素对这个指标函数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随算子 可微 求导 奇点 二维 敏感性分析 动力 泥沙数学模型 泥沙模型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海岸工程水动力数值模拟的基本过程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华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5期1-5,44,共6页
水动力数值模型是污染物和泥沙运动过程模拟的前提 ,已广泛应用于河流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用于工程的水动力模型应根据研究目的、地形和水动力特征做适当的简化。本文分析了水动力模拟的基本过程和主要问题 ,探讨了模型域的选... 水动力数值模型是污染物和泥沙运动过程模拟的前提 ,已广泛应用于河流海岸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用于工程的水动力模型应根据研究目的、地形和水动力特征做适当的简化。本文分析了水动力模拟的基本过程和主要问题 ,探讨了模型域的选择、模型维度、边界条件、初始条件、计算网格设计、小尺度过程及亚网格尺度过程的参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型 河流海岸工程 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介质中水气二相流动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晓丽 梁冰 李宏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62-469,共8页
基于多相渗流力学理论,探讨了多孔介质(孔隙介质、孔隙-裂隙介质)中水、气二相渗流的微观机理,系统地建立了水、气二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离散化,推导出三维有限元(FEM)数值模型;利用二相流系统渗流数值模... 基于多相渗流力学理论,探讨了多孔介质(孔隙介质、孔隙-裂隙介质)中水、气二相渗流的微观机理,系统地建立了水、气二相渗流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法对数学模型进行了离散化,推导出三维有限元(FEM)数值模型;利用二相流系统渗流数值模拟程序2PFCSM,对一天然气储气层进行了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二相流 数学模型 微观机理 动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美国土木工程协会世界环境与水资源大会暨第三届中美水科学与工程数学模型研讨会在夏威夷召开
17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资源规划 土木工程 世界环境 夏威夷 数学模型 协会 美国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届中美水科学与工程数学模型进展研讨会将在北京举行
18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1,共1页
为促进中美水科学与工程数学模型领域学术交流的不断发展,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将于2006年11月25~26日在北京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联合举行第二届中美水科学与工程数学模型进展研讨会。会... 为促进中美水科学与工程数学模型领域学术交流的不断发展,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与美国密西西比大学国家水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心将于2006年11月25~26日在北京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联合举行第二届中美水科学与工程数学模型进展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水沙数学模型理论与应用的新进展。讨论议题有:①水沙运动基本理论;②模型开发与数值方法;③模型率定和验证;④模型在研究、工程与管理中的应用。详见http://www.irtces.org/conference/Sin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科学 第二届 工程 北京 CONFERENCE 培训中心 泥沙研究 沙运动 学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江济巢”工程中水动力及水质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9
作者 谢兴勇 钱新 +2 位作者 钱瑜 张玉超 田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模拟了"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的水质影响,并利用2007年6月25~30日的现场调水试验监测成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实施中的水动力及水质状况的模拟和... 利用三维水动力学模型(ELCOM)模拟了"引江济巢"工程对巢湖的水质影响,并利用2007年6月25~30日的现场调水试验监测成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可应用于工程实施中的水动力及水质状况的模拟和预测.同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调水线路及引江调度方式对调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条件下,西线菜子湖的调水效果优于中线白荡湖.不同的引江调度方式对巢湖东、西半湖及中部湖区的改善效果也不同,可以根据改善水质的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调度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 巢湖 三维动力学模型(ELCOM) 环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潮河口围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7
20
作者 陆永军 李浩麟 +2 位作者 董壮 陆建宇 郝嘉凌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7-25,共9页
针对强潮河口边界地形复杂、岛屿众多、悬沙分布在口门以上、河段存在高含沙量浑浊带以及底沙级配分布宽的特点,给出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非均匀悬沙、底沙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动边界处理技术,对计算中经常遇到... 针对强潮河口边界地形复杂、岛屿众多、悬沙分布在口门以上、河段存在高含沙量浑浊带以及底沙级配分布宽的特点,给出了贴体正交曲线坐标系下非均匀悬沙、底沙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动边界处理技术,对计算中经常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计算的18个潮位站潮位过程与原型吻合良好,8个断面的46条垂线同步流速、流向过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多连通域复杂边界条件下非均匀不平衡悬沙与底沙的长时期的底床变形模拟问题。以瓯江口温州浅滩围海工程为例,应用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研究了强潮河口围海工程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问题,包括该工程引起的潮量变化、各水道流速变化及长时期的底床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河口 围海工程 动力环境 数学模型 潮流 非均匀泥沙 底床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