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海外劳工权益立法保护与国际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6-164,共9页
我国每年输出的海外劳工数量庞大,为实施国家"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和扩大就业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外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也随之凸显。面对这一情况,我们除了需要加强外交和领事保护与应急机制建设,更应当积极加入国际劳工标... 我国每年输出的海外劳工数量庞大,为实施国家"走出去"经济发展战略和扩大就业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外劳工权益保护问题也随之凸显。面对这一情况,我们除了需要加强外交和领事保护与应急机制建设,更应当积极加入国际劳工标准及缔结双边和多边劳务协定,建立和完善海外劳工权益保护的涉外立法规定,通过国内法和国际法的协同配合,逐步实现海外劳工权益的充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劳工 权益保护 涉外立法 外交保护 劳务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建设中海外劳工权益的法律保护 被引量:17
2
作者 花勇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4-119,共6页
海外劳工权益是我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海外劳工的数量持续攀升,遭遇的风险和危机随之增多。现有法律制度重劳务合作,劳权保护意识不够;海外劳工法律保护条款较少,劳务派遣企业资质要... 海外劳工权益是我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海外劳工的数量持续攀升,遭遇的风险和危机随之增多。现有法律制度重劳务合作,劳权保护意识不够;海外劳工法律保护条款较少,劳务派遣企业资质要求过低,违法成本低;领事保护已不堪重负。针对海外劳工法律保护不足的现状,必须加强海外劳工保护立法,建立海外劳工派遣许可制度;树立劳权观念,建立海外劳工专门服务行政机构,统筹海外劳工执法保护;坚持有限度的"意思自治原则",实施"或裁或审制",保障海外劳工的司法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劳工 “一带一路” 劳动法 劳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海外劳工保护 被引量:10
3
作者 章雅荻 《国际展望》 CSSCI 2016年第3期90-106,共17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落实,中国海外劳工数量持续增加,但沿线各国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差异巨大,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中国海外劳工将面临来自劳务纠纷、群体事件、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所在国政局动荡等多方面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落实,中国海外劳工数量持续增加,但沿线各国政治制度、经济状况、宗教信仰等差异巨大,安全形势较为复杂,中国海外劳工将面临来自劳务纠纷、群体事件、恐怖主义、自然灾害、所在国政局动荡等多方面的威胁。根据海外劳工面临威胁的种类与数量,笔者将沿线区域划分为五个安全等级,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中国海外劳工保护的战略策略:保护体系应转变传统的应急思维,注重海外劳工的生命安全与日常权益保护;通过建立相关的海外劳工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法律、推进针对海外劳工的领事预警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劳工移民权利保护的相关活动,为保护海外劳工的制度化建设而努力,同时提高自身的话语权;还应通过签订双边协定,来对海外劳工群体进行更具指向性、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劳工 安全 话语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劳工的社会保障风险及其化解路径 被引量:6
4
作者 谢勇才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3,共9页
我国海外劳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建设者,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社会保障风险,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双重缴费、社会保障待遇支付障碍和社会保障双重缺失3个方面。这3种社会保障风险不仅严重损害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劳工... 我国海外劳工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建设者,在规模日益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社会保障风险,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双重缴费、社会保障待遇支付障碍和社会保障双重缺失3个方面。这3种社会保障风险不仅严重损害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劳工的社会保障权益,而且显著影响我国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还会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基金财务不平衡,不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此,应当确立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的基本思路,并采取开展社会保障国际合作、建立自愿性社会保险计划、积极参与海外劳工的全球治理以及发挥跨国企业和海外劳工的主观能动性等措施,以有效化解我国“一带一路”海外劳工面临的社会保障风险,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海外劳工 社会保障风险 政府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盟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的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勇才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46,共9页
为解除社会保障对跨国劳动者自由流动造成的羁绊,欧盟采取了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的做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欧盟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逐步形成了以基础条约、社会保障协调法令和判例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其覆盖空间... 为解除社会保障对跨国劳动者自由流动造成的羁绊,欧盟采取了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的做法。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欧盟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逐步形成了以基础条约、社会保障协调法令和判例法为基础的法律体系,其覆盖空间、覆盖人群以及覆盖项目日渐拓展。在此基础上,欧盟逐步建立了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机制,不仅明确了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的基本原则和操作办法,而且规定了社会保障待遇的发放程序,实现了社会保障在各成员国之间的转移接续,有效地维护了跨国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借鉴欧盟的实践经验,对于完善我国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劳工 社会保障权益国际协调 社会保障协调法令 欧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外劳工安全供给模式转型-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章雅荻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1-48,共8页
海外劳工安全保护是我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持续推进的关键,也是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在我国海外利益迅速拓展与广泛延伸的新环境下,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海外... 海外劳工安全保护是我国海外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能否持续推进的关键,也是对我国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在我国海外利益迅速拓展与广泛延伸的新环境下,非传统安全威胁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海外劳工的安全供需出现真空地带。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海外劳工安全供给模式逐渐失灵:供给内容片面、供给模式单一、供给主体不明确。其次,本文认为可在"海外劳工安全是一类准公共产品"的假设基础上拓展海外劳工安全供给主体、完善海外劳工安全供给内容。本文还提出了海外劳工安全供给模式的四种模式:以政府为主导的传统供给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供给模式、以第三部门为主导的社会供给模式和以政府间国际组织为主导的国际供给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劳工 安全 公共产品 供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外劳工权益保护研究
7
作者 王佳宿 张宇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第7期101-102,共2页
海外劳工权益保护不仅关乎劳动者的个人权益,对“一带一路”战略的稳步推进更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应充分结合司法实践,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海外劳工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海外劳工 权益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夏莉萍 王栋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1,共14页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菲律宾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菲律宾重视以法律手段保护海外菲劳权益,确保多方参与保护体系建设和各方有效协调,多渠道保障工作所需资金,并形成较为完整的闭环保护程序。经济发展、国内政治和外交...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菲律宾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菲律宾重视以法律手段保护海外菲劳权益,确保多方参与保护体系建设和各方有效协调,多渠道保障工作所需资金,并形成较为完整的闭环保护程序。经济发展、国内政治和外交诉求是菲律宾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优势形成的主要推动因素。菲律宾海外菲劳权益保护体系建设为其他国家保护海外劳工权益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 海外菲律宾劳工 权益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星之火,何以燎原——论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的兴起与发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谢勇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7-105,共9页
由于海外劳工在境外就业期间往往会遭遇社会保障双重缺失、社会保障双重缴费以及社会保障待遇支付障碍等诸多困境,使得西欧国家于20世纪初开始探索开展社会保障国际合作,主要方式是国家之间签署社会保障国际协定,合理地承担和分享海外... 由于海外劳工在境外就业期间往往会遭遇社会保障双重缺失、社会保障双重缴费以及社会保障待遇支付障碍等诸多困境,使得西欧国家于20世纪初开始探索开展社会保障国际合作,主要方式是国家之间签署社会保障国际协定,合理地承担和分享海外劳工社会保障的责任与效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社会保障国际合作开始由探索时期步入成熟时期,不仅在覆盖区域、惠及人群以及主要内容方面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和由点到面的发展,而且在合作方式上实现了由双边协定到双边与多边协定并举的发展,进而成为了全球各国维护海外劳工社会保障权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劳工 社会保障 国际合作 社会保障国际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亲角色的意义--印度尼西亚心理治疗中不能忽视的亚文化因素 被引量:2
10
作者 CITRANINGTYAS Theresia 钱捷 AMIR Nurmiati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7-490,共4页
在具有文化敏感性与文化回应性的心理治疗中,心理治疗师对患者个体的社会文化元素的理解非常重要。母亲的意义作为个体身份形成中的关键要素,在心理治疗中绝不会被忽视。现有心理治疗理论对于母亲角色的研究,主要基于母亲在婴儿早期作... 在具有文化敏感性与文化回应性的心理治疗中,心理治疗师对患者个体的社会文化元素的理解非常重要。母亲的意义作为个体身份形成中的关键要素,在心理治疗中绝不会被忽视。现有心理治疗理论对于母亲角色的研究,主要基于母亲在婴儿早期作为照顾者的角色,例如客体关系理论;然而,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母亲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角色与意义,进而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与身份认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母亲 印度尼西亚 母系氏族 海外劳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