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新动向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阿明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4,共12页
海洋属性是印太地区地缘战略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推动下,“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倡议以强化东南亚、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海域内的信息收集、分享以及沿岸国家能力建设为目标,兼顾规范地区海洋秩序的长远考虑,... 海洋属性是印太地区地缘战略价值的重要体现。在美日印澳“四边机制”推动下,“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倡议以强化东南亚、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屿海域内的信息收集、分享以及沿岸国家能力建设为目标,兼顾规范地区海洋秩序的长远考虑,体现出针对中国的地缘政治思维和美国主导、盟伴配合的特点。随着具体项目的实施,四国正在将尖端技术应用于印太海域的动态感知,并通过创新型合作方式向更多伙伴国传输和分享数据信息,加强在信息分析、海洋执法和军事协作能力建设方面的协调合作。该倡议对于地区海洋权力格局变迁、印太海域秩序建构和中国海洋活动的影响也逐渐显现。未来,该倡议的拓展性与局限性并存,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反向印证了印太海洋的安全与稳定有赖于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而非指向性明显的某种倡议或小集团式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地区 海域态势感知 能力建设 地区海洋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强化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的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楼春豪 王宠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3,共9页
海域态势感知是美国国家安全和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印太战略”的持续推进,美国积极推动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网络。在美国加强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在印太地区强化海域态势感知布局也... 海域态势感知是美国国家安全和海洋安全战略的重要内容。随着“印太战略”的持续推进,美国积极推动构建美国主导的、地区盟友和伙伴参与的印太海域态势感知网络。在美国加强对华战略竞争的背景下,美国在印太地区强化海域态势感知布局也呈现诸多新的特点,包括地理范畴上从聚焦东南亚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岛国拓展、抓手上从偏重军事安全向打击非法捕鱼转向、力量运用上更加侧重海岸警卫队。美国相关布局将提升其对中国的海域态势感知优势,为其强化对华海上围堵、搅局印太海域治理、离间中国与地区国家关系提供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海域态势感知 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海域态势感知体系的构建与影响评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永智 王旭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9-73,共15页
海域态势感知(MDA)是大国海洋博弈新焦点,历经政策准备期和成熟期,日本构建起了具备较强感知能力、服务于政府各部门的MDA体系。其MDA体系领导体制顺畅,操作重视协同配合,能有效整合与共享天空岸海多来源信息。下一步,日本将继续升级MD... 海域态势感知(MDA)是大国海洋博弈新焦点,历经政策准备期和成熟期,日本构建起了具备较强感知能力、服务于政府各部门的MDA体系。其MDA体系领导体制顺畅,操作重视协同配合,能有效整合与共享天空岸海多来源信息。下一步,日本将继续升级MDA体系,力求实现对船舶实时跟踪,在“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等机制下向外国提供预警性情报,与美军“融为一体”以联手应对“威胁”。日本长期将MDA视为海洋施政重点,主要动因在于对“中国威胁”的错误判断和“助美遏华”的野心。日本MDA体系以掌握中国船舶动向为主要目标,既是日本建设“区域拒止”能力的一环,也是美日同盟增强对中国“遏制与应对能力”的情报基础。鉴于日本将大量装备进攻性武器,日本构建、强化MDA体系将打破西太海上战略平衡。此外,日本积极开展MDA外援,将加剧我国与南海沿岸国的涉海矛盾,增强相关国家对日安全依赖,助推地区秩序“阵营化”。中国应高度警惕日本MDA体系的负面影响,加紧构建自身MDA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海域态势感知 海洋安全 印太海域态势感知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海军海域态势感知力量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文红 王达 戚艳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216-221,共6页
美国海军十分重视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建设,目前已形成集水面、水下、空中、太空力量为一体的海域态势感知机制。本文介绍美国海军海域态势感知水面、水下、空中、太空力量,并分析海域态势感知工作机制。
关键词 海域态势感知 情报侦察 情报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透明度建设:南海共同行动图计划 被引量:1
5
作者 范.杰克逊 Mira Rapp-Hooper +3 位作者 Paul Scharre Harry Krejsa Jeff Chism 李途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年第3期71-83,共13页
本文系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亚太安全项目"的研究报告。与大部分南海争端的研究成果不同,本报告提出,南海地区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缺乏透明度,信息共享程度低。为此,地区国家应该通过能力... 本文系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亚太安全项目"的研究报告。与大部分南海争端的研究成果不同,本报告提出,南海地区最为根本的问题是,缺乏透明度,信息共享程度低。为此,地区国家应该通过能力建设和信息共享,实现共同的海域态势感知,以建设南海共同行动图。报告首先介绍了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强调了海域态势感知建设的重要性。报告还分析了海域态势感知的基础——地区国家的信息搜集和共享能力建设。报告还介绍了海域态势感知的过程、模式和建设方式。报告最后提出,美国应该在南海态势感知建设中发挥领导作用,并为其提供了详细的建设路线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透明度 海域态势感知 共同行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