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白桫椤孢子组织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蒋胜军 曾霞 +1 位作者 王胜培 庄南生 《热带农业科学》 2002年第6期9-12,共4页
对海南白桫椤的孢子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用质量浓度50mg/L的赤霉素(GA3)预处理孢子囊5min,孢子萌发时间为9d,比未经预处理的减少11d;将预处理5min的孢子囊置于添加低浓度NAA、KT、BA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使孢子萌发时间... 对海南白桫椤的孢子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先用质量浓度50mg/L的赤霉素(GA3)预处理孢子囊5min,孢子萌发时间为9d,比未经预处理的减少11d;将预处理5min的孢子囊置于添加低浓度NAA、KT、BA的培养基中培养,可以使孢子萌发时间缩短至7~8d。在构建培养体系中,目前已得海南白桫椤的配子体增殖物。1/2MS培养基中添加BA2.0mg/L,NAA0.1mg/L,琼脂5g/L有利于海南白桫椤的配子体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白桫椤 孢子 组织培养 种质资源保护 培养基 生长调节剂 配子体 赤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桫椤初生叶的形态发育及其系统学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檀龙颜 郭立波 刘保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57-960,共4页
用腐叶土培养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刺桫椤(A.spinu-losa)和滇南桫椤(A.austroyunnanensis)的孢子,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并比较了幼孢子体最初4枚叶片形态发生的详细过程,据此讨论了... 用腐叶土培养海南白桫椤(Sphaeropteris hainanensis)、阴生桫椤(Alsophila latebrosa)、刺桫椤(A.spinu-losa)和滇南桫椤(A.austroyunnanensis)的孢子,获得有性生殖苗.观察并比较了幼孢子体最初4枚叶片形态发生的详细过程,据此讨论了其种属划分的合理性及相关的系统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白桫椤 阴生桫椤 桫椤 滇南桫椤 幼叶 系统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