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抑制蓝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汪小雄
姜成春
+2 位作者
汪晓军
谢炜平
朱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7-1874,共8页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对暴露于不同浓度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下微囊藻生长、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v/Fm)、实际光合作用效率[Y(Ⅱ)]、光能利用效率(alpha)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max)进行为期15 d的检测,分析白玉兰落叶浸出液对微囊藻的...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对暴露于不同浓度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下微囊藻生长、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v/Fm)、实际光合作用效率[Y(Ⅱ)]、光能利用效率(alpha)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max)进行为期15 d的检测,分析白玉兰落叶浸出液对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影响.结果发现,白玉兰落叶浸出液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的生长,呈明显浓度抑制型变化,抑藻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低浓度(0.4、0.8、1.2、1.6 g·L-1)浸出液胁迫下,对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高浓度(2.0 g·L-1)浸出液胁迫下,在早期(4 d内)对荧光参数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三维荧光图谱表明,在投量为2.0 g·L-1时,第15天色氨酸及酪氨酸荧光峰强度约为1.2 g·L-1投量情况下的1/3,同时腐殖酸的荧光峰强度减弱.第7—15天,藻细胞生长的半抑制浓度EC50值最小约为0.5—0.7 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玉兰
铜绿微囊藻
化感作用
浮游植物荧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河蟹养殖池塘微囊藻水华毒性及其光合作用活性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大命
周军
+4 位作者
唐晟凯
李旭光
林海
张彤晴
周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苏州市吴中区一河蟹养殖池塘在2013年7月和8月发生了严重的微囊藻水华.采用单一和双重PCR扩增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用以检测微囊藻水华是否产毒,结果显示为阳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水华的毒性大小.结果表明:7月和8月微囊...
苏州市吴中区一河蟹养殖池塘在2013年7月和8月发生了严重的微囊藻水华.采用单一和双重PCR扩增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用以检测微囊藻水华是否产毒,结果显示为阳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水华的毒性大小.结果表明:7月和8月微囊藻水华的胞内微囊藻毒素浓度分别为1.49和0.88μg/L,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分别为0.75和1.09μg/L.另外,采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测定河蟹养殖水体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活性.结果显示:7月和8月水华微囊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为0.48和0.44,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II分别为0.38和0.32,表明形成水华的微囊藻有较高的生长潜力.非光化学荧光淬灭值NPQ分别为0.28和0.36.从快速光响应曲线RLC的特征参数来看,7月水华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光能利用效率高于8月.本研究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池塘水体受到微囊藻水华和微囊藻毒素的污染,进而可能对河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养殖池塘
微囊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光合作用活性
浮游植物荧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抑制蓝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被引量:
5
1
作者
汪小雄
姜成春
汪晓军
谢炜平
朱佳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67-187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8316)
公益性行业水利科研专项(201301047)
+1 种基金
深圳市科技局(JCYJ20130331151242230
JCYJ201504301657307)资助
文摘
利用浮游植物荧光仪对暴露于不同浓度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下微囊藻生长、最大光合作用效率(Fv/Fm)、实际光合作用效率[Y(Ⅱ)]、光能利用效率(alpha)和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 ETRmax)进行为期15 d的检测,分析白玉兰落叶浸出液对微囊藻的抑制效应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影响.结果发现,白玉兰落叶浸出液能有效抑制微囊藻的生长,呈明显浓度抑制型变化,抑藻能力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低浓度(0.4、0.8、1.2、1.6 g·L-1)浸出液胁迫下,对微囊藻叶绿素荧光参数无显著影响;高浓度(2.0 g·L-1)浸出液胁迫下,在早期(4 d内)对荧光参数有极显著抑制作用.三维荧光图谱表明,在投量为2.0 g·L-1时,第15天色氨酸及酪氨酸荧光峰强度约为1.2 g·L-1投量情况下的1/3,同时腐殖酸的荧光峰强度减弱.第7—15天,藻细胞生长的半抑制浓度EC50值最小约为0.5—0.7 g·L-1.
关键词
白玉兰
铜绿微囊藻
化感作用
浮游植物荧光仪
Keywords
Magnolia denudate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llelopathy
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 fluorimetry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7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河蟹养殖池塘微囊藻水华毒性及其光合作用活性特征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大命
周军
唐晟凯
李旭光
林海
张彤晴
周刚
机构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江苏省内陆水域渔业资源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基金
江苏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BK2012488)
国家"十二五"子课题河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2012BAD25B07)联合资助
文摘
苏州市吴中区一河蟹养殖池塘在2013年7月和8月发生了严重的微囊藻水华.采用单一和双重PCR扩增微囊藻毒素合成酶基因,用以检测微囊藻水华是否产毒,结果显示为阳性.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微囊藻水华的毒性大小.结果表明:7月和8月微囊藻水华的胞内微囊藻毒素浓度分别为1.49和0.88μg/L,胞外微囊藻毒素的浓度分别为0.75和1.09μg/L.另外,采用浮游植物荧光仪Phyto-PAM测定河蟹养殖水体形成水华的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活性.结果显示:7月和8月水华微囊藻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分别为0.48和0.44,实际光量子产量ΦPSII分别为0.38和0.32,表明形成水华的微囊藻有较高的生长潜力.非光化学荧光淬灭值NPQ分别为0.28和0.36.从快速光响应曲线RLC的特征参数来看,7月水华微囊藻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光能利用效率高于8月.本研究结果表明,河蟹养殖池塘水体受到微囊藻水华和微囊藻毒素的污染,进而可能对河蟹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关键词
河蟹养殖池塘
微囊藻水华
微囊藻毒素
微囊藻光合作用活性
浮游植物荧光仪
Keywords
Crab pond
Microcystis bloom
microcystin
photochemical activity
Phyto-PAM phytoplankton analyzer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白玉兰落叶水浸出液抑制蓝藻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汪小雄
姜成春
汪晓军
谢炜平
朱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河蟹养殖池塘微囊藻水华毒性及其光合作用活性特征
李大命
周军
唐晟凯
李旭光
林海
张彤晴
周刚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