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种群结构与动态 被引量:66
1
作者 徐学红 于明坚 +2 位作者 胡正华 李铭红 张方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5-653,共9页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浙江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甜槠种群进行调查 ,将 2 5个样地分为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生境的森林群落两大类型。对甜槠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分析 ,绘制甜槠种群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 ;并用泊松方差 /均值比率等 5个聚...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浙江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甜槠种群进行调查 ,将 2 5个样地分为不同演替阶段和不同生境的森林群落两大类型。对甜槠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分析 ,绘制甜槠种群大小结构图和存活曲线 ;并用泊松方差 /均值比率等 5个聚集度指标测定其种群分布格局。结果显示 :马尾松林→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次生常绿阔叶林→成熟山坡常绿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 ,马尾松林中甜槠个体极少 ,针阔叶混交林中种群结构为增长型 ;次生和成熟常绿阔叶林中其种群结构都比较稳定 ,但从群落外貌和结构仍可看出前者的次生性。不同生境的群落包括成熟沟谷常绿阔叶林、成熟山坡常绿阔叶林、黄山松林和黄山松针阔叶混交林 ,甜槠由沟谷地带的零星个体变为山坡上的稳定型种群 ,中山地带的黄山松林和黄山松针阔叶混交林中甜槠种群呈增长型 ,但不会取代黄山松的优势地位。种群空间格局大都为集群分布 ,并符合负二项式分布 ,仅两个次生群落的甜槠种群因缺 、 、 级幼苗而呈随机分布。此外 ,对成熟常绿阔叶林中不同大小级个体分布格局动态的研究表明 :甜槠在幼苗、幼树时为集群分布 ,随着甜槠个体进一步增大 ,其分布格局由集群分布变为随机分布。甜槠以其较强的更新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甜槠 种群结构 动态 相邻格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丁炳扬 方腾 钱海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研究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青冈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其属的地理成分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叶性质以小型叶、单叶、革质和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 研究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青冈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其属的地理成分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群落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叶性质以小型叶、单叶、革质和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青冈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木荷群落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丁炳扬 方腾 陈启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0-236,共7页
通过对木荷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热带分布的属多于温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 通过对木荷群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荷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热带分布的属多于温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木荷 群落 生活型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被引量:48
4
作者 于明坚 胡正华 +2 位作者 余建平 丁炳扬 方腾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5-380,共6页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 ,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 .古田山森林植被从...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 ,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 ,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 :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 ,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 .古田山森林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 ,均具有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 ,在中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较为罕见 .植被的垂直分带现象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植被 类型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80
5
作者 楼炉焕 金水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3-39,共7页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 15 5科 ,6 89属 ,1375种 ,8亚种 ,10 7变种 ,10变型 .其中裸子植物 7科 ,16属 ,18种 ,1变种 ;被子植物 148科 ,6 73属 ,136 7种 ,8亚种 ,10 6变种 ,10变型 ;栽培植物 6科 ,41属 ,6 9种 ,4变种 ,1变型 .扣...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 15 5科 ,6 89属 ,1375种 ,8亚种 ,10 7变种 ,10变型 .其中裸子植物 7科 ,16属 ,18种 ,1变种 ;被子植物 148科 ,6 73属 ,136 7种 ,8亚种 ,10 6变种 ,10变型 ;栽培植物 6科 ,41属 ,6 9种 ,4变种 ,1变型 .扣除栽培种类 ,则古田山的自然分布种子植物有 149科 ,6 48属 ,142 6种 (包括种下分类等级 ) .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 ,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地理成分的分析 ,并与周邻植物区系种类比较 ,认为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 ,珍稀特有植物多 ,起源古老 ,区系成分复杂 ,与华南、华中和西南、华北、台湾及日本国的植物区系均有密切的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野含笑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3 位作者 丁炳扬 余志良 钱海源 郑有飞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3年第3期209-215,共7页
野含笑为我国省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野含笑群落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野含笑群落植物种类丰富 ,科属组成分散 ,区系成分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 ,热带分布的属明显多于温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地... 野含笑为我国省级珍稀濒危植物。通过对野含笑群落的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野含笑群落植物种类丰富 ,科属组成分散 ,区系成分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 ,热带分布的属明显多于温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 ,地面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革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复杂 ,地上成层明显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 ,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野含笑种群的年龄结构属稳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野含笑群落 种群结构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区系特点及其与邻近山体的比较 被引量:19
7
作者 田春元 吴金清 +1 位作者 刘胜祥 胡人亮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浙江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325 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苔类植物89 种,隶属于22 科和39 属;藓类植物236 种,隶属于33 科和103 属。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东亚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 浙江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苔藓植物325 种(包括种下等级),其中苔类植物89 种,隶属于22 科和39 属;藓类植物236 种,隶属于33 科和103 属。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东亚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和旧世界热带成分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地理联系广泛,与日本苔藓植物区系的联系较为密切。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与邻近几个山体苔藓植物区系的比较结果表明,古田山苔藓植物区系介于安徽黄山和江西三清山之间,并与三清山关系最为密切。它与黄山及三清山苔藓植物区系一样,同属我国中部亚热带的过渡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区系成分 古田山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特征 被引量:8
8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方腾 丁炳扬 钱海源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3-69,共7页
在对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广泛调查的基础上 ,详细分析了常绿阔叶林群落基本特征。从该区森林植被的外貌特征、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 ,均具有我国典型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基本性质。
关键词 浙江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常绿阔叶林 群落特征 种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1 位作者 赵晓莉 王传海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2期220-221,共2页
分析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47种(含变种),隶属51科9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5科84属132种。青冈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 分析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47种(含变种),隶属51科9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5科84属132种。青冈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垂直结构中,物种多样性依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次序递减,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物种多样性 青冈林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方腾 余建平 丁炳扬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6期1-4,50,共5页
通过样方法群落调查,对古田山森林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古田山森林是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和蔷薇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外貌是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和革质的小、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群... 通过样方法群落调查,对古田山森林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古田山森林是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杜鹃花科和蔷薇科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外貌是以小型和中型叶、单叶、非全缘、草质和革质的小、中高位芽植物组成为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资源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章艺 刘鹏 朱钦文 《浙江林业科技》 2002年第6期5-8,共4页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 15 种,隶属 9 科 14 属。其中国家 1 级保护植物 1 种,2 级保护植物 14 种。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西南区系联系密切,过渡性强,并含有众多的古... 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 15 种,隶属 9 科 14 属。其中国家 1 级保护植物 1 种,2 级保护植物 14 种。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西南区系联系密切,过渡性强,并含有众多的古老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植物区系 区系组成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补遗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建平 余晓霞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62-265,共4页
报道 1 995年以来浙江省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昆虫 ,计 6目 1 1科 53种。至此古田山的昆虫已达到 2 2目 1 91科 759属 1 1 56种。参 1
关键词 昆虫名录 昆虫区系 古田山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2-2022年核心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13
作者 陈煜 韦盛忠 +5 位作者 唐战胜 刘雷雷 熊艳云 蔡安波 吕强锋 何安国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8期237-242,共6页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特殊科学研究价值。为了解浙江省内自然保护区科研发展水平,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数据源,对2002-2022年浙江9个森林生态和野生生物类型的国... 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基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特殊科学研究价值。为了解浙江省内自然保护区科研发展水平,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为数据源,对2002-2022年浙江9个森林生态和野生生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结果表明:9个保护区年均发文39.85篇,数量依然偏少,保护区之间的科研活跃度和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投稿期刊兼顾了易录用和高质量,且高质量期刊呈现多样的趋势;保护区合作机构以省内高校为主,呈现地域性特征;重点研究领域为森林生态系统,针对主要保护物种开展研究的发文较少。研究结果可为推动浙江省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文献计量分析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估计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成 章文艳 +7 位作者 高军 杨韬 熊姗 赵春霖 刘萍 王燕 陈有华 戴蓉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98,共7页
传统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在进行野外实验时,常遇到抽样限制的问题,一些稀有物种可能无法在个体样本中被发现,由于存在相对较大的物种缺失,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差距较大,较难反映真实的物种多样性。因此,基于有限的调查和监测数... 传统的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在进行野外实验时,常遇到抽样限制的问题,一些稀有物种可能无法在个体样本中被发现,由于存在相对较大的物种缺失,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差距较大,较难反映真实的物种多样性。因此,基于有限的调查和监测数据尽可能准确地估计生物多样性极其重要。本文于2017—2020年的每年秋季,采用视觉遇见法调查了4 km样线,共记录27种两栖爬行动物,采用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估计了浙江省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保护区内分布有38种两栖爬行动物。已有的实地调查显示,保护区内有36种两栖爬行动物,由此印证了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估计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权重估计方法 生物多样性估计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索福喜 吴芳芳 刘巧辉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961-1964,共4页
利用样方法进行野外群落调查,共调查了6个样地,每个样地大小为20m×20m,研究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古田山针阔混交林的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的属种多样性>... 利用样方法进行野外群落调查,共调查了6个样地,每个样地大小为20m×20m,研究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古田山针阔混交林的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的属种多样性>科属多样性>科种多样性。从灌木层、乔木层至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叶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2 位作者 丁炳扬 丁问薇 闫茹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4期436-439,共4页
通过对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植物种类较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较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多于热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该... 通过对黄山松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松群落植物种类较丰富,科属组成分散,区系成分较复杂。从属的地理成分来看,温带分布的属多于热带分布的属。群落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地下芽植物次之。该群落叶的性质以小型叶、单叶、草质、非全缘为主。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上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大小依次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黄山松 区系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胡正华 于明坚 +1 位作者 余志良 钱海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研究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该区甜槠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 4 9科 86属 133种 (含变种 ) ,其中蕨类植物 4科 5属 6种 ,裸子植物 2科 2属 2种 ,被子植物 4 3科 79属 12 5种。植物区系... 研究分析浙江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植物区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 ,该区甜槠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 4 9科 86属 133种 (含变种 ) ,其中蕨类植物 4科 5属 6种 ,裸子植物 2科 2属 2种 ,被子植物 4 3科 79属 12 5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 ,热带成分比例较高。甜槠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 ,植物种类丰富且组分复杂 ,群落垂直结构中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 ,乔木层、灌木层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甜槠群落 物种多样性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四个常绿阔叶树种叶面积的估算模型
18
作者 潘璐 张林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7,共5页
通过对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阔叶树种——甜槠、木荷、青冈和石栎的调查采样,测定了4个物种共1160张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基于此构建4个物种叶面积与叶长和(或)叶宽的8种常用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SA=a(LW)+b具有最高的... 通过对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4个主要阔叶树种——甜槠、木荷、青冈和石栎的调查采样,测定了4个物种共1160张叶片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基于此构建4个物种叶面积与叶长和(或)叶宽的8种常用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模型SA=a(LW)+b具有最高的决定系数(R^2=0.97-0.99)和最低的均方差(MSE=0.52-1.59);幂指数模型SA=aW^b是所有单变量模型中拟合效果最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树种 叶面积 估测 模型 古田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曦 徐旻昱 +2 位作者 葛映川 陈中意 李春耀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7-85,共9页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 1999年3月至2002年9月,对浙江省龙王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龙王山鸟类有165种,隶属17目42科109属,其中留鸟86种,夏候鸟33种,冬候鸟37种,旅鸟9种。从地理型分析,东洋界种有90种(54.54%),古北界种68种(41.21%),广布种7种(42.24%)。在繁殖鸟中古北界种类与东洋界种类之比为1∶3.87,偏重于东洋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鸟类 龙玉山自然保护区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凤阳山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梅笑漫 朱圣潮 +2 位作者 徐双喜 叶立新 丁炳扬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9-105,共7页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已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37科 74属 1 96种和 7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膜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瘤足蕨属、凤尾... 经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已知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 37科 74属 1 96种和 7变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蹄盖蕨科、铁角蕨科、卷柏科、膜蕨科 ,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卷柏属、复叶耳蕨属、瘤足蕨属、凤尾蕨属、瓦苇属。分布区类型以世界分布和泛热带分布科、泛热带分布属、东亚分布种为主 ,表现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点。与邻近 6山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表明 ,与凤阳山蕨类植物区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浙江九龙山。凤阳山共有 5 7种中国特有蕨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 蕨类 植物区系 相似性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