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海洋水色卫星的海上漂浮浒苔遥感特性分析
1
作者 叶小敏 林志佳 +2 位作者 腾和丽 郭茂华 王晓梅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6,共14页
近年来,浒苔绿潮已成为黄海海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卫星遥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该海洋生态灾害的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监测信息。中国海洋水色卫星(HY-1C、HY-1D和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可为海上大型漂浮浒苔监测提供多种分辨率的... 近年来,浒苔绿潮已成为黄海海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卫星遥感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为该海洋生态灾害的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基础监测信息。中国海洋水色卫星(HY-1C、HY-1D和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可为海上大型漂浮浒苔监测提供多种分辨率的同步观测数据源。文章使用准真彩色合成影像分析法和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NDVI)分别从图像、光谱、时空覆盖和信息提取结果差异等方面对海上漂浮浒苔多分辨率遥感数据的监测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空间分辨率是影响海上漂浮藻体遥感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空间分辨率优于500 m的中国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影像可较好地用于暴发期的海上漂浮浒苔监测;当前中国海洋水色卫星可实现黄海浒苔的每天一次中等分辨率覆盖监测;NDVI随海面浒苔覆盖率增大而增大;不同分辨率遥感影像直接观测到的浒苔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分辨率和监测得到的分布面积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该研究为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数据的生态监测应用及后续卫星指标论证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洋水色卫星 海岸带成像仪 水色水温扫描仪 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氮释放及相关微生物种群丰度变化研究
2
作者 赵苗苗 毕蓉 +6 位作者 李鸿妹 宋欣荣 黄圣荣 冯秀婷 张海龙 李莉 赵美训 《渔业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5,共12页
我国黄海海域已连续18年暴发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数百万吨浒苔在绿潮消亡阶段沉降入海并向海水中释放大量有机质。目前,对于量化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粒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 我国黄海海域已连续18年暴发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数百万吨浒苔在绿潮消亡阶段沉降入海并向海水中释放大量有机质。目前,对于量化浒苔降解过程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颗粒有机氮(particulate organic nitrogen,PON)的释放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亟待开展。本研究选择浒苔为对象,设置2种降解密度(1 g/L、5 g/L),研究90 d降解过程中的POC和PON浓度、POC︰PON及微生物丰度的变化特征,并探究微生物丰度与POC、PON浓度及其比值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90 d降解过程中POC浓度[1 g/L与5 g/L处理组峰值分别为(90.17±24.77)和(219.99±45.11)μmol/L]、PON浓度[1 g/L与5 g/L处理组峰值分别为(16.15±0.71)和(23.20±7.16)μmol/L]变化显著。POC、PON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不同:前60 d,POC和PON浓度均先上升后下降;第60~90天,POC浓度持续下降约49%,而PON浓度上升约430%。浒苔降解初期POC︰PON升高,表明此时氮的释放滞后于碳;随后,POC︰PON下降,与微生物对氮的固定以及呼吸作用消耗碳有关。微生物丰度与POC、PON浓度显著相关,表明微生物对浒苔降解过程中POC、PON释放具有重要作用。降解密度对POC、PON浓度有显著影响,5 g/L处理组POC、PON浓度约为1 g/L处理组的2~3倍,且5 g/L处理组达到峰值所需时间较长。本研究厘清了浒苔降解过程中POC、PON的释放特征,明确了微生物丰度变化与POC、PON含量及二者比值变化的关系,为深入探究浒苔降解过程中微生物对POC、PON释放的调控机制以及POC、PON降解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 降解密度 微生物丰度 颗粒有机碳 颗粒有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提升微藻生产性能的教学实验设计
3
作者 刘青 杜雨欣 +2 位作者 柏彦超 靳翠丽 周晓见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2,22,共5页
为了提高环境类、资源类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以绿潮废弃物浒苔的资源化利用为关注点,设计了以浒苔为原料进行微藻培养的教学实验。采用水热处理法和碱水解法将浒苔制备成水解液培养基,比较了2种培养基对微藻生长和... 为了提高环境类、资源类专业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以绿潮废弃物浒苔的资源化利用为关注点,设计了以浒苔为原料进行微藻培养的教学实验。采用水热处理法和碱水解法将浒苔制备成水解液培养基,比较了2种培养基对微藻生长和物质生产的差异,并基于叶绿素荧光技术探究了水热处理法制备的水解液培养基对微藻生产性能的提升机制。该教学实验融合了水生生物学、生物资源加工技术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水解液培养基 叶绿素荧光技术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浒苔对黑棘鲷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4
作者 胡晓伟 刘龙晖 +3 位作者 陈强 王建成 李文静 黎中宝 《水产养殖》 2025年第6期1-7,共7页
开展了饲料中添加超微粉碎浒苔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为D1组(对照组)、D2组、D3组、D4组、D5组、D6组,对应每组浒苔粉添加量为0%、2.0%、3.5%、5.0%、6.5%、8.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 开展了饲料中添加超微粉碎浒苔对黑棘鲷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消化酶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试验组,分别为D1组(对照组)、D2组、D3组、D4组、D5组、D6组,对应每组浒苔粉添加量为0%、2.0%、3.5%、5.0%、6.5%、8.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黑棘鲷,养殖周期28 d。结果表明,相比DI组,D4和D5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提高(P<0.05);D2、D3和D4组特定生长率和体质量增加率显著提高(P<0.05)。其中,体质量增加率分别提高25.9%、55.1%和16.1%;D2和D3组饵料系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降低(P<0.05),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其中,饵料系数分别降低23.5%和36.8%。D2—D6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肠道脂肪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指出,饲料中添加超微粉碎浒苔,可明显提高黑棘鲷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及肠道中消化酶活力,且具有一定降低血脂作用,适宜添加量为2.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棘鲷 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 消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海南部浒苔绿潮暴发前、中、后期溶解有机物的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5
作者 黄圣荣 冯秀婷 +2 位作者 李鸿妹 石晓勇 汤坤贤 《应用海洋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2-530,共9页
为了探究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暴发前、暴发中和暴发后对近海海水溶解有机物(DOM)的浓度和化学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黄海南部海域的3次现场调查,分析了浒苔绿潮暴发前、中、后不同时期海水中的DOM浓度及其荧光组分特征。结果表明... 为了探究浒苔(Ulva prolifera)绿潮暴发前、暴发中和暴发后对近海海水溶解有机物(DOM)的浓度和化学组分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黄海南部海域的3次现场调查,分析了浒苔绿潮暴发前、中、后不同时期海水中的DOM浓度及其荧光组分特征。结果表明,浒苔绿潮暴发后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DOC)浓度在3个时期中呈现最高值[(182.99±35.85)μmol/L],比暴发前和暴发中的DOC浓度分别高出69.73%和51.66%;而溶解有机氮(DON)浓度则是在暴发前呈现最高值[(13.26±3.00)μmol/L]。相较于浒苔绿潮暴发前,暴发中和暴发后的DON浓度分别显著下降了44.72%和29.11%(P<0.05)。通过解析荧光溶解有机物(FDOM)的荧光组分特征,表明代表容易被生物利用的活性DOM组分(类蛋白组分)在暴发过程中出现明显增加的特征,而表征惰性DOM组分的类腐殖质组分则在暴发后出现小幅度积累,这表明浒苔暴发过程中释放的光合有机碳大部分是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的活性组分,而暴发后释放的藻体DOM则由于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对藻体颗粒碳的矿化且以惰性组分居多。因此,推测浒苔绿潮暴发在短时间内可以增加海洋中活性DOM的浓度,而在长期尺度上有增加近海惰性DOM储库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溶解有机物 荧光溶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微生物菌群对海水体系浒苔降解过程脂类变化影响研究
6
作者 方明焕 丁海兵 +1 位作者 王勇 于高峰 《海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118,共17页
通过一系列海水培养实验,模拟外源微生物影响下浒苔在近海海域的降解情况。通过追踪培养体系中浒苔脂类生物标志物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探究外源微生物影响下浒苔在海水中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浒苔中不同存在形态的脂肪酸与中性脂在添加... 通过一系列海水培养实验,模拟外源微生物影响下浒苔在近海海域的降解情况。通过追踪培养体系中浒苔脂类生物标志物随培养时间的变化,探究外源微生物影响下浒苔在海水中的降解机制。结果表明,浒苔中不同存在形态的脂肪酸与中性脂在添加外源降解微生物与未添加外源微生物的培养体系中,其含量均呈现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或保持稳定的趋势。在外源微生物的影响下,浒苔脂肪酸与中性脂的降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应用多元G(multi-G)模型对几种典型浒苔脂肪酸和中性脂的降解过程进行拟合,结果显示,这些脂类化合物在培养体系中都可以分为降解较快和较慢的部分,在添加外源微生物菌群的情况下,其降解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幅度在20%~30%。在外源环境微生物的影响下,不同种类浒苔脂肪酸的降解率与降解速率没有显著差别。在海水中,结合态脂类化合物的降解速率与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其游离态,显示浒苔脂类化合物的存在形态对其降解过程有显著影响。外源微生物的加入提高了浒苔脂类化合物降解较慢的部分的降解速率,从而在整体上促进了浒苔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脂 脂肪酸 降解微生物 有机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球藻—浒苔互作对养殖尾水中氮吸收的影响
7
作者 水利侠 张美玲 +6 位作者 姜玉声 黄朦朦 屈佳乐 刘亚男 田潞 刘泽群 席文秋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395-402,共8页
为探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浒苔(Ulva prolifera)共培养的生长特征及其对养殖尾水中氮的吸收效果,在2 L经煮沸消毒的对虾养殖尾水中,按0.50 g/L的生物量移入浒苔,再分别接种普通小球藻5×10^(6)cells/mL(生物量0.26 g/... 为探究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浒苔(Ulva prolifera)共培养的生长特征及其对养殖尾水中氮的吸收效果,在2 L经煮沸消毒的对虾养殖尾水中,按0.50 g/L的生物量移入浒苔,再分别接种普通小球藻5×10^(6)cells/mL(生物量0.26 g/L,A组)、10×10^(6)cells/mL(生物量0.51 g/L,B组)、15×10^(6)cells/mL(生物量0.77 g/L,C组),同时单培养普通小球藻5×10^(6)cells/mL(D组)、10×10^(6)cells/mL(E组)、15×10^(6)cells/mL(F组)、浒苔0.50 g/L(G组),并设置无培养的对照(H组),室内光照2000 lx,温度26℃条件下培养16 d。结果显示,普通小球藻与浒苔生长均有受抑制趋势,随小球藻接种量增加,其对浒苔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实验期间A、B、C、D、E、F、G组水体中总氨氮(TAN)、NO_(2)^(-)-N、NO_(3)^(-)-N含量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H组(P<0.05)。实验结束时A、B组TAN吸收率分别显著高于D、E组(P<0.05);A、B、C组TAN吸收率与G组差异不显著(P>0.05)。A、B、C组NO_(2)^(-)-N、NO_(3)^(-)-N吸收率分别显著高于D、E、F组(P<0.05);A组NO_(2)^(-)-N、NO_(3)^(-)-N吸收率显著低于G组(P<0.05);B组NO_(2)^(-)-N吸收率与G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NO_(3)^(-)-N吸收率显著高于G组(P<0.05);C组NO_(2)^(-)-N、NO_(3)^(-)-N吸收率显著高于G组(P<0.05)。研究表明,普通小球藻与浒苔共培养时相互抑制生长;小球藻接种量大于浒苔时,共培养系统对养殖尾水中NO_(2)^(-)-N的吸收明显;小球藻接种量等于或大于浒苔时,共培养系统能有效吸收养殖尾水中的NO_(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Ulva prolifera) 共培养 氮吸收 养殖尾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漂浮型”浒苔微观繁殖体
8
作者 张宝堂 肖洁 +6 位作者 马晓君 缪晓翔 李梅 范士亮 臧宇 张学雷 王宗灵 《海洋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9,共12页
浒苔绿潮是我国南黄海海域最严重的生态灾害。浒苔微观繁殖体的时空分布、种群动态,是黄海浒苔绿潮业务化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培养法实验周期长、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快速监测预警的要求。本文利用297 bp的漂浮浒苔特异性DNA片... 浒苔绿潮是我国南黄海海域最严重的生态灾害。浒苔微观繁殖体的时空分布、种群动态,是黄海浒苔绿潮业务化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传统的培养法实验周期长、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快速监测预警的要求。本文利用297 bp的漂浮浒苔特异性DNA片段,研发了浒苔微观繁殖体的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技术,并以人工释放的浒苔配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浒苔配子细胞中目标基因片段的拷贝数(240 copies/cell)。利用qPCR法对2023年4月苏北浅滩海域水样进行检测,并与传统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黄海大规模浒苔绿潮暴发前期,苏北浅滩水体中浒苔微观繁殖体丰度为2.1×10^(7) copies/L(约87602 cells/L,qPCR)和6.5株/L(传统培养法),且呈现近岸(靠近筏架区)高、离岸低的趋势。两种方法对浒苔微观繁殖体的检出效率和揭示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qPCR法灵敏、高效,可用于黄海浒苔绿潮业务化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繁殖体 荧光定量PCR 绿潮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文杰 许芸 +1 位作者 魏勇 蒋晓新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1-46,共6页
浒苔别称苔条、海青菜,属石莼科,是可食用和药用的经济藻类植物。浒苔中含有丰富的浒苔多糖,浒苔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免疫调节和改善肠道屏障等多种生理功能,能有效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调控肠道健康和降低疾病的发生,是抗生... 浒苔别称苔条、海青菜,属石莼科,是可食用和药用的经济藻类植物。浒苔中含有丰富的浒苔多糖,浒苔多糖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脂、免疫调节和改善肠道屏障等多种生理功能,能有效改善动物的生长性能,调控肠道健康和降低疾病的发生,是抗生素的天然替代品。文章简要介绍了浒苔多糖的理化性质,阐述了浒苔多糖的生物学功能,并对浒苔多糖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浒苔多糖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理化性质 生产性能 免疫调节 生产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多糖/魔芋葡苷聚糖/生物质炭肥料地膜的制备
10
作者 李想 宋维广 +4 位作者 程红玉 王晓迪 王淑洁 李晴 孙中华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本研究从浒苔中提取浒苔多糖,并以负载尿素生物质炭(U-BC,负载率达17.8%)、浒苔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原料,制备具有营养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浒苔多糖/KGM/生物质炭肥料地膜(UBCF),探讨了UBCF的化学结构、尿素释放性、机械性能、耐水... 本研究从浒苔中提取浒苔多糖,并以负载尿素生物质炭(U-BC,负载率达17.8%)、浒苔多糖和魔芋葡甘聚糖(KGM)为原料,制备具有营养功能的可生物降解浒苔多糖/KGM/生物质炭肥料地膜(UBCF),探讨了UBCF的化学结构、尿素释放性、机械性能、耐水性、透光性、热稳定性及可生物降解性等特性。结果表明,UBCF含有丰富的羟基、羧基和磺酸基等基团;在水中浸泡20 h后,尿素累计释放率为76.9%;此外,UBCF透光率<3%,满足不透明黑色地膜的透光性要求;在土埋80天后,UBCF降解率达68.3%,证明该肥料地膜具备优异的阻光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魔芋葡甘聚糖 生物质炭 可降解地膜 营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多酚对2型糖尿病小鼠降血糖功效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小明 郭欣 黄聪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8-324,共7页
目的:为探究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phenols,EPP)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功效,为浒苔多酚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浒苔为材料,经乙醇溶液提取得到EPP粗提物,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EPP粗提物;用四氧嘧啶诱导建立2型... 目的:为探究浒苔多酚(Enteromorpha prolifera polyphenols,EPP)对2型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功效,为浒苔多酚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浒苔为材料,经乙醇溶液提取得到EPP粗提物,采用硅胶柱层析纯化EPP粗提物;用四氧嘧啶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实验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EPP低剂量组(EPP-L)、EPP中剂量组(EPP-M)、EPP高剂量组(EPP-H)、阳性对照组,连续灌胃4周,测定小鼠基础指标,以及脂代谢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在动物实验中,第4周时,EPP-H组小鼠体重达32.16±1.97 g,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EPP-H组小鼠空腹血糖浓度为11.78±1.62 mmol/L,与阳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且能显著提升小鼠葡萄糖耐受力(P<0.05),改善小鼠耐糖量异常。EPP-H组小鼠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分别为:157.36±6.71 U/mg,168.07±1.77 U/mg,378.14±9.74 U/mg,1.31±0.04 mmol/L,19.03±2.01 mU/L,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极显著升高(P<0.01),且能显著降低丙二醛、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P<0.05)。结论:浒苔多酚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基础代谢情况及修复糖尿病小鼠的过氧化损伤,进而起到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降血糖 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研究 被引量:96
12
作者 王建伟 阎斌伦 +2 位作者 林阿朋 胡静平 沈颂东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0-65,共6页
通过考察浒苔属浒苔藻体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条件,确定其各单因子的适应范围及最适范围。结果表明:浒苔藻体生长对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16~40、10℃~30℃、>9μmol/m2s、6~10,最适范围分别为24~28... 通过考察浒苔属浒苔藻体生长及孢子释放的生态因子条件,确定其各单因子的适应范围及最适范围。结果表明:浒苔藻体生长对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16~40、10℃~30℃、>9μmol/m2s、6~10,最适范围分别为24~28、20℃~25℃、>18μmol/m2s、8~9,在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分别为24、25℃、72μmol/m2s、8的条件下达到最大生长量;浒苔释放孢子对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分别为12~40、15℃~35℃、>9μmol/m2s、6~10,最适范围分别为28~40、20℃~35℃、>36μmol/m2s、8~9,在盐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酸碱度分别为32、35℃、144μmol/m2s、9的条件下达到最大释放量。浒苔藻体生长及孢子释放的各单因子适应范围基本相同,最适范围区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因子 生长量 孢子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莼属(Ulva)和浒苔属(Enteromorpha)绿藻的RAPD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君 安利佳 +3 位作者 王茜 王宏伟 苏乔 康晓慧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08-413,共6页
于 1 997年下半年在大连石庙海区采集石莼、孔石莼、砺菜、缘管浒苔、肠浒苔、管浒苔、刚毛藻等 7种海藻样品 ,采用RAPD技术对大连地区绿藻门石莼属和浒苔属进行了初步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所试 60个引物中有 32个经扩增得到了 2 37个多... 于 1 997年下半年在大连石庙海区采集石莼、孔石莼、砺菜、缘管浒苔、肠浒苔、管浒苔、刚毛藻等 7种海藻样品 ,采用RAPD技术对大连地区绿藻门石莼属和浒苔属进行了初步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所试 60个引物中有 32个经扩增得到了 2 37个多态片段。应用PHYLIP软件包 ,按照UPGMA法和N -J法聚类分析的结果均表明 ,缘管浒苔 (Enteromorphalinza)与石莼属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应深入探究其分类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莼属 RAPD 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渤海漂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脂肪酸组成及聚类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佰娟 郑立 +3 位作者 陈军辉 臧家业 王小如 黎先春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7-632,共6页
于2008年7月在黄、渤海区域采集了17个漂移浒苔样品,结合3个本地种,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浒苔中优势脂肪酸为十六碳酸,相对含量在27.82%—43.27%之间。藻体中还含有丰富的PUFA,主要为9,12,15-十八碳三烯酸、6,9... 于2008年7月在黄、渤海区域采集了17个漂移浒苔样品,结合3个本地种,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浒苔中优势脂肪酸为十六碳酸,相对含量在27.82%—43.27%之间。藻体中还含有丰富的PUFA,主要为9,12,15-十八碳三烯酸、6,9,12-十八碳三烯酸、9,12-十八碳二烯酸、8,11,14-二十碳三烯酸,另外还含有EPA不饱和脂肪酸。以欧式距离平方为距离测量技术,类间距用平均链锁法,对20个不同地理位置的浒苔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分为4大类,所有漂浮浒苔聚为第一类,青岛和连云港的本地种分别聚为另三类,说明青岛近海漂浮的浒苔不是青岛本地生浒苔,而是从外海漂移过来的,第一类的聚类结果显示了浒苔的漂移路径。结果表明,藻类脂肪酸的系统聚类分析为海洋绿藻分类与量化评价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生活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4
15
作者 王晓坤 马家海 +1 位作者 叶道才 陈孝德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6,共5页
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全面地观察描述了浒苔生活史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雌雄异体的配子体成熟后,放散双鞭毛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进而发育成孢子体,配子也可以进行单性生殖发育成膜状的配子体。孢子体成熟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游孢... 通过实验室培养实验,全面地观察描述了浒苔生活史各个阶段的发育情况。雌雄异体的配子体成熟后,放散双鞭毛的配子,雌雄配子结合成合子进而发育成孢子体,配子也可以进行单性生殖发育成膜状的配子体。孢子体成熟放散四鞭毛的游孢子,游孢子固着后,可直接发育成配子体。其生活史是单倍体的配子体与二倍体的孢子体相互交替的同形世代交替。雌雄配子具有正趋光性,易大量聚集,结合后同游孢子一样都呈负趋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生活史 异配生殖 配子 游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藻体发育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建伟 林阿朋 +2 位作者 李艳燕 沈颂东 阎斌伦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400-404,共5页
通过显微镜观察以及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浒苔属浒苔藻体的发育过程,阐述了浒苔从孢子释放到形成成熟藻体这一发育过程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孢子由成熟体细胞分化发育而成,每个成熟体细胞可形成10~30个孢子;孢子首先分裂为2细胞结构,... 通过显微镜观察以及石蜡切片法观察了浒苔属浒苔藻体的发育过程,阐述了浒苔从孢子释放到形成成熟藻体这一发育过程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浒苔孢子由成熟体细胞分化发育而成,每个成熟体细胞可形成10~30个孢子;孢子首先分裂为2细胞结构,2细胞具有明显的极性,基细胞发育成为假根,顶端细胞不断进行横分裂形成丝状体;丝状体顶端以下细胞通过纵分裂形成管状叶状体,顶端细胞始终保持横分裂;纵分裂分为切向分裂与径向分裂,切向分裂增加管状叶状体管周细胞数从而使管体增大,径向分裂形成管外壁突起细胞,最终发育为分枝;管状叶状体管腔内部有绒毛状的突起及糖蛋白成分的网架结构;当管状叶状体管周细胞达到30~50h,管腔内部突起消失,网架结构收缩拉紧,管壁细胞贴近形成片状叶状体;整个浒苔藻体始终保持极性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体发育 石蜡切片 显微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林阿朋 王建伟 +1 位作者 阎斌伦 沈颂东 《生态科学》 CSCD 2006年第4期320-324,共5页
通过将大型绿藻——浒苔切成一定大小的藻体片段,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体和固体平板组织培养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藻体切段条件下,浒苔组织块中细胞的发育路径和趋势。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现叶状体中细胞的发育能力和方向都具有明显的极性,... 通过将大型绿藻——浒苔切成一定大小的藻体片段,在实验室条件下用液体和固体平板组织培养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藻体切段条件下,浒苔组织块中细胞的发育路径和趋势。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现叶状体中细胞的发育能力和方向都具有明显的极性,且浒苔组织块中细胞的发育速度和规模与组织块大小和其组织块中的位置有关。在切段培养的条件下,浒苔细胞有5种发育途径:1.分化为孢子囊,2.细胞极化下端延伸形成类似于假根的结构,3.分裂成细胞团并在后续的发育过程中成苗,4.细胞进一步极化形成带假根的单细胞苗,5.维持一定状态不再分化。而切段培养条件下,藻段中的不同细胞可能发生不同的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藻 组织培养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湛江海域浒苔属Enteromorpha种类的形态与显微结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素芬 刘丽丝 +2 位作者 孙会强 黄小玲 何山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1-8,共8页
用比较解剖学方法观察湛江沿海浒苔属(Enteromorpha)海藻的形态结构,并结合统计分析对其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依据藻体分枝的有无、数量及分枝与主枝直径的大小等形态特征,鉴定的浒苔属海藻有6种1个变型,分别为缘管浒苔(E.linza)、... 用比较解剖学方法观察湛江沿海浒苔属(Enteromorpha)海藻的形态结构,并结合统计分析对其进行物种鉴定。结果表明,依据藻体分枝的有无、数量及分枝与主枝直径的大小等形态特征,鉴定的浒苔属海藻有6种1个变型,分别为缘管浒苔(E.linza)、肠浒苔(E.intestinalis)、扁浒苔(E.compressa)、浒苔(E.prolifera)、条浒苔(E.clathrata)、曲浒苔(E.flexuosa)和肠浒苔宽叶变型(E.intestinalis f.broadifolium)。藻体长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浒苔、条浒苔、缘管浒苔、肠浒苔、扁浒苔和肠浒苔宽叶变型;细胞呈多角形,藻体的位置不同其细胞大小有所变化,除曲浒苔和条浒苔外,其他4种1个变型浒苔的中部细胞最小;所有种类的细胞均有淀粉核,其中肠浒苔、缘管浒苔和扁浒苔仅1个淀粉核,而其他种出现多个淀粉核,尤其条浒苔和曲浒苔数量最多,可达6个以上。定量描述浒苔属6种1个变型的形态特征、内部结构,并发现浒苔属海藻非中空管状的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结构 湛江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的分类鉴定、生境习性及分布 被引量:61
19
作者 丁兰平 栾日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1,共4页
结合过去的工作基础,对2008年5月底以来黄海西部沿海水域漂浮聚集的绿藻样品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其为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的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其主要分类鉴定特征为藻体暗绿色或亮绿色、管状扁压、中空、主枝明显... 结合过去的工作基础,对2008年5月底以来黄海西部沿海水域漂浮聚集的绿藻样品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其为绿藻门石莼目石莼科浒苔属的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其主要分类鉴定特征为藻体暗绿色或亮绿色、管状扁压、中空、主枝明显、分枝较多、密集且细长。文中对其生境习性及其分布特征也作了较详细地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 生境习性 分布 黄海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CO_2对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生长和一些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邹定辉 陈雄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45,共8页
本试验利用 CO2 培养箱,通过不同 CO2 浓度的空气通气培 养,研 究 高 浓 度 CO2 对 条 浒 苔 (Enteromorpha clathrata) 生长、光合作用及有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高浓度 CO2 使得海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碳浓度增加,而 pH 值下降。700μ... 本试验利用 CO2 培养箱,通过不同 CO2 浓度的空气通气培 养,研 究 高 浓 度 CO2 对 条 浒 苔 (Enteromorpha clathrata) 生长、光合作用及有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高浓度 CO2 使得海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碳浓度增加,而 pH 值下降。700μL/L 和 5 000μL/L 的 CO2 浓度培养条件使条浒苔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提高了 12 % 和 23 %,而光合能力均下降了 25 %。 5 000μL/L 的 CO2 浓度使得条浒苔光合作用光补偿点及无机碳补偿点提高;同时,条浒苔的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增加;另外,条浒苔对 NO3- 的吸收速度增加,而硝酸还原酶活性则下降。700μL/L 的 CO2 浓度比 5 000μL/L 的 CO2 浓度对这些指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光合作用 生理生化 二氧化碳 叶绿素 绿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