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浊度水混凝动力学机理与工艺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武道吉 李圭白 +1 位作者 谭风训 张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高浊度水混凝属吸附架桥作用机理 ,与常规低浊度水混凝工艺有显著差异 ,通过研究提出了其动力学作用机理 ,阐述了其最佳混凝工艺设计、运行要点。
关键词 动力学机理 浊度水 混凝土 工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高浊度水处理中絮凝剂投药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冬梅 谭万春 +2 位作者 王云波 曾经 金同轨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5-26,共2页
为实现黄河高浊度水絮凝过程的投药在线控制,利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高分子投药量进行了研究,把平均透光强度(对应于PDA输出电压DC值)确定为原水特性的表征参数,并通过试验证明单位体积水中泥沙颗粒总表面积SP与DC值具有幂函数关系... 为实现黄河高浊度水絮凝过程的投药在线控制,利用光散射颗粒分析仪(PDA)对高分子投药量进行了研究,把平均透光强度(对应于PDA输出电压DC值)确定为原水特性的表征参数,并通过试验证明单位体积水中泥沙颗粒总表面积SP与DC值具有幂函数关系,建立了高分子絮凝剂投药量D与原水DC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新的投药量公式。应用所得到的关系式,不需知道原水各项参数,只要用PDA检测进水DC值,就可实现自动投药控制,且无时间滞后,从而简化水厂自动投药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水 高分子絮凝剂 PDA 透光强度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浊度水自动投药基本数学模型及后馈参数的确立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同轨 陈保平 高湘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通过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在高浊度水处理中以泥沙颗粒表面积为依据的聚丙烯酰胺投加自控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并在辐流式沉淀池研究中以沉淀池中浑液面的位置变化作为投药量数学模型的后馈信号。从而首次在高浊度水处理时完成了闭环的自控投... 通过试验进一步证实了在高浊度水处理中以泥沙颗粒表面积为依据的聚丙烯酰胺投加自控数学模型是可行的,并在辐流式沉淀池研究中以沉淀池中浑液面的位置变化作为投药量数学模型的后馈信号。从而首次在高浊度水处理时完成了闭环的自控投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浊度水 自动化 投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浑液面沉速的计算 被引量:1
4
作者 方晞 张莉平 +1 位作者 聂建校 刘振乾 《长安大学学报(建筑与环境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高浊度水的絮凝沉淀主要是投加聚丙烯酰胺 ( HPAM) ,而投加量、投加方式和良好的絮凝条件都会影响高浊度水浑液面的沉速。对高浊度水絮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 u的因素 ,即含沙量 C、HPAM投加量 P、颗粒的比表面积 A、速度梯度 G和搅拌... 高浊度水的絮凝沉淀主要是投加聚丙烯酰胺 ( HPAM) ,而投加量、投加方式和良好的絮凝条件都会影响高浊度水浑液面的沉速。对高浊度水絮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 u的因素 ,即含沙量 C、HPAM投加量 P、颗粒的比表面积 A、速度梯度 G和搅拌时间 t,运用 π定理进行分析 ,得出关系式 ,并用黄河陕西大荔段泥沙做试验 ,用多元函数回归分析的方法确定系数 ,经 4类沙样测试 ,相对误差在 1 .0 2 %~ 2 1 .0 0 %之间。结果可供设计与生产单位求浑液面沉速 u和投药量 P以及沉淀池的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沉淀 浊度水 界面沉速 聚丙烯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淹没式传感器在常规浊度水中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孙连鹏 聂锦旭 王顺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3-105,109,共4页
介绍一种新型的淹没式透光率脉动传感器 ,并以常规浊度水为研究对象 ,对该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稳定性和回归性 ,有望解决管型引水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取样管堵塞、流量不稳定以及... 介绍一种新型的淹没式透光率脉动传感器 ,并以常规浊度水为研究对象 ,对该传感器的各项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灵敏性、稳定性和回归性 ,有望解决管型引水式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取样管堵塞、流量不稳定以及絮凝粒子易破碎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没式传感器 投药控制 实验研究 常规浊度水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颗粒因素在高浊度水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6
作者 陈保平 金同轨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本文是多年研究的总结。1985年以确定高浊度水处理絮凝剂投量为契机,肯定了泥沙颗粒因素以比表面积为特征参数对投药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关系式。通过生产试验又提出了闭环自控投药系统的考虑了颗粒因素的基本数学模式。在一系列试... 本文是多年研究的总结。1985年以确定高浊度水处理絮凝剂投量为契机,肯定了泥沙颗粒因素以比表面积为特征参数对投药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关系式。通过生产试验又提出了闭环自控投药系统的考虑了颗粒因素的基本数学模式。在一系列试验研究中还确定了泥沙比表面积对自然沉速、沉泥浓度、原水浊度的影响,从而较系统地明确了泥沙颗粒因素在高浊度水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水 泥沙 颗粒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污染黄河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新技术的研究
7
作者 聂建校 方晞 +1 位作者 韩文生 高晓梅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65-169,共5页
将高浊度水清水回流工艺和旋流结团絮凝技术有机结合 ,同时对联合投加的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了受污染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 .应用该技术对受污染高浊度水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很好除浊和除有机污染物 ,同时可使出水的致突变活性为... 将高浊度水清水回流工艺和旋流结团絮凝技术有机结合 ,同时对联合投加的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 ,形成了受污染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 .应用该技术对受污染高浊度水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很好除浊和除有机污染物 ,同时可使出水的致突变活性为阴性 .该技术用于生产、经济、实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水 回流 结团 絮凝 致突变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生产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方晞 聂建校 +6 位作者 韩文生 高晓梅 戴之荷 顾惠娣 邓兆华 张勇 戴艳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3期5-9,共5页
介绍了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与原生产工艺处理黄河高浊度水的生产性比较实验 ,结果表明 ,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在降低高浊度水的浊度。
关键词 浊度水 净化集成技术 致突变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沉淀处理高浊度水的试验
9
作者 李齐泰 《煤炭工程》 1985年第6期43-46,共4页
选择煤矿供水水源,有时会遇到水质浑浊、含沙量多的原水.在选煤厂的尾矿水中,悬浮物浓度往往高达10~30kg/m^3.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先自然沉淀再进行混凝沉淀,常用的预沉构筑物是老式的辐射式沉淀池,虽然它有排泥容易、处理效率高的优点... 选择煤矿供水水源,有时会遇到水质浑浊、含沙量多的原水.在选煤厂的尾矿水中,悬浮物浓度往往高达10~30kg/m^3.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先自然沉淀再进行混凝沉淀,常用的预沉构筑物是老式的辐射式沉淀池,虽然它有排泥容易、处理效率高的优点,但是直径大、占地面积大、初期投资大.本文介绍的是郑州水厂会同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河南省城市建设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究,并采用斜板沉淀池作为黄河高浊度水的预沉构筑物,他们做了一年多的模型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希望能对煤炭企业的水处理技术起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水 自然沉淀 沉淀池 混凝沉淀 悬浮物浓度 排泥管 选煤厂 初期投资 上升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浊度水混凝沉淀浑液面沉速的计算
10
作者 方晞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61-266,共6页
对高浊度水混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u)的因素含沙量(c)、PAM投量(P)、颗粒的比表面积(A)、速度梯度(G)、搅拌时间(T),运用π定理进行分析,得出关系式。并用黄河陕西大荔段泥沙做试验,用多元函数回归分析的方... 对高浊度水混凝沉淀中影响浑液面沉速(u)的因素含沙量(c)、PAM投量(P)、颗粒的比表面积(A)、速度梯度(G)、搅拌时间(T),运用π定理进行分析,得出关系式。并用黄河陕西大荔段泥沙做试验,用多元函数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回归公式。用6组沙样检验,其相对误差在1.02%~21%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水 混凝 沉淀 浑液面沉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景电供水净水厂黄河高浊度水处理工艺流程
11
作者 陆相彬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21期41-43,共3页
甘肃省景电管理局与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合作,建成景电供水净水厂,针对黄河高浊度的特点,该水厂压缩了工艺流程,将预沉、混合、絮凝、澄清集一体,节省投资,利用重力排泥、去除污染效果明显,确保安全卫生供水。
关键词 黄河 浊度水 澄清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与徐堰河饮用水源水浊度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12
作者 房玉洁 何莎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基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和郫都区2013—2018年降水数据以及对应的水质浊度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饮用水源水浊度与降水的关系,并建立了浊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浊度最大值与降水量最大值出现月份一致;都江堰市和郫都区日降水量在夏、秋... 基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和郫都区2013—2018年降水数据以及对应的水质浊度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饮用水源水浊度与降水的关系,并建立了浊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浊度最大值与降水量最大值出现月份一致;都江堰市和郫都区日降水量在夏、秋季节与浊度之间正相关性较为显著;前期累计降水量在盛夏和秋季与当日浊度值正相关较为显著,都江堰地区相关性高于郫都区,都江堰地区降水对源水浊度影响的时效性更强,滞后性更明显。运用都江堰市国家站前5 d累计降水量、郫都区国家站当日降水量建立的日浊度预测方程效果较好,可根据监测到的降水情况快速判断徐堰河水质浊度状况,可为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处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 浊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微砂强化混凝处理高浊度矿井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邸卫猛 王雨晨 +2 位作者 宋喜东 虎晓龙 黄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34,共7页
为探究沙漠砂强化混凝处理高浊矿井水的效果,采用沙漠微砂、阴离子PAM与FeCl_(3)作为混凝剂体系,以煤矿煤粉和岩粉模拟的高浊度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对三者投加量组成、投加顺序、搅拌强度和pH条件对除浊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同时通过... 为探究沙漠砂强化混凝处理高浊矿井水的效果,采用沙漠微砂、阴离子PAM与FeCl_(3)作为混凝剂体系,以煤矿煤粉和岩粉模拟的高浊度矿井水为研究对象,对三者投加量组成、投加顺序、搅拌强度和pH条件对除浊效果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同时通过分析水样浊度、颗粒Zeta电位以及絮凝体清晰沉淀面出现时间分析了三者及其组合的混凝机理。结果表明,6000 NTU高浊矿井水的混凝处理最佳条件为在原水碱度下,先投加4 g/L重砂300 r/min下搅拌1 min,其次投加0.8 mg/L PAM在300 r/min下搅拌1 min,之后再投加96 mg/L FeCl3在300 r/min下搅拌4 min,最后共同在50 r/min下慢搅5 min。搅拌后,原水Zeta电位接近“0”电位,絮凝体清晰沉淀面出现时间为52 s,经过20 min沉淀后原水浊度能达到3 NTU以下。分析表明高浊度矿井水混凝过程中,三者组合中沙漠微砂不但有压载密实作用,而且强化了体系的吸附电中和作用。沙漠微砂应用于强化混凝处理高浊矿井水完全可行,而且能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处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微砂 阴离子PAM FeCl_(3) 浊度矿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浊度矿井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章丽萍 何绪文 +1 位作者 张先 李丹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浊度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高浊度矿井水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及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为5mg/L,PAM为0.4mg/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20... 为实现矿井水资源化,解决高浊度矿井水回用处理,分析了高浊度矿井水的水化学特性,通过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pH值、搅拌速度及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AC为5mg/L,PAM为0.4mg/L,pH值为7,混合转速为120r/min,混合时间为0.5min,反应转速为50r/min,反应时间为25min,对应的混合G值为28.9s-1、GT值为867,反应G值为7.3s-1、GT值为10950时,混凝沉淀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度矿井 化学特性 混凝 G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供水过程最优待滤水浊度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德翠 朱学峰 邹振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27,共4页
以混凝和反冲洗2个过程能耗为目标,对目前提出的最佳投药量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到佛山某具体水厂中,根据该厂工艺设计参数及实时运行数据,确定了该厂最佳投药量模型数学模型和最优待滤水浊度数学表达式,并运... 以混凝和反冲洗2个过程能耗为目标,对目前提出的最佳投药量数学模型进行了简化和改进,并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到佛山某具体水厂中,根据该厂工艺设计参数及实时运行数据,确定了该厂最佳投药量模型数学模型和最优待滤水浊度数学表达式,并运用实时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较准确和有效的,可以将该模型编制程序后置于上位机软件中,以实现生产过程的优化或供操作工人以操作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供 混凝投药 待滤浊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絮凝剂在高浊度及含油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蕊 吴佳瑶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66-2570,共5页
依托Mannich反应在聚丙烯酰胺(PAM)上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D-PAM),并用于高浊度水处理。通过比较不同的原料投料比、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确定了制备D-PAM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以及处理高浊度废水的最佳絮凝... 依托Mannich反应在聚丙烯酰胺(PAM)上接枝二乙胺,合成叔胺型有机高分子阳离子絮凝剂(D-PAM),并用于高浊度水处理。通过比较不同的原料投料比、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确定了制备D-PAM絮凝剂的最佳条件以及处理高浊度废水的最佳絮凝条件。结果表明,在摩尔比为PAM∶甲醛∶二乙胺=1∶0.7∶0.85、pH=9~11、反应温度45~50℃、甲醛反应时间t_(1)=1 h,二乙胺反应时间t_(2)=2 h,此时接枝效果最好。同时,该絮凝剂对高浊度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最佳絮凝条件为: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使用0.7 mL 1%D-PAM溶液、在300 r/min下快速搅拌4 min、然后180 r/min,搅拌7 min,静置沉降20 min,最高去浊率为99.81%。合成的絮凝剂在高浊度废水及含油废水的处理中具有一定优势,是一种可双功能处理废水的新型阳离子絮凝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乙胺接枝 胺化絮凝剂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浊度水 含油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混凝处理高浊度地表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坤 汤超 《绿色科技》 2023年第4期120-124,共5页
采用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实验研究了混凝剂(PAC)用量、pH值、助凝剂(PAM)用量、混合阶段转速和搅拌时间、絮凝阶段转速等强化混凝措施对高浊度地表水混凝处理的影响,确定了强化混凝优化反应条件和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在最优混凝条件,即PA... 采用实验室条件下的混凝实验研究了混凝剂(PAC)用量、pH值、助凝剂(PAM)用量、混合阶段转速和搅拌时间、絮凝阶段转速等强化混凝措施对高浊度地表水混凝处理的影响,确定了强化混凝优化反应条件和运行成本。结果表明:在最优混凝条件,即PAC用量为70 mg/L、pH=7、PAM用量为1.3 mg/L、混合阶段转速为400 r/min、混合阶段搅拌时间为0.75 min、絮凝阶段转速为80r/min时,高浊度地表水浊度去除率可达96.2%,剩余浊度低于7 NTU,运行成本为0.1644元/t。浊度去除率随着絮凝阶段转速(速度梯度)的增加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80 r/min时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 强化混凝 浊度水 混凝剂 助凝剂 速度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乡镇供水工程高浊度黄河水处理经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符敬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6-58,共3页
从白银市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几个乡镇供水工程中总结了对高浊度黄河水处理工艺的成功经验,为类似的乡镇供水工程高浊度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 浊度水处理 絮凝 沉淀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村地区高浊度原水净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钟徐枫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1年第1期23-28,共6页
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坡地汇流、溪河、山塘水库及地下水等,水质与自然地质、水文以及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由于农村地区净水工艺和设备往往较为简易、落后,高浊度水是水厂制水过程中普遍存在且较难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因而优化高... 农村饮水工程的水源主要来自坡地汇流、溪河、山塘水库及地下水等,水质与自然地质、水文以及气候条件息息相关。由于农村地区净水工艺和设备往往较为简易、落后,高浊度水是水厂制水过程中普遍存在且较难处理的主要问题之一,因而优化高浊度水的净水工艺是提升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实验条件下研究高浊度水的应急制水技术,提出改进高浊度水净水方案,为福建省农村地区高浊度水处理设计应用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工程 浊度水 应急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流斜管沉淀池在高浊度村镇供水工程中的应用
20
作者 符敬东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A02期28-29,38,共3页
旋流斜管沉淀池结构简单,采用水力进行混合、反应,省去了提升和搅拌机械,体积小,占地少。在分离室分离区增设了斜管,同时简化一、二絮凝室,水处理效果好,构造简单,方便施工,适用于中、小村镇供水工程高浊度水预沉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浊度水处理 絮凝 斜管沉淀 澄清 絮凝室 分离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