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汉族成人腰椎退变流行病学特征——基于杭州腰椎研究的调查报告
1
作者 陈轮号 沈皓天 +5 位作者 封志云 胡小坚 吴佳龙 黄嘉炜 袁颖 王跃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8-412,共5页
腰痛是全球性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外研究显示,高达8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都曾患有腰痛[1]。据报道,我国成人腰痛现患率达26%;以腰痛及相关主诉就诊的患者约占骨科日常门诊量的1/3~1/2,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2、3]。腰痛... 腰痛是全球性的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国外研究显示,高达80%的成年人在一生中都曾患有腰痛[1]。据报道,我国成人腰痛现患率达26%;以腰痛及相关主诉就诊的患者约占骨科日常门诊量的1/3~1/2,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2、3]。腰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阐明。为探讨腰痛的病因,芬兰、日本Wakayama和我国香港地区均构建了基于一般人群的大样本数据库,用以拓展腰痛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杭州腰椎研究 腰椎退变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林建 林淑芳 +3 位作者 戴志松 赵永 魏淑贞 周银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福建省制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福建省11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190例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菌株标本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菌种鉴定。... 目的了解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福建省制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福建省11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190例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菌株标本采用荧光PCR熔解曲线法进行菌种鉴定。应用Excel 2016与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采取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特征患者感染的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分布特征,应用卡方检验比较胞内分枝杆菌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间特征差异性,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共检出16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其中除8例未鉴定出具体感染的菌种外,153例由8种菌种感染。主要以胞内分枝杆菌(60.9%,98/161)和脓肿分枝杆菌(19.9%,32/161)为主。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平均年龄(57.3±13.0)岁,以男性(70.2%,113/161)、本地户籍(87.0%,140/161)、农民工(72.7%,117/161)、汉族(97.5%,157/161),以及沿海城市(77.6%,125/161)为主。感染胞内分枝杆菌和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占比最高的均是45~60岁年龄组[分别为63.3%(62/98)和57.2%(36/63)];性别均以男性居多[分别为71.4%(70/98)和68.3%(43/63)];职业均以农民工居多[分别为76.5%(75/98)和66.7%(42/63)];户籍均以本地居多[分别为88.8%(87/98)和84.1%(53/63)];现住址均以沿海居多[分别为74.5%(73/98)和82.5%(52/63)];胞内分枝杆菌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02、0.185、1,879、0.731、1.431,P值均>0.05)。感染胞内分枝杆菌患者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中汉族所占比率分别为100.0%(98/98)和93.7%(5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9,P<0.05)。结论福建省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主要以汉族、本地户籍、男性、中老年人、农民工居多;菌种分布以胞内分枝杆菌为主,其次为脓肿分枝杆菌;除民族外,胞内分枝杆菌与非胞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非典型性 疾病特征 流行病研究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特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骆继军 李勇华 +3 位作者 郑波 谭忠乐 岳秀永 胡雪原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8期1813-1817,共5页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特征,完善其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方法:设计临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法根据研究标准对三峡库区6个城市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调查。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基...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证型的特征,完善其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方法:设计临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表,以整群随机抽样法根据研究标准对三峡库区6个城市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中医证型调查。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基本的中医证候;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判别分析,找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各证的主要症状;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各证的症状,优化其证候的诊断标准。结果:通过对收集的432例患者聚类分析得到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有6类主要证候,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合专业知识判断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心肾不交证、湿热中阻证和肝气郁滞证。应用主成分分析,综合分析并优化各证型的诊断标准。最后综合地分别拟定了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辨病症状和6个证型的辨证标准。结论: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有6个证型:有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心肾不交证、湿热中阻证和肝气郁滞证;应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现代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的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证型诊断标准是较为客观的;应该重视三峡库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地域性的特殊证湿热中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证型特征 临床流行病研究 湿热中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全国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 流行特征分析
4
作者 李玉红 梅金周 +3 位作者 李雪 张慧 刘小秋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0-768,共9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肺结核患者转出(入)记录及病案信息,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转出患者流向和治疗管理等特征。结果:2018—2022年全国共登记7547例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占登记肺结核患者的0.23%(7547/3261391),男女性别比为2.12∶1(5130∶2417)。25~59岁年龄组(63.91%,4823/7547)、职业为农牧渔民(36.28%,2738/7547)、东部地区(49.83%,3761/7547)患者占比较高。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四川和湖南6个省(自治区)跨省转出的患者占61.47%(4639/7547)。东部省份中,广东(1844例)和浙江(930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湖南(20.66%,381/1844)和贵州(36.34%,338/930);中部省份中,湖南(377例)转出的患者主要流入广东(54.91%,207/377),西部省(自治区)中,广西(501例)、四川(418例)和贵州(569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广东(49.50%,248/501)、广东(35.17%,147/418)和浙江(43.41%,247/569)。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到位率为84.17%(6352/7547)。复治患者的未到位率(22.02%,72/327)高于初治患者(15.55%,1123/7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9,P=0.002);转出前接受治疗时间<30 d的患者未到位率(17.23%,454/2635)高于≥30 d的患者(15.09%,741/4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26.78%(1701/6352)的患者转出至到位的时长超过14 d。结论:我国肺结核患者跨省流动主要发生在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自治区),应加强对结核病高流行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动筛查工作,并建立高流动省份患者管理协同机制,为跨省流动患者提供持续不间断的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动人口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公共卫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菌阳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年强 赵珍 +2 位作者 依帕尔·艾海提 王希江 崔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7期727-730,共4页
目的分析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14个地(州、市)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新疆肺结核疫情。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新疆菌阳肺结核患者104306例,采用描述... 目的分析2008—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14个地(州、市)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了解新疆肺结核疫情。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新疆菌阳肺结核患者104306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10年来全区14个地(州、市)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性别、年龄、职业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8—2017年菌阳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为46.71/10万,年报告发病率在35.40/10万和60.85/10万之间,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 =3675.41,P<0.01)。2008—2017年报告的菌阳肺结核中,男57437例,女46869例,男∶女=1.23∶1;男性报告发病率为50.26/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为43.0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18,P<0.01)。各地(州、市)发病率比较,喀什地区为69.64/10万(28232/40540543),和田地区为68.80/10万(14096/20488832),阿勒泰地区为58.37/10万(3711/6357778),阿克苏地区为58.05/10万(14200/24462693),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为49.34/10万(2693/5458469),伊犁州为48.82/10万(13058/26746349),塔城地区为47.41/10万(5703/12029999),以上7个地区高于全疆平均水平(46.71/10万)。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和田地区、克州)的菌阳肺结核患者例数占全疆总数的56.78%(59221/104306)。患者的职业分布以农牧民最多,占70.14%(73157/104306);其次是家务及待业人员,占9.61%(10024/104306)。结论 2008—2017年新疆报告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平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南疆四地州患者例数占全疆的1/2,老年人、男性、农牧民发病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疾病特征 流行病研究 发病率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STLV-1血清抗体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绍东 周亚敏 段幸生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6-250,共5页
目的调查我国恒河猴STLV-1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对537只野捕恒河猴,365只繁殖猴和44只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猴作了STLV-1血清抗体检查。结果10岁以上恒河猴的STLV-1抗体阳性率(... 目的调查我国恒河猴STLV-1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免疫荧光法和蛋白印迹法对537只野捕恒河猴,365只繁殖猴和44只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猴作了STLV-1血清抗体检查。结果10岁以上恒河猴的STLV-1抗体阳性率(15.5%)高于10岁以下的恒河猴(6.2%);雌猴的STLV-1抗体阳性率(17.5%)高于雄猴(5%); D型逆转录病毒抗体阳性猴群的STLV-1抗体阳性率(34.1%)高于野捕猴群(8.8%)。结论在我国的野生和饲养恒河猴群中广泛存在STVL-1血清抗体阳性动物,其抗体阳性率与动物的年龄和性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抗体阳性率 血清抗体 逆转录病毒 流行病研究 蛋白印迹法 流行病特征 饲养 动物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杯状病毒流行病学及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黄湘 金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关键词 人类杯状病毒 疫苗研究 病毒流行病 流行病特征 分子生物技术 非细菌性腹泻 世界范围内 轮状病毒 发病过程 检测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狂犬病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建明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研究 狂犬病病毒 基因分型 自然疫源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公共卫生问题 分子水平 哺乳动物 临床特征 人狂犬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芥子气中毒伤员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9
作者 孙景海 李东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1-482,共2页
关键词 芥子气 流行病研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5年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京 李婷 +3 位作者 逯嘉 李运葵 夏勇 何金戈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18-1323,共6页
目的分析地处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2006-2015年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2006-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733例;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131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 目的分析地处四川省彝区与非彝区的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2006-2015年登记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特征。方法2006-2015年《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733例;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1131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两个县肺结核患者的构成及年龄、性别、民族、地区流行病学分布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为83.78/10万(1733/2068456),沐川县的肺结核患者平均登记率为43.84/10万(1131/2579967)。沐川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从2006年的65.04/10万(167/256758)下降至2015年的12.52/10万(32/255650)(χ2趋势=125.15,P〈0.05);2006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96.71/10万(181/187157),2015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为98.86/10万(213/215449),10年间登记率波动不大。马边彝族自治县10年间肺结核男性患者平均登记率为109.19/10万(1170/1071486),高于女性[56.47/10万(563/99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1.48,P〈0.05)。沐川县10年间登记肺结核男性患者平均登记率为66.76/10万(915/1370503),高于女性[17.86/10万(216/1209 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73,P〈0.05)。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最高峰为30~岁组,占27.52%(477/1733),沐川县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最高峰为40~岁组,占19.98%(226/1131)。2006-2015年两地区登记的肺结核患者中,马边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患者占84.25%(1460/1733),高于汉族患者[15.52%(269/1733)];沐川县的汉族患者占99.56%(1126/1131),马边彝族自治县和沐川县10年间不同民族登记肺结核患者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41.30和8785.64,P值均〈0.05)。2006-2015年马边彝族自治县农村肺结核患者占96.19%(1667/1733),高于城镇[3.81%(66/1733)];沐川县农村肺结核患者占78.87%(892/1131),高于城镇[21.13%(239/1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24.75和22.77,P值均〈0.05)。结论彝区结核病疫情较重,青中年男性、农村居民作为高危人群,将此类人群作为肺结核防治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登记 小地区分析 少数民族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彝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18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光荣 彭凌荣 旷聃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310-1313,共4页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18个县(市)的肺结核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在不同... 目的分析2014-2018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2014-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18个县(市)的肺结核患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肺结核患者在不同时间、地区和人群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42018年甘孜藏族自治州共报告肺结核患者13017例,报告发病率从2014年的261.08/10万(2937/1124929),下降至2018年的194.13/10万(2303/1186298),报告发病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114.99,P<0.0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前五位的地区为石渠县(410.28/10万,1813/441898)、雅江县(399.74/10万,1059/264922)、白玉县(391.68/10万,1167/297944)、甘孜县(337.17/10万,1231/365096)和理塘县(286.19/10万,1045/365144);2014-2018年年均报告发病率男性(240.21/10万,7131/2968651)明显高于女性(208.00/10万,5886/2829811)(χ^2=31200.06),P<0.01);15~岁年龄组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545.55/10万,2357/432045);患者职业构成前三位的是农民(48.50%,6313/13017)、牧民(14.55%,1894/13017)和学生(14.33%,1865/13017).结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肺结核发病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然维持在高位;地处西北和高海拔的县为高发地区,农牧民和学生为高发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小地区分析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地区581例川崎病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吴谨志 邓海梅 +5 位作者 闵丽 王晋 牛少敏 刘亚红 杨轶男 董湘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4499-4505,共7页
背景川崎病(KD)是一种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可导致心肌病、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目前,KD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显著影响成年后个体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 背景川崎病(KD)是一种与冠状动脉病变(CAL)相关的系统性血管炎,可导致心肌病、心肌梗死甚至死亡。目前,KD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显著影响成年后个体远期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了解该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对降低疾病发生率有重要意义。目的从人口学特征、时间分布和地域差异三方面探讨KD在甘肃地区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期为西部地区KD的管理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9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581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选患儿1个月内CAL发生情况将其分为KD合并CAL组(CAL组)和无CAL组(NCAL组),根据发病年龄划分为≤1岁、>1~3岁、>3~6岁和>6岁4个年龄段。采用统一的调查表收集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民族、发病时间等)、冠状动脉彩超结果。结果(1)人口学特征:581例KD患儿的中位发病年龄为1.9(1.2,3.2)岁,男∶女为1.9∶1,男性患儿在KD人群中的发病比例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χ^(2)趋势=5.100,P<0.05)。(2)时间分布:不同年份间KD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122.348,P<0.001);各季节患儿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8,P=0.006);春季患儿占比与年龄段呈负相关(r_(s)=-1,P<0.001),而秋季患儿占比与年龄段呈正相关(r_(s)=1,P<0.001)。(3)地域差异:结合甘肃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将甘肃省划分为河西、陇中、陇东、陇东南、民族五大区域;依据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开支、职工平均工资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将甘肃省按发达程度由高到低划分为四类地区。陇中(χ^(2)趋势=86.011,P<0.001)、陇东南(χ^(2)趋势=23.848,P<0.001)和民族区域的KD病例数(χ^(2)趋势=17.463,P<0.001)均逐年增加;一类(χ^(2)趋势=54.551,P<0.001)、二类(χ^(2)趋势=20.586,P<0.001)、三类(χ^(2)趋势=14.844,P<0.001)和四类地区的KD病例数(χ^(2)趋势=36.013,P<0.001)均逐年增加。(4)影响因素:不同年份间合并CAL(χ^(2)趋势=95.041,P<0.001)和NCAL的KD病例数(χ^(2)趋势=38.719,P<0.001)均呈上升趋势,尤以CAL组为著(χ^(2)趋势=9.5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3.011,95%CI(1.313,6.907)〕、性别〔OR=1.634,95%CI(1.137,2.349)〕和四类地区〔OR=1.772,95%CI(1.172,2.679)〕是KD合并CAL的影响因素。结论甘肃地区KD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以CAL组KD患儿的增长为著,疾病负担严重,经济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为降低KD及其并发症发生率,需要提高公众对疾病严重性的认识、在夏季对男性婴幼儿适当加大防治力度(尝试对KD高危人群提前干预,如免疫调节)、建立健全KD随访机制、加强基层医生培训、开展多中心研究并持续监测KD的流行病学特征以获取与最佳预防策略、早期诊断、治疗时机和治疗选择相关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流行病研究 冠状动脉疾病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张文 余雅 +6 位作者 范君 吴成果 汪清雅 庞艳 范君 张理翌 刘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84-791,共8页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情况,为“十四五”期间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现住址和发病日期为条件,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导出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 目的:分析“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变化情况,为“十四五”期间的有效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现住址和发病日期为条件,从《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子系统》中导出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数据,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三间分布情况。结果:2016-2020年,重庆市学生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78/10万(9453/2798.44万),从2016年的32.22/10万(1741/540.43万)上升至2018年的37.78/10万(2101/556.11万),再下降至2020年的29.64/10万(1729/583.42万),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χ^(2)_(趋势)=17.53,P<0.001);病原学阳性学生肺结核患者年均报告发病率为9.09/10万(2543/2798.44万),报告发病率从5.51/10万(298/540.43万)上升至13.18/10万(769/583.42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41.89,P<0.001)。各年度报告发病率高峰期均发生在学生高考体检的3月和12月及入学体检的9月,发病率介于11.47%(241/2101)~15.85%(276/1741)。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年龄集中在16~18岁[47.73%(4512/9453)];其中,13~15岁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占比逐年上升[由12.94%(263/2032)上升至21.11%(365/1729)],而16~18岁和19~22岁患者占比均逐年下降[分别由52.31%(1063/2032)和32.34%(563/1741)下降至43.78%(757/1729)和26.32%(455/1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63.18、35.73、20.34,P值均<0.001)。各地区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前4位依次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33.37%(3154/9453)]、主城新区[23.79%(2249/9453)]、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23.76%(2246/9453)]和中心城区[19.08%(1804/9453)],不同区域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P<0.001)。结论:重庆市学生肺结核疫情较为严重,主动筛查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16~18岁年龄段和处于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等重点地区的学生群体是关注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徐祖辉 刘礼亲 +2 位作者 王巧智 徐胜辉 白丽琼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164-1170,共7页
目的分析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6年住院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诊疗信息,共纳入2532例。描述其肺外结核的并发率、并发部位及分布特征等。采用单... 目的分析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的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收集湖南省胸科医院2016年住院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诊疗信息,共纳入2532例。描述其肺外结核的并发率、并发部位及分布特征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治疗史、痰涂片结果、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糖尿病、利福平耐药等因素对并发肺外结核的影响。结果 2532例患者中,574例并发肺外结核,并发率为22.7%。114例(19.9%,114/574)患者的肺外结核同时发生于≥2个组织或器官;肺外结核前五位好发部位和并发率分别为颈部淋巴结(12.1%,306/2532)、咽喉(3.9%,98/2532)、腹部(2.6%,65/2532)、心包(2.4%,62/2532)和肠(1.3%,33/2532)。6~19岁、20~39岁、40~59岁、60~90岁组肺外结核并发率分别为32.6%(42/129)、31.1%(216/695)、20.3%(201/991)、16.0%(115/717),随年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χ2趋势=51.731,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以60~90岁组为参考,6~19岁组(OR=2.64,95%CI:1.46~4.78)、20~39岁组(OR=2.32,95%CI:1.73~3.12)、40~59岁组(OR=1.42,95%CI:1.10~1.85)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痰涂片阳性患者(以痰涂片阴性或未查痰为参考,OR=1.29,95%CI:1.05~1.5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患者(以无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为参考,OR=5.91,95%CI:2.94~11.86)、未并发糖尿病患者(以并发糖尿病为参考,OR=1.64,95%CI:1.20~2.22)肺外结核并发率较高。结论病原学阳性住院肺结核患者并发肺外结核比例较高,并发淋巴结结核的比例高于其他部位。肺结核患者中年龄越小肺外结核并发率越高,应重视对痰涂片阳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无糖尿病患者肺外结核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病原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因素分析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5年湖北省神农架林区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自柏 陈晨 +4 位作者 李国营 周毅德 王丽 向玉华 杜德运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362-1366,共5页
通过分析湖北省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25/10万(271/396070);2011年发病率为74.92... 通过分析湖北省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肺结核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神农架林区2011-2015年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7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25/10万(271/396070);2011年发病率为74.92/10万,2012年发病率为69.16/10万,2013年发病率为69.06/10万,2014年发病率为63.09/10万,2015年发病率为64.91/10万。271例患者中发病时间以3月份最多,占12.18%(33/271);5月份最少,占4.06%(11/271)。271例患者中,男性占71.22%(193/271);女性占28.78%(78/271),男:女=2.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6,P〈0.01)。271例患者中以35~岁与45~年龄组居多,占38.01%(103/271);农民占61.25%(166/271)。因此,神农架林区肺结核防治应继续严格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巩固“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体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地区和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小地区分析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预防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杨超 王晶 +1 位作者 杨朝辉 高汉青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0,共8页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 目的:分析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及治疗转归情况,为通州区制定老年结核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所有登记管理的60岁及以上老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包括病案信息、诊疗情况、实验室检查等,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患者特征和治疗转归,应用季节指数对时间序列进行季节效应分析。结果:2016—2022年,通州区共登记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08例,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963例(22.88%),占比从2016年的22.75%(157/690)上升至2022年的28.06%(142/506),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749,P=0.016)。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率[53.18/10万(963/181.08万)]明显高于全人群[37.67/10万(4208/1117.14万)],且分别从2016年的82.81/10万(157/18.96万)和50.07/10万(690/137.80万)下降至2022年的43.80/10万(142/32.42万)和27.45/10万(506/184.31万),均呈下降趋势(χ_(趋势)^(2)=10.266,P=0.001;χ_(趋势)^(2)=52.560,P<0.001)。老年患者病原学阳性率[53.27%(513/963)]和0月序痰涂片阳性率[30.22%(291/96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38.34%(1244/3245)和18.86%(612/32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4,P<0.001;χ^(2)=56.844,P<0.001)。老年肺结核患者以男性[68.95%(664/963)]、60~69岁[48.81%(470/963)]、被动发现[90.24%(869/963)]、综合医院转诊[81.83%(788/963)]为主;平均就诊延迟率为40.08%(386/963)。老年肺结核流行期为每年的6~9月,季节指数分别为127.15%、103.47%、134.63%、102.22%。总体成功治疗率为84.29%(692/821),且从2016年的82.80%(130/157)上升至2021年的90.78%(128/141),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4.359,P=0.026);其中,女性成功治疗率[88.45%(222/251)]高于男性[82.46%(470/570)],低龄组成功治疗率[89.63%(363/405)]高于中龄组[82.44%(216/262)]和高龄组[73.38%(113/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21,P=0.030;χ^(2)=23.243,P<0.001)。结论:2016—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老年肺结核疫情呈下降趋势,但老年肺结核患者登记数占比仍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以60~69岁、男性、转诊者居多,并具有病原学阳性率高、就诊延迟率高、治疗转归不理想的特点,应结合老年肺结核疫情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 治疗结果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肖月 夏岚 +3 位作者 夏勇 饶正远 李运葵 陈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77-783,共7页
目的: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 目的:了解“十三五”期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优化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地区、发现方式、就诊信息、诊断结果等,采用回顾性描述的方式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发现方式和就诊延迟情况。结果:2016-2020年四川省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53582例,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19540例,占全省患者总数的7.71%,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2016年的5.39%(2905/53865)上升至2020年的10.47%(4839/46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030.301,P<0.01)。2016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4月份[分别为16.97%(493/2905)、10.29%(299/2905)],2017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12月份[分别为14.20%(493/3471)和11.67%(405/3471)],2018年和2019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3、9月份[分别为15.56%(630/4049)、11.43%(463/4049)和14.43%(617/4276)、10.69%(457/4276)],2020年报告发病率高峰为5、8、9月份[分别为14.51%(702/4839)、10.99%(532/4839)和11.43%(553/4839)]。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120.29/10万(2021/1680000),2016年为55.00/10万(801/1434000),上升了118.71%;非甘阿凉地区2020年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21.15/10万(2818/13326000),2016年为16.33/10万(2104/12888000),上升了29.60%。15岁及以下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7.93%(441/2459)上升至2020年的28.77%(1272/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120,P<0.01);彝族和藏族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20.01%(492/2459)上升至2020年的41.09%(18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71,P<0.01);健康体检发现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5.77%(142/2459)上升至2020年的8.25%(365/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34,P<0.01);病原学阳性的学生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由2016年的14.76%(363/2459)上升至2020年的34.31%(1517/44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482,P<0.01)。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3.50%(9060/16936),就诊延迟时间中位数为16 d。结论:2016-2020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彝族和藏族聚集的甘阿凉地区疫情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行病研究特征(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36
18
作者 唐慧 郭鸿 +5 位作者 曹芳 闫贻忠 何佳 郭恒 崔晓宾 胡云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84-989,1006,共7页
背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因此掌握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规模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儿童恶性肿瘤防控战略的制订和... 背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经济负担。因此掌握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规模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我国儿童恶性肿瘤防控战略的制订和卫生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8—2018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中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亡等数据,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死亡率,并通过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change percentage,APC)来反映时间趋势。结果(1)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中位粗发病率为9.35/10万,中位粗死亡率为3.91/10万,其中0~4岁组中位粗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5~9岁组和10~14岁组(P<0.05)。(2)2005—2015年中国0~14岁男童中位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童(发病率:10.21/10万vs 8.91/10万,P<0.05;死亡率:4.18/10万vs 3.47/10万,P<0.05)。(3)2005—2015年中国0~14岁城市儿童恶性肿瘤中位粗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儿童(发病率:10.87/10万vs 7.20/10万,P<0.05;死亡率:4.08/10万vs 3.54/10万,P<0.05)。(4)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中位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1.01%,P<0.05),其中0~4岁组中位粗死亡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APC=-1.19%,P<0.05);5~9岁组中位粗死亡率随时间呈上升趋势(APC=2.50%,P<0.05);10~14岁组中位粗死亡率为随时间呈稳定状态(APC=0.64%,P>0.05)。(5)2005—2015年中国农村0~14岁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APC分别为7.73%和2.22%,P<0.05)。(6)2005—2015年中国0~14岁儿童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前六位分别为白血病、脑癌、淋巴癌、骨癌、肾癌、肝癌。结论中国儿童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在时间、人群、地区方面呈现出特定的分布特点,今后应将农村地区、5~9岁年龄组以及脑癌、白血病癌种的儿童作为重点防控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儿童 流行病研究特征 发病率 死亡率 Joinpoint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市腹泻人群肠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春利 张顺先 +10 位作者 艾琳 蔡玉春 卢艳 陈韶红 徐闻 古文鹏 胡薇 陈军虎 李石柱 陈家旭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1-325,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流行特征,为我国EPEC感染引起的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4家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样本1 121份,非腹泻人群粪便样本319份,进行细菌培... 目的了解云南省昆明市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PEC)的流行特征,为我国EPEC感染引起的腹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昆明市4家哨点医院收集腹泻病例粪便样本1 121份,非腹泻人群粪便样本319份,进行细菌培养,选择单个菌落,提取DNA,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EPEC,同时使用结构化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信息。结果 EPEC在腹泻病例中的检出率高于非腹泻研究对象中的检出率(5.53%,1.88%,χ~2=7.36,P<0.05)。EPEC的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腹泻病例中有统计学差异(χ~2=17.27,P<0.05),其中在2—5岁腹泻病例最高(12.12%,16/132);EPEC的检出率在腹泻病例中有明显的季节分布趋势(χ~2=12.82,P<0.05),其中EPEC在夏季最高(9.00%,18/200),冬季最低(3.05%,12/394)。EPEC阳性的腹泻病例水样便占61.3%(38/62),出现脱水症状占12.9%(8/62)。结论 EPEC是昆明市人群腹泻的重要细菌性病原体之一,且EPEC感染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EPEC感染容易造成脱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病例 非腹泻研究对象 肠致病性大肠杆菌 流行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首发H7N9和H5N1流行病学特征区别
20
《北方牧业》 2013年第14期11-11,共1页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两篇由中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论文.其中,《中国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和H5N1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基于人群实验室... 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具有100多年历史的世界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近日在线发表了两篇由中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最新研究论文.其中,《中国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7N9和H5N1的流行病学特征比较:基于人群实验室确诊病例的研究》的论文,全球首次报道了H7N9和H5N1两种禽流感病毒人间病例关键流行病学特征的异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特征 H5N1 特征区别 禽流感病毒 研究论文 中国人 香港大 期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