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8篇文章
< 1 2 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突变基因数字PCR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监测可检测残留病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复发风险
1
作者 叶少杰 郭慧梅 +5 位作者 徐建梅 苏晰 王琳 赵松颖 王静 薛华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62-768,共7页
目的:分析应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MFC)监测可检测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复发风... 目的:分析应用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联合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ultiparametric flow cytometry,MFC)监测可检测残留病(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MRD)预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的复发风险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5年1月收治的78例联合应用MFC及ddPCR方法监测MRD的新诊断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RD阴性率、复发率、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比较不同MRD检测方法单独使用及联合应用所判定的MRD阴性患者与阳性患者间生存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7.0(2.4~86.7)个月,中位监测突变基因数1(1~3)个,MFC-MRD阴性组2年RFS显著优于阳性组。ddPCRMRD阴性组2年RFS显著优于阳性组。将MFC与ddPCR方法联合应用,MRD阴性组2年RFS优势进一步扩大。MFC-MRD阴性组同时展现了OS优势。结论:通过ddPCR方法监测多突变基因MRD在预测AML患者的复发风险中有一定价值,将MFC与ddPCR联合应用检测MRD,能够更精确地预测患者的复发风险及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检测残留病 微滴式数字PCR 多参数流式细胞 复发 强化疗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基因组Survey的苦马豆基因组大小估测和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朋辉 刘玉萍 +3 位作者 苏旭 于瑶 吾健 靳占才 《植物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1-649,共9页
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Pall.)DC.)是豆科苦马豆属(Sphaerophysa)的一种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全面了解苦马豆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K-mer分析法对其进... 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Pall.)DC.)是豆科苦马豆属(Sphaerophysa)的一种半灌木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为全面了解苦马豆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K-mer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并进行SSR位点挖掘。结果显示:(1)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苦马豆基因组大小约为682.20 Mb;(2)K-mer分析结果显示,苦马豆基因组约为526.76 Mb,杂合度为0.56%,重复序列占比50.14%,属于微杂合、高重复的复杂基因组;(3)基因组初步组装获得846895条Contigs(N50=1457 bp),Scaffolds为575487条(N50=4357 bp);(4)预测到167445个SSR,其中单核苷酸SSR重复最多(51.55%),以8~11次重复为主(82119个)。研究结果丰富了豆科植物基因组数据库,为豆科植物适应性进化分析和关键代谢通路功能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马豆 流式细胞 K-mer分析 基因组大小 杂合率 S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MDS诊治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秋程 陈宝安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22-1227,共6页
流式细胞术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方法,近年广泛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流式细胞术可通过检测细胞免疫表型识别和表征异常造血细胞,尤其可在形态学异常不显著的MDS诊断中提供助力。同时,流式细胞术可通过表型变化监测... 流式细胞术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诊断的重要方法,近年广泛应用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流式细胞术可通过检测细胞免疫表型识别和表征异常造血细胞,尤其可在形态学异常不显著的MDS诊断中提供助力。同时,流式细胞术可通过表型变化监测疾病进展和微小残留病,协助评估疗效。本文就流式细胞术在MDS中各系细胞免疫表型检测、预后判断和疗效评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 免疫表型检测 诊断 预后 疗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质谱流式细胞术揭示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全身免疫微环境特征
4
作者 吕宗静 荀敬 +8 位作者 姜晓琳 刘宾 刘泽涵 武雪亮 张爱民 吴瑜 于向阳 王西墨 张琦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45-2152,I0001,共9页
目的:应用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揭示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过程中全身免疫微环境的特征。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15 d;模型组给予含5%DSS的饮用水7 d... 目的:应用质谱流式细胞术(CyTOF)揭示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过程中全身免疫微环境的特征。方法:将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正常饮用水15 d;模型组给予含5%DSS的饮用水7 d,随后换成正常饮用水。对照组与模型组分别在第4天、第9天和第15天取外周血,应用CyTOF检测小鼠外周血中33种免疫细胞标志物及细胞亚群,分析小鼠急性UC发展过程中全身免疫微环境的变化特征。结果:对33种免疫细胞标志物降维聚类分析发现,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外周血中CD45+细胞被分为23个精细亚群,其中B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中性粒细胞亚群比例存在显著变化,进一步对T细胞亚群进行降维聚类分析发现鉴定出的10个T细胞亚群组成和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成功构建了DSS诱导的急性UC小鼠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全身免疫微环境图谱,并且发现急性UC小鼠全身免疫微环境存在异质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活化程度与疾病进展和炎症水平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辅助急性UC诊断、监测其风险、进展、治疗和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谱流式细胞(CyTOF) 溃疡性结肠炎(UC) 葡聚糖硫酸钠(DSS) 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基因组Survey测定川滇无患子基因组大小
5
作者 尹月 周美君 张永洪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25-132,共8页
【目的】测定川滇无患子基因组大小,为川滇无患子全基因组测序和无患子属中其他物种的基因组大小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进行全面深度测序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法评估川滇无患子基因组的特征信息。【结果】基于流式细胞... 【目的】测定川滇无患子基因组大小,为川滇无患子全基因组测序和无患子属中其他物种的基因组大小评估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在进行全面深度测序前,采用流式细胞术和K-mer分析法评估川滇无患子基因组的特征信息。【结果】基于流式细胞术估算的川滇无患子基因组大小为450Mb;K-mer分析法估算的川滇无患子基因组大小为331.04Mb,杂合度为1.67%,重复序列占比约为40.0%,基因组GC含量约为36.57%,其基因组为低重复高杂合的二倍体基因组。【结论】川滇无患子基因组为低重复高杂合的二倍体基因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无患子 基因组 流式细胞 基因组Survey 杂合度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和全基因组Survey的盐爪爪基因组大小测定
6
作者 刘鹏辉 袁庆 +3 位作者 宋晓硕 任飞 秦乐乐 刘海瑞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4-100,135,共8页
为制定盐爪爪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策略方案,以二倍体盐生植物盐爪爪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基因组Survey对盐爪爪基因组大小以及杂合率等相关特征进行评估。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盐爪爪的基因组大小在0.93~1.01 G... 为制定盐爪爪全基因组测序以及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组装策略方案,以二倍体盐生植物盐爪爪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基因组Survey对盐爪爪基因组大小以及杂合率等相关特征进行评估。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盐爪爪的基因组大小在0.93~1.01 Gb之间,通过基因组Survey测定盐爪爪基因组大小为987.17 Mb,杂合率为1.01%,重复序列比例为63.72%,表明盐爪爪基因组属于一般复杂基因组。采用K-mer=41进行初步组装,得到Contig N50为765 bp,总长为814715464 bp,Scaffold N50为1170 bp,总长为848776486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爪爪 基因组Survey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样本的不同储存条件对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荧光值和阳性细胞百分比的影响
7
作者 魏冬梅 郭夏宁 +5 位作者 郭娜 徐浩 吕明华 贠丹丹 朱震宇 栾晶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64-2072,共9页
目的:评估短期储存条件(新鲜、−80℃冻存7 d及4℃保存7 d)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中位数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及免疫细胞亚群百分比的... 目的:评估短期储存条件(新鲜、−80℃冻存7 d及4℃保存7 d)对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和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抗体中位数荧光强度(medi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及免疫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取6只雄性昆明小鼠PBMCs和脾细胞悬液,均分成3组,在不同处理条件下检测,比较抗体MFI及单核细胞亚群(Ly-6c^(low)/Ly-6c^(medium)/Ly-6c^(high))、巨噬细胞(M1/M2)和树突状细胞等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抗体MFI值变化具有抗体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部分抗体(如PBMCs中的CD45和F4/80,脾脏中的CD115、Ly-6c、F4/80、CD80和MHC-II)在−80℃冻存后MFI与新鲜组接近,反之(如PBMCs中的7-AAD、CD115、Ly-6c和MHC-II,脾脏中的CD11b、CD206和CD11c)则在4℃保存后更接近新鲜组。多数检测抗体在储存后MFI显著改变。两种储存条件均导致PBMCs和脾脏活细胞百分比显著下降(PBMCs中−80℃组最低;脾脏中两储存组均下降约50%)。PBMCs中总单核细胞、Ly-6c^(medium)/Ly-6c^(high)单核细胞、总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百分比在4℃保存组最接近新鲜组。M1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百分比在两种储存条件组均显著低于新鲜组(P<0.05)。脾脏中总单核细胞、Ly-6c^(medium)单核细胞、Ly-6c^(high)单核细胞、总巨噬细胞、M1/M2型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百分比在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Ly-6c^(low)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在新鲜样本组与−80℃冻存7 d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4℃保存7 d组相较于新鲜样本组则显著下降(P<0.05)。结论:样本储存条件显著影响PBMCs和脾细胞的流式检测结果(MFI及细胞亚群百分比),且存在组织特异性。PBMCs中若重点关注免疫细胞亚群百分比(尤其是单核/巨噬/树突状细胞),4℃保存7 d更优;若需检测特定抗体(如CD45和F4/80)的MFI,−80℃冻存可能更佳。脾细胞中若需使多数抗体MFI值或关键亚群(如总单核/Ly-6c^(high)/总巨噬/树突状细胞)百分比接近新鲜样本,4℃保存7 d效果较好;若需检测特定抗体(如CD115和Ly-6c等)的MFI,−80℃冻存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细胞 储存条件 中位数荧光强度 免疫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渐进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8
作者 赵颖岚 贾方兴 +3 位作者 宋亚坤 生悦 余春红 邓怿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7-121,共5页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因其所涉及的原理及操作比较复杂,本科生较难通过一次学习掌握,通过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吞噬和细胞凋亡等3个内容递进的实验,使本科生系统性学习流式细胞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 流式细胞术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因其所涉及的原理及操作比较复杂,本科生较难通过一次学习掌握,通过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吞噬和细胞凋亡等3个内容递进的实验,使本科生系统性学习流式细胞术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这有助于培养其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层层递进的授课内容,讲授流式细胞仪基础知识、荧光信号的收集及显示方法、如何圈门、设置阈值及多荧光检测的荧光补偿等。教学结果表明,“渐进式”的实验设计,加深了学生对流式细胞仪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逐步学习了细胞标本制备、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提升了学生动手操作与科研分析能力,为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探索了先进仪器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实验教学 流式细胞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周期 细胞吞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对不同倍性草莓基因组大小的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万红 桂大萍 +4 位作者 汪骞 袁艺 杨建华 阮继伟 陶磅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以不同倍性草莓资源的嫩叶为材料,根据待测样品倍性预估基因组大小后分别选择水稻“日本晴”(基因组大小为430 Mb)、番茄(基因组大小为900 Mb)、玉米“B73”(基因组大小为2.3 Gb)作为内参,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样品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 以不同倍性草莓资源的嫩叶为材料,根据待测样品倍性预估基因组大小后分别选择水稻“日本晴”(基因组大小为430 Mb)、番茄(基因组大小为900 Mb)、玉米“B73”(基因组大小为2.3 Gb)作为内参,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样品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二倍体资源,森林草莓基因组大小为(233±0.78)Mb,绿色草莓为(234±0.82)Mb;四倍体资源,西南草莓基因组大小为(492±2.12)Mb,伞房草莓(雄株)为(488±7.07)Mb,伞房草莓(雌株)为(491±4.95)Mb,伞房草莓雄株和雌株基因组大小均为首次测定;六倍体资源,麝香草莓基因组大小为(644±1.73)Mb;八倍体资源,栽培品种“章姬”基因组大小为(793±7.78)Mb,“蒙特瑞”为(761±0.00)Mb;十倍体资源,野生的择捉草莓基因组大小为(938±6.36)Mb,栽培品种“桃熏”为(1007±6.36)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流式细胞 基因组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影响因素及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丹 张洁 +2 位作者 郭正阳 薛丽香 王羽晴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8-1316,共9页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 细胞周期检测对于了解细胞增殖状态、细胞功能研究、药物筛选与评估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是目前较为经典且广泛应用的检测手段之一。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是最常用的基于流式的检测细胞周期方法,然而,该方法在使用过程有诸多处理因素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在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分布差异也有助于研究免疫反应,了解疾病状态。本文以B16-F10细胞系为例,采用PI单染法,从固定条件、上机条件和软件分析3个角度,评价多种处理因素对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的影响。根据结果分析,在进行细胞周期检测时,建议取3×10^(6)个细胞,用300μL预冷PBS重悬细胞后逐滴滴入7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放置于4℃或-20℃过夜固定,低速收样,收样速率为每秒400~600颗粒数,去黏连后需收集至少3000个细胞。另外,通过EdU、PI双指标染色可以精确划分细胞周期,而细胞表面标志物染色联合Ki-67和PI染色法,可在不进行细胞分选的情况下进行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本文较为系统的探讨了PI单染法检测细胞周期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标准的实验操作流程。建立了EdU联合PI检测细胞周期和针对不同免疫细胞亚群周期分析方案,拓宽了细胞周期检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细胞周期 碘化丙啶 免疫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江西10个油茶农家品种基因组大小测定
11
作者 周文才 幸伟年 +2 位作者 何小三 温强 左继林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4,21,共5页
油茶农家品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地方特色,是油茶育种的重要资源,然而目前有关油茶的遗传基础研究较少。为了探明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油茶农家品种的遗传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文章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江西省10个油茶农家... 油茶农家品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地方特色,是油茶育种的重要资源,然而目前有关油茶的遗传基础研究较少。为了探明江西省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为油茶农家品种的遗传评价与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文章采用流式细胞术对江西省10个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西油茶农家品种白皮中子、观音桃、茅岗大果、珍珠子、二水桃、霜降红皮、赣萍茶、石市红皮、遂中子、夏讲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5 480.06、8 531.31、8 751.11、8 545.69、8 422.12、8 756.84、8 477.28、8 591.20、8 763.49、8 684.92 Mb,白皮中子的基因组大小接近其他农家品种的2/3,赣石84-8的基因组大小与除白皮中子外的其他油茶农家品种的基因组大小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农家品种 基因组大小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对观赏海棠品种的基因组大小测定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艳 彭冶 +2 位作者 林峰 杨立梅 张往祥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5,共7页
核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本研究以18个观赏海棠(Malus spp.)品种的嫩叶为材料,并以玉米(Zea mays L.)品种‘B73’为内参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观赏海棠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8份观赏海棠C值大小范围为0... 核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是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特征,本研究以18个观赏海棠(Malus spp.)品种的嫩叶为材料,并以玉米(Zea mays L.)品种‘B73’为内参样本,利用流式细胞术对观赏海棠基因组大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8份观赏海棠C值大小范围为0.74~1.50 pg,平均为0.96 pg;其中,‘玛丽波特’(‘Mary Potter’)C值最大,达到1.50 pg,而‘红珠宝’(‘Red Jewel’)C值最小,为0.74 pg。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观赏海棠品种间C值大小存在显著差异。观赏海棠不同品种间DNA C值和基因组大小存在显著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海棠 流式细胞 基因组大小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流式细胞术鉴定3种李属植物基因组大小及染色体倍性检测
13
作者 王亚铜 郭婧婧 +5 位作者 杨芬芬 牛莹莹 章世奎 樊国全 王尚栋 耿文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73-1681,共9页
【目的】研究适合不同李属资源的FCM检测体系,估测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为李属资源的鉴定、分类及基因组和转录组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CM对3种常用的细胞核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取最适宜的裂解液鉴定3种李属植物进行基... 【目的】研究适合不同李属资源的FCM检测体系,估测其基因组大小及倍性,为李属资源的鉴定、分类及基因组和转录组等深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FCM对3种常用的细胞核裂解液进行筛选与优化,选取最适宜的裂解液鉴定3种李属植物进行基因组大小和检测染色体倍性。【结果】LB01、Marie’s和WPB 3种裂解液对樱桃李检测效果均较好,而WPB裂解液检测效果最佳;Marie’s和LB01裂解液与欧洲李不匹配,改良的WPB裂解液最适合欧洲李;杏李与LB01裂解液不匹配,WPB裂解液对杏李的裂解效果好于Marie’s裂解液,而改良的WPB裂解液对杏李的裂解效果均最好。樱桃李和杏李基因组大小范围分别为491.22~566.40 Mb和514.46~573.83 Mb,欧洲李资源平均基因组大小为1678.37 Mb。【结论】樱桃李和杏李资源均为二倍体,欧洲李资源全部为六倍体,李属植物每个种内不同品种之间的基因组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fcm) 染色体倍性 基因组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破膜对流式细胞仪检测抗体平均荧光值和阳性细胞比例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郭夏宁 刘雨欣 +5 位作者 余松 李蓉 杨晔 李嘉庆 曹萌 栾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97-2002,共6页
目的:按常规髓系细胞染色方案,分别采用固定破膜法与非固定破膜法对脾脏细胞和外周血细胞进行孵育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后对比分析染色效果。方法:取3只8周龄C57雄性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分为固定破膜组和非固定破膜组进行染色,流式细胞术... 目的:按常规髓系细胞染色方案,分别采用固定破膜法与非固定破膜法对脾脏细胞和外周血细胞进行孵育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后对比分析染色效果。方法:取3只8周龄C57雄性小鼠外周血和脾脏,分为固定破膜组和非固定破膜组进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各荧光抗体平均荧光强度(MFI)和阳性细胞占比。结果:小鼠外周血样本中,固定破膜组7-AADPerCP-Cyanine5.5、CD147-PE MFI低于非固定破膜组,F4/80-FITC、MHC ClassⅡ(I-A/I-E)-APC-R700、Ly-6c-APC-Cy7、CD206-BV421、CD45-BV510、CD11b-BV605、CD11c-BV650、CD86-BV786 MFI高于非固定破膜组;固定破膜组与非固定破膜组各免疫细胞比例均高度接近。小鼠脾脏样本中,固定破膜组除CD147-PE MFI低于非固定破膜组,其余抗体MFI均高于非固定破膜组;树突状细胞、Mon/Ly-6c^(low)细胞比例均低于非固定破膜组,其余髓系细胞亚群比例均高于非固定破膜组。结论:外周血细胞中,固定破膜可提高抗体MFI,但基本不影响各免疫细胞比例。脾脏细胞中,固定破膜可提高抗体MFI,但对各免疫细胞比例的影响较大,为得到稳定且可靠的检测结果,建议尽量选择可替代的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或通过必要的预实验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固定破膜 平均荧光强度 阳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术的蜘蛛抱蛋属植物倍性检测和核DNA含量测定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婷婷 马均鹏 +3 位作者 黄盈萤 梁桂槟 周浩 高乞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48-1957,共10页
为建立适用于蜘蛛抱蛋属植物的倍性检测及其核DNA含量的流式细胞术方法,以蜘蛛抱蛋属植物成熟叶片为材料,比较了WPB解离液、LB01解离液、Galbraith’s解离液以及改良Galbraith’s解离液制备的细胞核悬液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Galbraith... 为建立适用于蜘蛛抱蛋属植物的倍性检测及其核DNA含量的流式细胞术方法,以蜘蛛抱蛋属植物成熟叶片为材料,比较了WPB解离液、LB01解离液、Galbraith’s解离液以及改良Galbraith’s解离液制备的细胞核悬液的效果。结果表明:改良Galbraith’s解离液能够更广泛地适用于蜘蛛抱蛋属植物成熟叶片的细胞核悬液的制备且效果较好。利用改良Galbraith’s解离液对12种13个居群的蜘蛛抱蛋属植物进行倍性检测,并通过染色体制片计数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2种蜘蛛抱蛋属植物的DNA含量的荧光强度峰值范围为1753078.81~5817826.99。其中,11种二倍体植物的峰值范围为1753078.81~2937690.80,四倍体辐花蜘蛛抱蛋的峰值为3892503.69,六倍体泰国蜘蛛抱蛋的峰值为5817826.99。此外,以葱为内标,对以上蜘蛛抱蛋属植物的核DNA含量进行测定和估算,首次估测了11种蜘蛛抱蛋植物的核DNA含量,蜘蛛抱蛋的DNA含量与已有报道的结果相近。其中,二倍体植物的核DNA含量为14.16~18.73 Gb;四倍体辐花蜘蛛抱蛋的核DNA含量为28.33 Gb;六倍体泰国蜘蛛抱蛋的核DNA含量为43.03 Gb。结果可为蜘蛛抱蛋属植物的遗传育种研究、全基因组研究以及喀斯特植物的起源与演化研究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抱蛋属 染色体数目 流式细胞 倍性水平 核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Ahr入核的比较
16
作者 程梦 王燚 +2 位作者 董伟波 魏伟 常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4-1528,共5页
目的探究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Ahr入核的差别。方法用15%的DMEM培养人来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株MH7A,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空白对照组、Kyn组和Kyn+... 目的探究成像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成纤维样滑膜细胞中Ahr入核的差别。方法用15%的DMEM培养人来源的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细胞株MH7A,分别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量化成像流式细胞仪(ImageStreamX MarkⅡ)检测空白对照组、Kyn组和Kyn+CH223191组对MH7A中Ahr的入核水平,并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技术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免疫荧光技术和成像流式细胞术测得的MH7A细胞中Kyn组和Kyn+CH223191组Ahr入核能力增加(P<0.05),两种实验方法测得的三组结果相关性良好,R 2值分别是0.8638、0.9287和0.9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免疫荧光技术的操作和结果,成像流式细胞术数据处理比较复杂,但所得结果精确度高,避免了实验者的主观性,减少实验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荧光技 成像流式细胞 类风湿关节炎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芳香烃受体 入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流式细胞分选术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
17
作者 周锦涛 俞仲望 曹莉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3,共6页
目的建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成年C57BL/6小鼠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分别采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PLX5622或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将分离、匀浆、重悬后的小鼠脑和脊髓... 目的建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区分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用成年C57BL/6小鼠建立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分别采用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抑制剂PLX5622或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将分离、匀浆、重悬后的小鼠脑和脊髓组织进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得到单核细胞悬液。采用CD45、CD11b和淋巴细胞抗原6家族成员C(Ly6C)抗体进行流式分选,获得小胶质细胞(CD11b^(+)CD45^(low)Ly6C^(-)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CD11b^(+)CD45^(high)Ly6C^(+)细胞),并验证PLX5622和氯膦酸盐脂质体2种给药范式获得的处理效果。结果通过CD45、CD11b和Ly6C抗体可以有效区分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与对照组比较,PLX5622处理后小胶质细胞数量减少(P=0.001),而氯膦酸盐脂质体处理后浸润巨噬细胞数量减少(P<0.001)。结论所建立的流式细胞分选方法可有效区分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PLX5622和氯膦酸盐脂质体2种给药范式可分别选择性清除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小胶质细胞和浸润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浸润巨噬细胞 流式细胞分选 双侧颈总动脉狭窄 PLX5622 氯膦酸盐脂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倍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邵雪花 李桂兰 +3 位作者 肖维强 赖多 庄庆礼 秦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目最多,CV值为1.96%,峰形效果最佳;在制备细胞核悬浮液时,过滤后不离心,直接染色后上机的测定效果最好;新鲜番石榴花瓣得到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高于冷藏和其他冷冻处理组,且背景碎片少,主峰明显;-80℃冷冻处理对样本的破坏性最小,检测效果仅次于新鲜的番石榴花瓣。本研究建立的番石榴流式细胞术倍性分析的方法为:取番石榴花瓣0.50-1.00 cm^(2),加入1 mL的mGb裂解液中混合切碎,过滤后加入30μL PI染色1 min即可上机检测。【结论】利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对33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共检测出二倍体32份,六倍体1份。该方法执行简便、高效准确,为番石榴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花瓣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和流式细胞术结合(FISH-FCM)对肉食品中肠杆菌科细菌的快速定量检测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沐 谢鹏 +1 位作者 唐梦君 卜柱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6-338,共3页
为建立一种新的荧光原位杂交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FISH-FCM)的方法,以快速鉴定肉食品中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与肠杆菌科细菌16S rRNA保守序列互补的探针Enter1432并验证其特异性。结果表明:6种肠杆科细菌与探针Enter1432杂交率均在90%以上... 为建立一种新的荧光原位杂交与流式细胞术相结合(FISH-FCM)的方法,以快速鉴定肉食品中的肠杆菌科细菌,采用与肠杆菌科细菌16S rRNA保守序列互补的探针Enter1432并验证其特异性。结果表明:6种肠杆科细菌与探针Enter1432杂交率均在90%以上,而5种非肠杆菌科细菌与探针杂交率均低于1%;与SN/T 0738—1997《出口食品中肠杆菌科检验方法》传统培养法相比,FISH-FCM定量检测法全程约需4~5 h,检测8份猪肉样品中肠杆菌科细菌数为1.4万~640万个/g,4份鸡肉样品中肠杆菌科细菌数为5.0万~21万个/g,检出率为100%。综上所述,研究建立的FISH-FCM法可快速检测肉品中的肠杆菌科细菌,适于食品卫生、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流式细胞 肠杆菌科 快速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研究溴氯海因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万芳 史蕤 +3 位作者 王福鑫 魏金锋 王爱平 靳洪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9-224,共6页
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检测分析方法,探究溴氯海因(BCDMH)对常见淡水藻类近头状伪蹄形藻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CDMH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变化。根据不同浓度细胞生长抑制的百分率计算,24、48和72hBCDMH对近... 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的检测分析方法,探究溴氯海因(BCDMH)对常见淡水藻类近头状伪蹄形藻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BCDMH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的生长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型变化。根据不同浓度细胞生长抑制的百分率计算,24、48和72hBCDMH对近头状伪蹄形藻生长抑制作用的EC50分别为3.64、3.21和2.56mg·mL-1。生长抑制作用的无可观察效应浓度(NOEC)为0.31mg·mL-1。伴随着生长抑制作用,近头状伪蹄形藻细胞的活性氧(ROS)含量、酯酶活性及细胞膜完整性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NOEC分别为0.16、0.31和1.3mg·mL-1。其中ROS含量的升高对BCDMH浓度的变化最为敏感,其次是酯酶活性的变化,细胞膜破损仅在5.0mg·mL-1和2.5mg·mL-1浓度组出现。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在日常使用BCDMH时,需要综合考虑使用环境和用途等因素,在不影响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降低其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氯海因(BCDMH) 近头状伪蹄形藻 流式细胞(fcm) 酯酶 活性氧(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