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量子点@SiO2微球的水相合成及其在流式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岩 白晓 +4 位作者 李婷婷 钟芳丽 沈启慧 于东冬 周建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9-633,共5页
通过表面配体交换将巯基硅烷包覆在量子点(QDs)表面,并与过量的硅烷共水解制备出包覆QDs的荧光硅球。该方法通过化学键合避免了QDs的泄露以及QDs荧光性质的改变,而且微球表面富集大量的巯基,为后续的反应提供活性位点。研究了反应时间... 通过表面配体交换将巯基硅烷包覆在量子点(QDs)表面,并与过量的硅烷共水解制备出包覆QDs的荧光硅球。该方法通过化学键合避免了QDs的泄露以及QDs荧光性质的改变,而且微球表面富集大量的巯基,为后续的反应提供活性位点。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和搅拌速度对荧光微球形成的影响,优化条件得到了尺寸均一、单分散性的荧光微球。将荧光微球用于流式细胞分析检测,微球的数量和荧光强度能够满足流式分析检测的需要,适合制备成编码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荧光微球 流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尿流式分析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2
作者 高飞 刘素秀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93,共3页
尿流式分析仪与传统的显微镜检测相比 ,提高了计数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节约了大量的实验室劳动 ,但是它缺少国际公认的参考范围 ,因此是应用中的主要缺陷 ,目前无离心尿体外活动染色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计数池计数被认为是最好的确认定参... 尿流式分析仪与传统的显微镜检测相比 ,提高了计数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节约了大量的实验室劳动 ,但是它缺少国际公认的参考范围 ,因此是应用中的主要缺陷 ,目前无离心尿体外活动染色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计数池计数被认为是最好的确认定参考值的方法。UF -10 0(日本东亚医疗电子有限公司 )用氩激光流式分析仪可确认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菌、管型、精子、结晶等。对它的评价已经建立一个线性范围 ,但是不够精确 ,一致性和意义不如显微镜 ,UF -10 0与计数池计数 ,定量尿镜检、沉渣计数、干化学、细菌培养的对比是为了进行复查。临床应用包括尿路感染的诊断、血尿的来源定位和肾病的诊断、监控和排除。最有价值的方法是把干化和UF -10 0联合应用作为初步筛选方法的提出 ,减少镜检的重复性 ,节约了实验室劳动 ,扩大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尿流式分析 临床应用 尿镜检 沉渣 干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分析技术快速定量检测牛乳中大肠杆菌O157:H7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思渊 古少鹏 +3 位作者 隋志伟 刘思章 薛蕾 霍乃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02-306,共5页
建立一种基于流式分析技术的快速定量检测牛乳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用偶联有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特异性标记,通过优化抗体反应条件,建立流式检测方法,然后对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 建立一种基于流式分析技术的快速定量检测牛乳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方法。用偶联有异硫氰酸荧光素的大肠杆菌O157单克隆抗体对大肠杆菌O157:H7进行特异性标记,通过优化抗体反应条件,建立流式检测方法,然后对磷酸盐缓冲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和人工污染牛乳样品中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O157:H7进行定量检测。本研究建立的流式检测方法的在PBS中的检测范围为2.57×10~3~1.12×10~8 CFU/m L,灵敏度达到2.57×10~3 CFU/m L。将所建立的流式检测方法应用于牛乳样品检测,当人工污染牛乳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浓度在2.31×10~4~1.48×10~8 CFU/m L之间时,流式检测方法与平板计数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方法的灵敏度为2.31×10~4 CFU/m L,检测时间为35 min。该方法能快速、定量地检测出牛乳样品中的大肠杆菌O157:H7,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筛查和监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分析技术 快速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 牛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分析技术的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斌 隋志伟 +3 位作者 刘思渊 王晶 傅博强 王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0-258,共9页
建立了一种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快速定量检测新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偶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再通过碘化丙啶来区分死活菌,建立流式分析法,并应用于奶粉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定量检测。结... 建立了一种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快速定量检测新方法。以异硫氰酸荧光素偶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标记金黄色葡萄球菌,再通过碘化丙啶来区分死活菌,建立流式分析法,并应用于奶粉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流式分析法特异性好;当人工污染奶粉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浓度在2.72×10^(3)~2.80×10^(8) CFU/mL之间时,流式检测方法与平板计数方法检测结果一致;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72×10^(3) CFU/mL,检测时间为35 min。该方法具有快速和高效的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和预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 奶粉 流式分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分析的大规模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算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辉 张建朋 陈福才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51-1958,共8页
为了提高在大规模网络中发现社区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流式分析的大规模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算法(Streaming-based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SOCD).算法对网络中的边进行流式处理,每次只处理一条边且每条边仅被处理一次.... 为了提高在大规模网络中发现社区的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流式分析的大规模网络重叠社区发现算法(Streaming-based Overlapping Community Detection algorithm,SOCD).算法对网络中的边进行流式处理,每次只处理一条边且每条边仅被处理一次.根据节点的度、节点对社区的贡献度以及节点移动前后社区间连边数量的变化等信息对节点进行划分.在人工合成网络和真实大规模网络上的一系列实验表明,SOCD算法在时间消耗和内存占用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比传统方法快10倍以上,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在线性时间和空间复杂度下高效、准确地挖掘网络中的重叠社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发现 重叠社区 大规模网络 流式分析 节点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联合检测骨髓细胞CD271、CD133、CD34的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俊 朱兵 +3 位作者 杜海燕 孙天胜 张长虹 杨连贵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33-136,共4页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 本研究检测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和CD34的表达,分析细胞表达CD271与CD133及CD133与CD34的相关性。根据不同设计组合用CD45-PerCP、CD271-PITC、CD133-PE和CD34-FITC标记骨髓细胞,获得细胞后以FSC、SSC和CD45反复对细胞群进行定位和筛选,然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细胞和骨髓单个核细胞(MNC)的上述表达。结果表明,骨髓细胞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为0.16%、0.20%和0.43%,骨髓单个核细胞分离后CD271+、CD133+和CD34+表达率分别0.49%、0.47%和1.07%;骨髓细胞的CD271+CD133+共表达率为0.02%,单个核细胞分离后的CD271+CD133+的共表达率为0.03%。90%CD133+细胞表达CD34,40%CD34+细胞表达CD133。结论:建立的三色荧光联合检测方法可作为检测骨髓中CD271+,CD133+和CD34+细胞的方法。CD271阳性细胞与CD133和/或CD34阳性细胞是不同的细胞群,CD271可能在评价和指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分析 CD271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的流式细胞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文新 张荣军 +2 位作者 谭成 陶永辉 金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397,共4页
建立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GPR)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FCM ) ,对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肝癌细胞 (BEL 740 2 )表面的ASGPR作同步比较分析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新半乳糖白蛋白 (FITC NGA)为ASGPR的特异性配体 ,以培养的正... 建立肝细胞表面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ASGPR)的流式细胞分析方法 (FCM ) ,对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肝癌细胞 (BEL 740 2 )表面的ASGPR作同步比较分析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新半乳糖白蛋白 (FITC NGA)为ASGPR的特异性配体 ,以培养的正常肝细胞 (L 0 2 )为靶细胞 ,建立肝细胞表面ASGPR的FCM .测定并计算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 ,BEL 740 2细胞与同一浓度的FITC NGA同步反应后的平均荧光强度 (MIF)值 .FITC NGA与L 0 2细胞表面ASGPR趋近饱和结合的浓度为 0 4mg/L ,该浓度下正常及损伤鼠肝细胞 ,BEL 740 2细胞的MIF值分别为 2 2 8 7、 5 81、 1 13.该结合可以被至少 5 0倍于FITC NGA的NGA或10mmol/L的EDTA完全抑制 .FCM能够良好地揭示FITC NGA同ASGPR之间的受配体结合特性 .该方法证实BEL 740 2细胞表面几乎没有ASGPR ,损伤鼠肝细胞表面ASGPR的数量较正常鼠肝细胞显著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 流式细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与增生性病变的流式细胞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叶明福 谢青 +1 位作者 高广正 李才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79-282,共4页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FCM)对20例前列腺癌(PC)和15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作了DNA含量检测,着重分析了PC及增生性病变的细胞增殖指数(PI)与DNA指数(DI)。结果表明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0.01... 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FCM)对20例前列腺癌(PC)和15例良性前列腺组织作了DNA含量检测,着重分析了PC及增生性病变的细胞增殖指数(PI)与DNA指数(DI)。结果表明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0.01)。20例PC的组织学分级与FCM检测结果有关,PC-Ⅲ与PC1-Ⅰ、PC-Ⅱ与PC-Ⅰ、PC-Ⅲ与BPH的PI、DI相差显著(P<0.01)。本研究结果提示良恶性前列腺病变的PI与DI能较客观地反应不同细胞的生物活性,并对分化低、分级高的PC的恶性程度判断及其预后的推测,以及癌前病变的分析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流式细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脱石蜡标本估计膀胱肿瘤的预后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泽 缪延杰 +2 位作者 曹世龙 缪中良 熊汝成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将获得随访结果的154例膀胱癌的石蜡标本制成脱石蜡细胞核悬液,进行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1年,发现DNA倍体类型,DNA指数和超二倍体细胞比值与膀胱肿瘤预后和复发有明显的关系。二倍体肿瘤的复发率为16.7%,... 将获得随访结果的154例膀胱癌的石蜡标本制成脱石蜡细胞核悬液,进行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11年,发现DNA倍体类型,DNA指数和超二倍体细胞比值与膀胱肿瘤预后和复发有明显的关系。二倍体肿瘤的复发率为16.7%,死亡率为11.1%,而异倍体肿瘤复发率为75.6%,死亡率为64.6%,二倍体肿瘤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异倍体肿瘤患者(P<0.001),DNA指数大于1.5的异倍体肿瘤和超二倍体细胞比值大于20%的二倍体肿瘤复发率明显增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分析 膀胱肿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分析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梅丽 侯东敏 +3 位作者 朱万龙 张海姬 谌立新 王政昆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4期163-166,175,共5页
指出了流式细胞分析(Flow cytometry,FCM)是运用流式细胞仪对液相中悬浮细胞或微粒进行研究的新兴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等特点。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及其原理,阐述了流... 指出了流式细胞分析(Flow cytometry,FCM)是运用流式细胞仪对液相中悬浮细胞或微粒进行研究的新兴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且操作简便等特点。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发展及其原理,阐述了流式细胞分析在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在水生动物、哺乳动物以及动物病理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流式细胞分析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以期流式细胞仪在动物学研究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分析 流式细胞仪 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筛查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林桢 夏少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筛选价值。方法:收集256例怀疑尿路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在进行细菌培养后,立即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细菌(BACT)、芽殖酵母样真菌(BYST)和小颗粒(ASP),以细菌培... 目的:探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筛选价值。方法:收集256例怀疑尿路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液标本,在进行细菌培养后,立即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细菌(BACT)、芽殖酵母样真菌(BYST)和小颗粒(ASP),以细菌培养结果作为标准,比较其对尿路感染病原菌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并计算其假阴性假阳性率。结果:IQ200检测BACT、BYST和ASP的敏感性分别为80.9%、85.7%和83.3%,修饰后分别为85.1%、92.9%和87.5%。特异性分别为94.7%、89.4%和56.2%,修饰后分别为96.7%、95.6%和59.0%。假阳性分别为22.4%、50.0%和83.6%,修饰后分别为14.9%、27.8%和81.9%。假阴性分别为4.3%、1.9%和3.0%,修饰后分别为3.3%、1.0%和2.1%。结论: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尿路感染具有一定的筛选作用,尤其是在专业技术人员对结果进行修饰后,并能快速提供结果。但其不能完全代替细菌培养,为确保临床的准确诊断,对筛选出的阳性患者应及早进行尿液细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 筛选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对管型检测的准确性及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桢 钟秋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80-1283,共4页
目的:评价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管型检测的准确性,并统计分析造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管型假阳性图像的各种干扰因素,探索导致其结果误判的原因及对策。比较其与传统尿液管型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730例住院患者尿标... 目的:评价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管型检测的准确性,并统计分析造成IQ-2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管型假阳性图像的各种干扰因素,探索导致其结果误判的原因及对策。比较其与传统尿液管型检测方法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730例住院患者尿标本,同时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和传统尿液检测方法(干化学+显微镜检查)对尿管型进行检测,对两种方法管型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管型检测的假阳性假阴性情况。结果:随机检测的730份尿液标本中,检测到透明管型阳性的有50例,其中经判读为假阳性图像的有46例,假阳性率为92%;检测到非分类管型阳性的有44例,其中经判读为假阳性图像的有39例,假阳性率为88.6%。造成管型假阳性图像的主要干扰因素有黏液丝、上皮细胞及杂质等有形成分。管型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6%。分析两种方法对管型的检测结果,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比传统尿液检测方法对管型检测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结论:使用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尿管型明显优于传统尿液管型检测方法,但也应看到其存在着较高的假阳性和一定的假阴性。为提高检测管型的准确性,检验人员必须对IQ-200管型检测结果进行判读读修饰和对阳性结果进行人工显微镜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分析 IQ-200流式尿沉渣定量分析 管型 干扰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肿瘤细胞核DNA含量的流式细胞光度分析
13
作者 尹格平 刘振华 +1 位作者 何德华 左连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417-423,共7页
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术对33例原发性骨肿瘤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简便、快速、高效的方法处理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使成为单细胞核悬液。结果表明:10例良性骨肿瘤(包括5例Ⅰ级骨巨细胞瘤)和5例组织学分级有... 用流式细胞光度分析术对33例原发性骨肿瘤细胞核DNA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简便、快速、高效的方法处理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使成为单细胞核悬液。结果表明:10例良性骨肿瘤(包括5例Ⅰ级骨巨细胞瘤)和5例组织学分级有疑问的肿瘤(又称交界性肿瘤)。细胞核为正常倍体DNA含量;7例交界性肿瘤和11例恶性骨肿瘤为异倍体DNA含量,细胞周期分布也表明,异倍体肿瘤的S期及M+G2期细胞数比2倍体和近2倍体肿瘤的多。DNA含量的类型可分4种:(1)2倍体和近2倍体;(2)3倍体左右的异倍体;(3)4倍体DNA含量;(4)双DNA干系。本实验还证明用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进行流式细胞分析方便可行,特别适用于少见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流式细胞分析 DNA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光化性皮炎的DNA流式细胞分析
14
作者 邱丙森 廖康煌 倪洪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应用DNA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17例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皮肤活检标本。12例(70.59%)示异倍体。DNA指数(X±S)为1.40±0.81。增殖指数(X±S)为65.71±31.28。S和(或)G2M期... 应用DNA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17例慢性光化性皮炎的皮肤活检标本。12例(70.59%)示异倍体。DNA指数(X±S)为1.40±0.81。增殖指数(X±S)为65.71±31.28。S和(或)G2M期细胞比例亦增加,可能与真皮内浸润的淋巴样细胞有关,但不可认作是恶性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性皮炎 DNA 流式细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流式细胞DNA分析术对膀胱肿瘤的诊断价值
15
作者 王泽 缪廷杰 +2 位作者 曹世龙 熊汝成 缪中良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47-251,共5页
对68例膀胱肿瘤病人和34例泌尿系非肿瘤病人的尿液和膀胱冲洗液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所有的膀胱冲洗液和63.7%尿液标本FCM检测结果满意,36.3%尿液标本虽然不能得到有关细胞动力学数据,但仍然可以进行DNA倍体分析... 对68例膀胱肿瘤病人和34例泌尿系非肿瘤病人的尿液和膀胱冲洗液流式细胞分析术(FCM)检测结果作了比较。结果所有的膀胱冲洗液和63.7%尿液标本FCM检测结果满意,36.3%尿液标本虽然不能得到有关细胞动力学数据,但仍然可以进行DNA倍体分析,表明膀胱冲洗液和尿液均适用于FCM检测,但前者优于后者。在早期和晚期膀胱肿瘤诊断上本组膀胱冲洗液和尿液的FCM阳性率分别为79.3%和97.4%及55%和89.7%,而尿细胞学检查仅为13.7%和71.8%。结果显示尽管尿液FCM阳性率低于膀胱冲洗液FCM阳性率,但尿液标本留取方便,并能多次重复,在高危人群普查和术后随访监测中更有它的优点。故不失为较理想的膀胱肿瘤的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流式细胞分析 DNA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分析测定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al α1,3 Gal水平(英文)
16
作者 陈苹 周春燕 马康涛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在考虑以猪器官作为供体对人进行异种器官移植时,α1,3半乳糖被认为是引起超急性免疫排斥的主要异种抗原.人们建立了各种方法以降低猪α1,3半乳糖水平,但是也有可能筛选得到在自然情况下α1,3半乳糖表达水平比较低的猪.为了研究在正常... 在考虑以猪器官作为供体对人进行异种器官移植时,α1,3半乳糖被认为是引起超急性免疫排斥的主要异种抗原.人们建立了各种方法以降低猪α1,3半乳糖水平,但是也有可能筛选得到在自然情况下α1,3半乳糖表达水平比较低的猪.为了研究在正常猪单个核细胞中α1,3半乳糖浓度分布的差异,利用鸡免疫球蛋白Y(ck-IgY)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析对正常猪的α1,3半乳糖水平的差异进行检测.取3~8周龄猪的全血,用肝素抗凝处理后经密度梯度离心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与FITC标记的ck-IgY(10μg/ml)孵育,经流式细胞仪检测α1,3半乳糖水平.结果显示,相同周龄猪的α1,3半乳糖水平可有0.4~2.6倍差异,同一猪的水平在不同周龄有1.3~5.6倍差异.ck-IgY的特异性由棉籽糖和α1,3半乳二糖测定,棉籽糖(100μmol/L)可抑制70%ck-IgY结合,而α1,3半乳二糖(6.25μmol/L)可完全取消ck-IgY的结合,说明ck-IgY与猪单个核细胞是特异性结合.上述发现说明,ck-IgY是检测猪单个核细胞表面α1,3半乳糖的特异试剂,不同猪或是同一猪在不同时间的α1,3半乳糖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抗原 α1 3半乳糖 鸡免疫球蛋白Y 表达差异 流式细胞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黑熊成纤维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效果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志春 李六金 +3 位作者 杨贵忠 朱德生 张生勇 冯秀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分离培养黑熊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 d和 10 g/ L Nocodazole处理 2 4 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周期相 ,以研究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化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 ,探讨核移植供体细胞的... 分离培养黑熊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 d和 10 g/ L Nocodazole处理 2 4 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 2个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周期相 ,以研究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化处理后的细胞周期时相的变化 ,探讨核移植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 ,血清饥饿组、Nocodazole处理组及对照组的 G0 +G1 期成纤维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85 .0 5± 7.0 0 ) % ,(4 5 .9± 3.7) %和 (5 9.3± 6 .7) % ;G2 / M期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 (10 .4± 6 .8) % ,(4 6 .3± 4 .2 ) %及 (2 3.0 5± 1.0 5 ) %。表明血清饥饿法能较好地使黑熊成纤维细胞同步于 G0 和 G1 期 ;Nocodazole处理可以使细胞较大程度同步于 G2 和 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分析 检测技术 黑熊 成纤维细胞 细胞周期 同步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度对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糖类抗原242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雯 邹雅如 +2 位作者 鲁琼 薛苗 汪怀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9-762,共4页
目的分析定标和测定时不同环境温度下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糖类抗原242(CA242)结果的差异,评价环境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值和中值2个不同浓度的标本,分别采用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在11个温度点(18.3、20.1、2... 目的分析定标和测定时不同环境温度下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糖类抗原242(CA242)结果的差异,评价环境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值和中值2个不同浓度的标本,分别采用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在11个温度点(18.3、20.1、21.5、22.2、24.1、25.0、25.4、26.5、27.4、28.5、30.0℃)重复测定CA242 5次,以定标时环境温度(25℃)下的检测结果的平均值为参比值,计算不同环境温度下检测结果的偏倚。随机选择49例涵盖高、中、低值的标本,分别采用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在20、25和30℃下对CA242进行测定,比较测定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中值标本和高值标本在18.3℃下测定结果的偏倚分别为-35.6%和-29.4%。49例标本在20℃下的测定结果与25℃下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二者具有相关性(回归方程:Y=0.676 9X+0.374 7,R2=0.990 5);在30℃下的测定结果与25℃下的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且二者具有相关性(回归方程:Y=0.896 6X+0.227 0,R2=0.999 4)。结论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会对Luminex流式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A242产生负性影响,测定时应使环境温度保持相对恒定且控制在定标温度±4℃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荧光免疫分析 生物学肿瘤标志物 糖类抗原242 环境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成纤维细胞同步处理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志春 李六金 +4 位作者 杨贵忠 冯秀亮 谢松涛 朱华萍 张生勇 《黄牛杂志》 2002年第6期16-18,共3页
目的 :研究 SD大鼠成纤维细胞同步处理后的各细胞周期的变化 ,探讨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 SD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 5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d和 1 0 mg/ ml nocodazole处理 2 4 h,流式细胞... 目的 :研究 SD大鼠成纤维细胞同步处理后的各细胞周期的变化 ,探讨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对核移植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 SD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 ,传 3~ 5代 ,分别经血清饥饿 2~ 6d和 1 0 mg/ ml nocodazole处理 2 4 h,流式细胞仪分析处理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周期百分比。结果 :血清饥饿、nocodazole处理及对照组的 G0 + G1期成纤维细胞的百分比 ( % )分别为 74.5± 4.4、49.5± 4.65和 5 0 .1 2± 3.9;G2 / M期细胞的百分比 ( % )分别为 :1 9.2 5± 4.2、2 5 .98± 2 .7及 45 .9± 5 .2 1。结论 :血清饥饿能较好地使大鼠成纤维细胞同步于 G0 和 G1期 ;nocodazole处理则使细胞较大程度同步于 G2 和 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成纤维细胞 同步处理 核移植 流式细胞仪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在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蔚 高丽 +6 位作者 王莉莉 李棉洋 李玉彦 赵伟 徐媛媛 丁一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1204-1207,共4页
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意义。利用多参数FCM检测54例初治B-NHL患者的骨髓标本,并结合骨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FCM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单克隆... 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在诊断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骨髓受累中的应用意义。利用多参数FCM检测54例初治B-NHL患者的骨髓标本,并结合骨髓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FCM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单克隆B细胞。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骨髓受累的标准为出现肿瘤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结果表明,在诊断B-NHL患者骨髓受累方面,FCM的检出率最高(27.5%,14/54例),其次为分子生物学方法(22.2%,12/54例),而形态学检出率最低(5.6%,3/54例)。3种方法联合运用,可将B-NHL患者淋巴瘤骨髓受累的检出率提高至38.9%(21/54例)。FCM方法诊断淋巴瘤骨髓受累的14例患者中,骨髓B淋巴细胞kappa/lam bda轻链比值远超过诊断界值。FCM在早期患者(3/26例)中亦能检测到骨髓受累。在3例形态学诊断骨髓受累的患者中,FCM均检测到单克隆B细胞。FCM与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70.4%(38/54例,p=0.14)。结论:对于B-NHL患者,运用FCM检测骨髓中单克隆B细胞,在诊断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方面敏感性高、准确性好。B-NHL早期患者也存在骨髓受累的可能,应及时在治疗前评价骨髓是否受累。采用FCM、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能提高淋巴瘤患者骨髓受累的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流式细胞分析技术 单克隆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