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元熔盐在螺旋槽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
作者 方立军 杨泽良 +1 位作者 李阳 高照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3-110,共8页
为探索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二元熔盐在螺旋槽管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使用Ansys软件对熔盐在不同几何参数的螺旋槽管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半周加热,研究在不同工况下熔盐入口温度和热流密度变化时熔盐的流动... 为探索数值模拟方法预测二元熔盐在螺旋槽管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使用Ansys软件对熔盐在不同几何参数的螺旋槽管内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半周加热,研究在不同工况下熔盐入口温度和热流密度变化时熔盐的流动和传热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熔盐在螺旋槽管内的流动速度分布云图和矢量图,得到了熔盐在管道出口温度分布云图,并计算得到熔盐在管内的Nu-Re变化曲线。结果表明,熔盐管内流速呈现周期性变化,同时产生二次环流流动。熔盐在螺旋槽管内的传热Nu数和Re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性较小。随着螺旋槽管槽深的增大,对熔盐的传热效果也相应提高。熔盐入口温度越高,螺旋槽管内熔盐的传热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熔盐 螺旋槽管 流动和传热特性 半周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形丁胞数目及分布对传热管内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廖文玲 刘欣 张欢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45,67,共9页
通过建立含不同参数椭圆形丁胞的传热管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雷诺数Re在5000~40000范围内椭圆形丁胞数目、轴向间距及交叉分布对传热管内流体介质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传热管,椭圆形丁胞的存在将增强... 通过建立含不同参数椭圆形丁胞的传热管有限元模型,仿真研究雷诺数Re在5000~40000范围内椭圆形丁胞数目、轴向间距及交叉分布对传热管内流体介质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光滑传热管,椭圆形丁胞的存在将增强对流传热的效果,且雷诺数Re越大越明显,但同时也会增加流体通过传热管时的流动阻力。此外,在雷诺数Re=40000时,椭圆形丁胞圆周分布数目N=6、轴向间距P=14 mm以及交叉分布角度为0°对传热管内流体的流动和传热综合特性影响最大,相比于光滑传热管,PEC分别达到1.156,1.15和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椭圆形丁胞 流动和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AF冷却方式下换流变压器内部传热特性研究
3
作者 杨晨 刘志远 +1 位作者 李早阳 刘立军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随着换流变压器额定负荷的增加,其内部绕组的散热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文中针对某北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内换流变压器,研究了OFAF(强迫油循环风冷)冷却方式下进口油流量,进口油温等因素对变压器内部流动传热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能够强化... 随着换流变压器额定负荷的增加,其内部绕组的散热问题愈来愈受到重视。文中针对某北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站内换流变压器,研究了OFAF(强迫油循环风冷)冷却方式下进口油流量,进口油温等因素对变压器内部流动传热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能够强化传热的导流板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油温20℃时,使内部散热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的最小冷却油流量为7.5 kg/s;进口油温升高会引起冷却油粘度大幅降低,使得绕组内部相对温升反而降低;增加导流挡板能够有效强化变压器内部传热,导流板完全封闭时在额定工况下可以使顶油温度下降约9℃。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换流变压器的设计与运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流变压器 OFAF冷却 CFD模拟 流动和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的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4
作者 韩怀志 陈鑫 +3 位作者 胡怡然 王坤芳 崔运磊 于瑞天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74-1384,共11页
采用RNG k-ε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一种新型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CLT)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自建实验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比较了CLT和内插松弛扭带光管(SLT)的传热性能差异;考察了CLT中扭率和余隙比对流动和传热特性的... 采用RNG k-ε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一种新型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CLT)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自建实验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比较了CLT和内插松弛扭带光管(SLT)的传热性能差异;考察了CLT中扭率和余隙比对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CLT相比于传统的SLT,传热性能最多提高1.17倍,综合传热性能的绝对数值最多增加0.15。CLT的综合传热性能随着扭率的增加而增加,而增加的幅度却逐渐减小,高Reynolds数时减小的程度更加显著。同时,综合传热性能随着余隙比的增大而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也逐渐减小,在低Reynolds数时明显降低,而在高Reynolds数时略微降低。综合考虑,低Reynolds数时应该选择余隙比低的扭带,而高Reynolds数时则应选择余隙比高的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插松弛扭带波节管 RNGk-ε模型 数值模拟 流动和传热特性 综合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深宽比冷却通道的流动与传热数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立新 葛李虎 《火箭推进》 CAS 1996年第4期38-55,共18页
本文描述了一个火箭发动机高深宽比冷却通道三维流动和传热分析程序。该程序是建立在抛物线化的纳维尔一斯托克斯方程基础之上的,将其流动和传热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找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表明该程序是有效的。计算是针对实际压力为100... 本文描述了一个火箭发动机高深宽比冷却通道三维流动和传热分析程序。该程序是建立在抛物线化的纳维尔一斯托克斯方程基础之上的,将其流动和传热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找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表明该程序是有效的。计算是针对实际压力为100巴的发动机冷却通道内的流动进行的。计算出的冷却剂温升和压降值和实验结果符合良好。参数分析给出了湍流强度、壁面粗糙度、传热边界条件和近壁流动模型的影响。可以看出,本程序能够成功用于火箭发动机冷却通道内三维的流动和传热分析,它高效地利用 CPU 时间,而且用它来帮助设计现在或是将来的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将是很方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深宽比 抛物线化的 N—S 方程 三维流动和传热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相液体微槽散热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席有民 余建祖 +1 位作者 高红霞 曹学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29,共6页
对单相液体微槽散热技术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系统匹配与优化研究进行了回顾与综述。这三方面密切相关,反映了单相液体微槽散热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水平。阐述了微槽散热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微槽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 影响因素 系统匹配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空冷单排管换热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陆斌 孔德春 +1 位作者 陶黎明 厉日竹 《现代电力》 2009年第6期49-53,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掌握单排管换热器流动和传热规律,对于空冷技术的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架系统和测量方案。在深入分析了单排管换热器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传热风洞对单排管换热器进行了热工水力试验研究。采用保... 通过试验研究掌握单排管换热器流动和传热规律,对于空冷技术的国产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了试验台架系统和测量方案。在深入分析了单排管换热器流动和传热过程的基础上,利用传热风洞对单排管换热器进行了热工水力试验研究。采用保持空气入口温度不变,同时固定初始温差的方法,综合考察了单排管换热器的流动阻力和空气侧传热系数等关键参数,得到了在不同空气迎面风速下流动阻力和传热的关联方程式,为工程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另外,还分析了不凝结气体对单排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排管 直接空冷凝汽器 流动和传热特性 初始温差 迎面风速 不凝结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