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与IFMS模型耦合在大通江洪水风险分析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运凤 牟小龙 +1 位作者 张泽中 王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大通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易发生山洪灾害。精确模拟该区域径流过程和地表淹没范围,对于区域防洪管理和决策有重要意义。通过IFMS洪水分析软件构建大通江计算片区水动力学模型,并结合GIS软件分析洪水淹没区域。结果表明,10年一遇洪水时... 大通江流域地形地貌复杂,易发生山洪灾害。精确模拟该区域径流过程和地表淹没范围,对于区域防洪管理和决策有重要意义。通过IFMS洪水分析软件构建大通江计算片区水动力学模型,并结合GIS软件分析洪水淹没区域。结果表明,10年一遇洪水时大通江干流洪水未出堤防,20年一遇洪水时大通县城城区上下游局部发生漫溢,50年一遇洪水时漫溢更为严重,洪水淹没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两河口镇堤防尚不满足防洪标准外,其余堤防皆满足其相应防洪标准。研究结果可为该河段防洪工程规划、防汛抢险指挥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ms GIS 风险分析 洪水淹没 大通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维和二维耦合数学模型的南澧河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陈平 及晓光 徐好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2-56,共5页
洪水风险图可以综合直观反映某一区域洪灾发生时的淹没特征信息、区域的地理特征信息和社会经济,其已成为洪水风险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为加强南澧河区域的安全建设规划,利用MIKE软件建立了南澧河河道及两岸保护区的一维和二维耦合水动... 洪水风险图可以综合直观反映某一区域洪灾发生时的淹没特征信息、区域的地理特征信息和社会经济,其已成为洪水风险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为加强南澧河区域的安全建设规划,利用MIKE软件建立了南澧河河道及两岸保护区的一维和二维耦合水动力学模型,采用海河流域"96·8"历史洪水资料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利用该模型模拟了南澧河发生100 a一遇的洪水演进过程。通过对比验证,此模型可以作为南澧河洪水风险分析的依据,为南澧河周边的安全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澧河 洪水风险分析 MIKE软件 一维和二维耦合 水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集建筑物对城市洪涝模拟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钟家民 贺嘉琦 +2 位作者 邓镇业 周浩澜 彭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40,共9页
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城市建筑物数量繁多且密度增大,密集建筑物下的城市洪涝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给城市洪涝模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水文模型是城市洪涝研究的关键手段,基于洪水分析软件IFMS,以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流域为例,构建... 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使得城市建筑物数量繁多且密度增大,密集建筑物下的城市洪涝情况变得更加复杂,给城市洪涝模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城市水文模型是城市洪涝研究的关键手段,基于洪水分析软件IFMS,以广州市天河区猎德涌流域为例,构建城市管网和地表二维耦合模型并以实测资料对其进行验证,后采用高精度数字表面模型(DSM)分别对10、20、30、50 m分辨率的网格进行高程插值,选定以建筑物为研究对象时模拟精度最高的网格分辨率;在选取最佳网格分辨率后,采用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和DSM插值网格高程,通过用DSM刻画地表建筑物与DEM形成对比情景,探索密集建筑物下城市洪涝的现状情况。结果表明:当网格分辨率从10 m增加到50 m时,淹没水深变得更大,淹没范围变得更广,使得洪涝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在密集建筑物情况下,淹没面积占比从15.46%缩小到6.67%,最大淹没水深从0.20 m增大到1.78 m。结论如下:在针对建筑物的城市洪涝模拟研究中,网格分辨率应该考虑实际建筑物宽度,选取网格分辨率为10 m时模拟效果最佳;密集建筑物会缩小淹没范围,加快汇流速度,加大洪涝淹没水深;相对DEM插值情况,采用DSM插值能够更真实的反应当下城市地表特征,提高模拟精度。研究结论可为城市的建设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建筑物 城市洪涝模拟 洪水分析软件ifms DEM D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时间尺度对城市洪涝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曦亭 林铭泽 周浩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2,51,共5页
城市洪涝模拟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阶段关于城市洪涝模拟的时间尺度过大,模拟精度不足。对此,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研发的IFMS洪水分析软件,针对5、10、15、30min及1、6h六种降雨时间尺度,以东莞市部分城区... 城市洪涝模拟是解决城市洪涝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但现阶段关于城市洪涝模拟的时间尺度过大,模拟精度不足。对此,基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主持研发的IFMS洪水分析软件,针对5、10、15、30min及1、6h六种降雨时间尺度,以东莞市部分城区为例,模拟并分析降雨时间尺度对城市洪涝模拟结果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时间尺度的变化对该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较为显著,5、10、15min时间尺度下的模拟结果明显优于30min、1、6h时间尺度下的模拟结果。建议应用分钟级的降雨时间尺度对城市洪涝进行模拟,以保证城市洪涝模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ms洪水分析软件 暴雨洪涝 城市区域 降雨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