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胜利油田注水井增注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11
- 1
-
-
作者
李常友
-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胜利油田薄互层低渗透油田开发与示范"(2011ZX05051)
-
文摘
胜利油田主要以注水开发为主,油田现有欠注层1 954层,日欠注8.6×104 m3,其中低渗欠注层576层,日欠注1.2×104 m3。对国内外解堵增注技术主要进展进行了阐述,对胜利油田近年来在注水井增注方面进展情况进行总结,针对不同欠注原因实施了相应的解堵增注措施,主要有在中高渗储层实施了以盐酸、土酸为主的酸化解堵增注措施,在低渗油田中实施了解堵、基质处理及活性降压增注工艺技术,在物理增注方面,主要实施了水力深穿透射流射孔、水平井径向钻进技术、振动解堵增注技术,配套了前期预处理及后期排液等配套技术,并简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主要对表面改性降压增注技术、脉冲解堵增注技术试验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针对目前欠注注水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步攻关方向。
-
关键词
胜利油田
注水井增注
酸化解堵
表面改性
高聚能电脉冲
-
Keywords
Shengli oilfield,injection well stimulation,acid defuse plugging,surface modifi-cation,high energy electrical pulses
-
分类号
TE357.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季铵盐型孪连表面活性剂G-52的降压增注效果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徐娜
刘卫东
李海涛
-
机构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
文摘
实验研究了商品孪连表面活性剂G-52(N,N’-亚丁基双月桂酰溴化铵)的界面活性、润湿性能及对大庆低渗透油藏注水井的降压增注效果。实验温度45℃,实验G-52溶液用矿化度4.9g/L的模拟大庆采油五厂注入水配制,实验原油为黏度82.8mPa·s的该厂脱水脱气原油。用表面张力法测得G-52的临界胶束浓度为800mg/L。G-52溶液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随G-52浓度增大而增大,其瞬时最低值在G-52浓度25~800mg/L为10^-3mN/m,G-52浓度1000~1200mg/L时为10^-2mN/m,其平衡值在G-52浓度25、50mg/L时为10^-2mN/m,在G52浓度1000~1200mg/L时为10^-1mN/m,低G-52浓度时动态界面张力的建立较缓慢。G-52溶液可使甲基硅油处理的玻片表面由弱亲油变偏亲水,接触角减小约40°。在气测渗透率5.19×10^-3~7.93×10^-3μm^2的4支环氧树脂胶结石英砂岩心驱替实验中,注入浓度100、200、400、500mg/L的G-52水溶液时,岩心注入压力比注水时降低26.5%-55.3%,原油采收率比水驱采收率(30.32%-48.1796)提高3.16%~4.20%。图7表6参7。
-
关键词
孪连表面活性剂
双季铵盐
油水界面张力
润湿性能
注水井降压增注
低渗透油藏
-
Keywords
gemini surfactant
bis-quarternary organic ammonium salt
interfacial tension (IFT)
wetting capability
water injection well stimulation
low permeable oil reser-ooirs
-
分类号
TE357.6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O647.2
[理学—物理化学]
-
-
题名表面亲油纳米二氧化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 3
-
-
作者
陈兴隆
秦积舜
李治平
-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收率所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8-331,348,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
项目编号:G1999022511
-
文摘
实验研究了注水井增注用的4种商品表面亲油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改变岩石表面润湿性的能力.kg为0.01~0.1 μm2的胜利义北砂岩岩心,洗油后浸泡在盐水中使表面亲水,注入0.5~3.0 PV 1.5 g/L的纳米二氧化硅柴油悬浮液,静置不同时间,用自吸吸入法测定岩心相对润湿指数W(水、油润湿指数之比).结果表明,W值随注入量增大按指数关系减小,注入量3 PV时达到稳定值,注入量相同时随静置时间(18~40小时)延长而减小;在注入量2 PV、静置40小时条件下除829外的3种样品使亲水岩心(W=1.7)变亲油(W<1.0),俄罗斯产品101效果最好,W=0.5.用光学投影法测量并图示了表面亲水岩石薄片依次浸泡在煤油、纳米二氧化硅柴油悬浮液、盐水中时接触角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在煤油中,大理石和灰岩表面变亲油,纳米二氧化硅处理使接触角略有增大;在盐水中,经101处理的大理石表面亲油性至少维持500小时,其余样品处理的大理石迅速变为亲水,各种样品处理的亲油灰岩表面在盐水中经过~0~70小时(样品101)先后变为亲水.玻璃表面在煤油中仍亲水,不同纳米二氧化硅处理玻璃的效果各不相同:迅速亲油化(101和727),~60小时后变亲油(829),接触角增大但仍亲水(902);处理后的亲油玻璃表面在盐水中迅速变强亲水.纳米二氧化硅不能使石英表面亲油化.图6表4参6.
-
关键词
亲油纳米
二氧化硅
亲油化处理剂
表面润湿性
润湿性反转
砂岩储层岩心
储层矿物
润湿性指数
接触角(润湿角)
注水井增注
-
Keywords
lipophilic nanometric silica
lipophilic treatment agent
surface wettability
wettability alternation
sandstone reservoir cores
reservoir minerals
wettability indexes
contact angle (vetting angle )
water injection well stimulation
-
分类号
TB38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E357.6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
-
题名纳米材料在石油天然气田开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2
- 4
-
-
作者
柯扬船
魏光耀
-
机构
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2,共4页
-
基金
中国石油集团应用基础重点项目"成膜技术保护储层机理及技术研究"(项目编号07A20403)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重油多核芳烃研究"(项目编号20776157)
-
文摘
综述了纳米材料在油气田开发的各个领域的应用,涉及原理、制备、性能、应用工艺、现场应用效果。①钻井完井液处理剂:具层状结构的水滑石LDHs及正电胶MMH,蒙脱石、水滑石插层聚合纳米复合材料,AM共聚物-SiO2纳米复合材料,PAM反相乳液,蒙脱石与AM、AA共聚交联纳米复合材料PLS。②注水井增注用纳米材料:主要为纳米聚硅,即γ射线激活化学改性SiO2。③调剖堵水用纳米材料:PLS,纳米有机金属活性复合物,类水滑石纳米材料,聚合物微球。④驱油用纳米材料:非gemini小分子双季铵盐,可通过分子自组装在固体表面形成分子沉积膜。⑤其他:纳米相破乳剂,纳米聚合铝硅絮凝剂,纳米防腐涂料。提出了这类材料的"纳米效应"的概念,指出在油气田开发中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环境条件都应严格选择。
-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纳米复合材料
钻井液完井液处理剂
注水井增注剂
调剖堵水剂
驱油剂
综述
-
Keywords
nanomaterials
nanocomposites
drilling/completion fluid additives
zoater injection enhancement agents
profile modification/zoater shutoff agents
Oil displacement agents
review
-
分类号
TE3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TE25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