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纹界面钛/钢复合板抗冲击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子睿 任路泽 +1 位作者 曹勇 王涛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30,共12页
为了明晰在冲击载荷下钛/钢波纹复合板及界面的动态响应、损伤情况以及失效模式,使用空气炮对钛/钢波纹复合板开展小能量(53 J)冲击试验,在验证数值计算模型有效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速度冲击复合板数值仿真,研究多种能量下复合板及其界... 为了明晰在冲击载荷下钛/钢波纹复合板及界面的动态响应、损伤情况以及失效模式,使用空气炮对钛/钢波纹复合板开展小能量(53 J)冲击试验,在验证数值计算模型有效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速度冲击复合板数值仿真,研究多种能量下复合板及其界面的冲击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小能量冲击条件下,波纹复合板正面出现塑性扩孔破坏,背板产生隆起且在隆起处有裂纹;波纹界面层结合紧密、整体下凹;将靶板沿冲击中心切开观察,截面没有出现裂纹、分层开裂等损伤,这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不同,当冲击表面出现目视勉强可见损伤后一般内部会有明显分层;在数值模拟中波纹复合板在冲击下的内聚力界面损伤区域少于平面界面复合板;小能量冲击时波纹板对子弹动能的吸收主要以整体变形吸能为主,波纹界面钛/钢复合板损伤较小;在多种能量冲击下波纹界面复合板相较于平面界面复合板界面结合更紧密,结构完整性更好,更不容易被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能量冲击 波纹界面钛/钢复合板 损伤分析 数值模拟 内聚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界面钛/钢复合板热轧制备与界面组织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锦华 刘鹏 +3 位作者 栾欠欠 陈泽军 夏祥生 陈强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40,共10页
目的研究波-平轧制压下率对高强钛/钢复合板界面形貌、微观组织及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波-平轧制工艺制备不同压下率波纹界面钛/钢复合板,借助SEM、EBSD技术分析钛/钢复合板界面微观组织特征,通过压缩剪切方式测试钛/钢复... 目的研究波-平轧制压下率对高强钛/钢复合板界面形貌、微观组织及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波-平轧制工艺制备不同压下率波纹界面钛/钢复合板,借助SEM、EBSD技术分析钛/钢复合板界面微观组织特征,通过压缩剪切方式测试钛/钢复合板的剪切强度。结果通过波-平轧制工艺制备的高强钛/钢复合板界面结合良好,Ti-Fe界面处存在元素扩散现象,并形成一定厚度的扩散层。波纹界面典型区域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波谷承受了更大程度的变形。不同压下率下钛钢两侧界面处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在TC4钛合金中,α相经过热轧后形成了不同的择优取向分布,具有明显的织构特征,随着压下率的增加,极密度和位错密度逐渐升高;而钢侧极密度和位错密度则逐渐降低。压缩剪切实验结果表明,轧制压下率为44%、54%和64%的钛/钢复合板的剪切强度分别为359、403、442MPa。结论波-平轧制压下率的提高可以使界面产生更强烈的塑性变形进而提高了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结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复合板 波纹界面 轧制复合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真空度下轧制钛钢复合板的界面氧化行为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健博 厉文墨 +1 位作者 刘芳芳 江坤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1-125,共5页
采用真空热轧复合技术制备了TA2/Q345R钛钢复合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不同真空度下轧制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坯真空度为1 Pa时,钛钢复合板钛复层氧化明显,TA2表... 采用真空热轧复合技术制备了TA2/Q345R钛钢复合板,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维氏硬度计、万能拉伸试验机等分析了不同真空度下轧制钛钢复合板的界面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复合坯真空度为1 Pa时,钛钢复合板钛复层氧化明显,TA2表面分别产生了10μm的富氧层与硬化层,硬化层硬度约为325 HV;当复合坯真空度为0.1 Pa时,TA2表面部分氧化导致钛钢界面产生约40μm厚的间隙,局部位置还产生了冶金结合;当复合坯真空度达到0.01 Pa时,钛钢复合界面平整连续无缺陷,平均剪切强度约179MPa。综上,0.01 Pa是轧制法制备钛钢复合板的合理真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真空度 界面组织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几何参数对波纹轧钛/钢复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任路泽 梁子睿 +2 位作者 卢传浩 任忠凯 曹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5-73,共9页
目的为了探究波纹轧钛/钢复合板的抗冲击性能,对比分析不同的波纹几何参数对钛/钢复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一级空气炮发射球形弹丸对波纹轧制钛/钢复合板进行弹道冲击试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 目的为了探究波纹轧钛/钢复合板的抗冲击性能,对比分析不同的波纹几何参数对钛/钢复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方法使用一级空气炮发射球形弹丸对波纹轧制钛/钢复合板进行弹道冲击试验,利用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计算复合板的挠度,分析弹道冲击下钛/钢复合板的变形特征和损伤机理。使用LS-DYNA建立数值模型,在验证模型可行性的基础上,改变模型中的波纹几何参数,探究不同波幅和周期对钛/钢复合板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小能量冲击下,钛/钢复合板抗冲击机制主要是通过复合板的塑性变形来吸收能量,形成塑性开坑变形,且在层间结合处并未发生明显分层现象。结论工艺参数允许的情况下,增大波幅和减少周期均可提高复合板的抗冲击性能,这是因为大波幅和小周期结构可以增加复合板异质材料的接触面积,提高层间结合力,从而提升复合板抗冲击变形和分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复合板 抗冲击性能 数值模型 波纹几何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坯方式及轧制工艺对钛/钢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王明坤 骆宗安 +1 位作者 周宏宇 冯莹莹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004-4015,共12页
采用真空轧制复合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研究不同组坯方式下轧制压下率和轧制温度对界面微观组织和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组坯和接触组坯下的界面剪切强度均随压下率增加而增加,且接触组坯下的强度较高。较低压下率时,间隙组坯... 采用真空轧制复合技术制备钛/钢复合板,研究不同组坯方式下轧制压下率和轧制温度对界面微观组织和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隙组坯和接触组坯下的界面剪切强度均随压下率增加而增加,且接触组坯下的强度较高。较低压下率时,间隙组坯方式下形成较多TiC,抑制了Fe元素向钛侧扩散,导致形成较少β-Ti。轧制压下率的增加促进了界面元素扩散及界面化合物的均匀性,减少了应力集中,延缓了裂纹扩展。随着轧制温度的升高,钛/钢界面剪切强度显著降低,压下率为80%时,850℃下平均剪切强度达207 MPa,其界面因钛基体塑性变形发生偏转,导致裂纹向钛基体扩展而产生断裂;900℃时,界面剪切强度最低为160 MPa,脆性化合物多样性导致界面在剪切力作用下呈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复合板 真空轧制复合 元素扩散 界面化合物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复合板界面特征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宽 朱海平 +4 位作者 宋振莉 陶勃然 王莹 何维均 栾佰峰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25-4032,共8页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容器制造、热交换器材料等防腐蚀领域,但其应用范围因成本过高而受到限制。钛钢复合板同时兼具钛的耐蚀性和钢的强韧性,又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 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容器制造、热交换器材料等防腐蚀领域,但其应用范围因成本过高而受到限制。钛钢复合板同时兼具钛的耐蚀性和钢的强韧性,又具有良好的性价比,拥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国内外近十几年来关于钛钢复合板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评述,概括了钛钢复合板的典型制备方法,重点讨论了界面组织特征和界面结合机理,以及热处理温度对界面特征和结合强度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相关文献的分析以及实际工程的需求,指出了钛钢复合板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界面特征 结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叠轧焊制备钛钢复合板的组织与结合界面 被引量:6
7
作者 何春雨 许荣昌 +1 位作者 任学平 李红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通过TA1/Q235的累积叠轧焊,研究TA1/Q235复合板结合界面组织和Ti与Fe两元素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TA1/Q235的结合机制为裂口结合机制,Ti比Fe扩散强烈。在实际轧制中要严格控制夹杂的含量,并要采用低温大变形加工,低温累积叠轧的钢-钢结... 通过TA1/Q235的累积叠轧焊,研究TA1/Q235复合板结合界面组织和Ti与Fe两元素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TA1/Q235的结合机制为裂口结合机制,Ti比Fe扩散强烈。在实际轧制中要严格控制夹杂的含量,并要采用低温大变形加工,低温累积叠轧的钢-钢结合完全接近基体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复合板 累积叠轧焊 结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轧成形钛/钢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雪峰 白于良 +2 位作者 李晶琨 秦回一 陈鑫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9-126,共8页
采用冷轧复合法制备钛/钢层状复合板,研究轧制压下率、轧制道次、表面粗糙度、原材料状态和轧制速率对钛/钢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作用力和轧制力对界面的作用时间是影响钛/钢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 采用冷轧复合法制备钛/钢层状复合板,研究轧制压下率、轧制道次、表面粗糙度、原材料状态和轧制速率对钛/钢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界面作用力和轧制力对界面的作用时间是影响钛/钢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轧制压下率、表面粗糙度和原材料状态通过影响界面作用力来影响钛/钢层状复合板的界面结合强度;轧制速率通过影响轧制力对界面的作用时间来影响钛/钢层状复合板的界面结合强度;钛/钢层状复合板的冷轧复合效果与轧制道次无关,只有单道次轧制压下率超过临界轧制压下率时,才能实现冷轧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层状复合板 冷轧复合 界面结合强度 轧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温度对铝-铝-钢与铝-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穆晓彪 潘涛 +3 位作者 熊玮 柴希阳 罗小兵 柴锋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95-200,共6页
为评价铝-铝-钢与铝-钛-钢两种爆炸复合板的可靠性,对比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铝-钢和铝-钛结合界面性能稳定性与组织演变。采用箱式电阻炉对铝-铝-钢和铝-钛-钢两种复合板进行250~550℃保温1 h的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剪切性能... 为评价铝-铝-钢与铝-钛-钢两种爆炸复合板的可靠性,对比了不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铝-钢和铝-钛结合界面性能稳定性与组织演变。采用箱式电阻炉对铝-铝-钢和铝-钛-钢两种复合板进行250~550℃保温1 h的热处理,对热处理后的材料进行剪切性能和拉脱性能测试,并借助SEM和HRTEM等手段对界面反应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钛-钢复合板具有更加优异的耐热稳定性,在热处理温度的影响下,界面性能损伤量更小,损伤速度更慢。铝-铝-钢在450℃以上出现连续层状金属间化合物,其类型为Fe_(2)Al_(5)和Fe_(4)Al_(13);铝-钛-钢在500℃开始出现不连续的Ti-Al金属间化合物,550℃形成连续层状产物,其类型为TiAl_(3)。相同热处理温度条件下,铝-钢界面反应产物厚度远大于铝-钛界面反应产物厚度。同时,对钢-铝和钛-铝界面反应相形成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发现钛-铝界面比钢-铝界面的反应驱动力更小,扩散反应速率更慢,这可能是铝-钛界面具有更优异组织与性能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铝-复合板 铝--复合板 热处理温度 金属间化合物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组织调控对钛/钢复合板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赟 丁文红 +1 位作者 吴梦先 李天妹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61,共6页
为了解决钛/钢复合板在热轧过程中因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复合板抗剪切强度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界面组织调控的方法,利用Ga元素对TA2的界面组织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采用Ga元素进行改性后,复合板热轧之后的钛侧组织稳定为α-Ti。复合板... 为了解决钛/钢复合板在热轧过程中因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降低复合板抗剪切强度的问题,本文采用了界面组织调控的方法,利用Ga元素对TA2的界面组织进行改性。结果表明,采用Ga元素进行改性后,复合板热轧之后的钛侧组织稳定为α-Ti。复合板结合界面形成了单一的TiC层,在850、900、950℃的轧制温度下TiC层的厚度分别为190、180、510 nm。轧制温度为900℃时,复合板的抗剪切强度为235 MPa,在提高钛/钢复合板轧制温度、减小轧制设备负荷的同时,也能保证钛/钢复合板的抗剪切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组织调控 表面改性 钛/复合板 轧制温度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复合板爆炸焊接实验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越举 杨旭升 +4 位作者 李晓杰 王勇 姚政 肖辉 赵恩军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以3mm厚的TA2钛板和26mm厚的正火态Q345R为材料,通过爆炸焊接实验,对钛/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复合板结合界面特征、复合板结合强度(剪切强度)以及界面波的金相组织,讨论了钛/钢爆炸焊接时获得高强度结合和规则的... 以3mm厚的TA2钛板和26mm厚的正火态Q345R为材料,通过爆炸焊接实验,对钛/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的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结合复合板结合界面特征、复合板结合强度(剪切强度)以及界面波的金相组织,讨论了钛/钢爆炸焊接时获得高强度结合和规则的界面结合波状形态的条件。对于3mm厚TA2与26mm厚正火态Q345R,该条件是动态碰撞角β>17°,动态碰撞速度vp>760m/s。根据界面波及基板轧制金相组织形态,分析了形成界面波的机理,认为射流阻碍复板连续碰撞基板是形成界面波的一个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界面 爆炸焊接 钛/复合板 动态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区微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敬勇 仇晨龙 张乐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62,共4页
新型高性能结构对钛合金、钢过渡连接接头用钛-钢爆炸复合板复合界面的结合性能和致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过渡连接用钛-钢复合板结合界面附近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变形特征等分析的结果表明,TA2-Q345界面漩涡区金属的流动状态... 新型高性能结构对钛合金、钢过渡连接接头用钛-钢爆炸复合板复合界面的结合性能和致密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对过渡连接用钛-钢复合板结合界面附近的微观组织、显微硬度及变形特征等分析的结果表明,TA2-Q345界面漩涡区金属的流动状态不同导致形成不同的漩涡形态,金属流动不畅时,漩涡区易于形成缩松类空洞等缺陷,并夹杂有Fe Ti、Fe2Ti等脆性化合物和富余的铁元素,以及大量氧化物;距离结合界面越近,塑性变形越剧烈,波峰处的变形要大于波谷,钢侧变形程度大于钛侧;钢侧漩涡区的硬度最高,波峰处次之,波谷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复合板 过渡连接接头 结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0-Q345R爆炸复合板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小敏 王少刚 +2 位作者 黄燕 陈照峰 李斌斌 《压力容器》 2015年第6期24-29,共6页
对TA10钛合金与Q345R钢进行爆炸焊接,并对复合板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微观分析显示,复合板的结合界面为波状结合,界面两侧的金属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在结合界面处存在短距离的合金元素互扩散层,界面局部区... 对TA10钛合金与Q345R钢进行爆炸焊接,并对复合板的界面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微观分析显示,复合板的结合界面为波状结合,界面两侧的金属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在结合界面处存在短距离的合金元素互扩散层,界面局部区域存在少量的Ti-Fe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结合界面处的显微硬度最高,随着与界面距离增大逐渐降低;复合板的拉伸断口整体呈现韧性断裂特征,少量脆性相的形成并未对其性能产生大的不利影响,能够满足工程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板 爆炸焊接 界面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焊接钛合金-双相不锈钢的微观组织特征与力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金涛 朱桂春 +3 位作者 黄佳雯 陈令杰 韩刚 陈翔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141,150,共10页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钛/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爆炸焊接制备了TP270C钛合金/SUS821L1高强度双相不锈钢的双金属复合板,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加,钛/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凭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爆炸焊接制备了TP270C钛合金/SUS821L1高强度双相不锈钢的双金属复合板,并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S)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技术,对复合板的界面微观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还结合力学性能测试对焊接质量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界面沉积能量较低时,焊接界面介于平直界面和波状界面之间;而当界面沉积能量较高时,焊接界面呈波状。两者界面附近均出现了元素扩散和晶粒细化现象。在焊接界面、熔化区域以及绝热剪切带内以完全再结晶为主;靠近焊接界面的位置,钛以部分再结晶为主,双相不锈钢以部分再结晶和变形晶为主。局部热积累促进了熔化层内晶粒的长大,然而,被熔化层“包裹”的钛颗粒出现了晶粒细化。在力学性能测试中,界面沉积能量较高的样品抗剪强度和抗弯强度相对于界面沉积能量较低的样品分别提升了40.33%和4.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钛/复合板 界面形貌 力学性能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爆炸焊接结合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不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文月 孙倩 +1 位作者 李冰 张罡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21,共7页
针对爆炸焊接钛钢复合板,通过金相显微镜(OM)、电子显微镜(SEM/EDS)、超微载荷硬度仪、纳米压痕仪、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表征手段,研究复合板结合界面的层次、结构、硬度、弹性模量的不均匀性以及对平行和垂直爆轰方向含结合界面复合... 针对爆炸焊接钛钢复合板,通过金相显微镜(OM)、电子显微镜(SEM/EDS)、超微载荷硬度仪、纳米压痕仪、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等表征手段,研究复合板结合界面的层次、结构、硬度、弹性模量的不均匀性以及对平行和垂直爆轰方向含结合界面复合板试样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结合界面由钛覆板过渡到钢基板的层次分别为覆板侧组织变形区、局部熔化区和基板侧等轴细晶区、条状纤维区及扭转区构成。结合界面不均匀的组织结构造成硬度和弹性模量不均匀,漩涡处局部熔化区硬度最高(11.73 GPa);复合板抗拉强度介于基覆板之间,横向抗拉强度(578 GPa)优于纵向(472 GPa),钛钢复合板拉伸性能具有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复合板 结合界面 硬度 抗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Q345复合板气体保护电弧焊焊接工艺、组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付坤 胡连海 +3 位作者 卢立祥 耿占一 苑永攀 王松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9-102,108,共5页
TA1/Q345复合板焊接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次采用钢焊丝、铜焊丝、钒焊丝及钛焊丝对复合板进行气体保护电弧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板焊接接头各区的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裂纹、未焊透、... TA1/Q345复合板焊接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依次采用钢焊丝、铜焊丝、钒焊丝及钛焊丝对复合板进行气体保护电弧焊接,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复合板焊接接头各区的组织及成分。结果表明,焊缝成形良好,无裂纹、未焊透、咬边等缺陷,焊接接头焊缝区分为Fe区、Cu区、V区和Ti区,各区焊缝界限明显,在Cu-V界面附近,铜基体上弥散分布着球状钒基固溶体颗粒,显著提高界面的结合性能,钒隔离层及铜隔离层能够有效阻止Fe元素与Ti元素的扩散,抑制了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焊缝各区硬度稳定,焊接接头的伸长率为17%,抗拉强度为517MPa,达到了Q345钢基层抗拉强度的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复合板 焊接工艺 Cu/V界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1/Q235循环累积变形复合界面的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红 许荣昌 +1 位作者 任学平 何春雨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共4页
借助金相显微镜、能谱议等手段,分析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循环累积变形复合后的Ti/Q235复合试样的界面组织、相结构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Ti/Q235在800℃以上900℃以下用循环累积变形复合的方法进行压制时,界面附近出现明显的过渡区... 借助金相显微镜、能谱议等手段,分析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循环累积变形复合后的Ti/Q235复合试样的界面组织、相结构和成分变化。结果表明,Ti/Q235在800℃以上900℃以下用循环累积变形复合的方法进行压制时,界面附近出现明显的过渡区域,但界面又不会有较明显的脆性相,影响结合强度。在850℃进行较低速率,多道次轧制,大的累积压下量的工艺方法,不会使结合界面处的脆性物质增加而明显降低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复合板 累积叠轧焊 显微组织 结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钢双立式爆炸焊接参数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林升 史长根 +3 位作者 葛雨珩 侯鸿宝 尤峻 史和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4,共5页
为解决大面积钛/钢爆炸焊接窗口窄,在结合区易出现"过熔"和"射流堆积"等微观缺陷的问题,开展了双立爆炸+轧制综合制造技术,进行了低爆速爆炸焊接用炸药试验优化,发明了一种最低临界爆速爆炸焊接用炸药,设计确定了... 为解决大面积钛/钢爆炸焊接窗口窄,在结合区易出现"过熔"和"射流堆积"等微观缺陷的问题,开展了双立爆炸+轧制综合制造技术,进行了低爆速爆炸焊接用炸药试验优化,发明了一种最低临界爆速爆炸焊接用炸药,设计确定了刚性防护板和柔性防护墙构成的双立综合防护结构及参数,研究了钛/钢爆炸焊接装药厚度窗口.结果表明,双立钛/钢复合板结合界面成波状结合,几乎不存在金属熔化、漩涡等微观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钛/复合板 防护结构 可焊窗口 结合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