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2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ssby波3波—4波通量异常下传与中国东部冬季寒潮的联系
1
作者 赵琦 施春华 郭栋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5-766,共12页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2000—2020年受Rossby波3波—4波反射影响的8个中国东部寒潮个例进行合成分析,探讨了3波—4波异常的物理过程及其在该类寒潮降温事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乌拉尔高压多与纬向3波—4波异常活跃有关。寒潮发生前,平...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对2000—2020年受Rossby波3波—4波反射影响的8个中国东部寒潮个例进行合成分析,探讨了3波—4波异常的物理过程及其在该类寒潮降温事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乌拉尔高压多与纬向3波—4波异常活跃有关。寒潮发生前,平流层极涡呈3波结构,中高平流层(500~600 K)极涡向亚欧大陆偏移,其北边界达到欧洲北部,在亚欧大陆的高纬度出现异常东风,有利于Rossby波作用通量的异常下传;低平流层(450 K)极涡向亚洲东部延伸。3波—4波作用通量在西欧地区异常上传,在东欧地区异常下传,在对流层顶附近形成波反射。该反射能够加强乌拉尔高压,有利于中国寒潮的发生。以200 hPa涡动热量通量在西欧和东欧上空的差异,建立区域波反射指数。该指数与中国东部3波—4波反射型寒潮降温相关性较好,在最低气温出现前一周左右,指数达到峰值,可以为中国寒潮预报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乌拉尔高压 反射 极涡异常 反射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小波—互相关分析的降雨—地下水水位动态响应特征研究——以贵阳岩溶盆地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汪莹 宋小庆 +3 位作者 王飞 彭钦 曹振东 蒲秀超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3-853,共11页
为探究降雨影响下的岩溶盆地地下水位动态的时空变化,选取2007-2021年贵阳岩溶盆地7个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点不同时段观测资料以及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及互相关分析对贵阳岩溶盆地地下水位动态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进行分析... 为探究降雨影响下的岩溶盆地地下水位动态的时空变化,选取2007-2021年贵阳岩溶盆地7个地下水位动态观测点不同时段观测资料以及降雨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及互相关分析对贵阳岩溶盆地地下水位动态的多时间尺度特征及其对降雨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贵阳岩溶盆地地下水水位动态存在显著的256~512 d的主振荡周期。(2)贵阳岩溶盆地地下水位动态对降雨的响应滞后性明显,总体表现为地下水径流路径越长,地下水水位对降雨的响应越滞后。其中径流-排泄区地下水水位对降雨的滞后时间为2.66~7.7 d,排泄区的滞后时间为1.25~8.04 d。研究区内两个地下水系统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因此南北两个地下水系统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性存在差异。南部地下水系统从径流-排泄区至排泄区地下水对降雨的响应滞后性逐渐增强。北部地下水系统,径流-排泄区域受上游远距离降水补给的影响,地下水位变化较多源补给的排泄区更为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互相关分析 地下水位动态 岩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小波—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自适应阈值图像去噪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雷浩鹏 李峰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51-1355,共5页
为抑制Contourlet变换的非平移不变性和冗余性给图像去噪所带来的图像失真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小波—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和基于BayesShrink的自适应阈值去噪算法:首先利用多小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并结合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 为抑制Contourlet变换的非平移不变性和冗余性给图像去噪所带来的图像失真等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多小波—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和基于BayesShrink的自适应阈值去噪算法:首先利用多小波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并结合非下采样方向滤波器组进行方向分解,接着根据分解所得到的各方向子带的关系,改进了BayesShrink自适应阈值取值方法,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去噪后图像的信噪比(SNR)与已有算法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有效地抑制了原Contourlet变换所造成的伪Gibbs现象,更好地保留了图像的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小波—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 图像去噪 自适应阈值 BAYES Shrink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BP神经网络的短期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147
4
作者 师洪涛 杨静玲 +1 位作者 丁茂生 王金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44-48,共5页
建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提高其预测精度是大规模开发风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建立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并采用某风电场实际数据分析了影响该模型预测精度的因素。针对原始风速及功率序列日特性不明显... 建立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并提高其预测精度是大规模开发风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数值天气预报,建立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并采用某风电场实际数据分析了影响该模型预测精度的因素。针对原始风速及功率序列日特性不明显、BP神经网络不能完全映射其特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小波将风速与功率序列在不同尺度上进行分解,并使用多个BP神经网络对各频率分量进行预测,最后重构得到完整的预测结果。研究表明该模型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BP神经网络 变换 频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一致性预测与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理论研究与试处理 被引量:44
5
作者 黄新武 孙春岩 +2 位作者 牛滨华 王焕弟 曾闽山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3-180,共8页
从声波波场理论出发 ,首先在不考虑自由表面反射的情况下研究了有效波波场传播及反射规律 ,继而考虑自由表面反射的情况 ,并详尽推导了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正演和反演数学模型 .从物理本质上对自由表面多次波的产生、预测及压制做了深... 从声波波场理论出发 ,首先在不考虑自由表面反射的情况下研究了有效波波场传播及反射规律 ,继而考虑自由表面反射的情况 ,并详尽推导了压制自由表面多次波的正演和反演数学模型 .从物理本质上对自由表面多次波的产生、预测及压制做了深入的剖析 ,讨论了基于数据一致性时空域褶积的多次波预测方法原理 ,实现了自由表面相关多次波自适应压制的迭代方法过程 .复杂起伏海底的理论模型试算实例表明 :在多次波产生系统非常复杂的情况下 ,本方法仍能非常有效地压制各种与自由表面相关的多次波 ,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持有效波的能量 ,取得了很好的压制多次波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自由表面多次 数据一致性原理 时空域褶积 迭代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奇异值分解的数字水印新算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鹏颖 沈磊 +1 位作者 田小林 夏绍玮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96-1897,1910,共3页
为了有效地保护数字作品的版权,提出了一种以离散小波多级分解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数字水印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小波与奇异值的固有性质,对原始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并对部分子带作奇异值分解。将水印置乱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再对... 为了有效地保护数字作品的版权,提出了一种以离散小波多级分解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数字水印新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小波与奇异值的固有性质,对原始图像进行多级小波分解,并对部分子带作奇异值分解。将水印置乱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再对其进行分块离散余弦变换,然后将它嵌入到中间奇异值及其周围的部分矩阵块中。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有较好的透明性,而且能抗大多数处理攻击,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ARNOLD变换 离散小分解 离散余弦变换 奇异值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电力负荷的小波—混沌时序预测 被引量:9
7
作者 潘玉民 邓永红 张全柱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8-875,共8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2层小波分解的混沌时序相空间重构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小波分解原始负荷时间序列为周期项、趋势项和随机项,采用不同的混沌相空间重构高低频信号,再分别用相应的小波神经网络工具箱拟合混沌吸引子,将其输出进行信号重构... 提出了一种基于2层小波分解的混沌时序相空间重构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小波分解原始负荷时间序列为周期项、趋势项和随机项,采用不同的混沌相空间重构高低频信号,再分别用相应的小波神经网络工具箱拟合混沌吸引子,将其输出进行信号重构得到最终预测结果。该方法兼有频率特征提取和相空间重构的优点,使短期电力负荷时序列的动力学系统得到更加细致的恢复。通过对欧洲电力负荷竞赛数据的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方法预测精度优于常规混沌时序预测方法。针对神经网络预测不稳定的问题给出了一种解决措施,并提出了一种小波神经网络工具箱,该方法比编程实现的小波网络可以大幅度提高训练速度,尤其适合于大批量数据的训练,对小波神经网络的推广应用和混沌时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负荷 分解 混沌 相空间重构 时间序列 神经网络(WNN) 工具箱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人工神经网络信息融合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9
8
作者 马建仓 罗磊 吴启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8-40,共3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域局部化特性及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将小波变换和人工种经网络的优点结合起来,用加权法实现信息的初级融合,用小波变换实现特征提取,再用人工种经网络实现信息的二级融合;介绍网络的构造方法和信息处... 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频域局部化特性及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特性,将小波变换和人工种经网络的优点结合起来,用加权法实现信息的初级融合,用小波变换实现特征提取,再用人工种经网络实现信息的二级融合;介绍网络的构造方法和信息处理的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分析 信息融合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小波—神经网络新方法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晶 束洪春 陈学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54,共5页
对动态电能质量暂态扰动中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识别的新方法。首先讨论了电压瞬时脉冲扰动产生的原因 ,用 PSCAD/EMTDC软件包实现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暂态仿真。然后 ,选用 db... 对动态电能质量暂态扰动中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压瞬时脉冲扰动识别的新方法。首先讨论了电压瞬时脉冲扰动产生的原因 ,用 PSCAD/EMTDC软件包实现电压瞬时脉冲扰动的暂态仿真。然后 ,选用 db4小波并将扰动波形进行 4尺度的小波分解 ,以分解后各层的能量作为 3层概率神经网络 ( PNN)的输入特征矢量 ,从而正确地把雷击和开关动作造成的扰动区分开。仿真结果表明 ,与传统的基于电压幅值 /有效值的扰动识别方法相比 ,该方法不但能正确区分各种扰动 ,且能对不同原因造成的扰动进行正确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质量 变换 人工神经网络 电压瞬时脉冲扰动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的热带海气耦合波——Rossby波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巢纪平 王彰贵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85-393,共9页
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大气和海洋中未经耦合前的自由波均为Rossby模时,经相互作用后所激发出的耦合波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由于大气和海洋的背景状态不同,可以激发出两类不稳定耦合Rossby波。一类波要求大气的背景场是斜压的,而海洋的混合... 在本文中分析了当大气和海洋中未经耦合前的自由波均为Rossby模时,经相互作用后所激发出的耦合波的物理性质。结果表明,由于大气和海洋的背景状态不同,可以激发出两类不稳定耦合Rossby波。一类波要求大气的背景场是斜压的,而海洋的混合层较深,即热容量较大。这是一类弱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波。另一类要求大气的背景场趋于正压性,而海洋的混合层较浅,即热容量较小。这是一类强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波。色散关系的计算表明,这两类不稳定波产生的物理机制也不相同。文中对解不同截断模的本征值问题提出了几种数学方法,同时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使大气和海洋自由Rossby模的色散关系不受歪曲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 罗斯贝 热带 海洋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的热带海气耦合波——Rossby和Kelvin波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巢纪平 王彰贵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57-265,共9页
本文分析了当大气和海洋中未经耦合前的自由波分别为Kelvin波和Rossby波,经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耦合波的性质。结果表明,不管大气的自由波为Kelvin波或Rossby波,而海洋的自由波为Rossby波或Kelvin波,经相互作用后的耦合波可以分成两类。... 本文分析了当大气和海洋中未经耦合前的自由波分别为Kelvin波和Rossby波,经相互作用后所产生的耦合波的性质。结果表明,不管大气的自由波为Kelvin波或Rossby波,而海洋的自由波为Rossby波或Kelvin波,经相互作用后的耦合波可以分成两类。一类耦合波的色散关系接近自由的Kelvin波;另一类则由不同经圈模的Rossby波经相互作用后的耦合波。这两类波都具有不稳定性。文中讨论了耦合波的传播和不稳定的物理机制,并指出这类不稳定的热带耦合波,对研究ENSO事件中的某些现象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尔文 ROSSBY 海气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级中值滤波—提升小波技术的图像去噪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昌东 江桦 邱晓初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4,共2页
针对实际图像含有椒盐噪声及高斯噪声等混合噪声,在中值滤波基础上,采用一种改进型多级中值滤波技术抑制椒盐噪声。首先构造多级中值滤波器,找出混合噪声的位置分布矩阵,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多级中值滤波;同时,对原始小波进行提升,构造... 针对实际图像含有椒盐噪声及高斯噪声等混合噪声,在中值滤波基础上,采用一种改进型多级中值滤波技术抑制椒盐噪声。首先构造多级中值滤波器,找出混合噪声的位置分布矩阵,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多级中值滤波;同时,对原始小波进行提升,构造提升小波,采用提升小波自适应阈值去噪方法抑制高斯噪声。对含不同混合噪声图像进行去噪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计算速度快,提高了图像信噪比,图像细节边缘保护能力强,混合噪声得到有效抑制,去噪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中值滤 提升小 混合噪声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角处阻振质量对平面纵波—弯曲波传递衰减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车驰东 陈端石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运用波分析法研究附加在转角处的阻振质量对平面纵波—弯曲波振动能量传递的衰减作用,并利用互易原理对简化模型进行了测试。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阻振质量对转角处纵波—弯曲波能量的传递... 运用波分析法研究附加在转角处的阻振质量对平面纵波—弯曲波振动能量传递的衰减作用,并利用互易原理对简化模型进行了测试。实测值与理论计算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研究表明,阻振质量对转角处纵波—弯曲波能量的传递在高频区有较好的阻挡作用。传递损失的数值在低频区随阻振质量单位长度的转动惯量略有波动,而在高频区,阻振质量单位长度的质量则是确定对平面纵波—弯曲波传递衰减作用大小的唯一参量,且传递损失随其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法 船舶结构振动 阻振质量 互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拖尾噪声的中值滤波—小波消噪算法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简涛 苏峰 +1 位作者 何友 曲长文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
与高斯噪声相比,拖尾噪声有更多的异常值,利用传统的小波阈值方法不能对其有效消噪。提出利用中值滤波一小波消噪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利用中值滤波抑制异常值,然后利用小波阈值方法消除残留噪声,并给出了适合拖尾噪声的消噪效果评价准则... 与高斯噪声相比,拖尾噪声有更多的异常值,利用传统的小波阈值方法不能对其有效消噪。提出利用中值滤波一小波消噪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利用中值滤波抑制异常值,然后利用小波阈值方法消除残留噪声,并给出了适合拖尾噪声的消噪效果评价准则。基卜提出的准则,通过实验比较了小波阈值方法与中值滤波一小波消噪方法的消噪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更好的消除拖尾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拖尾噪声 阈值 中值滤 效果量度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urgers方程的小波——FFT解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卢占会 吕蓬 张翠莲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4-106,共3页
为了研究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针对Burgers方程的初边值的特点,将小波的分析的方法与有限差分法结合,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给出了一种数值求解Burgers方程的新方法。由于利用了FFT以及小波函数具有良好的局部性质,所以使得该方法... 为了研究热传导方程的数值解法,针对Burgers方程的初边值的特点,将小波的分析的方法与有限差分法结合,利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给出了一种数值求解Burgers方程的新方法。由于利用了FFT以及小波函数具有良好的局部性质,所以使得该方法不但精度高、计算量小,而且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有限差分法 快速傅立叶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的Deslauriers-Dubuc插值小波——构造及图像编码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在德 兰旭光 张明新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334-2345,共12页
研究了采用提升构造具有任意偶数阶消失矩,满足对称性,且仅用一个自由参数表达的Deslauriers-Dubuc(D-D)双正交插值小波.首先,采用多相矩阵理论推导出了此类小波存在的条件;然后,给出了对应小波滤波器和插值小波变换的构造算法.采用算... 研究了采用提升构造具有任意偶数阶消失矩,满足对称性,且仅用一个自由参数表达的Deslauriers-Dubuc(D-D)双正交插值小波.首先,采用多相矩阵理论推导出了此类小波存在的条件;然后,给出了对应小波滤波器和插值小波变换的构造算法.采用算法具体构造了分别具有消失矩对(4,2)、(4,4)、(6,2)以及(6,4)等4类一参数表达的D-D插值小波;最后,以自由参数为自变量,根据编码增益准则,优化设计了4种用于图像编码的插值小波,其滤波器系数全为二进制分数,可实现非乘法运算的离散小波变换(Discrete wavelet transform,DWT).系统分析表明,两种小波的压缩性能超过CDF-9/7小波,对于纹理图像,PSNR增益达到0.44dB,并且计算复杂度可降低17%以上.实验同时表明,新小波的重构图像具有更好的主观可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正交小 插值小 插值滤 消失矩 提升 离散小变换 图像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高超声速激波—激波碰撞的计算和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小刚 张涵信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用特征变量型的隐式NND格式计算了五种类型的高超声速激波—激波干扰流场,得到了清晰的流场结构图画,激波和剪切层等分辨很很清楚。计算的物面压力与实验甚为吻合。借助于激波极曲线,对第4类激波干扰结构进行了分析,解释了... 本文用特征变量型的隐式NND格式计算了五种类型的高超声速激波—激波干扰流场,得到了清晰的流场结构图画,激波和剪切层等分辨很很清楚。计算的物面压力与实验甚为吻合。借助于激波极曲线,对第4类激波干扰结构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干扰引起物面压力增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音速流动 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热带海洋模式中的Rossby波和Kelvin波——初始混合层深度异常与大气热力强迫激发波动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即霖 刘秦玉 朱抱真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11-16,共6页
利用一个两层半的热带海洋模式,采用数值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热带海洋对于初始海洋混合层深度异常和大气季节内时间尺度热力强迫激发产生的Rossby波和Kelvin波。研究表明,初始海洋混合层深度异常和大气热力强迫,可以在两层... 利用一个两层半的热带海洋模式,采用数值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热带海洋对于初始海洋混合层深度异常和大气季节内时间尺度热力强迫激发产生的Rossby波和Kelvin波。研究表明,初始海洋混合层深度异常和大气热力强迫,可以在两层半热带海洋模式中激发产生东向传播具有Kelvin波性质的波动和具有Rossby波性质的波动。热力强迫激发产生海洋Rossby波和Kelvin波所需时间长于初始海洋混合层深度异常和大气季节内动力强迫激发产生两波所需时间,与大气季节内动力强迫激发的Rossby波相比,初始深度异常与大气热力强迫激发产生Rossby波具有不同的热力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海洋模式 罗斯贝 KELVIN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机械激波——海洋激流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锋 钟万勰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23-839,共17页
采用Lagrange坐标和Hamilton原理,推导了二维两层浅水系统的位移法内波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二维内机械激波.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分析发现内机械激波具有流速大、持续时间短、空间范围狭小、水面存在突变的特点,指出海洋激流就是内机... 采用Lagrange坐标和Hamilton原理,推导了二维两层浅水系统的位移法内波方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二维内机械激波.通过具体的数值算例分析发现内机械激波具有流速大、持续时间短、空间范围狭小、水面存在突变的特点,指出海洋激流就是内机械激波.内机械激波同样也为海洋断崖提供了一种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机械激 海洋激流 海洋断崖 Lagrange坐标 HAMILTON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中的包络Rossby孤立波——纬度效应的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罗德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96-101,共6页
本文进一步对旋转正压大气中的包络Rossby孤立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Rossby波的波数m(m为纬向波数)满足1<m<2时,旋转正压大气中才存在包络Rossby孤立波,并且只有m=2的包络Rossby孤立波才具有阻塞高压的结构。我们还对这种m=2的... 本文进一步对旋转正压大气中的包络Rossby孤立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Rossby波的波数m(m为纬向波数)满足1<m<2时,旋转正压大气中才存在包络Rossby孤立波,并且只有m=2的包络Rossby孤立波才具有阻塞高压的结构。我们还对这种m=2的包络Rossby孤立波随纬度变化的持续性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许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正压大气 包络Rossby孤立 大气阻塞 纬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