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E3泛素连接酶功能的痘病毒蛋白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轶霞 邵忠伟 +1 位作者 李贵华 王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7-2134,共8页
泛素化是蛋白质的翻译后共价修饰过程,可以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涉及多种生理功能。痘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扰乱和操纵宿主细胞泛素系统的多种机制,包括编码多种能干扰宿主泛素系统的病毒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痘病毒编码许多具有泛... 泛素化是蛋白质的翻译后共价修饰过程,可以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涉及多种生理功能。痘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扰乱和操纵宿主细胞泛素系统的多种机制,包括编码多种能干扰宿主泛素系统的病毒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痘病毒编码许多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蛋白质,如膜相关RING-CH(MARCH)结构域蛋白、p28/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RING)finger蛋白、锚蛋白重复序列/F-box蛋白、Bric-a-Brac Tramtrack Broad complex(BTB)/Kelch蛋白及APC家族蛋白等。作者在本文着重阐述了痘病毒编码的E3泛素连接酶功能蛋白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病毒 e3连接酶 功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在肌少症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史雪珂 代婷 +3 位作者 王亚敏 高静 刘楠楠 冯晓东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6,共7页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全身性骨骼肌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社会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其中以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s)为核心的泛素... 肌少症(sarcopenia)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全身性骨骼肌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导致老年人残疾和社会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质合成与降解失衡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其中以E3泛素连接酶(ubiquitin ligases)为核心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在调节肌肉蛋白质降解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阐述并总结了E3泛素连接酶在肌少症相关肌肉萎缩中的作用与机制,旨在为肌少症的基础研究、治疗靶点的发现及相关预防策略的制定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连接酶 肌少症 肌肉萎缩盒F蛋白 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4B介导PM20D2、PABPC1和TACO1蛋白质的泛素化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香男 范宇宸 +3 位作者 王亚楠 陆瑶 赵博 武正华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6,共6页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 泛素连接酶E4B通过U-box基序可将经泛素活化酶(Ubiquitin-activating enzyme, E1)和泛素结合酶(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E2)传递的泛素(Ubiquitin, UB)标记至底物蛋白质。探究3个蛋白质: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Peptidase M20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PM20D2)、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Polyadenylate-binding protein 1,PABPC1)、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Translational activator of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TACO1)是否可被E4B介导泛素化。从HEK293细胞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其为模板调取底物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泛素化过程所需的各个相关蛋白质,通过蛋白质体外泛素化实验,对3个蛋白质进行泛素化验证。结果表明3个蛋白质均可以在蛋白质水平被E4B泛素化,证明3个蛋白质都是E4B的底物,为进一步在细胞中研究其泛素化的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化 连接酶e4B 金属蛋白酶M20家族蛋白质2 多腺苷酸结合蛋白质1 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翻译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泛素蛋白连接酶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荣欣欣 黄红梅 +6 位作者 李静佳 侯令密 刘家有 李金穗 谢少利 杨懿 邓世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泛素蛋白连接酶E3A(ubiquitin protein ligase E3A,UBE3A)与泛素特异性蛋白酶25(ubiquitin specific protease 25,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分析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相对正常组织石蜡标本中UBE3A与USP25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UBE3A基因及蛋白的敲减水平,然后观察敲减UBE3A后USP25的表达水平。结果UBE3A与USP2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而在邻近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均为阴性,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与相对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UBE3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0.001)、Ki-67的表达(P<0.001)相关,USP25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P=0.046)、淋巴结转移(P=0.041)、Ki-67的表达(P=0.029)相关;shRNA-UBE3A慢病毒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后,UBE3A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01),且敲减UBE3A后USP25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01)。结论UBE3A与USP25和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在乳腺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UBE3A与USP25功能作用明显增强且保持动态平衡,它们可能共同作用促进乳腺癌的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蛋白连接酶e3A(UBe3A) 素特异性蛋白酶25(USP25)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Smurf家族在骨形态发生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磬 朱天慧 +1 位作者 张明 陈棣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3-430,共8页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理进程.作为该系统中行使调控降解功能的核心成员,E3泛素连接酶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BMP和TGF-β是骨组织中调控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调控细胞多种生理进程.作为该系统中行使调控降解功能的核心成员,E3泛素连接酶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BMP和TGF-β是骨组织中调控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关键分子,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体系调控骨生理代谢,参与骨组织的多种生理进程.最近的研究表明,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在骨细胞和骨组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E3泛素连接酶Smurf作为这一系统的核心,参与调控骨组织中BMP和TGF-β两个家族的分子信号转导过程.在前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了骨组织中E3泛素连接酶的发现,及其调控BMP和TGF-β信号通路的机制以及其对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 e3连接酶 Smurf 骨形态发生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WWP2通过蛋白酶体途径调控p21的稳定性 被引量:1
6
作者 董超 张丽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 探讨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 (WWP2)调控p21稳定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EK 293T细胞中WWP2与p21的结合情况。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和放线菌酮(CHX)处理过表达或敲减WWP2 HEK 293... 目的 探讨含WW结构域的E3泛素蛋白连接酶2 (WWP2)调控p21稳定性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免疫共沉淀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HEK 293T细胞中WWP2与p21的结合情况。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和放线菌酮(CHX)处理过表达或敲减WWP2 HEK 293T细胞0、4、8 h,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p21的表达情况。结果 WWP2与p21间存在结合。过表达WWP2的293T细胞中,p2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随WWP2表达量增加逐渐降低。敲减WWP2的293T细胞中,p21表达水平增加。随着CHX作用时间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的p21表达水平均逐渐下降。过表达组p21半衰期较对照组缩短;敲减组p21半衰期较对照组延长。随着MG132作用时间延长,对照组和实验组p21表达水平均逐渐上升。空载组较过表达组、敲减组较对照组p21积累均更显著。结论 E3泛素连接酶WWP2可与p21结合,并通过蛋白酶体途径降解p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WW结构域的e3蛋白连接酶2 P21 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6b-5p靶向E3泛素蛋白连接酶促进高糖诱导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7
作者 吴锦 李嘉嘉 +1 位作者 王笑薇 王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7-109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6b-5p与E3泛素蛋白连接酶(ZNRF3)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培养的小鼠为对照组,采用4.25%葡萄糖透析液和0.1 mg/kg的脂多糖诱导腹膜纤维化小鼠模型,收集小鼠腹膜组织... 目的探讨miR-146b-5p与E3泛素蛋白连接酶(ZNRF3)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进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正常培养的小鼠为对照组,采用4.25%葡萄糖透析液和0.1 mg/kg的脂多糖诱导腹膜纤维化小鼠模型,收集小鼠腹膜组织,Masson染色观察腹膜组织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 I)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腹膜组织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α-SMA和COL I表达。qRT-PCR检测腹膜组织中miR-146b-5p和ZNRF3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146b-5p和ZNRF3靶向关系。分离对照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高糖诱导构建小鼠腹膜间皮细胞纤维化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mic-NC组、miR-146b-5p-mimic组和miR-146b-5p-inhibitor组。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腹膜组织增厚,胶原纤维增多,α-SMA和COL I表达增加(P<0.05),miR-146b-5p表达升高(P<0.05),E-cadherin和ZNRF3表达降低(P<0.05)。miR-146b-5p靶向负调控ZNRF3表达。细胞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mimic-NC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增多(P<0.05),E-cadherin表达降低(P<0.05),波形蛋白(Viment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miR-146b-5p-mimic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变化趋势更为显著,miR-146b-5p-inhibitor组细胞EMT进程受到抑制。结论miR-146b-5p可靶向ZNRF3基因促进高糖诱导的小鼠腹膜间皮细胞EMT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6b-5p e3蛋白连接酶 腹膜透析 上皮间质转化 侵袭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HCMV pUL23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振岭 李实骞 +2 位作者 姚火旺 周天鸿 李弘剑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570,共5页
将UL23基因的ORF序列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质粒pGBKT7-UL23,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中与人巨细胞病毒pUL23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再通过回复酵母双杂交再次确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酵母双杂交,回复... 将UL23基因的ORF序列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GBKT7构建诱饵质粒pGBKT7-UL23,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中与人巨细胞病毒pUL23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分子,再通过回复酵母双杂交再次确认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酵母双杂交,回复酵母双杂交试验证明宿主蛋白分子eIF3e(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3,subunit E interacting protein)能够与人巨细胞病毒UL23蛋白相互作用.宿主蛋白分子eIF3e能够与人巨细胞病毒UL23蛋白相互作用,这为进一步研究pUL23蛋白在HCMV生活周期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L23 人巨细胞病毒 酵母双杂交 蛋白质相互作用 eIF3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连接酶E3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程翌 郑国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41-1342,共2页
决定蛋白质最后命运的是一类蛋白水解酶,在真核细胞中主要有两种蛋白质水解体系负责蛋白质的降解:溶酶体(lysome)和泛素一蛋白酶体(ubiquitinproteasome)。前者为人们所熟知,后者是近20年来科学家重点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 连接酶e3 肿瘤关系 蛋白质水解 蛋白水解酶 蛋白酶体 真核细胞 溶酶体 科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的抗肿瘤策略及相关药物研发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俞卿 熊秀芳 孙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9,共19页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促进随后的蛋白质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以MLN4924为代表的拟素... Cullin-RING E3泛素连接酶(CRL)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分,参与催化蛋白质的泛素化,促进随后的蛋白质降解,从而影响细胞周期、细胞凋亡、DNA复制、信号转导等多种细胞生理活动,且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异常活化。以MLN4924为代表的拟素化抑制剂的成功研发有力地证实了CRL是可行的抗肿瘤靶点,具有很好的药物研发潜力。近年来,不断有新的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基于计算机辅助的虚拟筛选或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技术寻找特异的CRL抑制剂,但由于CRL复合物具有多种亚单位,呈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和多变的蛋白构象,缺乏典型的小分子药物结合位点等特性,其相关药物研发仍面临巨大挑战。截至目前,CRL小分子抑制剂主要以研究最为透彻的SCF泛素连接酶复合体的底物识别亚基F-box蛋白家族为靶点。此外,也发现数个通过靶向UBE2M-DCN1相互作用,特异性阻断CRL3/CRL1拟素化,从而抑制CRL3/CRL1泛素连接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另一方面,也有CRL激动剂的报道,主要见于植物生长素吲哚乙酸和免疫调节性酰亚胺类药物。此外,靶蛋白水解嵌合体(PROTAC)是一项靶向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新技术,其通过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链接一个CRL E3泛素连接酶来精确降解特定促癌靶蛋白,已成为近年来利用E3泛素连接酶设计抗肿瘤靶向药物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连接酶 抗肿瘤/治疗学 Cullin-RING e3连接酶 酶抑制剂 酶激动剂类 蛋白水解嵌合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M家族蛋白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1
作者 刘爱军 张传亮 +2 位作者 安慧婷 章杭建 周彩琴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6,共9页
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主要通过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结合酶和E3泛素连接酶三大关键酶类的精密协作完成。泛素化过程中,E3泛素连接酶负责识别特定底物,并将泛素转移到底物上。三方基序(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属于E3... 泛素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主要通过E1泛素激活酶、E2泛素结合酶和E3泛素连接酶三大关键酶类的精密协作完成。泛素化过程中,E3泛素连接酶负责识别特定底物,并将泛素转移到底物上。三方基序(Tripartite motif,TRIM)蛋白属于E3泛素连接酶家族,人类、小鼠、鸭、鸡中已经分别发现不少于80、64、57、54种TRIM基因[1]。TRIM家族蛋白广泛参与细胞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细胞增殖与分化、免疫、自噬、程序性死亡等。大多数TRIM家族蛋白N端包含RING、B-box和coiled-coil(CC)3个保守的结构域。其中,RING结构域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B-box结构域能协调自身的寡聚化,具有弱E3泛素连接酶活性;CC结构域负责同源或异源二聚化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化 TRIM家族蛋白 甲型流感病毒 e3连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S-E3泛素连接酶ITCH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郭豪 马玉 常晓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0-935,共6页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预计至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超过6亿人[1]。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表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是一...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预计至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超过6亿人[1]。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表型,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代偿性地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是一种蛋白类激素,促进糖原、脂质和蛋白质合成等多种生物代谢过程,其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胰岛素信号正常转导;胰岛素重要靶器官如肝脏、脂肪、肌肉、胰腺和脑中胰岛素信号通路阻断将导致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连接酶ITCH 胰岛素抵抗 素-蛋白酶体系统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商廿颍 赵春阳 彭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9-755,共7页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DNA的修复等生理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E3泛素连接酶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底物识别的特异性。E3泛素连接酶的失调会引起癌...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真核细胞蛋白质降解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以及DNA的修复等生理活动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E3泛素连接酶是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底物识别的特异性。E3泛素连接酶的失调会引起癌症、阿尔茨海默症和帕金森病等多种疾病。本文对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药物在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糖尿病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炎症性肠炎等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目前能够开发成为药物的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小分子抑制剂或激动剂数量不多,我国在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很多天然产物都具有靶向E3泛素连接酶的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3连接酶 酶抑制剂 酶激动剂 蛋白水解嵌合体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炎症性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续断皂苷B抑制线粒体E3泛素连接酶1减轻缺血性中风大鼠脑损伤 被引量:7
14
作者 任凯迪 彭紫梅 +1 位作者 罗秀菊 彭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5-795,共1页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B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别给予左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和低氧8 h、复氧24 h的处理,在动物水平和离体水平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川续断皂苷B。通... 目的探讨川续断皂苷B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和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分别给予左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和低氧8 h、复氧24 h的处理,在动物水平和离体水平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川续断皂苷B。通过神经功能学评分、TTC染色、TUNEL染色检测大鼠脑损伤以及运用MTS法、LDH细胞毒性释放实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检测PC12细胞损伤,并运用Western印迹法对相关蛋白水平进行检测。运用MOE分子对接软件对川续断皂苷B和线粒体E3泛素连接酶1(Mul1)进行分子相互作用预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发生了严重脑损伤(神经功能学评分升高、脑梗死灶出现、TUNEL阳性细胞增多,胱天蛋白酶3活性增强、ATP产量减少),同时Mul1和动力相关蛋白1(Drp1)水平升高,mitofusin2(Mfn2)蛋白水平降低。川续断皂苷B能够减弱脑损伤并逆转Mul1,Drp1和Mfn2的蛋白水平改变。离体水平结果一致,与对照组相比,低氧处理的PC12细胞出现了细胞损伤(细胞PI阳性率从5%左右增加至35%左右、胱天蛋白酶3活性增强、LDH释放率增加)和线粒体功能下降(线粒体膜电位ΔΨm和ATP产量下降,ROS产量和线粒体分裂增加),同时Mul1和Drp1表达上调,Mfn2蛋白水平降低,以上现象能被川续断皂苷B抑制。MOE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川续断皂苷B可能和Mul1294位Asp、303位和320位Val和318位Gly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川续断皂苷B能够通过抑制Mul1改善线粒体功能保护大鼠脑组织免于缺血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续断皂苷B 缺血性脑卒中 线粒体e3连接酶1 动力相关蛋白1 mitofusi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发生发展中关键E3泛素连接酶的筛选 被引量:1
15
作者 路亚岚 石桂英 +1 位作者 王克维 白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50-658,共9页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中的关键E3泛素连接酶及其表达特征。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行基因本体(GO)分析,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继而,通过The Human Protein Atla... 目的探索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中的关键E3泛素连接酶及其表达特征。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筛选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基因,行基因本体(GO)分析,并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继而,通过The Human Protein Atlas和Alzdata数据库,分别查找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中的E3泛素连接酶的组织细胞学定位和AD患者/对照不同脑区中的表达值,并通过qPCR方法在AD小鼠脑组织中验证。结果我们发现UPS和泛素结合酶结构域UBCc分别在参与AD发生进程的生物学功能和结构域中位居首列;PPI互作网络中多个UPS分子位居关键节点;神经元中特异性高表达的E3泛素连接酶(MKRN2、NEDD4L、LNX1、RNF41、TRIM36、RNF8和DTX4)在AD患者和AD小鼠脑组织中表达量下调。结论这7个E3泛素连接酶可能作为驱动因子参与AD进展,这对进一步寻找诊断和治疗AD的新靶点以及深入的机制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素化 蛋白酶体 e3连接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OsPUB4基因克隆、激素诱导表达分析与互作蛋白筛选
16
作者 李福媛 杨奕 +3 位作者 马继琼 许明辉 林良斌 孙一丁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90-1700,共11页
为探究E3泛素连接酶OsPUB4的功能,阐明OsPUB4介导的调控机制,以日本晴为材料,克隆水稻U-Box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OsPUB4,且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对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编码区序列特征进行预测,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 为探究E3泛素连接酶OsPUB4的功能,阐明OsPUB4介导的调控机制,以日本晴为材料,克隆水稻U-Box型E3泛素连接酶基因OsPUB4,且通过生物信息学在线网站对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编码区序列特征进行预测,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该基因在不同植物激素诱导下的表达特征,同时利用酵母cDNA文库对OsPUB4的互作蛋白进行筛选。结果表明:(1)水稻OsPUB4基因启动子区含多个与激素、光、温度等相关的响应元件,编码区全长2187 bp,无信号肽,含1个跨膜结构域和62个磷酸化位点;(2)OsPUB4与乌拉尔图小麦PUB4蛋白的亲缘关系较近;(3)通过外源激素诱导发现,短时间内JA会抑制水稻叶片中OsPUB4基因的表达,而IAA则相反;(4)OsPUB4蛋白与OsTPS5、Di19和THIC等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综上,OsPUB4基因受外源激素诱导表达,且与多个胁迫响应相关蛋白存在互作关系,为深入研究OsPUB4在水稻胁迫响应方面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e3连接酶 OsPUB4 激素诱导表达 互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RUNX3、cyclinE和P2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金明 干建新 +5 位作者 喻春钊 王沈华 伍峻松 易建华 杨检新 周海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66-1770,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RUNX3蛋白表达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yclinE和P2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在56例胃癌中RUNX... 目的:探讨胃癌RUNX3蛋白表达对细胞周期蛋白的影响及其与胃癌患者生存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分析RUNX3蛋白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yclinE和P2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限乘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在56例胃癌中RUNX3蛋白、cyclinE和P2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6%、64.3%和32.1%。胃癌细胞RUNX3蛋白表达与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细胞cyclinE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而胃癌细胞P21的表达与远处转移有关(P<0.05)。胃癌细胞中RUNX3和P21的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7,P<0.05),而与cyclinE的表达之间无相关性(r=0.25,P>0.05)。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经Log-rank检验发现,RUNX3和cyclinE的阳性表达与生存相关(P<0.05),P21的阳性表达与生存无关(P>0.05)。结论:RUNX3蛋白可能通过影响P21蛋白的表达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检测RUNX3和cyclinE的表达可作为反映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和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基因 RUNX3 蛋白质P21 幸存 细胞周期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3泛素连接酶VHL通过调控HIF-1α维持Treg稳态及功能
18
作者 吕思霖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2-152,共1页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CD4+T细胞的重要亚群,参与了免疫耐受和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反应。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的失活或者突变促进多种肿瘤发生。HIF-1α是VHL复合物的底物,在常氧状态下,HIF-1α经脯氨酸羟化酶...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CD4+T细胞的重要亚群,参与了免疫耐受和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反应。Von Hippel-Lindau(VHL)基因的失活或者突变促进多种肿瘤发生。HIF-1α是VHL复合物的底物,在常氧状态下,HIF-1α经脯氨酸羟化酶(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PHD)的羟化后被VHL识别,进而被泛素化修饰,再经由蛋白酶体降解,所以维持在较低水平。有研究表明,HIF-1α参与维持Th17和Treg平衡。本文作者,对于VHL是否参与了Treg细胞的调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化酶 HYDROXYLASe 免疫耐受 e3 TReG VHL 蛋白酶体 素化 连接酶 自身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B-Kelch家族蛋白KLHL32参与炎症反应调控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妮 陈新玉 +2 位作者 欧小利 姜勇 梅柱中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0-875,共6页
目的:克隆人BTB-Kelch家族蛋白KLHL32编码基因并初步鉴定其在细胞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oll样受体5(Toll-like receptor 5,TLR5)特异性激活剂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flagllin from S.typhimurium,ST-FLA)刺激经佛波酯(... 目的:克隆人BTB-Kelch家族蛋白KLHL32编码基因并初步鉴定其在细胞中的功能。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Toll样受体5(Toll-like receptor 5,TLR5)特异性激活剂鼠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flagllin from S.typhimurium,ST-FLA)刺激经佛波酯(phorbol 12-myristate 13-acetate,PMA)诱导分化的THP-1巨噬细胞中KLHL32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RT-PCR克隆人KLHL32编码区的cDNA序列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采用萤光素酶双报告基因表达系统分析KLHL32过表达对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分析了KLHL32与Cul-3蛋白在细胞内的相互结合。结果:ST-FLA(100μg/L)刺激经PMA诱导分化的THP-1巨噬细胞4 h引起KLHL32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成功克隆了人KLHL3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pcDNA3.1-KLHL32-FLAG,在HEK293细胞中过表达KLHL32蛋白对TNF-α诱导的转录因子NF-κB激活没有明显影响,但KLHL32可通过其氨基端的BTB结构域与Cul-3相互结合。结论:成功鉴定了人KLHL32蛋白,其通过BTB结构域与Cul-3蛋白相互结合,可能是一种潜在的E3泛素连接酶,证实了TLR5受体激活可诱导其表达水平的下调,提示KLHL32蛋白在细胞中可能参与炎症细胞信号转导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HL32蛋白 e3连接酶 TOLL样受体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及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雯 陈斌 +1 位作者 蒋辉莉 苏东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Hrd1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示:在适宜浓度下,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药物浓度为10、20、30mg/L时最为明显(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示:UVA、UVB照射组成纤维细胞Hr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P<0.001);免疫组化结果示:UV照射(UVA或UVB)可增加Hrd1的蛋白表达,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蛋白表达。结论:UV辐射可以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的表达,而黄芪甲苷对这一现象具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e3连接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黄芪甲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